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四十条(一)

2025.04.04 607阅读 评论数 0 2
四十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瓜蒌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三十九条借着大青龙汤的延伸,拓展到水气,第四十条继续来谈这个水气相关。我们前面说过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这条与那条是有关系的。那条是里有停水,不利水则表不解,所以“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这条就由那条上而来,“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说心下有水气,虽然发汗而表不解。伤寒嘛,依始是无汗。放个“表不解”是何意呢?这是由于心下有水气,他这里的意思是用麻黄汤而表不解,一般太阳病发汗表就能解的,这里是发汗而表不解,是什么缘故呢?缘于没祛水气,这个就不是单纯的表证了,绝不是单纯的太阳病,所以不但表不解,且由于发汗药的刺激,激动了里水,随之而来的就是就变证百出了。这条有众多“或”的证侯便是其表现。

“干呕发热而咳””,这个“干呕”在《玉函经》里没有,只有“咳而发热”。那么有这个“干呕”也是情理中事,里有水饮,逆于上,其作干呕说得通。“发热而咳”,表不解则发热,里有水饮充逆于肺就咳。

“或渴”,里有水,这个得看看水的代谢如何了,如果小便不利,里头停水非渴不可。由于小便不利,旧水不去,则新水难以吸收,新水不吸收,则全身器官组织都缺少水的营养,人就渴。后面的五苓散就有这个情形。
咱们常说水不化气,这个水液进入胃以后,它得消化后才能养人,所谓的化气就是变成养人的精真之气了,就是津液了,《黄帝内经·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记载:“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大家一看就明白了。那么要是水停不化气呢?光把水喝到里头而不解渴,甚至于消渴,这个渴这个样子的,就是水停在胃里,它没消化,它不化气嘛,那就没有营养作用了,人失却津液的滋养,他自然应激应变而作出反应,他就发出信号诉其所需,那人不就会渴嘛。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临床巧用附子避免中毒之探讨 崔国宁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准确辨证,合理选用附子。但在临床应用中,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避免中毒。

  • 经方加减治手指麻涨2月余伴汗多眠差案 宗琪

    患者:郑某某性别:女年龄:59岁初诊日期:2024年7月14日主诉:左手拇食中三指麻木涨2月余,伴汗出明显多年,睡眠差。

  • 咳嗽验案一则 李华歆

    医案面诊患者女年40余岁,现居广东深圳2024年07月12日初诊以“咳嗽伴口苦近1周”为主诉求诊!

  • 儿科膏方的组方原则 谢江强

    儿科膏方的组方原则儿童与成人不同,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补时必须掌握分寸,根据小儿的体质、病因和当时病情,酌情施治,犹如量体裁衣,尤其小儿雏芽嫰质,不堪药物误伤,只宜清膏,药量宜轻。而在当前儿科临床,更为多见的却是喂养过度,营养过剩导致多病。

  • 浅析《复方鲜竹沥液》 胡松岩

    言归正传,今天聊聊一个比较经典的中成药——《复方鲜竹沥液》。我考证了一下,复方鲜竹沥的处方组成没有找到古代名家医案,所以它大概率是近代的医药工作者的创新。

  • 如何破解春困之嗜睡 郭文龙

    李某,男,82岁。痰湿困脾致脾不升清,出现头昏沉,身体困倦,口淡无味。疗效反馈:4月23日复诊,患自述嗜睡症状明显改善,神清自若,胃口大好。

  • 经方加减治“打嗝伴胸闷汗出2年”案 宗琪

    患者:周某某性别:女年龄:65岁初诊日期:2024年3月16日主诉:易隔气伴胸闷2年余。

  • 伤寒论62-63 李华歆

    小编的话帮助别人其实就是救赎自己!正所谓天道好轮回!1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2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右肺腺癌伴胸膜转移中西结合治疗医案1 张训景

    刘某男78岁2017.01.19初诊主诉:右肺腺癌伴胸膜转移8月余,克唑替尼治疗7月,右侧胸壁麻木2级6月余。胸腔镜病理恶性上皮肿瘤,符合分化查的肺腺癌胸膜转移。

  • 多囊卵巢综合征 谢江强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及高雄激素血症为特点。临床常见多囊卵巢所致不孕症中,中医证候以肾虚证为主,包括肾气虚证、肾阳虚证及肾精不足证,并且常常以复合证型出现,兼见脾虚、痰湿、肝郁、血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