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三十七条(一)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赵开美本的条文是“十日以去”,应为“十日已去”,这个“已”不是那个“以”,赵开美还是错了,用“以”讲不通的。这一条在临床上最常见不过了。感冒这个病太常见了,得感冒得十日已去?不一定吧!咱们都治疗过这个感冒,他这有个“外已解”,十天的时候出现了,其实,临床观察来看,三四天就有这个情况的,表没有了,“脉浮细而嗜卧者”,但脉还是浮的,浮而细。脉细说明津虚血少了,那么脉浮细就是在表的津液也虚了、血液也不足了,它是在表。病人同时嗜卧,这个“嗜卧”很独特,它的特征为经常困倦欲睡或喜好睡眠,就是人没精神头,身体倦怠,就想睡觉,看来睡眠可以起到代偿作用,人的身体乏氧的状态。嗜卧是半表半里尤其是少阳病的一个特殊症状,但少阳篇里却没提嗜卧,尤其它是个柴胡证,你看他说了“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
柴胡证在临床上常见了,那么用柴胡剂得有柴胡证,他说“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这个“胸满胁痛”是小柴胡汤症之一了,见脉浮,你再给吃发汗药就不对头嘛,这条是“外已解”嘛,所以发汗就是错了。因为脉浮,病入里了,病人现困倦无力而嗜卧的证侯。
这里用了个“设”字,就是提出了个假设,假设同时又发生“胸满胁痛”,胸满胁痛是柴胡证,胸也满,两胁也疼,我们后面要讲小柴胡汤,说完就都理解了。小柴胡汤里说是“血弱气尽,腠理开”,病依始在表,咱们之前说过了,患病的机体打算发汗,欲以汗出而解,所以把体液都输送到体表,桂枝汤、麻黄汤都是这个样子,就是想要出汗。可是这个欲出汗的阶段过去了,疾病不是好了,是在表的正气支持不了了,机体还得与疾病不断斗争,正气一息尚存则抗邪不休,但在表这块儿办不到了,机体就启动相应的抗争措施,在半表半里这块儿建立防线对抗病邪。半表半里囊括了人体绝大多数器官,机体欲借助肺、肾脏等,也就是各种脏器协和的力量,由呼吸道、泌尿系,或者再由汗腺等,各各方面协同作战排出病邪。此时在表面上是血弱气尽了,小柴胡汤就这个样子:血也弱,气也尽,正气撤出表上的防线,加强里头防线,第一道防线在表上,第二道防线就在半表半里了。在表的津液不足,血液也少,所以在这个阶段上现这个“脉浮细而嗜卧”。在柴胡汤证里就说“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正气不足于表,邪趁虚入里,结于胁下,在胸胁的部位,所以人一得少阳病,就作胸胁苦满,就是正邪在这个地方分争所为。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咳嗽 罗志琴
患儿4岁于2024年8月就诊主诉:咳嗽1月余现病史:患儿偶咳,有痰,夜里咳嗽明显一些,大便偏干,余正常。半个月后随访患儿咳嗽已愈,其大便也恢复正常。小儿咳嗽期间尽量不喝牛奶、吃水果。 -
手脚冰凉 罗志琴
对于手脚冰凉一症,有阳虚,有阳郁,有血虚寒厥,有阳明病,有厥阴病。个人专业看,还有气虚如疲劳乏力;经络不通如颈椎病、腰椎病等。 -
从"痰瘀互结"谈代谢综合征的破局之道 刘颖
一位腹大如鼓的中年男性,体检报告上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血压三项标红,西医诊断"代谢综合征"。医者若只见血糖、血脂之标,不察痰瘀互结之本,终是扬汤止沸。 -
茵陈蒿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全身瘙痒黄疸医案续 张训景
中医诊断:瘙痒黄疸肝胆湿热西医诊断:梗阻性黄疸方剂:茵陈蒿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2025.02.22四诊症状明显好转。同时,患者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
从"调和营卫"谈反复感冒的固本之策 刘颖
三月未发感冒,此乃"营卫相得,其气乃行"之验。"治反复感冒如治国安邦,非高筑城墙所能独善,需使城内粮草充足(营阴),城外巡防有序(卫阳)。唯有参透《内经》"阴平阳秘"之奥义,方能在免疫失衡时代,执调和之法,破反复之疾。 -
中医中的“屎”! 李华歆
反正谁都不会吃这个的,哪怕是你告诉他“屎”能治病!!!“医生,你给我开的中药里有屎!!!”还有别的当成中药的“屎”,赶紧告诉我们让我们以后闭个坑!感谢大家跟我一起读完今天关于“屎”的节目,谢谢大家! -
从顽固头痛案谈"肝风挟瘀"的辨治突破 刘颖
患者头痛如锥刺,常规止痛药逐渐失效,却在中医"肝风挟瘀"辨证中柳暗花明。《临证指南医案》言"巅顶之痛,非肝风即瘀阻",此案正是"肝风挟瘀,上犯清空"之明证。首诊七剂,头痛发作频率锐减至2次,痛势减半。 -
从少阳论柴胡类方应用心得——谈《伤寒论》第96条之临证体悟 刘颖
《伤寒论》第96条详述小柴胡汤证治,历代注家多执"往来寒热"为辨证眼目。今不揣浅陋,试以三焦气化论柴胡剂运用心得,或可补前贤未尽之意。对于柴胡剂用量尤当斟酌。可见柴胡类方运用贵在调畅气机,非必以量大取胜。于肿瘤术后调理中,柴胡剂尤显妙用。 -
头晕、呕吐3天,中药3剂痊愈 宗琪
患者:李某某性别:男年龄:8岁初诊日期:2025年1月17日主诉:头晕、呕吐3天。现病史:患者3天前头晕、呕吐,伴咳嗽,纳差,伴口臭,无汗,大便时不畅,昨日喝水即吐,舌质淡,苔白厚腻,舌边红点,舌尖略红,左脉:浮数有力,右脉:浮数略弦有力。 -
《伤寒论》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经方解析 高帆
四大神兽汤剂在《伤寒论》中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和阴阳五行思想的运用。
最新文章
-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焦虑哭泣5年余”案 宗琪
诊断:眩晕病处方:柴胡桂枝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5剂方组:柴胡60g清半夏20g党参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肉桂20g赤芍20g生姜20g大枣6个制附片15g仙鹤草60g浮小麦60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开盖煎),水
-
低血压 谢江强
低血压,是指血压低于90/60mmHg。低血压患者没有症状,不需治疗。老年性低血压不仅可引起心脑灌注不足,严重者还可能引起心绞痛、脑中风。脾肾阳虚型低血压。胡献国黄成汉如何辨证足浴治疗老年性低血压中医杂志2006年10期还可以配合足部按摩。
-
如何破解春困之嗜睡 郭文龙
李某,男,82岁。痰湿困脾致脾不升清,出现头昏沉,身体困倦,口淡无味。疗效反馈:4月23日复诊,患自述嗜睡症状明显改善,神清自若,胃口大好。
-
产后病 谢江强
产后病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有关的疾病,统称为“产后病”。产后病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四个方面。运用中医膏方治疗产后病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其所开膏方补泻的比例。妇人产后脾胃多虚弱,运化功能尚未恢复。
-
初步认识肺心病的诊治 张宝华
中医治疗肺心病,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调整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不仅能够提高肺心病的治疗效果,还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综上,肺心病的中西医诊疗各有特色,各有优势。
-
春逝 陈鹏
春逝文/陈鹏2024.4时光还没有治好我的忧伤又留下一地压抑万般匆忙转眼入夏桃花纷纷落下只剩下可怕的绿枝在孤独地活着翠叶不解愁任风吹动渔舟江中的鱼在傻傻地游岸上风尘客形如陌上草一季又一季似曾来过又似不存在窗外鸟叽叽了了春无几本来明丽的日子我心却似悲秋离人万
-
多囊卵巢综合征 谢江强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及高雄激素血症为特点。临床常见多囊卵巢所致不孕症中,中医证候以肾虚证为主,包括肾气虚证、肾阳虚证及肾精不足证,并且常常以复合证型出现,兼见脾虚、痰湿、肝郁、血瘀等。
-
口干,可能是阳虚! 罗沿印
口干,是指口中津液不足,渴欲饮水、或渴不多饮。西医学中“口干”为某一疾病症状,多见于老年人及女性,临床上常见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放射性口干症等疾病。临床上,使用“兴阳法”治疗阳虚,津液输布失司口干,多有奇效。
-
门诊医案记录 胡松岩
患者杨某,女,53岁。主诉:确诊肺癌1年余。长期口服中药治疗。1月前复查,病情进展。医生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因惧怕手术,决定中医保守治疗。CT显示:右下肺基底段见肿块影24x31mm,纵膈多发肿大淋巴结影38x38mm。
-
虚劳医案整理1 谢江强
医案133刘某,女,67岁。医案134卞某,女,50岁。现病史:小腹隐痛半年,检查发现卵巢巧克力囊肿,于2018年11月在某三甲医院行子宫及一侧卵巢切除术。
学习了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