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验案

2025.05.17 577阅读 评论数 1 3

患者:韩某某

性别:女

年龄:63岁

初诊日期:2025年4月21日

主诉:头晕伴颈椎不适、乏力半月余。

现病史:患者述近半月来头晕不适,伴颈椎不舒,乏力,伴手心易汗,颈痛时头即感晕,怕热,口干,很能喝水,喝的多尿的多,昨日出现胸闷,纳可,大便日一行,质地可,睡眠差,后半夜易醒,醒后可在入睡,好长束气,头上易汗,颈部易汗,掐右手少海穴即感手麻12天,舌质淡,苔白腻,边液线,舌下瘀略显,左脉:沉有力略弦,右脉:沉而力弱,膻中压痛,右胁肋叩击痛,脐上下左右压痛(下重余轻),小腹右压痛,中略痛。

诊断:痹症、眩晕、汗证

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5剂

方组:柴胡24g    桂枝15g    干姜10g    生黄芩15g

    炙甘草10g   天花粉18g  生牡蛎10g  当归10g

    川芎15g     茯苓18g    泽泻20g    生白术15g

    白芍20g     佛手15g    葛根60g    姜黄12g

煎服方法: 冷水1800毫升左右+黄酒2瓶泡透,水开煮到600ml,分三次饭后热服,忌生冷瓜果,药渣泡脚。

5月5日二诊:述颈部仍感不适,时有头晕,余症皆明显好转(睡眠好了,手不麻了,饮水不多了,尿的少了),予以大椎、肩井刺血,火针点刺颈部三阳经及阿是穴,脉沉有力,续服前方加减5剂,方药如下:

   柴胡24g    桂枝15g    干姜10g    生黄芩15g

    炙甘草10g   天花粉18g  生牡蛎10g  当归10g

    川芎15g     茯苓30g    泽泻50g     生白术15g

    赤芍30g      佛手15g    葛根80g    姜黄10g

    红花10g     茵陈15g

按语:患者颈椎不适、口干,头颈易汗,睡眠差,考虑上有虚热之象,喝得多尿的多考虑内有水饮,长束气,胁肋叩击痛,脉弦考虑柴胡证的存在,苔白腻考虑太阴脾虚不能化湿,整体来看符合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脐周压痛,苔白腻,符合瘀血兼有水饮的当归芍药散证,故二方合用,加佛手以疏肝解郁化湿,葛根解肌通络,姜黄活血行气,二诊患者诸症明显好转,唯颈椎不适未缓,考虑久病必瘀,而排瘀非放血不能救急,故予局部放血,配合火针以温经散寒通络,加重茯苓、葛根、泽泻以増化湿之功,红花以活血化瘀,因患者述肝功之前有异常,故加茵陈以清利肝胆。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宗琪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经方实验录之蜈蚣咬伤后 张宝华

    某老年女性住院患者。蜈蚣咬伤1个月。经他家医院诊治未得缓解而来本院进一步治疗。病已20日,所治未能相机而动,驱邪外出,观其脉证,乃三阳合病。经过icu治疗后回风湿免疫科普通病房。

  • 月亮的眼睛 陈鹏

    月亮的眼睛文/陈鹏医生2024.5.22月光洒满一地的皎洁那是另一种诱惑我眼角的苍白都不敢多看你一眼猫在你怀中你在我心中水结成冰冰化成水本质是无二无别你的哭哭笑笑转眼就衰败了容颜我受伤的心永远停留在过去不休的柴米油盐不休的鸡毛蒜皮能解开咒语的只能是咒语神也

  • 水肿 谢江强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水肿的病因主要是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水湿浸渍,疮毒浸淫,饮食劳倦,久病体虚等。若水肿较甚,应无盐饮食,待肿势渐退后,逐步改为低盐,最后恢复普通饮食。

  • 带癌生存不是梦 谢江强

    带癌生存不是梦小姨前些日子自己总觉得乳房里好像有个小硬块,做B超检查发现是个肿块,但是不好定性。癌症病人最后的死亡原因就是因为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丧失,全身衰竭。中医认为,癌症是由癌毒引起的。癌症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关键是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 两眉之间出现这种问题一定要注意 林庆峰

    人体两眉之间有一个神奇的地方——眉心,我们也称之为印堂。如果印堂颜色出现异常改变,则要加以警惕,提防疾病来袭。打通眉心,百病不侵在中医看来,印堂出现问题多是因为虚弱所致。

  • 门诊医案记录二 胡松岩

    患者黄某,女性,27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自我调护,保持心情舒畅,精神乐观,定期复诊。患者黄某某,女,23岁。患者因体型肥胖,腹部超声提示脂肪肝而就诊,自诉身体沉重,肢体困倦,脘痞胸满,头晕,口干不欲饮,大便粘滞不爽,嗜食肥甘,喜卧懒动。

  • 经方实验录之风湿免疫科病 张宝华

    既往有干燥综合症病史,所见症状观之,确是津亏失濡所致,然深究之否也。面隐青黄欠泽,口干喜热饮,上半身易汗出,舌淡苔白,乃木土失和,津血不足,且有饮郁之征也。运用: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妇人肝脾失调,血滞湿阻证的常用方。

  • 伤寒论(38-39) 李华歆

    1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2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 腺样体肥大(最好方案) 陈鹏

    腺样体肥大病因是急慢性鼻咽炎反复发作,或鼻腔、鼻窦、扁桃体等部位的炎症影响鼻咽部,刺激腺样体组织增生。当然,胃食管反流,气道过敏。。西医考虑手术,中医用中药,各有利弊。手术不能保证断根,中药用久有伤肝伤肾之风险,长期用,费用太高。。

  • 头晕1年加重6天,3剂中药晕止 宗琪

    患者:逯某某性别:女年龄:65岁初诊日期:2024年3月18日主诉:间断性头晕1年余,加重伴心慌6天。现病史:患者述1年前渐感头部眩晕不适,伴头部昏沉,不清亮,起坐头眩,甚时如坐舟船,曾口服中药多数未见效,输液也是一点作用未起,时好时坏,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