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120条
热爱中医的朋友请点击下方页面关注小编公众号,获取更多中医知识!
每日格言
“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
——高尔基
1
【120】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1
SPRING 2024
条文说的是你爬山归来后昏睡过去,睁眼起来却发现自己身处两千多年前的汉代,而且你还是个给人看病拿药的中医,这可是“穿越剧”之《我在汉代当中医》的故事情节……
这天你遇到了一个患者,他说自己受了风寒,想请你医治,他是恶寒发热、无汗,他是有汗,而且也不恶寒,但是伴着发热,脉象上他的脉并没有浮象,在关部的脉是细数,再询问一下病史,发现患者除了以上症状以外还有呕吐,再追问患者具体原因,原来患者再找你之前也找了村里的医生,他二话不说直接给他用了吐法,吃了药就一直吐!
此时你仔细想想,发现《伤寒论》第116条有这样的记载:微数之脉,慎不可灸!说的啥意思呢?也就是说患者脉象如果是“微数”的时候,你是不能轻易的给用艾灸啥的,为啥呢?微数脉的患者其实已经“阴虚”了,好比是水壶已经缺水了,你还能加火去烧吗?这个道理很简单,所以面前的患者也是同样的道理,在经过医生使用吐法后,患者已经出现了“微数”脉,说明此时“阴”已经虚了,加之患者此时有“自汗出”和“发热”,并且已经不怎么“恶寒”,说明此时病情已经不属于太阳病了,很可能已经进入了阳明,此时最主要的是“养阴”!
接着仲景告诉了我们使用“吐法”的缺点,刚开始使用的时候患者还是有食欲的,但是吃了不怎么消化,吐法用的多了后患者就没什么食欲了,而且虚阳盛,患者反而喜欢吃点凉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患者喜欢吃冷的、冰的,这是一种假象,是虚阳上升造成的假象,因为虚火虽然盛,但是它不能“消食”,所以患者吃了不久也会吐!以上就是仲景慎用“吐法”的原因!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看病需要医生具体诊断,切不可以身试药,已开启赞赏模式,支持小编原创文章!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转发及邀请热爱中医朋友加入公众号,感谢大家大力支持!)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从"痰瘀同治"悟王清任逐瘀汤之玄机 刘颖
忽忆王清任《医林改错》中"血瘀证"描述:"胸不任物,胸任重物,皆血瘀也。此非恶化,实乃"瘀血化水,邪有出路"之兆。王氏若在当世,或会创"网络逐瘀汤"——通数据之塞,化信息之毒,疗时代之疾。 -
中医中的“屎”! 李华歆
反正谁都不会吃这个的,哪怕是你告诉他“屎”能治病!!!“医生,你给我开的中药里有屎!!!”还有别的当成中药的“屎”,赶紧告诉我们让我们以后闭个坑!感谢大家跟我一起读完今天关于“屎”的节目,谢谢大家! -
保护孩子,远离学步车 谢江强
然而,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将孩子放进学步车其实也意味着让他们暴露于危险之中,有时这些危险还是致命的。因为速度过快直接冲下楼梯或台阶,然后翻倒造成孩子外伤,这是学步车相关伤害最常见的类型。甚至还有一些研究显示,学步车可能对孩子的运动发育造成负面影响。 -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十二) 张宝华
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阳旦”,桂枝汤的别名叫阳旦汤,它是指桂枝汤说的。根据证侯上像阳旦,像桂枝汤,那么按其法治之不但不好,却增剧了,变成了“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 -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四) 张宝华
胃虚,胃里还停水,发汗激动这个水,反倒作吐逆。吃了桂枝汤,马上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所以先生说“作甘草干姜汤与之”。刻下病人根本上就有热了,作甘草干姜汤“以复其热”? -
三仁汤加三合治疗胃脘痛医案一则 高颖
患者男性,36岁,因胃脘隐痛不适长达一年前来就诊。功效为制酸止痛、收敛止血,主要用于治疗胃痛泛酸。(四)焦树德老先生运用三合汤的临证心得焦树德老先生将丹参饮、良附丸、乌贝散合用,组成了三合汤,在治疗顽固性胃脘疼痛方面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 -
止嗽散加味治疗咽痒咳嗽医案 高颖
主诉咳嗽持续一周。止嗽散中,桔梗开宣肺气,祛痰利咽;荆芥疏风解表;紫菀、百部温润止咳;白前降气化痰止咳;陈皮理气化痰;甘草调和诸药且止咳。在本案中,于止嗽散基础上进行了加减。 -
伤寒论第二十六条(二) 张宝华
“大烦渴不解”,可不是表不解,这可别误会了。“大烦渴不解”,病人不但烦躁的厉害,渴得也厉害。脉洪大是里热的情形,基于此,二十五条的“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中的“脉洪大”是错的,从这儿也看出来了,那个应该是脉浮。 -
伤寒论第二十三条(七) 张宝华
这块儿的病证就是既有桂枝汤证,同时还有存在着麻黄汤证:定时发热恶寒的桂枝汤证;恶寒无汗的麻黄汤证。 -
医疗消费 ——经济发展的另一驾马车 焦一鸣
医疗消费可带动许多产业的发展,他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柱之一。3.3利国利民促进医疗消费,既可保障民众的身体健康,满足民众的健康需求,又可促进经济发展,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因此促内需,保增长,医疗保健消费也是个大市场,因此他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另一驾马车。
最新文章
-
腺样体肥大 陈鹏
腺样体肥大病因是急慢性鼻咽炎反复发作,或鼻腔、鼻窦、扁桃体等部位的炎症影响鼻咽部,刺激腺样体组织增生。当然,胃食管反流,气道过敏。。西医考虑手术,中医用中药,各有利弊。手术不能保证断根,中药用久有伤肝伤肾之风险,长期用,费用太高。。于是陈医生发明苏仁膏。
-
【经方医案】顽固口黏口苦,并非从火论治 关霖杨
本文分享的这例医案,首诊用了不少时间看诊思考,尽管“口苦”症很常见,但很多同行也都讲,治“口苦”非独柴胡剂。复诊:23.09.11刻诊:服药期间口苦口黏等改善,后因外出旅游断药,近日症状反复,口苦口涩,起夜改善,最多2次,无盗汗,仍易汗出,白天小便少。
-
发热,全身疼痛案。 李高勤
女,29岁,兰州。主诉:受凉后发热、全身疼痛1天。患者全身疼痛,头疼,骨头疼,是津液凝聚在表,结合患者骨头疼、头疼、全身疼症状,《伤寒论》"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
伤寒论七十三条(一) 张宝华
七十二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他这个本来是无汗的伤寒证,经过发汗现“汗出而渴者”,也就是表不解而烦渴这个症候,这都是一脉相承下来的,就是有小便不利嘛,所以还得用这个五苓散来治,“五苓散主之”嘛。
-
伤寒论第七十二条 张宝华
七十二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那么这个凡是小便不利,里有停水,有表证,发汗表没法不解,得用五苓散。刚才咱们说了,这条是个重申,但他绝对不是废话,要是没有上面这一段,单凭“脉浮数烦渴者”这个脉证,你就给五苓散,那你岂不孟浪了,对吧!
-
伤寒论第六十三条(一) 张宝华
第六十三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太阳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桂枝汤主之。那么这个“喘”同是伤寒,这个治疗的方子也是不少,那么哪个是最佳的呢?
-
门诊医案小结 胡松岩
患者张某,男,65岁。避风寒,畅情志,不适随诊患者钱某,女,55岁。
-
临床医案小结之二 胡松岩
吴某某,女,51岁。既往糖尿病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等其他病史。患者刘某,男,25岁。主因右髋部疼痛8个月就诊。
-
假寐 陈鹏
假寐文/陈鹏医生2024.8.7我在红尘中假寐又在午夜中独醒江边的紫苏干了又枯在蝈蝈的哀鸣声中独步互相倾诉这世间的不平不爱的人可破情局无情的人可破全局可惜我做不到我企图抱着太阳的双脚却被群星嫌弃斗酒千觞未曾醉人生若梦愁断肠月满桐枝我还是满怀心事曾经的纸灰早
-
眩晕1年余,中药7剂病愈。 宗琪
患者:陈某性别:男年龄:45岁初诊日期:2024年7月10日(网诊)主诉:头晕1年多。一诊处方如下图:以五苓散合苓桂术甘汤加减为主,试用3剂。
多多支持
学习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