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具备哪些给儿童使用抗生素的常识
家长应具备哪些给儿童使用抗生素的常识
不要自行给孩子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处方药,按说家长是没有条件自己给孩子用的。但因为国内的处方药管理不那么严格,没有医生开的处方,很多药店也会卖抗生素。孩子一发热咳嗽,一些迷信抗生素的家长就自己去药店给孩子买抗生素;有的时候是上次医生开的抗生素没吃完,这次孩子病了,家长觉得上次是吃这个药好的,这次再吃点试试;有的甚至是家长上次自己吃剩的,这次孩子病了,也给孩子吃着试试。
这里我要强调,抗生素用或不用,如何用,应该由医生作出决策,家长不要自行给孩子用抗生素。不要要求医生给自己孩子用抗生素医生的决策会受家长表现的影响,尤其是在国内这种医患关系下。
如果孩子去看病,家长主动要求医生开点抗生素,讲原则的医生会向家长解释,并坚持自己的医疗原则,但也有不少医生会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口舌,或者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满足家长的愿望。因为医疗有很多不确定性,即便医生觉得不是细菌感染,可以不用抗生素,但家长都主动要求了,医生不开,万一真的有什么问题,医生就说不清了,所以会干脆从了家长。
但事实上,国内抗生素本来就滥用得很严重,你不用太担心医生不给孩子开本应该开的抗生素,你更多的是要担心医生开本可以不开的抗生素,医生如果没给孩子开抗生素,那是他真的认为没必要。
不要拒绝医生给孩子开抗生素
很多东西都是双刃剑,在抗生素发明以前,一些普通的感染就可能夺走孩子的生命,抗生素问世以后,无数人的生命因它得到了拯救。但抗生素的滥用也带来了很多危害,过敏、腹泻、耐药等问题也在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正确使用,抗生素可以造福于人类,但滥用也会危害人类健康。
很多人对抗生素的使用缺乏正确的认识,要么神话,如主动要求医生开抗生素;要么妖魔化,比如拒绝医生开抗生素。需要用药而没有及时用药,就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延误病情,甚至导致病情加重,危害孩子的健康。
国内滥用抗生素虽然很严重,听医生的意见吃抗生素有被滥用的可能,但作为普通家长,并没有能力去分辨哪些情况该用,哪些情况不该用,如果该用而没有用,产生的风险会更大,所以还是听医生的更安全。
近些年,医院抗生素使用的管理还是严格了很多,尤其是2012年出台“史上最严限抗令”后,抗生素滥用的现象已经有了明显改观。当然上面所说的三个要点也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抗生素的使用听医生的,不要自己给孩子用抗生素。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家长应具备哪些给儿童使用抗生素的常识 谢江强
家长应具备哪些给儿童使用抗生素的常识不要自行给孩子用抗生素抗生素是处方药,按说家长是没有条件自己给孩子用的。不要要求医生给自己孩子用抗生素医生的决策会受家长表现的影响,尤其是在国内这种医患关系下。正确使用,抗生素可以造福于人类,但滥用也会危害人类健康。 -
发热要不要用抗生素 谢江强
儿童发热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用抗生素,所以很多家长都有没用药孩子自己好了的经验,这样的经验在网上随处可见。但医生的经验却和家长恰恰相反,因为医生每天处理大量的病例,每个医生都曾经碰到过一些严重感染需要用抗生素的病例。 -
国医大师李佃贵浊毒论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高帆
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提出的“浊毒论”,是中医理论在现代临床中的重要创新与发展。以下将探讨浊毒论在中医临床中的具体应用。浊毒论在中医临床中的辨证施治浊毒论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浊毒论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
外用方剂配伍知识 谢江强
外用方剂配伍知识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提出:“膏方取法,不外于汤丸。凡汤丸之有效者,皆可熬膏。”在本节内容中将对方剂配伍的基本知识和外用方剂特点进行介绍。君药是指针对主病、主证或主要病因而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主药。 -
中医治疗腹胀用药经验总结 崔国宁
中医在治疗胃胀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辨证论治运用多种药物进行调理。中医理论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出发,对胃胀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较为明确的用药规律,值得深入研究和总结。 -
温阳灸的临床应用探析 陈虹
温阳灸是传统中医疗法改良之后的治病方式,使用相应的中药同时利用罐的负压原理,共同作用于机体,又叫温阳罐疗法。愚将温阳灸目前主要用于以下几种功能时常和疾病的治疗。 -
伤寒论第104条 李华歆
——高尔基1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主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 -
生脉散的临床用药经验分享 崔国宁
生脉散在其中可起到益气养阴、敛汗安神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心慌、多汗等不适,调节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功能,配合夏枯草、浙贝母等治疗甲亢的药物,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伤寒论第七十一条(四) 张宝华
途径有三,一个是皮肤汗出,要不怎么发汗不当伤津呢;一个是呼吸带走的水分;再有一个就是肾气化后由膀胱排出的尿液。这个五苓散证渴的原因,一个是由于小便不利,一个是热不除,有热。那么二者同时作用下就形成“微热消渴”了,这是五苓散证。 -
伤寒论第六十九条(二) 张宝华
这个光景是亡津液也亡血,阴液告急。那么这个亡血之病它是阴寒。这是真正阴寒的津血虚证,唯有健胃,复其机能才有一线生机。机能振奋了,胃气复兴,水谷之气行起,津血即可来复。
最新文章
-
中药加减治愈“双眼干涩”2年案 宗琪
患者:李某某性别:女年龄:31岁初诊日期:2024年4月21日主诉:眼干2年余。
-
《伤寒论》中白芍用法 高群
白芍在《伤寒论》中,共涉及37个方剂。白芍具有“小大黄”的称号,有一定的腹泻作用。《伤寒论》中对此盖章认证的是真武汤加减法,“若下利者,去芍药”;用这个作用治病的,麻子仁丸。总的来看,白芍补充“营气”。
-
大黄牡丹皮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肠痈案 张训景
今日就诊于我院门诊,行阑尾彩超提示:阑尾炎,现为求进一步诊治,门诊以“阑尾炎”收入院。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
孩子脾阴虚的原因通常是什么脾阴不足 谢江强
孩子脾阴虚的原因通常是什么脾阴不足就是指脾脏阴虚,缺乏津液滋养。缪希雍发明了治疗脾阴的方法,对经常积食的小朋友效果特别好。
-
前列腺增生治疗并不难 孙成力
前列腺增生症是现代医学病名,传统中医文献中无此记载,大致归属于中医"癃闭""精癃""尿频"等范畴。前列腺增生症发病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是年龄,第二是发病时间,第三是饮食习惯。
-
今天收到一面锦旗,右侧三叉神经痛4年,吃了34副中药,不疼了 于军
今天收到了今年的第一面锦旗。83岁老先生,右侧三叉神经痛4年,经熟人介绍都我这儿看病。我给患者是纯中药治三叉神经痛。我算了一下,一共吃过34副中药。今天,他想治治腿痛。
-
“咳喘咳痰伴发热5天”,中药一剂见效案 宗琪
患者:司某某性别:男年龄:82岁初诊日期:2024年2月18日主诉:持续咳喘咳痰伴发热5天。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余,最高血压不详,长期口服药物,控制尚可,"心功能不全”,本次脑梗后确认“心房颤动”,结肠癌病史7年余。
-
感冒后咳嗽咳痰1周余,中药4剂病愈 宗琪
患者:耿某某(网诊)性别:女年龄:72岁初诊日期:2024年1月20日主诉:感冒后咳嗽1周余,伴咽部有痰,痰或白或黑,不易咳,怕冷,汗不多,纳差,咽痒,脚冷,鼻涕黄稠,舌质淡,苔白厚腻。
-
眩晕医案整理 谢江强
医案106何某,21岁。髓海充,心神养,肝阳平,气机畅,则眩晕释,睡眠安。医案107王某,男,47岁。寒湿外犯,凝滞督脉及足太阳经脉络,络脉不畅,清阳被阻,不能上达清窍,则眩晕也。
-
糖尿病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糖尿病临床上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他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其胰岛素分泌缺乏,必须外源性补充胰岛素治疗。中医药对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