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四十条(二)

2025.04.05 599阅读 评论数 0 3
“或利”,或者水在里头,小便不走,水谷不别,下利。

“或噎”,气往上撞,再有水,水气冲逆,食道有所阻碍,饮食下咽就困难,故噎。

“或小便不利,少腹满”,这个心下停水由小便不利而来的。小便不利,少腹一定满,膀胱在少腹部,少腹就是小腹,小便不利,膀胱里蓄水,小肚子就胀满。

“或喘者”,一般麻黄汤证里都有喘这个症状,尤其再加上里有水饮、痰饮。表不解,都往上来,涉及肺,便咳且还要喘。

“小青龙汤主之”,干呕发热而咳,以及这些“或”的证侯,上边这一切的情况,主要是心下有水气,主之小青龙汤,都可以应用小青龙汤来治疗。这些个“或”,或有或无,都不太重要,不必管它,都得用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的根本是外寒内饮了,表不解为主,一般辨证来说,是表有外邪,就是感冒了,而内有饮,内里有水饮,就这么个病,外邪激动里饮,证候上就有些或然的症状。这些个“或”的显现,一是看人的体质强弱;一是看饮多饮少,这个症状百出,它不一定有固定的证侯,与这些是有关系的,尤其水饮这个病是最没有一定之规的,疑难多是痰作祟,怪病多问水饮嘛,可见这个痰湿水饮致病地广泛性和复杂性,如头晕、恶心、呕吐、心悸等,水饮的证候特别多,我们观其脉证,知犯水饮,依证祛水就行。那么要是再有表证,当然还是用这个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这个方剂也好理解,它是以麻黄、芍药、桂枝、甘草来解表,其他的都是温中祛饮的药,如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这些药祛饮也治咳、饮逆。《神农本草经》说细辛“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它是辛温的药,主咳逆,能温化水饮,水饮得温化则散则降,因其所作的咳逆也就消散了。仲景先生用它就是温化水饮的,小青龙汤他用了三两细辛,古人一开是三副药,那么除以三就是一两,再换算现在的量,就是十五克了。这个量打问号了,为啥?细辛不过钱,过钱就玩完嘛!一钱就是三克了,药典也是这么规定的,咱们临床大夫再多也就开五克。“”细辛不过钱”这个说法是由北宋陈承提出的‌。陈承在《本草别说》中指出,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超过半钱,否则可能会导致气闷塞不通,甚至死亡。后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并传播了这个说法,李时珍名著呀!使得“细辛不过钱”的说法更加深入人心,就导致后世医家对细辛的使用变得特别谨慎。‌宋代以后,由于煮散剂的盛行,细辛的用量也就逐渐减少了,这个量应用的减少不是一方面的原因。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桂枝汤治疗怕风、怕冷、汗出医案 张训景

    徐某某,男,32岁,2023.06.16初诊主诉:怕风、怕冷、汗出3年余。2023.07.07三诊怕风、怕冷、乏力好转,汗出改善不明显,眠差。汗出,怕风,怕冷,紧张均消失。

  • 从“子午流注”谈养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1——子时(胆经当令) 张训景

    子时:胆经当令子时是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候是胆经当令。有胆囊疾病的患者往往在子时容易出现不适症状。人在子时前入睡,胆方能完成代谢。“子”在月份中又代表阴历十一月,强调的是用冬天的收藏来养生机。

  • 经方实验录之干燥综合症,慢性胆囊炎 张宝华

    某成年女性患者。既往有干燥综合症、胆囊炎等病病史多年,否认过敏史。昔病燥、胁痛,诊治或缓或持,经年不愈,已成家矣。《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咽中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 六经辨证—太阳病2太阳腑证 张训景

    I太阳之经、腑、气一、太阳之经1.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络脑,下项,挟脊低腰,络肾属膀胱。膀胱为太阳经之府,太阳病不解,邪热随经入府,膀胱气化不行,与水相结,而成蓄水证。

  • 失眠 潘洪波

    当然,可能也是因为酸枣仁在失眠这个问题上用的广、原材获取也不容易,近些年的价格一直是飞涨,很多患者用起来负担也是挺大的。

  • 达郁起苇汤 潘洪波

    这位病友就是典型肝气郁结,肝木不能疏泄至宗,筋疲软不起。达郁汤进行加减,拟方如下:达郁起苇汤。

  • 春逝 陈鹏

    春逝文/陈鹏2024.4时光还没有治好我的忧伤又留下一地压抑万般匆忙转眼入夏桃花纷纷落下只剩下可怕的绿枝在孤独地活着翠叶不解愁任风吹动渔舟江中的鱼在傻傻地游岸上风尘客形如陌上草一季又一季似曾来过又似不存在窗外鸟叽叽了了春无几本来明丽的日子我心却似悲秋离人万

  • 伤寒论62-63 李华歆

    小编的话帮助别人其实就是救赎自己!正所谓天道好轮回!1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2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痤疮 谢江强

    有80%~90%的青少年患过痤疮,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退或痊愈,个别患者也可延长到30岁以上。

  • 中医药协同化疗减毒增效治疗结肠癌 张训景

    经过长期中药治疗抗转移复发。这是一个IIIc期的患者,IIIc期的病人经过中医标准治疗后复发转移率仍高达50%。到三诊,患者一直交替使用中药,症状基本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