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痰瘀同治"悟王清任逐瘀汤之玄机

2025.04.21 656阅读 评论数 20 45
一位面若重枣的中年男子,主诉胸痛彻背五年,心电图却仅示"ST段轻微改变"。西医冠以"心脏神经官能症",黛力新、倍他乐克轮番上阵,反增心悸失眠。细察其症:痛处固定如锥刺,唇色紫绀似染墨,舌下络脉迂曲如蚓,脉涩如轻刀刮竹。问诊得知每逢阴雨天痛势加剧,子时必因胸闷憋醒。此症若循常法活血化瘀,投丹参滴丸、血府逐瘀汤,不过隔靴搔痒;若以气滞论治,用柴胡疏肝散,更如石沉大海。  

忽忆王清任《医林改错》中"血瘀证"描述:"胸不任物,胸任重物,皆血瘀也。"遂师其法,却突破常规:以通窍活血汤为底,麝香易为石菖蒲12克(基层价昂之困),桃仁增量至15克,红花用酒炙以增药势。更添生水蛭6克研末冲服,此物破瘀如凿冰,佐生黄芪45克托毒外出,防攻伐伤正。首诊七剂,患者胸痛反增,夜间咳出铁锈色痰数口。此非恶化,实乃"瘀血化水,邪有出路"之兆。调方时减水蛭至3克,加瓜蒌皮30克宽胸涤痰,葶苈子15克泻肺逐饮。三周后患者欣然来告:"胸中如卸磨盘,夜寐得酣!"  

深究此案,方悟王氏"瘀血致怪病"之真谛:  
- 有形之瘀(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与无形之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交织  
- 局部血瘀(心前区刺痛)与整体气滞(肝郁胆热)并存  
- 病理产物(瘀血痰浊)与情志因素(焦虑惊恐)互结   

临证运用需握四要:  
一辨痰瘀比例:痰重者苔腻如积粉,伍胆南星、竹沥;瘀甚者舌紫如猪肝,配土鳖虫、苏木。  
二察气化状态:阳虚者佐桂枝、细辛温通;郁热者加栀子、丹皮凉散。  
三衡攻补力度:麝香昂贵可易九香虫,配冰片0.1克冲服;黄芪托毒常需配伍防风,仿玉屏风散固表。  
四择给药时机:胸痛晨发者卯时服药,夜甚者酉时用药,暗合子午流注。  

然逐瘀之法如双刃剑:  
- 见出血倾向(齿衄、肌衊)当减虫药,易三七粉化瘀止血  
- 遇脾胃虚弱(纳呆便溏)必佐砂仁、焦三仙护中  
- 值女性经期需暂停攻伐,改荆芥炭、茜草炭温和通利  

王氏五逐瘀汤尤如五把钥匙:  
- 通窍治头面:顽固头痛加全蝎、蜈蚣搜风  
- 膈下消积聚:肝脾肿大伍鳖甲、牡蛎软坚  
- 少腹破癥瘕:妇科肌瘤配桂枝茯苓丸化裁  
- 身痛通经络:腰椎增生合独活寄生汤增效  
- 会厌利咽喉:声带结节添木蝴蝶、胖大海  

今人置身高压社会,痰瘀交织之证日增。从代谢综合征的胰岛素抵抗(痰浊),到肿瘤微环境的纤维包裹(瘀血);从焦虑症的神经递质紊乱(气郁生痰),到慢性疼痛的中枢敏化(久病入络),皆可见"痰瘀互结"之影。王氏若在当世,或会创"网络逐瘀汤"——通数据之塞,化信息之毒,疗时代之疾。然万变不离其宗,终是《医林改错》那句:"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刘颖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痰湿体质之人的保养方 谢江强

    痰湿体质之人的保养方用千年祛湿化痰古方“温胆汤”来泡脚配方:茯苓30克、陈皮6克、法半夏6克、竹茹6克、枳实6克、炙甘草6克。如果你在自己或家人的舌象上看到了痰湿的情况,也可以用“温胆汤”来调理,用上十副八副泡脚,之后身体就会觉得很舒服。

  • 分享桂枝芍药知母汤案一例 王井清

    辩病:痹病拟方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桂枝12克芍药9克甘草6克麻黄12克生姜15克白术15克知母12克防风12克黑顺片10g先煎1小时独活10g羌活10g焦三仙各10g川芎10g红花5g红芪10g共七剂二诊:患者诉症状有所改善,服药后无不良反应。

  • 经方之小结胸证 郭文龙

    张某,女,65岁。时轻时重,经多方诊断为“不典型心绞痛”,给予对症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金匮要略》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 《伤寒杂病论》中的痹证 张宝华

    《伤寒杂病论》谓其为“风湿相搏”、“汗出当风”、“久伤取冷”、“汗出入水中”、“风血相搏”、以及“饮酒汗出当风”等,可见其更具体化。《伤寒杂病论》关于痹证的论述相当丰富,如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 柴胡桂枝汤治“眠差乏力神经衰弱”案 宗琪

    诊断:虚劳病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5剂方组:柴胡60g姜半夏30g党参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桂枝20g白芍20g生姜20g大枣6个制附片15g仙鹤草60g葛根60g生苡仁30g茯神20g禁忌:水果,饮料、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等。

  • 湿疹全身瘙痒案,2诊愈。 李高勤

    王某,女,52岁。2024年3月25左右经人介绍来我科就诊主诉:全身湿疹瘙痒2月+。瘙痒发作无定时。外用止痒膏药,疗效一般。皮疹依旧,经人介绍前来就诊。分析:1.患者症状明显,颈部、后背、下腹皮疹并瘙痒。瘙痒遇热就明显,也是说明有热。

  • 经方实验录之焦虑症 张宝华

    近来触事烦心,情绪波动而上述诸症加重而来就诊。观其脉症乃肝郁脾虚,痰湿瘀滞之症,处柴胡剂加减观之。《经》曰,湿胜则泻。往来寒热,在表里之中,故用此有各半之意,本以治伤寒之寒热,所以名半夏。

  • 尿失禁 潘洪波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王女士的尿失禁症状明显好转,频次减少,整个人也精神了不少。经过连续治疗一段时间后,王女士的尿失禁症状基本得到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通过参蛸遗尿汤这种中医草药方剂的治疗,王女士重获健康,尿失禁不再成为她生活的困扰。

  • 妊娠胎动不安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妊娠胎动不安妊娠是胚胎寄生于母体子宫内生长发育和成熟的过程。在妊娠期间若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因膏方起效较慢,且目前少有关于膏方对胎儿生长发育影响的临床及科研资料,故膏方多用于妊娠胎元不固者和滑胎者的平时调理。

  • 心悸的医案整理1 谢江强

    医案100韩某,女,75岁。配7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1煎。以归脾汤补气养血,健脾养心。医案101朱某,女,62岁。数月后,又至省城某三甲医院复查,双侧颈动脉未见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