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伴心里燥热不适,3剂中药后如焕青春
患者:李某某
性别:女
年龄:56岁
初诊日期:2025年4月15日
主诉:入睡难伴乏力、下肢沉、头颈易汗。
现病史:患者述近期来睡眠欠佳,以入睡难为主,伴乏力,下肢沉,怕冷怕热,晨起必须喝水才能大便,心力燥热,头颈易汗,膻中穴压痛,双胁肋叩击痛,脐上下左右压痛,小腹左中右压痛,左脉:沉略弦力稍弱,右脉:沉略迟较有力,舌质淡,苔腻略水滑,舌中裂。
诊断:失眠、便秘
处方:柴胡肉桂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合栀子豉汤加减3剂
针灸:脐针-艮卦、震卦、坎卦、离卦
方组:柴胡60g 肉桂20g 干姜15g 生黄芩20g
炙甘草15g 天花粉30g 生牡蛎15g 当归15g
川芎15g 茯苓20g 泽泻40g 生白术20g
白芍60g 香附30g 佛手20g 栀子15g
豆豉10g
煎服方法: 冷水1800毫升左右+黄酒2瓶泡透,水开煮到600ml,分三次饭后热服,忌生冷瓜果,药渣泡脚。
4月18日二诊:述入睡比之前快了,昨夜10点左右躺下一觉到天明,乏力减,下肢沉好转,大便稀,心里燥热减,夜间心中悸动,舌脉同前,予前方加减3剂,方药如下:
柴胡60g 肉桂20g 干姜15g 生黄芩20g
炙甘草15g 天花粉30g 生牡蛎15g 当归15g
川芎15g 茯苓30g 泽泻40g 生白术20g
白芍60g 香附30g 佛手20g 栀子15g
豆豉10g 生龙骨15g
4月21日三诊:速睡眠大好转,未觉明显乏力,下肢沉好转,大便稀,心里未在燥热,夜间未心悸,近2日晨起未喝水即可大解,续方3剂,方药如下:
柴胡60g 肉桂20g 干姜15g 生黄芩20g
炙甘草15g 天花粉30g 生牡蛎15g 当归15g
川芎15g 茯苓30g 泽泻40g 生白术20g
白芍60g 香附30g 佛手20g 栀子15g
豆豉10g 生龙骨15g 仙鹤草30g
按语:患者入睡难、心里燥热、头颈易汗,考虑上有虚热之象,大便排泄不畅,苔腻,考虑脾虚失运,内湿不化,怕冷怕热考虑柴胡证的存在,膻中压痛考虑气机郁结胸中,整体来看符合柴胡肉桂干姜汤证,脐周压痛,小腹压痛,伴苔腻脉沉,符合“瘀血兼有水饮”的当归芍药散证,心里燥热符合“心中懊憹”的栀子豉汤证,故三方合用,加香附疏肝解郁理气,佛手解郁化痰,配合脐针中的离坎卦以交通心肾,艮卦健补脾胃,震卦疏肝理气,二诊患者症状好转,舌脉不变,然心中悸动,考虑水饮偏重,故加重茯苓用量以健脾利水,加龙骨以镇静安神,三诊患者症状再次好转,故原方不变续服,加仙鹤草加强扶正祛邪之功。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伤寒论第一百零八条 张宝华
一百零八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就是说太阳伤寒传里已经发生腹满谵语了,但脉还是表证没罢的脉,仍脉浮紧,那拿症状来分析,这是太阳阳明并病。接着看一百零九条。 -
(劳动节)不打烊——经方实验录之腰脱、腰椎管狭窄 张宝华
本患既往有腰脱、腰椎管狭窄、颈椎病等病史多年,反复发作未愈,近来劳累后旧病登门造访,疼痛难忍入院治疗,经西医常规处理后症状缓解,为进一步治疗而邀中医会诊。 -
咳嗽 罗志琴
患者40余岁于2024年7月就诊主诉:咳嗽3月余现病史:患者咽痒后出现咳嗽,无痰,一天阵咳5-6次,余正常。后随访患者3付药喝完后咳嗽已愈。咳嗽中医辩证治疗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
陈医生书法 陈鹏
-
伤寒论第四十条(二) 张宝华
“或小便不利,少腹满”,这个心下停水由小便不利而来的。陈承在《本草别说》中指出,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超过半钱,否则可能会导致气闷塞不通,甚至死亡。 -
伤寒论第三十七条(一) 张宝华
三十七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脉但浮者,与麻黄汤。小柴胡汤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这一条在临床上最常见不过了。 -
育儿强迫症之喂食强迫症 谢江强
被强迫喂食的孩子要么抵触进食,生长落后,或者依赖上喂食而被过度喂食,导致肥胖等问题。 -
孩子便秘怎么办 谢江强
做了父母后,孩子的吃喝拉撒都成了家庭头等大事,孩子便秘的问题困扰着很多父母,要么几天不拉,要么一拉就大便出血,孩子痛得直哭,各种办法试了都不见效,真是让人头大。有些肠梗阻对症治疗之后症状缓解了,但过段时间大便又拉不出来了,同时还会出现肚子胀、呕吐。 -
骨伤科医案 冯彭盛
中医骨伤科医案姓名:张某某性别:女年龄:45岁职业:教师就诊时间:2024年11月15日主诉:肩颈僵痛伴活动受限3周,加重2天。 -
治“咳嗽1周,咽痒咳痰,夜咳明显”案 宗琪
现病史:患者述近1周左右咳嗽不愈,伴咽痒咳嗽,咳白稠粘痰,偶有喷嚏,夜咳明显,纳差,后背易汗,舌质淡,苔白厚腻,舌中裂,舌尖红点,左脉:寸浮有力,关尺略沉数有力,右脉:寸浮偏数有力,关略沉数有力,尺略沉数有力。
最新文章
-
临床医案小结之二 胡松岩
吴某某,女,51岁。既往糖尿病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等其他病史。患者刘某,男,25岁。主因右髋部疼痛8个月就诊。
-
中医治疗白塞氏综合征案例分析 崔国宁
经过详细检查和诊断,被确诊为白塞氏综合征。中医认为白塞氏综合征的发生与肝、肾、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需要指出的是,白塞氏综合征病情较为复杂,且容易反复发作。
-
孩子痰湿一直不除,有可能引发其他疾病 谢江强
孩子痰湿一直不除,有可能引发其他疾病痰湿体质的孩子,容易得呼吸系统的毛病这个孩子的舌象有两个特点:第一,舌苔又厚又腻,而且铺满了整个舌头。
-
腰痛案(寒湿夹表证)(杨文豪原创医案) 杨文豪
治以温燥中焦寒湿,佐以辛温解表:06月24日回访患者,告知今日觉腰痛基本消失,药效颇佳。杨文豪按语:1、患者外感后发热、肢体酸痛、腰痛,大便稀溏,舌苔厚白腻,舌质淡润,风湿外邪诱发脾胃中焦寒湿,表里同病,病程虽有2周,但表证仍存。
-
重温小青龙汤方证 王井清
舌质一般变化不大,惟阳气受伤以后,呈现舌质淡嫩,此时用小青龙汤必须加减化载,而不能原方照搬不变。以上5个环节不必悉具,符合其中一两个主证者,即可使用小青龙汤。
-
伤寒论 李华歆
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第52条中患者同样是得了“麻黄汤证”,且脉见“浮数”,小编在前几天的文章里曾经提到“麻黄汤证”中脉见“浮数”说明患者“发热”的程度可能比“恶寒”的程度要严重,此时使用“麻黄汤”达到驱邪解表的目的!
-
伤寒论(38-39) 李华歆
1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2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
痤疮 谢江强
有80%~90%的青少年患过痤疮,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退或痊愈,个别患者也可延长到30岁以上。
-
头晕1年加重6天,3剂中药晕止 宗琪
患者:逯某某性别:女年龄:65岁初诊日期:2024年3月18日主诉:间断性头晕1年余,加重伴心慌6天。现病史:患者述1年前渐感头部眩晕不适,伴头部昏沉,不清亮,起坐头眩,甚时如坐舟船,曾口服中药多数未见效,输液也是一点作用未起,时好时坏,苦不堪言。
-
一例肺癌患者的中医治疗之路 张训景
赵*,男,79岁,2013.5.13初诊主诉:左肺上叶Ca术后10个月,前胸出汗2年余,干咳5月。服药期间大便不成形,日2次。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