
从"胃痛十年"谈辨证的柳暗花明 —— 一则寒热错杂
一位48岁超市理货员,主诉胃脘胀痛反复十年,加重半年。方药出奇断为"冰火胃"——外寒内热、虚实错杂。一月后顽痛十去七八,更意外的是多年手足冰凉竟暖。今人胃病多非纯寒纯热,常见空调冷饮伤阳、火锅烧烤积热、焦虑气滞血瘀的"鸡尾酒式病机"。
2025.04.14
刘颖
柴胡桂枝干姜汤化裁治疗便溏案柴
柴胡桂枝干姜汤化裁治疗便溏案韦某,男,43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治失眠案沈某,女,67岁。小柴胡汤清肝泻热和解少阳,桂甘龙牡汤镇心安神,茯苓祛湿,大黄清热,故收效明显。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
干姜汤
肉桂
干姜
黄芩
炙甘草
花粉
党参
牡蛎
白术
山药
马齿苋
石榴皮
桔梗
马齿
石榴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龙骨
牡蛎汤
法半夏
红枣
茯苓
大黄
月季花
香附
酸枣仁
铅丹
味药
甘草
2025.04.08
谢江强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口疮案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口疮案韩某,男,58岁。如此案患者口腔溃疡反复发作1年余,此亦可看做心烦的一种,加之易汗出、畏寒、大便日两三次偏稀不成形,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清上温下而获效。
2025.04.07
谢江强
经方应用实录:肾著汤加减治疗寒湿腰痛案
且症状遇寒湿加重,得温稍减,舌脉符合寒湿困阻之象。故以肾着论之、治之。
小便
甘姜苓术汤
温中散
甘草
干姜
茯苓白术汤
白茯苓
白术
炮姜
炙甘草
淫羊藿
肉桂
葛根
巴戟天
狗脊
秦艽
川芎
杜仲
人参
丹参
续断
延胡索
木瓜
威灵仙
白附子
独活
苓术汤
金匮要略心典
肾着汤
2025.04.06
石仙洪
经方加减治“口腔溃疡,面部过敏瘙痒”案
方药如下:姜半夏20g生甘草20g生黄芩15g黄连6g干姜10g大枣4个(擘)蝉衣6g浮萍10g当归10g牡丹皮10g防风10g乌梅10g白蒺藜12g甜叶菊4g按语:患者自觉饭后胃部撑涨,并伴有口腔溃疡,舌质偏红,苔白腻,考虑心下痞兼有黏膜病变的甘草泻心汤
2025.04.03
宗琪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腹部胀痛1月余”案
诊断:腹痛处方:当归芍药散加减7剂方组:当归10g川芎10g白芍30g茯苓15g泽泻20g生白术15g枳实20g姜半夏15g干姜15g生姜10g甜叶菊2g黄酒2瓶煎服方法:冷水1400毫升+黄酒2瓶泡透,水开煮到600毫升,分三次饭后热服。妇人腹中诸疾痛,
2025.04.01
宗琪
针药结合治“眩晕10余年伴心慌失眠"案
患者:Z某某性别:女年龄:76岁初诊:2025年3月20日主诉:头晕10余年伴走路不稳、心慌,睡眠差。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泽泻汤
桂枝甘草汤
柴胡
清半夏
党参
茯苓
龙骨
牡蛎
桂枝
磁石
大枣
黄芩
白术
干姜
泽泻
炙甘草
天麻
钩藤
大白
绿豆
石膏
甘草
甘草汤
牡蛎汤
大黄
天麻钩藤饮
半夏
2025.03.25
宗琪
从"和法"谈中医调枢艺术的临证真谛
观其舌苔白腻中现裂纹,脉弦细而寸关不调,此非纯实纯虚,实乃少阳枢机不利,三焦气化失和。"和法"运用之难,在识"不和"之机。现代病证多呈"杂合之病",尤需"和法"斡旋。"和法"最高境界,乃令机体自和。""和法"非妥协之道,实为拨乱反正之枢机。
伤寒论
小柴胡汤
人参
青皮
合欢花
桂枝汤
二仙汤
桂枝
白芍
仙茅
仙灵脾
浮小麦
百合
旋覆代赭汤
苍耳子散
旋覆花
辛夷
赭石
苍术
绿萼梅
黄连
干姜
桔梗
枳壳
麦冬
半夏
百合地黄汤
四逆散
柴胡
生地黄
2025.03.21
刘颖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验案
患者:荆某性别:女年龄:46岁初诊日期:2025年3月9日主诉:月经后见红4天(鲜红色)伴面部瘙痒起红疹。
小便
大柴胡汤
桂枝茯苓丸
麻黄桂枝各半汤
柴胡
姜半夏
枳实
黄芩
干姜
大枣
赤芍
酒大黄
桂枝
茯苓
桃仁
丹皮
艾叶
仙鹤草
甘草
苦杏仁
麻黄
刺蒺藜
仙鹤
白术
当归
川芎
泽泻
鱼腥草
半夏
白芷
2025.03.20
宗琪
过敏性鼻炎医案一则
最近门诊70%的鼻炎患者,检查报告都写着“过敏”,但吃抗过敏药只能管几小时,一停药立刻鼻塞打喷嚏…---经典方解析|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破冰行动”针对脾肾阳虚型鼻炎,中医常用《伤寒论》中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鼻炎不是绝症,但需要你给身体一次“重启”的机
2025.03.14
丁龙龙
痛经急救法心得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经典但常被误解的“痛经急救法”——温白酒+红糖。这类痛经多因贪凉、久坐或体质虚寒导致气血凝滞,不通则痛!**继发性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症,需先明确病因。
2025.03.12
丁龙龙
女性健康 | 经方治疗腹胀验案一则
医案面诊患者女年32岁,现居广东深圳2025年03月01日初诊以“腹胀1月余”为主诉就诊。效:2025年03月06日网络复诊:患者自诉经服上方三剂后效果良好,腹胀症状明显减轻,大便通畅,嘱续用前方加减以观后效!
2025.03.07
李华歆
从胃痛泛酸案谈"寒热错杂"的调治
患者郑某,男,39岁,外卖骑手,主诉胃痛灼热与冷痛交替发作八年,伴泛酸嗳气。细察病机,《伤寒论》"寒热错杂,心下痞硬"在此案中生动呈现。舌苔黄白相间乃寒热错杂之明证,掌热指凉揭示上热下寒之病机。首诊五剂,患者胃痛发作频率减半,泛酸若失。
2025.03.05
刘颖
半夏泻心汤、小陷胸汤、枳术汤三方合用治疗胃脘痛医案一则。
按语本案三方合用,切中病机,疗效显著。在本案中,针对患者寒热错杂之象,半夏泻心汤调和脾胃阴阳,恢复气机升降,解决胃脘胀满疼痛等脾胃失和症状。三方合用,半夏泻心汤调和脾胃,解决寒热错杂、脾胃失和;小陷胸汤清热化痰,消除痰热阻滞;枳术汤行气健脾,改善脾胃气滞。
2025.03.04
高颖
伤寒论第三十条(二)
“因加附子参其间”,这个与第二十条有关联,第二十条说“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这块儿的汗也特别的多,就想到了第二十节上来了,桂枝汤证而津液太虚,用桂枝加附子,就是用桂枝加附子汤啦。
2025.03.03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十一)
再看看这个药量,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生附子一枚,这个药分一煎两剂,“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对吧!经过他们药理研究后总结出来乌头碱能镇痛,还能免疫抑制以及局部麻醉。
2025.03.01
张宝华
经方治疗头晕!
医案面诊患者女年69岁,现居广东深圳2025年02月25日初诊以“头晕数年,再发1天”为主诉就诊。效:2025年02月28日患者复诊自诉经服上方三剂后效果良好,头晕、口苦症状消失,畏寒怕冷症状明显改善,口已转渴,大便成型,嘱续用前方加减以观后效!
2025.03.01
李华歆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十)
四逆汤方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唯有附子干姜配伍起来,温中回阳的作用才能极尽其能,因此治疗心衰这类的危急重症,我们就依仗四逆汤。
2025.02.27
张宝华
经方合用治“汗证、喘憋、外阴瘙痒”案
患者:庞某某性别:女年龄:74岁初诊日期:2025年2月13日主诉:头颈易汗,大便不畅,喘憋,外阴瘙痒多年。2月15日反馈:述外阴瘙痒已止,汗出减少,大便畅,仍有憋闷感。
2025.02.26
宗琪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第十四篇学习心得体会
此条当结合十二篇中苓甘五味桂枝汤和苓甘五味姜辛汤条文看。此条所列之种种症状,临床中皆有可见,谨当熟记于心。
防己黄芪汤
越婢汤
防己茯苓汤
越婢加术汤
甘草麻黄汤
麻黄附子汤
杏子汤
蒲灰散
芪芍桂酒汤
桂枝加黄芪汤
桂枝
芍药
麻黄附子细辛汤
枳术汤
小便
牛鼻
真武汤
苓桂术甘汤
补中益气汤
葶苈丸
五味
桂枝汤
干姜
细辛
苓甘五味姜辛汤
半夏厚朴汤
半夏
厚朴汤
厚朴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2025.02.26
刘仲书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七)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虚极,就要从阳证转变为阴证了,阴寒重症了,必须用四逆汤才能治疗了。甘草干姜汤方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甘草干姜汤是以炙甘草为君,它为主药。甘草干姜汤是个温中养液的方药。
2025.02.25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六)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有一样他没好,脚还是挛急,“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那就不能再吃甘草干姜汤了,得变方了,更换芍药甘草汤。那么此时再给芍药甘草汤,缓其挛急,其脚即伸。
2025.02.25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五)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有一样他没好,脚还是挛急,“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那就不能再吃甘草干姜汤了,得变方了,更换芍药甘草汤。那么此时再给芍药甘草汤,缓其挛急,其脚即伸。
2025.02.25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四)
胃虚,胃里还停水,发汗激动这个水,反倒作吐逆。吃了桂枝汤,马上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所以先生说“作甘草干姜汤与之”。刻下病人根本上就有热了,作甘草干姜汤“以复其热”?
2025.02.25
张宝华
厥阴病小论
厥阴病乃阴阳、寒热、燥湿的交替、偏盛偏衰及不融合而为病。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厥阴由阴转阳,故多病寒热错杂、伤及血分。当归四逆汤、白头翁汤即显示少阳主枢,四逆汤、通脉四逆汤显示少阴主枢。不知麻黄升麻汤意,怎知厥阴病篇之意!
2025.02.25
陈杏
三仁汤加三合治疗胃脘痛医案一则
患者男性,36岁,因胃脘隐痛不适长达一年前来就诊。功效为制酸止痛、收敛止血,主要用于治疗胃痛泛酸。(四)焦树德老先生运用三合汤的临证心得焦树德老先生将丹参饮、良附丸、乌贝散合用,组成了三合汤,在治疗顽固性胃脘疼痛方面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
2025.02.24
高颖
小建中汤合用枳术丸治疗胃脘隐痛医案
治疗上采用小建中汤合用枳术丸的思路。六、按语(一)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在《伤寒论》中主要用于治疗中焦虚寒、肝脾不和之证。
医辨
小建中汤
枳术丸
建中汤
伤寒论
小柴胡汤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
芍药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饴糖
脾胃论
白术
枳实
荷叶
梧桐子
白汤
枳壳
神曲
山楂
莱菔子
温胃散
莱菔
半夏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半夏
2025.02.21
高颖
甘草泻心汤加味治疗产后复发性口腔溃疡医案
本案中,充分考虑患者产后及哺乳期的特殊生理状态,在甘草泻心汤基础上加味用药,既有效治疗口腔溃疡,又兼顾了乳汁分泌,体现了经方在临床应用中的灵活性与辨证论治的精髓。
2025.02.21
高颖
半夏泻心汤、柴胡疏肝散、丹参饮三方合用治胃痛胁痛。
此条通过误下后不同转归,对比引出半夏泻心汤证,强调其主治以心下痞满、不痛为特征的寒热错杂证。半夏泻心汤具有调和寒热、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寒热错杂之痞证。
半夏泻心汤
半夏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
大枣
炙甘草
柴胡疏肝散
柴胡
香附
川芎
陈皮
枳壳
白芍
甘草
丹参饮
丹参
檀香
砂仁
党参
山楂
泻心汤
伤寒论
柴胡汤
大陷胸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
小便
五苓散
大黄
2025.02.20
高颖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一)
二十九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它也不会“小便数”,这些都不是真正伤寒的证侯。那么小便数,它影响自汗出,虽然是伤寒,由于小便数,他也汗出。
2025.02.20
张宝华
♟♟[调皮]苏仁养生膏:守护孩子健康,妈妈更安心!
**苏仁养生膏,传承古方,精选道地药材:**配方……[调皮][调皮][调皮]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缓解腹痛腹胀。(三)增强免疫力,减少生病,让孩子健康成长!苏仁养生膏,口感清甜,孩子爱喝,妈妈放心!
2025.02.15
陈鹏
柴苓汤加减治“干咳、小便不利腰酸”案
诊断:咳嗽处方:柴苓汤加减4剂(代煎)方组:柴胡24g姜半夏18g干姜15g生黄芩8g炙甘草8g桂枝10g白芍10g五味子10g炙百部15g白前10g炙麻黄10g射干15g猪苓15g茯苓15g生白术15g泽泻25g车前子10g益智仁10g细辛6g煎服方法:
小便
柴苓汤
柴胡
姜半夏
干姜
黄芩
炙甘草
桂枝
白芍
五味子
百部
白前
麻黄
射干
猪苓
茯苓
白术
泽泻
车前子
益智仁
细辛
绿豆
石膏
小柴胡汤
柴胡汤
参草
生姜
五味
温肺散
五苓散
2025.02.10
宗琪
小青龙汤加味治愈寒饮咳喘医案
治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方用小青龙汤加味。小青龙汤所治之证,核心在于外寒内饮。在临床应用小青龙汤时,需准确辨证。本案在小青龙汤基础上加用柴胡、黄芩、茯苓、杏仁,是基于患者具体症状的灵活化裁。
2025.02.10
高颖
从少阳论柴胡类方应用心得——谈《伤寒论》第96条之临证体悟
《伤寒论》第96条详述小柴胡汤证治,历代注家多执"往来寒热"为辨证眼目。今不揣浅陋,试以三焦气化论柴胡剂运用心得,或可补前贤未尽之意。对于柴胡剂用量尤当斟酌。可见柴胡类方运用贵在调畅气机,非必以量大取胜。于肿瘤术后调理中,柴胡剂尤显妙用。
2025.02.07
刘颖
久咳不愈1月余,4剂中药尽愈
患者:赵某某性别:女年龄:51岁初诊日期:2025年1月31日主诉:咳嗽1月。现病史:患者1月前感冒后遗留咳嗽日久,迟迟不愈,服用多种西药,中成药效果不佳,今来求诊。
2025.02.04
宗琪
伤寒论第二十六条(三)
对于热津液伤时,后世有些医家就不像仲景这么治了,后世认为这个情况时都得滋阴。《神农本草经》说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2025.02.02
张宝华
咳嗽10余天,中医辩治2诊痊愈。
患者:蒋某某性别:女年龄:55岁初诊日期:2025年1月18日主诉:咳嗽10余天。现病史:患者述感冒后遗留咳嗽不愈10余天,伴晨起鼻中干,咽痒,一咳即有痰,咳白痰,晨起咳至干呕,舌质淡红,舌尖红,苔薄略腻,左脉:沉滑有力,右脉:寸浮有力,关尺沉滑有力。
2025.01.30
宗琪
治“咳嗽1周,咽痒咳痰,夜咳明显”案
现病史:患者述近1周左右咳嗽不愈,伴咽痒咳嗽,咳白稠粘痰,偶有喷嚏,夜咳明显,纳差,后背易汗,舌质淡,苔白厚腻,舌中裂,舌尖红点,左脉:寸浮有力,关尺略沉数有力,右脉:寸浮偏数有力,关略沉数有力,尺略沉数有力。
2025.01.27
宗琪
头晕、呕吐3天,中药3剂痊愈
患者:李某某性别:男年龄:8岁初诊日期:2025年1月17日主诉:头晕、呕吐3天。现病史:患者3天前头晕、呕吐,伴咳嗽,纳差,伴口臭,无汗,大便时不畅,昨日喝水即吐,舌质淡,苔白厚腻,舌边红点,舌尖略红,左脉:浮数有力,右脉:浮数略弦有力。
2025.01.25
宗琪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第十二篇心得体会
咳嗽一病,在金匮中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在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篇,一次就是在本篇!这是在金匮中独一无二的,可见咳嗽的重要性。苓桂术甘汤有冒眩,泽泻汤也有冒眩,窃以为临床中二方可同用,且可一方中的白术换苍术。
苓桂术甘汤
肾气丸
甘遂半夏汤
十枣汤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木防己汤
木防己
石膏
茯苓
芒硝
泽泻汤
厚朴大黄汤
葶苈大枣泻肺汤
小半夏汤
己椒苈黄丸
小半夏加茯苓汤
五苓散
茯苓饮
五味
桂枝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
半夏汤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
半夏
大黄汤
甘草干姜汤
真武汤
五味汤
白术
2025.01.19
刘仲书
口渴汗出,渴欲饮水、咳喘背凉1年余案
患者:左某某性别:男年龄:75岁初诊日期:2024年12月31日主诉:口渴,汗出,渴欲饮水伴咳喘后背凉1年余。
白虎加人参汤
麻杏石甘汤
升降散
白虎
知母
炙甘草
山药
党参
麻黄
苦杏仁
射干
蝉蜕
大黄
绿豆
白虎汤
小青龙汤
桂枝
干姜
白芍
细辛
法半夏
五味子
附片
桔梗
防风
仙鹤草
甘草
姜半夏
五味
仙鹤
2025.01.17
宗琪
热熨技术发展史
热熨技术发展史中药热熨技术是指根据所患疾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用药证相符的中药和适当的辅料经过加热后,以布包后趁热熨体表或腧穴,或将药物粗末、泥糊、药饼、药膏直接放置患处或腧穴,然后用器具在药上加热,使药物透达治疗内病的一种方法。
熨法
蜀椒
干姜
肘后备急方
大豆
柳根
商陆
苏沈良方
葱熨
卫生宝鉴
羌活
独活
防风
细辛
肉桂
白术
良姜
麻黄
天麻
川乌
葛根
吴茱萸
乳香
全蝎
当归
生姜
炒盐
朱丹
丹溪心法
本草纲目
2025.01.17
谢江强
意见反馈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客服会为您解答资质认证、杏叶兑换、文章版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