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顽固头晕”案
患者:朱某某
性别:女
年龄:85岁
初诊日期:2025年3月26日
主诉:头晕1年余。
现病史:患者自述平时易喘憋,入睡难,近1年来头晕不适,曾于淄博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未果,周村区某医院就诊多次无效,某中医诊所服用中药近2月未感好转,经人介绍,来我处就诊,症见:头晕,晨时不敢起床,下肢无力发飘,夜间不敢起来上厕所,右足踩棉感、肿,口中无正味,易受惊吓,梦多,梦中常与死人打交道,大便不畅,吃药才能下,小便勤,夜尿10余次,双下肢胫肿,舌质淡,苔白厚腻,左脉:沉滑大有力,右脉:沉滑大有力。
诊断:眩晕、失眠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泽泻汤加减4剂
方组:柴胡30g 清半夏20g 党参15g 茯苓30g
生龙骨20g 生牡蛎20g 桂枝15g 磁石15g
大枣4个 生黄芩10g 生白术15g 干姜15g
泽泻50g 天麻15g 钩藤12g 生大黄12g
生白术15g 苍术12g 仙鹤草30g
针灸处方:灵骨大白(右)、降压套穴(照易溪)、双内透、听宫、中脘
煎服方法:冷水1600毫升左右泡透,煮到600ml,分三次饭后热服,药渣泡脚。
禁忌:水果、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鱼腥,五辛等。
3月28日二诊:述头晕减,述服第一剂药后即感头晕缓解,晨起可以活动了(原晨醒后不能直接活动),小便量多,睡眠可至2小时左右,嘱其继续按时服药。
4月4日三诊:述头晕大减,偶尔晨起头晕,纳可,夜尿5-6次,眠较前好转,不做噩梦了。大便解不净,脚温了,一走仍喘,舌质淡,苔黄厚腻,脉:沉略滑有力,续服前方加减5剂,方药如下:
柴胡125g 清半夏60g 党参45g 茯苓45g
生龙骨45g 生牡蛎45g 肉桂45g 磁石45g
大枣12个 生黄芩45g 生白术15g 生姜45g
泽泻50g 仙鹤草60g 生薏仁60g
4月9日四诊:述头晕基本痊愈,夜间如厕不晕了,晨起可以活动了,大便次多偏稀,辣的肛门略痛,眼花、下肢乏力,舌质淡,苔黄厚腻,脉沉滑有力,前方续服加减5剂,方药如下:
柴胡125g 清半夏60g 党参45g 茯苓45g
生龙骨45g 生牡蛎45g 肉桂45g 磁石45g
大枣12个 生黄芩45g 生姜45g 怀牛膝30g
仙鹤草60g 生薏仁60g 菟丝子30g,肉苁蓉20g
按语:患者头晕不适,睡眠差,下肢无力,脉滑,苔白厚腻,考虑痰饮内停,上扰清窍所致,夜间常与死人打交道,考虑龙骨、牡蛎、磁石等症,加上小便不利,整体来看、符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涂师说过,柴龙汤通调三焦,健脾利水,符合柴胡证、兼有神志问题、水饮不利等问题的体质皆可对症用之。),加泽泻、白术合泽泻汤以加强利水之功,天麻、钩藤合天麻钩藤饮之意以息风止痉,清脑定眩,二术合用加强健脾燥湿之功,加仙鹤草补虚扶正,制附片温阳,配合贺氏针灸三通法之降压套穴以平肝潜阳,二诊患者主证减,余证轻,舌脉不变,故续服之,三诊再减,因方证不变,续服治疗,四诊查舌白厚腻,加薏苡仁以利水渗湿,改用全量的柴胡(125g)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五诊患者头晕基本痊愈,仍感下肢乏力,于前方去泽泻、白术、薏苡仁,加怀牛膝以补肝肾,强筋骨,菟丝子补肾以明目,肉苁蓉补肾阳以通便,以上即为笔者用方思路。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影响健康的七宗罪 李华歆
如果说这些影响健康的因素是一条罪的话,那么你今天犯的每一个罪都最终都会得到审判!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讲讲影响当代青年人健康的“七宗罪”……而不运动造成的影响健康风险确实高很多! -
伤寒论第一百零八条 张宝华
一百零八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就是说太阳伤寒传里已经发生腹满谵语了,但脉还是表证没罢的脉,仍脉浮紧,那拿症状来分析,这是太阳阳明并病。接着看一百零九条。 -
劳动节 | 分享日常 李华歆
劳动节虽然不上班,但是也得在家加班 -
伤寒论第四十条(二) 张宝华
“或小便不利,少腹满”,这个心下停水由小便不利而来的。陈承在《本草别说》中指出,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超过半钱,否则可能会导致气闷塞不通,甚至死亡。 -
从"调和营卫"谈反复感冒的固本之策 刘颖
三月未发感冒,此乃"营卫相得,其气乃行"之验。"治反复感冒如治国安邦,非高筑城墙所能独善,需使城内粮草充足(营阴),城外巡防有序(卫阳)。唯有参透《内经》"阴平阳秘"之奥义,方能在免疫失衡时代,执调和之法,破反复之疾。 -
伤寒论第三十七条(一) 张宝华
三十七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脉但浮者,与麻黄汤。小柴胡汤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这一条在临床上最常见不过了。 -
国医节︱日常“修炼”之旅 李华歆
接下来跟我一起开始我的日常“修炼”之旅!穿衣、洗漱、厕所直至出门,我一直在“背”,这是我与中医新一天的亲密接触……这就是我,一个深爱中医“小中医”的日常“修炼”,我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不经历风雨怎么能看见彩虹,加油! -
打与被打的背后 谢江强
把这些数据分析一下真很有意思,你以为自己打孩子是因为孩子顽皮,是因为自己性格急躁,却不知道竟然还和自己小时候被父母打过有关。你嫁了个小时候挨过打的人,结果你的孩子挨打的机会就更大。你打了自己儿女,未来你孙子/孙女被打的风险也增大了。 -
骨伤科医案 冯彭盛
中医骨伤科医案姓名:张某某性别:女年龄:45岁职业:教师就诊时间:2024年11月15日主诉:肩颈僵痛伴活动受限3周,加重2天。 -
伤寒论第二十三条(二) 张宝华
表证以恶寒为主,咱们第一条怎么说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痛项强而恶寒。先生搁一个“而”字加重了语气,就是强调这个恶寒啦!欲,想要,需要,将要。解手,大小便将要正常,这个“自可”是本来可以;自然可以。
最新文章
-
癃闭 谢江强
癃闭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导致的以排尿困难,尿量明显减少,小便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癃和闭均为排尿困难,轻重程度上不同,多合称为癃闭。癃闭的病位在膀胱,但和肾、脾、肺、三焦均有密切的关系。
-
经方实验录之感冒 张宝华
既往有便秘,腰脱,胃肠功能紊乱等病病史。归入心、肺、膀胱经。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风。阴虚阳必凑之,故皆用桂枝发其汗。昧者不知出汗、闭汗之意,遇伤寒无汗者亦用桂枝,误之甚矣。
-
重温小青龙汤方证 王井清
舌质一般变化不大,惟阳气受伤以后,呈现舌质淡嫩,此时用小青龙汤必须加减化载,而不能原方照搬不变。以上5个环节不必悉具,符合其中一两个主证者,即可使用小青龙汤。
-
“反复外感伴低烧”2月余,7剂中药痊愈 宗琪
诊断:太少两感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7剂方药如下:柴胡60g清半夏20g党参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桂枝20g赤芍20g生姜20g大枣6个制附片15g仙鹤草60g葛根60g3月21日回访:诸证皆愈。
-
《黄帝内经》十三方1汤液醪醴 张训景
《黄帝内经》以“宇宙生命整体观、天人合一”全面论述了保健养生之道,主张“治未病”。对方药的运用,仅提出了十三首方剂,通称“内经十三方”。汤液和醪醴,都是以五谷作为原料,经过酿制面成。
-
回答患者问要不要吃素食 王冠晶
门诊有位患者问:吃素对身体有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人体需要能量的供给,当消耗能量大于供给能量时,吃素是达不到身体所需能量的供给的。世间中的人不一样,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精神内耗等等,都消耗大量的能量,一直吃素食,对于身体健康来讲是不够的。
-
鹅口疮 谢江强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又称口腔念珠菌病,是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炎,尤其在新生儿期该病较为常见。重症则全部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甚至可蔓延到咽、喉、食管、气管、肺等处,此时可危及生命。适用于小儿鹅口疮。早、晚各1次,温热口服。
-
腰椎骨质增生症的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腰椎骨质增生症又称肥大性腰椎炎、增生性脊椎柱炎、腰椎骨刺、骨赘等。腰椎骨质增生症是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病,实质上是一种代偿性改变。腰椎增生主要表现为腰痛、腰部僵硬,其次是下肢发紧或有麻木感。
-
鼻炎的调理 陈鹏
今天来分享调理方法。为什么鼻炎反反复复,一换季就卷土重来?中医认为鼻炎的本质是——正气不足,无力祛邪。鼻炎只是反映脏腑的能力不足的一个表现。除了肺虚,鼻炎同、也脱不开关系。调理肺脾,最简单是中药。
-
重用黄连半个月治好反流性食管炎。 潘洪波
今天讲讲反流性食管炎案例。医院检查报告显示,反流性食管炎二级,食道下段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融合。胃镜复查,食管下断,黏膜基本正常。·四吴茱萸入肝经疏肝,同时兼制黄连,过于苦寒乏味,协同加强降逆治酸之力。
柴胡125g?这么多没事吗
老师您好,没事,125的量,要去渣再煎,可以了解下,涂华新的经方思想,他就是用原方原量的
痰饮眩晕,苓桂术甘汤原方是不是有机会?最后依然是阴证的舌头,恐晕止也易复发。
学习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