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标签:
再一例大黄附子汤治腹痛便秘
服药后大便得通、腹痛缓解,说明阳气渐复,腑气已降。但大便转溏,提示中焦阳气虽通,但脾运未健,水湿未化。后续治疗当以温阳健脾、化湿为主,减攻下之品,增健脾渗湿之药。年老患者,当攻补兼施,顾护正气,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2025.07.27
张洪海
湿疹验案
患者是一位年轻女性,经常加班,体质较差,自述罹患湿疹病史三年余,期间身痒症状反反复复,之前吃西药抗过敏类药物效果尚可,近期服用西药效果一般,因担心西药副作用,所以这次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选择中医治疗……
2025.07.26
李华歆
郁证(心脾两虚证)病案分析
综合上述情况,诊断为郁证,证型为心脾两虚证。心脾两虚证多由久病失养或劳倦思虑引起,治疗时需要兼顾补养与调护,同时配合规律作息与情志调节,才能促进患者康复。
2025.07.26
吴春水
生脉饮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心悸病案
生脉饮中,党参益气生津,麦冬养阴清热,五味子敛阴止汗,三药共奏益气养阴之效;加酸枣仁、远志、茯神安神定悸,玉竹助麦冬滋阴,炙甘草调和诸药。
2025.07.24
吴春水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六条(二)
先生说“柴胡桂枝汤主之”。一般在临床上,少阳病是不能够发汗,也不能泻下,这是定法的!那么这种病理状态下,我们不妨表、半表半里同时来用药,这是合乎道而做出的合理措施。要是有汗出的表证,同时还有少阳证,小柴胡汤配桂枝汤就行。
2025.07.24
张宝华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大黄附子汤治疗肠梗阻
患者口干口苦,脉带弦象,少阳郁火明显,再结合偏阴证,故选柴胡桂枝干姜汤,清少阳火,温太阴寒,合党参有附子理中之意,用大剂量生白术通便之外,不伤正气,配合大黄增强通腑之功。
2025.07.23
张洪海
腹胀医案一则
医案面诊患者男年41岁,现居广东深圳2025年05月20日初诊以“口苦数月”为主诉就诊。现病史:患者述其数月前因进食油腻后出现口苦,并伴腹胀,时有嗳气、打嗝,平素,大便稀溏,平均每天排稀便至少3-4次,上述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故来诊求治!
2025.07.23
李华歆
伤寒论123条
12025小编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伤寒论》中的第123条,可能有朋友会疑惑为什么小编更新这个《试解伤寒论》系列的速度有点慢呢?所以小编觉得好饭不怕晚,对于《伤寒论》的解释永远没有终点,而且永远都在路上!
2025.07.21
李华歆
忆屈原
文/陈医生世人皆浊唯你独自清醒忠诚与悲愤被时间捏成地主家的漏斗将孤独一箸一箸打捞称量溯流而上两千年以来都看见了那个孤独的身影坠入了沧浪爱如米粒在恨的磨盘间辗转楚王的昏聩碾碎满腔热望赤诚之心早已葬进历史的河床粽叶裹紧千年的怅惘丝线捆住一代代人未竟的理想沸腾的
2025.07.20
陈鹏
破格救心汤用好可成名
最近胡XX的老婆来诊,医生,胡XX是你拉住了留在人间了!我仔细从系统找出胡xx的就诊处方记录,就是2次4剂小破格救心汤加减,再一次是前医开的氨茶碱缓释片,想起了2个月孙子两次送来的胡某,喘息张口抬肩小腿浮肿活动加重。
2025.07.20
胡春华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五条
一百四十五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第144条妇人经水适断,如疟状,发作有时,这是血与热结所致,经水适断,则更需治疗了。“无犯胃气,及上二焦”,意在不要吃泻药、吐药及发汗等治疗。
2025.07.18
张宝华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四条
一百四十四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那么143条可不可以用小柴胡汤呢?“胸胁下满,如结胸状”也是可以用小柴胡汤的。
2025.07.18
张宝华
口苦验案一则!
医案面诊患者男年74岁,现居广东深圳2025年07月17日初诊以“腹胀伴口苦数天”为主诉就诊。效:2025年07月18日复诊:患者下楼买菜特意反馈:自诉上方一剂后效果良好,现腹胀症状较前明显减轻,口苦基本消失,怕热汗出缓解,大便较前通畅,嘱续用前方续用以观
2025.07.18
李华歆
归尘
《归尘》文/半仙暮色悄悄啃噬泛黄的药橱当归把年轮熬成了琥珀色的痂晚风掀动竹帘卷走甘草最后一声苦吟石臼里的光阴早被捣成齑粉当药香漫过门槛的刹那你突然抬起了头檐角铜铃正敲碎暮色的骨头那该死的爱情终究是死了竹篮碾过青石板的皱纹黄精的影子在地上拖出长长的血痕药草有
2025.07.18
陈鹏
不明发热验案
住院期间EB病毒核酸阳性,炎症指标不高,风湿免疫、血液系统、肿瘤等暂无见明显异常,西医予抗感染、止咳、化痰等治疗效差,家属要求中医中药治疗。效:2025年07月04日复诊,家属述其已无发热,少许疲劳,余无明显不适!
2025.07.16
李华歆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及疱疹以及全身发热。目前,对手足口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包括降温、镇静、补充营养、保持体液电解质平衡等,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小编认为从六经归属上来说,“手足口病”可以归纳于“厥阴”!
2025.07.13
李华歆
晨起恶心2年余,补中益气汤加减一诊愈。
诊断:恶心、乏力处方:补中益气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3剂方组:生黄芪30g炒白术10g陈皮10g升麻6g柴胡9g党参10g炙甘草6g当归6g川芎6g炒白芍12g泽泻10g茯苓10g黄芩10g大枣8个姜半夏12g生姜15g甜叶菊4g煎服方法:冷水1200毫升左右
2025.07.11
宗琪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三条(二)
谵语者,乃瘀热逆迫于上,为热入血室所致。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意思是说虽热入血室,但实于胁下,应就实处以泻之。本条为状如结胸的热入血室证。妇人中风,发热恶寒,即太阳中风证。此为热入血室,血室,在女人为子宫。刺期门者,泻肝经邪热以疏解胸胁之苦。
2025.07.10
张宝华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二条
一百四十二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大椎就是第一胸脊,在咱们人体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即其所在。
2025.07.10
张宝华
人间絮语
人间絮语文/陈医生花香裹住肩头太阳晒暖后背夜里风轻轻拢住衣角远处流水慢慢淌经过我身旁站在民宿的台阶上你笑着走来打招呼牙齿白得像新碾的米粉红的裙下是白白的小腿我想起了黑牡丹路伸脚就走树上红红的果实在等我看字在纸上安静躺着可回忆的网总缠住脚跟那满墙的紫藤花在吵
2025.07.09
陈鹏
一滴水
一滴水文/陈鹏医生一滴水正沿着输液管缓缓而下那里面蕴含着灵魂的力量医院的午夜也特别寂静门口的铜像有人在跪拜如同教堂此刻地球的另一端灰鸟与蜥蜴深情注视生死较量药棉是另一种莲花一滴血中冒出了佛偈不仅止血亦可开悟玻璃窗外,月光正在融化化作无数个晶莹的信使穿梭在病
2025.07.09
陈鹏
针药并用治“反复头晕3年,加重2天“案
患者起坐头晕,晕时即吐,喝水亦吐,翻身亦吐,符合水饮上冲之象,故以苓桂术甘汤温化水饮,温中降逆,饮水亦吐,符合“水逆”证,故加猪苓合五苓散之意,金匮云: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2025.07.07
宗琪
针药结合治“心悸、汗出多年伴头晕"案
患者:商某某性别:男年龄:80岁初诊日期:2025年6月25日主诉:心悸、汗出多年伴头晕12天。
小柴胡汤
苓桂术甘汤
柴胡
法半夏
党参
黄芩
炙甘草
大枣
生姜
茯苓
桂枝
白术
泽泻
白芍
石膏
元胡
龙骨
牡蛎
天麻
半夏
甘草
全蝎
丹参
怀牛膝
桔梗
木瓜
泽泻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生津
2025.07.06
宗琪
方证对应,必取佳效——口干口苦反酸腹胀脚心烧案一则。
靳某,男,50岁。2025年06月26日主诉:口干口苦、反酸腹胀乏力1月。反酸,饮多,结合口干口苦,是水热攻冲;腹胀,是脾胃不和,腑气不通。患者乏力,夜间脚心烧,是肾虚有热。7剂服完,口干口苦已不明显,腹胀好多了,反酸没出现。
2025.07.05
李高勤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一条(六)
《神农本草经》中载巴豆“味辛温。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症瘕结聚,坚积,留饮,淡癖,大腹水张,荡练五藏六府,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内,除鬼毒蛊注邪物”。假设由于寒痰凝聚而为结胸,就是所谓的寒实结胸,“三物白散”有用的机会。
2025.07.05
张宝华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一条(五)
寒实古人都用巴豆,不用大黄。白散方后说“上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从这也可以看出巴豆这个药的功效,它是又涌吐,又催下的去实的药。巴豆见寒凉其性能则减。《证类本草》里就有“”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巴豆,使。
2025.07.05
张宝华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一条(四)
“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与五苓散”。白散正治寒湿而不治热,这才是对证方药。因此这一段的“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应该是“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白散”。
2025.07.05
张宝华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一条(三)
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上有“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欲饮水不止,这个人是怎么喝也不止渴,这真成消渴了。由此可见“得水而贪饮”是文蛤散证,在《金匮要略》里“文蛤汤”应该是“文蛤散”。,而本条这一段的“文蛤散”应该是“文蛤汤”。
2025.07.04
张宝华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一条(二)
文蛤散就是一味文蛤五两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有说文蛤就是五倍子,但五倍子《本经》也没有,按常理来说,《伤寒论》用药是基于《本经》的,但未载,是汉医家新发现的药物?这个药太医院的人试验过,结论是用文蛤治不了消渴,用五倍子反倒有所作用。
2025.07.04
张宝华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一条(一)
一百四十一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噀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与五苓散。本条的“弥更益烦”也是,本来他是表证,吃点发汗药病人就好了嘛!
2025.07.04
张宝华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条(三)
若出现异常滑脉伴随不适,建议进一步检查。这些个文章,断不是张仲先生景的话,因为无论从整本书的写作形式来看,以及本书的内核所在,张仲景先生不能自相矛盾矛,在那块儿那么说,在这块儿又这么说。
2025.07.03
张宝华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条(二)
张仲景先生都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他可是仅凭脉就定论的,一个人的书说两种话,这是矛盾的事,所以说靠不住,指不定就是王叔和搞出来的,他脉学造诣很高的,有《脉经》传世,足见其造诣了。
2025.07.03
张宝华
5剂续命汤治愈“左侧身体不适1年余”案
患者:赵某性别:女年龄:31岁初诊:2025年5月25日主诉:左侧身体不适1年余。《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2025.07.02
宗琪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条(一)
一百四十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细数者,头痛未止。“太阳病,下之”,太阳病宜汗不宜下,下之就是为误治。以下条文大体如此,都是靠不住,就不一一细说了。这在临床上是不成立的。
2025.07.02
张宝华
伤寒论第一百三十九条(二)
协热利是古人对热利的一种称法,协热也叫夹热,就是表的热,协同下利一起而为利,叫协热利,也叫夹热利。协热利在这儿提出来与上面提出的黄疸是一样的方式,都是借这个说明结胸证是由于热、水造成的。
2025.07.02
张宝华
意见反馈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客服会为您解答资质认证、杏叶兑换、文章版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