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中医减重、塑形、治癫痫典型案例分享

2025.05.23 24阅读 评论数 0 0
医案分享
(1)慢性胰腺炎患者,中药+运动,两个月减重20斤,厚腻的舌苔明显变薄。
辩证要点:腹痛,口苦,失眠,黄疸,湿疹,舌胖苔腻,脉弦滑。方选柴胡龙牡汤,疏肝清热,镇静安神。加茵陈、垂盆草利湿退黄,薏苡仁、败酱草消痈止痛,陈皮茯苓化痰降脂等

服药后诸症好转
两个月减重20斤
肥胖人群多见湿热体质,易患胰腺炎、阑尾炎、胆囊炎等


(2)腰痛患者,间断服中药半月+针灸3次,不仅腰痛明显减轻,腰腹也明显减瘦。
辩证要点:腰痛,乏力,燥热,失眠。方选参芪地黄汤,益气养阴,补肾健脾。加二至丸滋阴清热,龙牡镇静安神,砂仁陈皮理气健脾。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后,腰痛明显减轻。后继续巩固调理,要求减重。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后,腰腹部明显减小
肥胖易加重腰椎负担,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等。
益气健脾,养阴补肾,活血利湿,促进代谢,助力减重

(3)癫痫患者,中药调理半月,改善痰多体质,癫痫不再发作,还收获减重之效
辩证要点:癫痫,痰多,梦多,口苦,便秘。方选柴胡龙牡汤,疏肝解郁,化痰安神,清热通便,加神曲、陈皮消食理气化痰,石菖蒲化痰通窍。
服药后痰多体质明显改善,癫痫未发作,诸症好转,体重减轻。
肥胖人群多见痰湿体质,容易郁而化热,流窜经络,还会影响神经功能易患癫痫、焦虑症、失眠症等。

中医减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是中医减肥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中医会进行辨证治疗,常用的中药方剂有白虎汤、导痰汤、参苓白术散等,这些方剂能起到一定的减肥效果。此外,还可以使用决明子、山楂、荷叶、土茯苓、陈皮、半夏、泽泻、大麦、薏苡仁等中药进行减肥,这些药材具有健脾祛湿、降脂减肥的作用。
2.针灸减肥 针灸减肥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脾经、胃经的穴位,以及气海、关元、中脘、天枢等常用穴位,来抑制旺盛食欲、加速脂肪分解、调理易胖体质。针灸减肥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安全无不良反应等优点。
3.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是通过在特定穴位(如中脘、天枢、水道、足三里、丰隆等)埋入可吸收的线体,持续刺激穴位,调节全身脏腑功能,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4.拔罐减肥 拔罐减肥是通过负压疏通膀胱经,加速淋巴排毒,祛除体内寒湿淤堵,改善水肿型肥胖。特别适合久坐水肿、代谢缓慢的“过劳肥”人群。
5.按摩减肥 通过按摩刺激穴位(如中脘穴、天枢穴和足三里等),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加速脂肪燃烧,达到辅助瘦身的效果。按摩时应轻柔按压,每个穴位持续1~2分钟,感受穴位的酸胀感。
6.饮食调节 中医减肥也注重饮食调节。推荐食材如冬瓜、绿豆、黄瓜等,这些食物能清热解暑、利水消肿,帮助排除湿气和毒素。同时,应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以免增加体内湿热。建议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
7.运动调节 中医减肥鼓励动静结合、轻柔舒缓的运动方式,如太极、瑜伽、游泳等。这些运动既能调节气息,又能避免高温下剧烈运动导致的中暑。建议选择早晚凉爽时段进行运动,避免正午阳光直射。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一起交流学习
8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杨涛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胃病治验方: 加味旋复代赭石汤——治神经性嗳气专方(一) 陈锦辉

    针对神经性嗳气的病因病机,我临床常采用加味旋复代赭石汤作为专病专方。下面,我将通过两则治验病例,进一步阐述专病专方在神经性嗳气治疗中的应用。

  • 白术润肠汤治习惯性便秘医案录 陈锦辉

    白术润肠汤治习惯性便秘医案录医案一患者:李某娥,女,50岁。白芍、甘草、当归等药则能够养血润燥,调和气血,为肠道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润滑,进一步改善便秘症状。通过临床反复实践和理论上的结合,本人认为:白术润肠汤可以作为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专病专方。

  • 发热验案 李华歆

    在2024年7月22日星期一,晚上从幼儿园回来后出现发热,最高达39度。但是既往每次孩子有病都在李医生几副药后迅速好准,效果可比滴流来的还快。今天是周六小朋友状态很好,只剩一点咳嗽,咨询李医生可以继续吃这副药。感谢李医生每次的尽心帮助,也希望你能一直坚持自

  • 孩子夜哭 陈鹏

    孩子莫名“夜哭”,体检也发现不了异常,一到晚上就哭不个停。原因大致有以下四种:脾胃虚寒,寒痛而哭;心经积热,热烦而哭;受到惊吓,恐惧而哭;食积胃脘,胀痛而哭……这些问题可以内服外调。内服苏仁膏外用小儿推拿来找丁老师轻轻松松推拿解决[拥抱]#妈贝爱小儿推拿部

  • 寒温之争 李华歆

    小编今天想通过一则医案为大家讲一讲所谓的“寒温”之争!这样再一看你会发现其实患者的病还是那个“病”,理论还是运用了“伤寒”的道理,而药却比伤寒更加拓展,所以“寒温”之争本不应该,大家都是师出同门,本应该互相学习,相煎何太急!

  • 门诊医案——中风 胡松岩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2.冠心病3.脑梗塞;4.下肢动脉闭塞症5.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6.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证型:风痰阻络辨证要点:患者主症为头晕伴言语不利,故诊断为中风。无意识障碍,无头痛、眩晕,故诊断为中风-中经络,不诊断为中风-

  • 条文解释 李华歆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小编既往文章《经方解说之五苓散汤》!

  • 经方加减治“打嗝伴胸闷汗出2年”案 宗琪

    患者:周某某性别:女年龄:65岁初诊日期:2024年3月16日主诉:易隔气伴胸闷2年余。

  • 想方设法,解除舌咽神经痛患者的苦恼(有更新) 于军

    今天的这个患者,来自甘肃平凉,女,62岁,主诉是“右侧舌根疼痛3月”,曾在某顶级医院疼痛科某副教授确诊为“舌咽神经痛”,嘱口服卡马西平,并开具局部麻醉药,让患者家属涂抹患处。中药治疗、针刺治疗都对舌咽神经痛的早期疼痛发作,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 皇帝忌冷小故事 陈鹏

    《宋史》第三百八十五卷记载了南宋皇帝宋孝宗跟礼部侍郎施师点的一段对话,宋孝宗说:“朕前饮冰水过多,忽暴下,幸即平复。”宋孝宗“深然之”,对他的话深表赞同,从此拒绝冷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