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麦大枣汤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甘麦大枣汤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那么解决她们这些问题的方子为什么是如此简单的“甘麦大枣汤”?
2025.06.10
李华歆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第二十篇心得体会
而于当今,若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一般是不建议怀孕的。妇人怀妊,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则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
桂枝茯苓丸
芎归胶艾汤
附子汤
当归芍药散
当归
苦参丸
干姜人参半夏丸
葵子茯苓散
当归散
白术散
桂枝汤
桂枝
茯苓丸
类聚方
茯苓
甘草
大黄
附子
车前子
茅根
桃核承气汤
温经汤
建殊录
胶艾汤
艾汤
芍药
桃仁
丹皮
川芎
艾叶
2025.06.03
刘仲书
顽固咳嗽两月三诊愈!经方虚化小青龙汤+师承经验全解析。
主诉:咳嗽咳痰2月余。小青龙加附子汤合四君子汤为虚化小青龙汤。虚化小青龙汤针对外寒里饮,中焦虚弱,阳虚明显的症候,温阳化饮涤荡阴寒,顾护中焦。
小便
小青龙汤
麻黄
桂枝
白芍
干姜
细辛
五味子
法半夏
炙甘草
厚朴
附子
茯苓
党参
白术
石膏
从龙汤
资生汤
苏叶
苏梗
龙骨
牡蛎
炒牛蒡
山药
鸡内金
山楂
麦芽
甘草泻心汤
上焦宣痹汤
六味汤
2025.05.08
邓慧龙
伤寒论第三十条(二)
“因加附子参其间”,这个与第二十条有关联,第二十条说“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这块儿的汗也特别的多,就想到了第二十节上来了,桂枝汤证而津液太虚,用桂枝加附子,就是用桂枝加附子汤啦。
2025.03.03
张宝华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感冒后遗症案
诊断:感冒后遗症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3剂方组:柴胡60g姜半夏20g党参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大枣6个桂枝20g白芍20g生姜20g葛根60g制附片15g苦杏仁15g厚朴30g仙鹤草60g苍术15g茯苓20g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
2025.02.24
宗琪
小建中汤合用枳术丸治疗胃脘隐痛医案
治疗上采用小建中汤合用枳术丸的思路。六、按语(一)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在《伤寒论》中主要用于治疗中焦虚寒、肝脾不和之证。
医辨
小建中汤
枳术丸
建中汤
伤寒论
小柴胡汤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
芍药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饴糖
脾胃论
白术
枳实
荷叶
梧桐子
白汤
枳壳
神曲
山楂
莱菔子
温胃散
莱菔
半夏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半夏
2025.02.21
高颖
伤寒论第二十二条
二十二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赵氏给分开了,不合理,分成两段,二十一条没问题,二十二条没头了,这成问题了,没头有尾的,不像话嘛!二十二条和二十一条是一体,应还是一条才合理。这个“微寒”是接着二十一条才对。
2025.01.20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二十条(一)
二十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2025.01.12
张宝华
伤寒论第八十二条(三)
你看这个八十二条的“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都是里有停水的证侯,必须得利小便,尤其是小便不利而在表证上时,利小便势在必行,唯有利小便才能解表,你要是按一般常规的治疗来发汗肯定是不行的。
2024.11.14
张宝华
葛根汤加减治愈“胃肠感冒5天”案
诊断:胃肠感冒处方:葛根汤合附子汤加减4剂方组:葛根60g麻黄10g桂枝15g白芍15g干姜15g大枣4个炙甘草10g茯苓20g生白术15g党参10g木香15g白蔻仁15g砂仁15g丹参15g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600毫升,分三次饭
2024.11.08
宗琪
伤寒论第七十条(二)
得调和胃气,可以给与调胃承气汤。病变为虚寒的,先生在上面举了两个例子,芍药甘草加附子汤、茯苓四逆汤,病变为实的,这个调胃承气汤则是。因此调胃承气汤你不能见到“不恶寒但热”就给人家用吧!
2024.11.02
张宝华
3剂药治愈“感冒后咽痒咳嗽4天余”案
患者:张某某性别:女年龄:65岁初诊日期:2024年10月21日主诉:咽痒咳嗽4天。现病史:患者诉4天前感冒至今,咽痒咳嗽,晨起偶咳痰,不多,偶汗,后背凉,大便解不净,不易下,口略苦,舌质略偏红,苔薄略干,左脉:浮略弦有力,右脉:寸沉无力,关尺略沉有力。
2024.10.31
宗琪
伤寒论第六十八条(一)
六十八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芍药甘草附子汤方芍药甘草各三两(炙)附子一枚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随着这个太阳病的深入,也讲了与其相关的事宜,这条应该就是其中之一。
2024.10.29
张宝华
伤寒论第六十一条(四)
须大温大热来振奋人体脏器的机能,重用干姜、附子正是应证的良药,因此先生才肯定的说“干姜附子汤主之”,主之就是不二之选,非此不足以抵抗。这个附子,尤其生附子,大量用必须得有把握,用不好它会要人命的,真想用可以多拜拜李可老中医,老人家用附子那是炉火纯青啦!
2024.10.21
张宝华
伤寒论六十一条(三)
而阳明病身大热呢,它不恶寒但恶热,蒸蒸发热,是里热,从里向外蒸腾的一种热。那么这是纯阴寒,等三阴篇时详细的说。正不胜邪,人的脏器整个的衰败,无力胜邪,故而烦躁。那个躁烦假象,因此主之以干姜附子汤,振奋其沉衰的机能,纯阳的方。
2024.10.21
张宝华
伤寒论第六十一条(一)
第六十一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干姜附子汤方干姜一两附子一枚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顿服。
2024.10.19
张宝华
伤寒论桂枝汤加味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很有可能是没有合理的应用桂枝汤。
2024.10.09
张宝华
3剂中药治愈“感冒后咳喘胸闷乏力”案
现病史:患者既往感冒后咳嗽病史20余年。近1周来感冒后咳嗽迟迟不愈,有痰不易咳,喜吭嗓,伴胸闷、乏力,口中异味,口黏,后背凉,一凉即咳,舌质略暗,苔偏厚腻,边液线,舌中裂,左脉:沉缓有力,右脉:沉偏无力。
升麻
鳖甲
甘草
当归
桔梗
绿豆
石膏
小柴胡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
附子汤
橘枳姜汤
柴胡
姜半夏
北沙参
黄芩
炙甘草
干姜
茯苓
五味子
细辛
瓜蒌
枳壳
白芍
白术
附片
大枣
橘皮
玄参
生姜
五味
2024.09.24
宗琪
对照条文
今天让我们继续探讨“对照条文”!《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这两个条文在用药上也是“一药之差”!
2024.07.15
李华歆
条文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小编既往文章《经方解说之调胃承气汤》!(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看病需要医生具体诊断,切不可以身试药,已开启赞赏模式,支持小编原创文章!
2024.05.16
李华歆
《伤寒论》中附子用法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附子泻心汤,在由于内实热导致的心下痞的情况下,同时存在表虚,仍然用附子。总的来说,从《伤寒论》中应用来看,附子的取类比象类似于一团热空气,可走“皮内”,热性可以影响到肌肉骨节,也可以向内部分影响脏腑。
附子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
附子泻心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四逆汤
干姜附子汤
茯苓四逆汤
白通汤
白通加猪胆汁汤
通脉四逆汤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四逆加人参汤
干姜
甘草
桂枝附子汤
桂枝
白术汤
甘草附子汤
附子汤
真武汤
白术
乌梅丸
小青龙汤
四逆散
理中丸
生姜
伤寒论
2024.05.13
高群
《伤寒论》中白芍用法
白芍在《伤寒论》中,共涉及37个方剂。白芍具有“小大黄”的称号,有一定的腹泻作用。《伤寒论》中对此盖章认证的是真武汤加减法,“若下利者,去芍药”;用这个作用治病的,麻子仁丸。总的来看,白芍补充“营气”。
白芍
伤寒论
桂枝汤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葛根汤
葛根加半夏汤
小青龙汤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新加汤
桂枝加桂汤
柴胡桂枝汤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
附子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附子汤
真武汤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麻黄升麻汤
大柴胡汤
小建中汤
四逆散
小柴胡汤
2024.05.02
高群
葛根汤合附子汤加减治失眠背凉案
诊断:失眠,痹症处方:葛根汤合附子汤加减5剂方组:葛根60g麻黄5g桂枝15g白芍20g炙甘草6g茯苓20g党参15g生白术30g制附片15g远志15g焦神曲10g生黄芩15g生姜3片大枣5个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约600ml,分三次
2024.04.22
宗琪
伤寒论
这点位于少阳篇的269条也可以作为参考,这里所说的“无发热”其实是暗指患者此时“有小热”,这种热应该是主观感受到的,比如,临床上遇到经常熬夜的患者,他们很多都会说自己有时候觉得自己身体发热,但是测体温又是正常的,其实它是一种“虚热”也可以说是郁热!
2024.04.19
李华歆
口干,可能是阳虚!
口干,是指口中津液不足,渴欲饮水、或渴不多饮。西医学中“口干”为某一疾病症状,多见于老年人及女性,临床上常见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放射性口干症等疾病。临床上,使用“兴阳法”治疗阳虚,津液输布失司口干,多有奇效。
2024.03.31
罗沿印
妇人妊娠病脉证病治
)3.妇人妊娠腹痛。妊娠之妇,多水寒血负,寒湿下阻腹部,血行不畅,故腹痛。)4.妇人妊娠,少腹胀痛,腹部恶寒怕风。妊娠之妇,经血下停,上膈湿阻,脾阳困顿。妊娠之时,血虚而湿盛。但妊娠不耐攻下,勉强以葵子茯苓丸主之。
桂枝
茯苓
桃仁
白芍
血通
桂枝茯苓丸
四物汤
阿胶
艾叶
温胞散
胶艾四物汤
茯苓丸
当归
川芎
白术
泽泻
当归芍药散
附子
党参
附子汤
桂枝汤
干姜人参半夏丸
小便
贝母
苦参
苦参丸
苓桂术甘汤
五苓散
葵子
黄芩
2024.03.18
陈玉佳
《伤寒论》
感谢您的大力支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小编既往文章《经方解说之桂枝去芍药汤》!
2024.03.13
李华歆
难以入睡案一
2023年10月23日顾某,女,69岁,初诊。现病史:胃纳尚可,有口干,手脚冰凉,入睡困难每晚服艾司唑仑1粒,有早醒及醒后难以入睡,大便初头干后面稀,偶有便秘。阴寒拒虚阳与外,则心阳不潜,难以入睡。服药后入睡困难基本好转,诉有口苦,不易出汗,夜里仍口干。
2024.02.19
王建飞
感冒后咳嗽不愈半月余,中药三诊病愈
患者:张某某性别:女年龄:52岁初诊日期:2023年12月29日主诉:感冒后咳嗽半月余。
小柴胡汤
麻杏石甘汤
麦门冬汤
柴胡
姜半夏
黄芩
炙甘草
党参
麻黄
苦杏仁
石膏
荆芥
防风
麦冬
山药
仙鹤草
附片
桔梗
生姜
大枣
绿豆
半夏厚朴汤
玄参
利咽汤
甘草
厚朴
茯苓
紫苏子
蝉蜕
葛根
2024.01.13
宗琪
茯苓饮
——赫尔岑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外台茯苓饮!外台茯苓饮茯苓三两人参三两白术三两枳实二两橘皮二两半生姜四两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而外台茯苓饮的方证就可以理解为针对那种里虚痰饮内盛,并伴气滞的患者!
2023.12.05
李华歆
从黄煌教授经方方证谈芍药甘草汤之我见
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在黄煌教授经方方证中,此方适用于各种肌肉痉挛性疾病及以脚挛急、疼痛为特征的疾病。
芍药甘草汤
芍药
甘草汤
伤寒论
小便
甘草
赤芍
去杖汤
当归芍药散
枳实芍药散
桂枝加芍药汤
味药
小建中汤
桂枝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
附子
黄芪
脾胃论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
芍药汤
绛雪园古方选注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真武汤
附子汤
当归
川芎
茯苓
白术
柴胡
2023.12.02
叶艋玮
温故知新——桂枝汤及其变方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可知桂枝汤证,属病势偏外,尚未入里。
桂枝汤
伤寒论
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桂枝二麻黄一汤
承气汤
小便
四逆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承气汤
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汤
葛根
麻黄
小建中汤
新加汤
饴糖
人参
芍药甘草汤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附子汤
附子
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汤
芍药汤
桂枝龙骨牡蛎汤
龙骨
2023.11.15
叶艋玮
芍药甘草汤
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芍药甘草汤芍药四两甘草(炙)四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2023.11.11
李华歆
小青龙汤加减治内科病房的咳喘案
诊断:咳嗽处方:小青龙汤合附子汤加减3剂方组:桂枝15g炙麻黄15g干姜30g白芍15g炙甘草15g细辛15g姜半夏20g五味子15g制附片20g茯苓15g党参10g苍术20g苦杏仁15g仙鹤草60g炒枣仁15g茯神20g葶苈子15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
小便
小青龙汤
附子汤
桂枝
麻黄
干姜
白芍
炙甘草
细辛
姜半夏
五味子
附片
茯苓
党参
苍术
苦杏仁
仙鹤草
茯神
葶苈子
小青龙
丹参饮
丹参
白术
檀香
砂仁
龙骨
牡蛎
桃仁
柴胡桂枝汤
柴胡
2023.11.05
宗琪
针药结合在内科病房中的临床应用
10月4日治疗述:下肢灵活有力,未在想跌倒,眼部干涩好转,今日只滴了2次眼药水,手指胀略减,稍觉咽干,往来寒热减,右下肢悬钟穴区域凉,药方续服,针方加小腿处豪火,手指关节处豪火。
白虎加人参汤
理中汤
当归芍药散
四味健步汤
石膏
知母
炙甘草
山药
人参
丹参
当归
川芎
茯苓
泽泻
苍术
干姜
赤芍
桂枝
怀牛膝
石斛
附片
大枣
附子汤
上焦宣痹汤
白芍
郁金
炙枇杷叶
射干
通草
淡豆豉
2023.11.05
宗琪
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汤
——佚名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首先,这个方子是“桂枝去芍药汤”和“麻黄细辛附子汤”的合体,《伤寒论》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2023.09.09
李华歆
桂枝去芍药汤类
——毛泽东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桂枝去芍药类!该类方包含“桂枝去芍药汤”和“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2023.09.08
李华歆
桂枝加附子汤
——佚名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桂枝加附子汤!此时仲景告诉我们要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三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附子一枚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2023.09.01
李华歆
桂枝甘草汤
仲景告诉我们此时可以用“桂枝甘草汤”治疗!再看看“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汤桂枝(去皮)四两甘草(炙)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桂枝麻黄各半汤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
2023.09.01
李华歆
桂枝附子汤及其变方
——帕斯捷尔纳克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桂枝附子汤”及其变方——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仲景告诉我们此时可以用“桂枝附子汤”!又名白术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
2023.09.01
李华歆
意见反馈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客服会为您解答资质认证、杏叶兑换、文章版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