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余杂谈:流感或者新冠后,经常觉得累、乏力、头晕,是真虚吗?
前面那些症状确实是虚的表现,但不是真虚,所以这种情况去补气血,只会越补越虚,为什么呢?因为睡觉这种行为就已经在帮助恢复气血了,但不管睡多久都恢复不了的,就肯定不是单纯的气血虚,背后还有其他真正的原因在消耗气血。
这背后的原因基本都是燥热和湿浊交杂在一起而消耗气血所致。
把身体比作一只水桶,里面的水就是气血,这只桶的桶壁破了一个洞,破洞的位置的高低代表燥热和湿浊的程度的轻重,破洞的位置越低,燥热和湿浊的程度就越重,这时候不管怎么加水(补气血),水都会漏掉,水位都会降到桶壁破洞的位置。
不把这两个根本原因去掉,气血就会被一直消耗,不管怎么补,都会石沉大海,而且补气血的药若过于滋腻则会加重湿浊,过于温热则会加重燥热,只会越补越虚。
下面举两个网诊治疗案例。
案例1
XXX,男,13岁
一诊:2023.5.11
2023年4月底流感高热,使用西药退热药和服用奥司他韦后热退,但总觉乏力,精神一般。5.8号早上起床后想吐,但吐不出来,腹胀。今早出现同样情况。胃口可以,体温正常,大便一天一次,但有臭屁且臭味重。睡的时间不短,但早上总有些睡不醒的感觉。偶尔有痰,白色。没有咳嗽、无胸闷气短气喘症状。舌淡红,苔白腻厚夹黄
广藿香6克(后下),厚朴3克,旱半夏,茯苓9克,苦杏仁9克,白豆蔻3克(后下),薏苡仁12克,泽泻,猪苓9克,淡豆豉9克,通草3克,生大黄8克(后下),芒硝8克(烊化),甜菊叶5克
代煎,4剂,每天1剂,每剂3次,每次150 ml.
二诊:2023.5.14吃完药,每天都排便,拉的多、臭,放屁没有之前臭。体力恢复到了正常时候的90%。胃口好。早上不用叫醒,自己起床,睡眠好。没有早上起床后想吐和腹胀。没有偶尔有痰、白色。
调整药方,继续服药调理胃肠。
案例2
XXX,女,39岁
一诊:2023.5.29
5.19号新冠首阳后肺炎,输液六天(头孢、地塞米松),现仍咳嗽,不到一分钟就想咳,每次两三声,有时咳的太用力头有点痛的感觉,睡着不会咳,有白色痰,但不多。喉咙不痛,但有痒,总想清嗓子的感觉。睡眠已经很多了,但仍很困,乏力。不想吃东西。大便不规律,有时两三天,有时三四天,量不多,比较稀,色偏黑。舌暗红,苔白腻稍厚。
燀苦杏仁8克,豆蔻6克,薏苡仁18克,滑石,小通草6克,淡竹叶6克,姜厚朴6克,清半夏9克,生大黄6克,芒硝8克,干姜,细辛5克,甜叶菊3克
颗粒剂,6剂,一天一剂,一天3次
二诊:2023.6.3已无犯困、乏力,胃口恢复正常,咳嗽好转,接下来治疗咳嗽。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伤寒论第一百零七条(二) 张宝华
铅丹与龙、牡一样也有镇静的作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就是治小柴胡汤证,而又气上冲,有烦惊这种病症。这个是小柴胡汤加龙骨、牡蛎、大黄之类药,但铅丹用时要掌握好剂量,必定它有毒,以免过量中毒。 -
伤寒论第一百零三条(四) 张宝华
它与小柴胡汤的药物组成就有不同了,没有了人参和甘草,把小柴胡汤的人参、甘草去了。他说还有一个方子是有大黄的,“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同时也是扶助正气以祛邪。通过大、小柴胡汤的研学,我们应该了解很多很多,无论是养生还是临证,都有所裨益,对吧! -
伤寒论第五十三条(三) 张宝华
用桂枝汤再发汗,使营卫协调就好了,桂枝汤起这个作用的。因此说桂枝汤有调和营卫的功效。这条说是“病自汗出者”,就是常自汗出的病,由于卫气不和的这类的病,可以用桂枝汤来解决的。 -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腹部胀痛1月余”案 宗琪
诊断:腹痛处方:当归芍药散加减7剂方组:当归10g川芎10g白芍30g茯苓15g泽泻20g生白术15g枳实20g姜半夏15g干姜15g生姜10g甜叶菊2g黄酒2瓶煎服方法:冷水1400毫升+黄酒2瓶泡透,水开煮到600毫升,分三次饭后热服。妇人腹中诸疾痛, -
论“入睡难,伴眠浅易醒,做梦多。”案 宗琪
患者:胡某某性别:女年龄:62岁初诊日期:2025年2月24日主诉:入睡难,伴眠浅易醒,做梦多。 -
止嗽散治疗咽痒咳嗽验案 高颖
选用止嗽散加减。止嗽散治诸般咳嗽。 -
论“术后小腹胀痛,排气少1月余”案 宗琪
患者:牛某某性别:女年龄:53岁初诊日期:2025年2月20日主诉:小腹胀痛,排气功能差1月余。 -
孩子的淋巴结要不要紧 谢江强
另外可能是孩子的呼吸道感染很常见,淋巴结经常处于炎症刺激下容易增生。有人统计大约一半的儿童可以摸到淋巴结,所以如果自己孩子摸到了,也不用紧张,大部分都是正常的增生。需要警惕的是那些异常的淋巴结改变。 -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五) 张宝华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有一样他没好,脚还是挛急,“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那就不能再吃甘草干姜汤了,得变方了,更换芍药甘草汤。那么此时再给芍药甘草汤,缓其挛急,其脚即伸。 -
从顽固头痛案谈"肝风挟瘀"的辨治突破 刘颖
患者头痛如锥刺,常规止痛药逐渐失效,却在中医"肝风挟瘀"辨证中柳暗花明。《临证指南医案》言"巅顶之痛,非肝风即瘀阻",此案正是"肝风挟瘀,上犯清空"之明证。首诊七剂,头痛发作频率锐减至2次,痛势减半。
最新文章
-
孩子大便干燥、脾气大要怎么调理? 谢江强
孩子大便干燥、脾气大的舌象有两个特点看舌象是观察孩子的身体是否出现问题的一个非常直观的方法。说明孩子体内的痰湿重,这是由于气机郁结、气血不通畅导致的。通常,这样的孩子还会出现大便干燥、脾气大的症状。此时,家长可以给孩子服用补脾镇肝汤来调理。
-
中医治疗扁桃体肿大案例分析 崔国宁
继续治疗两周后,扁桃体肿大程度明显减轻。继续巩固治疗三个月,扁桃体肿大基本恢复正常,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经过两周的治疗,患者咽痛症状消失,扁桃体颜色转为淡红,肿大程度减轻。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改善机体的整体状态,从根本上治疗扁桃体肿大,减少复发。
-
脾胃病或宫寒的忌口 陈鹏
1.不吃零食冷饮2.晚上少吃,或者是不吃3.每天七杯热水4.适当运动5.少熬夜6.不吃油炸食品/烧烤/夜宵7.保持心情愉快比吃药管用多了
-
四肢畏冷3年不愈,典型真寒假热证 李家合
用药反馈:患者服用7副药后,口腔溃疡较前明显好转,咽喉未见肿痛,四肢畏冷之症较前亦见缓解,考虑用药准确,守前方继进14剂。
-
伤寒论 李华歆
悠然,随心,随性,随缘。1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2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目前公众号粉丝525人!)扫描二维码加入经方苑粉丝交流群专心专注专业
-
伤寒论 李华歆
感谢您的大力支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所以仲景告诉我们先刺“风池”、“风府”的目的在于“给邪以出路”!目前公众号粉丝4963人!
-
吴茱萸汤治疗下利医案一则 张新东
初诊:患者、男,60岁间断反复腹泻2月。常以蒙脱石散治标,昨日无诱因出现发作,今日3次,医院查未见异常,有食欲,反胃,口干,手脚凉。但是患者主诉以下利为主,而且口干长期,比下利时间更长,故还是以吴茱萸汤为主。以乌梅丸继续治疗。
-
情志在调不在治 谢江强
情志在调不在治:心理障碍一扫光小张生性内向,话不多,参与团体活动也不积极。小张欣然接受,并承诺回家后就会熬药吃。后来我和小张通过几次电话,他告诉我自己的免疫力正在不断地提升,感冒的次数也逐渐减少了,就是听到雷声也不会严重到生病而影响生活和工作了。
-
持续汗出,可能是表虚! 罗沿印
3日后随访,患者诉汗出明显减少,没有持续汗出,但仍有稍活动即汗出,诸其继服余药,少吃冷饮冷食,避风寒。患者表虚,营卫之气不足,导致营卫不能调和,故汗出不断,故予以桂枝汤加茯苓健脾和胃调和营卫,合玉屏风散祛风固表,以达收敛之效。
-
栀子豉汤治疗胸灼热 张新东
诊断:阳明病处方:栀子豉汤加白虎汤栀子15g淡豆豉15g生石膏45g知母12g炙甘草8g山药10g6剂水煎服早晚分服思路:患者胸部灼热、心烦,对应栀子豉汤,上腹部痛可理解为栀子汤的胸中痛,其它症状皆为白虎汤。
学习
不错不错不错
学习
学习了!
学习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