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痰瘀痹阻”谈胸痹心痛的破结之法

2025.04.11 623阅读 评论数 10 30
一花甲老翁,心前区闷痛反复三年,每于子时发作,痛如重石压胸。西医冠脉造影示狭窄50%,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硝酸甘油仅能暂缓。视其面色晦暗如蒙尘,唇甲紫绀,舌质暗紫边有瘀斑,苔白腻如浆糊,脉结代似乱麻。前医多予瓜蒌薤白汤豁痰通阳,初用有效,久服反增胃脘痞满。此症非单纯痰浊,实乃痰瘀胶结、心脉痹阻之候。《金匮要略》"阳微阴弦"之论在此呈现新机——胸阳不振为本,痰瘀互结为标。  

通痹三阶
首周以血府逐瘀汤打底:桃仁12克、红花9克破血逐瘀为君,柴胡6克、桔梗9克调气为臣。妙用石菖蒲15克化心窍痰浊,反佐三七粉3克(冲服)止血不留瘀。患者服药两剂即排黑便,此非伤络,实为"瘀血下泄"佳兆,五剂后夜痛发作减半。  

次月转用双和散化裁:人参6克、丹参30克益气活血,檀香9克、砂仁6克芳香醒脾。佐水蛭粉2克装胶囊,晨起黄酒送服,专攻冠脉微血栓。复查心电图示ST段回升,印证"痰瘀同治"之效。  

终以自制"通心膏"缓图:薤白100克、川芎60克熬膏,兑入琥珀粉15克,戌时(19-21点)温水化服。半年后心绞痛未再发作,此乃"急则治标,缓则固本"之道。  

痰瘀辨识要目  
- 望诊:耳垂折痕、鱼际紫络、舌下脉络怒张  
- 切诊:脉结代而尺部沉涩,提示心肾交病  
- 问诊:疼痛固定如刺,夜间加重,得嗳气反舒  

药对攻守  
- 桃仁配红花(1:1):破血如锥,尤适刺痛固定  
- 石菖蒲合远志(2:1):化痰开窍,善治胸闷窒息  
- 檀香伍降香(3:2):行气止痛,速解急性发作   

临证铁律  
- 痰瘀并存者,必先祛瘀后化痰,防瘀血裹痰反成巢穴  
- 舌苔厚腻者,忌早用地黄、阿胶,恐助痰凝血  
- 久病入络者,虫药用量宜渐增,如水蛭从1克递加至3克  

《医林改错》云:"胸痛在前,木金散可愈;后痛者,血府逐瘀汤主之。"今人胸痹多因膏粱厚味、七情过极,致痰瘀互结,痹阻心脉。曾治一教师,心痛彻背伴痰多呕恶,前医重镇潜阳致晕眩。改投温胆汤合失笑散,加九香虫6克通络,辅以申时(15-17点)拍打肘窝排毒,竟收痰消痛止之效。此案揭示:治胸痹当如疏浚河道,痰瘀分消则气血自通,徒扩血管犹如筑堤拦洪,终非长久之计。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刘颖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医案一则! 李华歆

    感谢李医生每次的尽心帮助,也希望你能一直坚持自己的道路。果断又联系了李医生,填了问卷。很快李医生给调了一副药,八点药房开门就抓了药。听了李医生的建议去医院检查了一下。李医生早起仔细询问了症状,低热有汗,肚子疼未排便后。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让我们一起继续探讨仲景“对照条文”!对于第378条:从仲景使用“吴茱萸汤”的方药组成去分析:吴茱萸、生姜二者共用驱寒力量强,而且可以止呕!两个条文内容简洁,一“实”一“虚”,需要仔细研究方可领会仲师用方妙谛!

  • 儿科食积痰热咳嗽案(杨文豪原创医案) 杨文豪

    具体来讲,对于儿科外科咳嗽疾病,尤为要注重“食积”这个核心病机,消积导滞,可以治疗外感发热不退,也可以治疗儿科便秘。

  • 酸枣仁加龙牡汤 潘洪波

    属阴血虚损,阳不得入于阴,治以敛阳入阴,予以酸枣仁汤加生龙牡汤:生酸枣仁30g,知母12g,茯苓15g,川芎9g,炙甘草6g,生龙骨12g,生牡蛎24g。临床应用酸枣仁汤,根据具体情况多有加减。

  • 中药泡脚好处多 谢江强

    中药泡脚好处多中药泡脚是指在水中加入中草药煎剂后,利用水的温热刺激、机械刺激和药物协同作用,通过浸泡人体的双小腿和双足部,以达到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的一种疗法。

  • 如山的沉默 陈鹏

    如山的沉默文/陈鹏2024.6.16月光下的蜘蛛山像一个沉默的巨人见证了一辈辈人的悲欢一条弯弯的小河在山脚下环绕那一个粗瓷的大碗从爷爷手中传到父亲手中传下来的还有如山的重担以及责任童年是灰色的饥饿的童年转眼我也白发苍苍麦堆在麦仓里牛在牛棚里我又值了一天的班

  • 给宝宝把血补上来 谢江强

    给宝宝把血补上来有一天,一个妈妈怀里抱着个很小的孩子来找我看病。贫血,血红蛋白才75克/升。而正常的这么大的孩子的血红蛋白要在100克/升以上才算正常。化验结果显示孩子血液里面的铁元素含量低,医生告诉她这是缺铁性贫血,给了些补铁的口服液。

  • 郝万山经方故事3五苓散治疗胃堵案 张训景

    膀胱气化不利,故给予五苓散以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使水得利,上下通畅,胃堵缓解。五苓散不止治疗下焦停水,凡是有水邪内结的,都可以用。

  • 痛风 潘洪波

    痛风在过去被称之为富贵病,古代的帝王将相、达官显贵,终日山珍海味,痛风的发生率很高,而普通百姓的发病率很低。痛风严重的叫白虎厉节,像被老虎咬住一样,可见这种疼痛是很可怕的。我给他写了个方子,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创立的,这个方子叫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 《伤寒论》中生姜、大枣用法 高群

    生姜一共是有39个方子涉及,以温胃为主要作用。在《伤寒论》中有不同的用法,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1.助运化。生姜也是呕家圣药,治疗恶心呕吐常用。主要与生姜、人参、甘草配伍。这个在《伤寒论》主要是十枣汤,《金匮要略》里主要就是葶苈大枣泻肺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