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三条(二)
那么这条是妇人患太阳中风证而发热恶寒,七八日常为病转少阳时期,而经水于此时适来,邪热即乘经行血室之虚而入,因而外热除,脉迟身凉,但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乃瘀热逆迫于上,为热入血室所致。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意思是说虽热入血室,但实于胁下,应就实处以泻之。
本条为状如结胸的热入血室证。妇人中风,发热恶寒,即太阳中风证。“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句,当为“得之七八日,经水适来”的倒装句。中风七八日,常是传半表半里或传里的时期,妇人恰逢月经来潮,血虚之时,外邪易乘虚而入里或半表半里,此处是邪热乘虚而入血室。
热除此处指外热已除,外邪去故体表温度下降而有身凉,但其热乘虚入内与血结,才有其后的症状。邪入半边半里,故胸胁下满如结胸状,但不是结胸证。谵语为瘀热在下,上冲头脑所致,而非胃家实。此为热入血室,血室,在女人为子宫。这种血毒为证是多种多样的,而本条只现胸胁下满、谵语。
期门,肝经穴位。刺期门者,泻肝经邪热以疏解胸胁之苦。随其邪热入半边半里胸腔间而取之,随证之实而治以泻法。这是针刺,若用方药,小柴胡汤可与。这条的谵语是瘀热逆迫于上,为热入血室所为,而在阳明,这一点我们也要知晓,不能一见谵语便说是阳明之事。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胡希恕先生治疗痹症辨证提要 陈升王
本文选自胡希恕经方医学 -
人间絮语 陈鹏
人间絮语文/陈医生花香裹住肩头太阳晒暖后背夜里风轻轻拢住衣角远处流水慢慢淌经过我身旁站在民宿的台阶上你笑着走来打招呼牙齿白得像新碾的米粉红的裙下是白白的小腿我想起了黑牡丹路伸脚就走树上红红的果实在等我看字在纸上安静躺着可回忆的网总缠住脚跟那满墙的紫藤花在吵 -
智力低下 谢江强
患儿服膏方以后中药间隔调养,智力明显进步,感邪减少,唯近多汗,舌净纳可,二便尚调,再以原法巩固。诸法合之,脾肾同补,气血同调,力促其生长发育健壮也。 -
头痛数日中药3剂愈 蔡根深
赖某某,男,51岁,2025年5月31日就诊,主诉:头痛数日,数日前因喝酒过度后放羊时,在草地上睡觉数小时(中午)后出现头痛,呈全头痛,畏寒,乏力,出汗,纳差,大便隔日一行,既往有哮喘病史。6月3日复诊诉头痛已消失,要求再调理、巩固治疗。 -
伤寒论第一百一十四条 张宝华
一百一十四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到时候不愈,而且外邪火热壅然不解,久之必伤阴,所以“必清血”。对于火攻,有的时候提出来一种具体的证治,有的只是言其危害。 -
湿疹的中医治疗及名家医案总结 周家霁
湿疹,中医称“湿疮”“浸淫疮”,以皮肤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瘙痒反复发作为特征,与体内湿、热、风、虚等病理因素密切相关。中医治疗湿疹注重整体辨证,内外同治,以下结合经典理论与名家经验,解析其论治规律及临床验案。 -
“便秘20年”—2剂中药大便排泄正常 宗琪
诊断:便秘处方:柴胡肉桂干姜汤加减5剂方组:柴胡125g桂枝45g干姜30g生黄芩45g炙甘草30g生牡蛎30g天花粉60g煎药方法:每剂药2400ml水泡透,水开后煮到约1200ml,去掉药渣,单煮1200ml药水至600ml,分3次饭后半小时热服,药渣 -
自学中医 李华歆
最大的问题就是面前的这个十几岁的小朋友其实跟自己的父亲有严重的隔阂,为啥呢?最后小编想跟大家说一句,自学中医是好事,但是千万不能盲目的以身试药!!! -
从"肝脾不和"谈腹胀泄泻的调治要义 刘颖
患者操劳过度,肝木横逆乘脾,致中焦气机逆乱,清阳不升反降为泄,浊阴不降反滞为胀。"今人饮食失节、情志过极,肝脾失调之证十居六七。唯有明察肝脾生克之机,令木土和合,方能使清气上升,浊阴下降,腹胀泄泻自除。 -
膈肌紧张影响胃肠功能的中西医解析与调整指南 丁龙龙
中西医结合干预既能缓-解局部症状,又可调整整体机能。
最新文章
-
综合性医院中医类科室建设探讨 焦一鸣
现在的偏瘫康复、截瘫康复、实际上就是祌经康复科的亚专业,1.6中医大外科目前在综合性医院,极少有设置中医外科的。我们认为有条件的综合性医院,中医外科的设置也应纳入考虑。其组成当由中医妇科和中西医结合妇科专业人员构成。待诊断明确后,或再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
第102条 李华歆
1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1SPRING2024当病情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患者津液不足而导致血虚时,患者从症状表现上出现了“心中悸而烦”,也就是类似自觉心慌且甚至有点烦躁的感觉,仲景告诉我们此时可以考虑使用“小建中汤”补虚!
-
伤寒论第九十八条(六) 张宝华
“小便难”,在太阴病,你看那个一百八十七条也是,如果小便利,湿热能够外越,他就不发黄。那么湿热之证若治以小柴胡汤,湿热这种情况下再撤其热,再加以疏泄,湿热下注一定要得痢疾,“后必下重”。
-
伤寒论第七十五条(四) 张宝华
“以水灌之,亦喘”,这个水灌之,是古人治病的一个方法,就是拿水浇身,西医有时冰袋冷敷治病,它俩是类同的方法。所以“以水灌之”这种法子也是不对头,所以他也喘,热不得越于外而壅于里,他一定要喘的。
-
桃花开了 陈鹏
桃花开了文/陈鹏2024.3.28我曾在月光下亲手埋葬了你你却在日光中微笑阵雨过后的露珠停留在花瓣每一滴露珠心里都有一个太阳你懂我的苦楚么桃花默默山亦默默唯有流水时疾时缓在灵魂中流过房间里还有你呼吸的味道一呼一吸之间正是一个标准的轮回我的心穿过天罗地网穿过
-
秋冬季养生知识 张娟
秋冬季养生知识=========以下是一些关于秋冬季养生的小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饮食篇--1.多吃温热食物:在秋冬季节,身体的消化系统比较薄弱,应选择温热的食物,如红枣、枸杞、生姜、韭菜等,以养胃气。
-
5剂药愈“咽喉异物感吭嗓咳嗽20天”案 宗琪
患者:李某某性别:女年龄:38岁初诊日期:2024年9月25日主诉:咽喉异物感、吭嗓咳嗽20余天。现病史:患者述20天前感冒后吭嗓不愈,伴咳嗽,咽喉异物感,伴咽干,咳白痰,怕热,易汗,舌质淡,舌尖红点,苔黄,脉沉弦有力。条文学习;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
-
气阴两虚所致心悸治验案 吴春水
气阴两虚所致心悸治验案李某,男,55岁。症脉参合,辨证为气阴两虚之证。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宁心安神之功,有效改善患者气阴两虚之证,缓解心悸等症状。
-
从“子午流注”谈养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6—巳时(脾经当令) 张训景
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湿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所以体内缺乏蛋白质严重,免疫系统就出问题了,如果惧怕针灸,艾灸解溪穴也可以改善肠胃的消化功能。解溪穴同时还是补充能量的一个穴位,9点到11点针灸解溪穴,宇宙间能量源源不断的从针上把能量补进去。
-
孩子的大部分疾病与“脾虚”有关 谢江强
孩子的大部分疾病与“脾虚”有关脾胃虚弱的孩子,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生病为什么说孩子的身体问题大部分是由脾胃问题引起的呢?孩子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外感类疾病,另外还有一些发育迟缓、瘦弱等问题,这些无一不与脾胃虚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