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一百四十六条(一)
柴胡桂枝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一两半 黄芩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洗) 大枣六枚(擘) 生姜一两半(切) 柴胡四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一般少阳病不能发汗或泻下,但是“并病”的时候,是可以同时用的,这也是定法,我们得知道其中的变通。你看大柴胡汤,它是少阳阳明并病,是柴胡证,里也实了,所以用上了大黄。这条为太阳与少阳并病,太阳病未罢,少阳病也发生了,把二方合起来了就很合理,用柴胡桂枝汤。这条先生来诠释合并的用方,我们大家学习一下先生的合理运用。
他说“伤寒六七日”,伤寒六七天的时候,是病由表传入半表半里或里的当口,“发热,微恶寒”,恶寒发热当然是表证了,虽然微恶寒,也是表没解,“支节烦疼”也是太阳病。“支节烦疼”中这个“支”字,本义是指脱离竹茎的竹枝,引申指植物的枝茎,后来为此义造专字“枝”;后引申指人的肢体,后来为此义造专字“肢”。此处的支,就指四肢;节,指骨节。支节,指人的四肢骨节,咱们书中的“支节烦疼”,不但包含了咱们现代所称的“关节”,同时还包含了调控关节的“经脉”,即与神经系统有部分关联,这个“烦”字有所体现。再结合《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的“诸筋者,皆属于节”来理解“支节”,则可以看出:筋属节,节属骨。而支、节、筋、骨构成的“骨”系统,从这点上来看就包含了“骨”的全部活动功能。关于“支节”,《灵枢·师传》说:“身形支节者,藏府之盖也。”方有执解释支节为“四肢百节”,而张锡驹则认为为“支者,经脉之支也,节者,骨节之交也”。张锡驹解释的“支节”不但包含了现代所称的“关节”,同时还包含了调控关节的“经脉”,即与神经系统有部分关联。再结合《素问·五脏生成篇》的文字,“诸筋者,皆属于节”来理解“支节”,则可以看出:筋属节,节属骨。而支、节、筋、骨构成的“骨”系统,实际上包含了“骨”的全部活动功能,亦即“四肢百节”的活动功能。《素问·热论篇》又明确提出:“伤寒……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骨”。《灵枢·经脉》则详细罗列了“少阳主骨”的发病部位,其文说:“胆足少阳之脉……是主骨所生病者……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可见少阳所主之骨,几乎遍及人体全身。全元起注释说:“少阳者,肝之表,肝候筋,筋会于骨,是少阳之气所荣,故言主于骨”。他的注释说明了肝、胆、筋、骨、少阳之间存在的联系。这是《内经》及后世医家对其认识。我们从临床实践观察,外感的人身体疼,四肢疼,关节疼,皆是因疼而烦,你像太阳伤寒证的疼,真正的伤寒证是无从不疼,风湿骨痛也是表证啦!它也有烦疼,当然表热证本身也存在着热,这个热也会令人烦的,而生病本身就是个痛苦,人在情绪上也会表现烦嘛,对吧!这个支节烦疼大概如此了。总之此处是太阳伤寒六七日,病人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可以有上面这三种情况,这个也不是绝对的,实际临床上得因人而异,这是有个体差异的,大家可以在临床上体会去。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痤疮 谢江强
痤疮肾阴不足,热毒蒸上李某,男,14岁。2018年12月24日就诊。现生长发育期间,又值冬令,膏方调治,当以清滋互施。故膏方调治,当以滋养降火,益肺利窍为主。如此平稳期,以调补为主,兼清余邪,堪称合宜。 -
伤寒论第一百二十三条(一) 张宝华
一百二十三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病已经入内了,是由于极吐所致。假若要是如此的话,可以“与调胃承气汤”。一般吐下之后,得吃点调胃承气汤,微和一下胃气才能纳食,不然是不行的。 -
幽径会家乡草本 张宝华
乡间幽径车前草旁高高的艾叶五五端端杏子枝头红了脸白头翁春已笑那河畔的柽柳丰腴了腰鲫鱼穿梭柳阴里好不热闹我是幽径独行客儿时的脚步玉竹愿作这峻岭的穿山龙党参五味子苍术纵情高歌徐长卿捧合欢花一束那时懵懂的萌动黄芩防风荆芥了白薇明月梦里乌梢蛇母亲的锅烙柴胡父亲披星 -
91.中药为主、针灸为辅,治疗HPV感染引起的小腹坠痛 杨涛
曾西药抗病毒治疗3个月,HPV未转阴,但小腹坠胀疼痛、外阴干涩瘙痒有所减轻,停药后又加重。继续中药配合针灸巩固治疗。 -
伤寒论第一百一十条(三) 张宝华
就是十余日冷不丁地发生振栗的这个人,同时他下利,在这以后,“头卓然而痛”。这个人发瞑眩,是胃气复振了,津液恢复了,冷不丁地振栗、自下利、头卓然而痛。津液也达不到足,所以足下也寒,这是病的前后情况。 -
通因通用,塞因塞用 徐延勇
在治疗上,历代医家皆强调了“新感而实者,可通因通用;久病而虚者,当以塞因塞用”的准则。总结“通因通用,塞因塞用”体现了中医“以偏纠偏”的动态思维,临床应用需精准把握病机虚实本质。 -
不寐四年,发现hpv阳性2年 罗志琴
既往hpv病史阳性2年。患者目前入睡可,复查hpv转阴。按语:患者坚持调理3个月左右。此患者寐差及hpv阳性,跟其免疫力差,气血不足有关,经过中药补气养血抗病毒调理后恢复正常。 -
咽痛伴咳嗽1月余 罗志琴
主诉:咽痛伴咳嗽1月。按语:患者咳嗽配合针灸了4次。所以这个患者经过3天咳嗽将痰排完就好了。其实患者本人一直认为她是干咳,没有痰。 -
膝关节疼痛治疗经验小结 陈升王
膝关节走平路或下楼梯没有问题,但一上楼梯就疼痛加重,用越婢加术汤。 -
孩子发热到底怎样穿衣服 谢江强
孩子发热要怎样穿衣服?当孩子觉得热的时候,说明体温调节中枢已经下调了设定温度,就应该减少衣被,增加散热,帮助孩子降温。记住冷就穿,热就脱,孩子怎么舒服怎么来。如果孩子体温已经到了中枢设定点,还继续穿盖包裹,就可能无法散热,导致中暑、捂热综合征等问题。
最新文章
-
口臭良方甘露饮 陈锦辉
口臭良方甘露饮口臭,是指口内出气臭秽,是五脏六腑功能失调的结果,而关键在于脾胃功能的失调。近年来,我应用该方治疗口臭,同样收到满意的效果,因此,对甘露饮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并有了一些体会。但是,对于时间较久的口臭症,则非甘露饮不可。
-
大毒治病十去七 胡松岩
患者冯某,男,54岁。病史:患者10天前有外伤史,2天前出现右膝关节红肿热痛剧烈,活动受限,伴高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皆为风寒湿阻之象。急性期,辩证准确应当果断用药,有病病档,没病人挡。后续应当中病即止。所谓大毒治病十去七。避风寒,畅情志,调饮食,不适随
-
孩子情绪压抑,肝气不舒,就会影响脾胃 谢江强
孩子中焦(脾胃)里的积滞长期堆积,不能被运化,就会慢慢地变成热。本来,肝气跟脾气从左边升,胃气和胆气从右边降,心肺之气随着胃气往下降,中焦一旦发生堵塞,就会影响人体的气机循环。不仅是成人,孩子的身体也会因为中焦阻滞而受到影响。
-
感冒后胸闷,咳嗽伴小便不利,3剂中药愈 宗琪
患者:张某某性别:女年龄:68岁初诊日期:2024年7月25日主诉:感冒后咽痛,胸闷伴小便不利1周余。
-
回乡偶书 张宝华
出门无所见,葱葱郁满山。不觉人语响,但闻犬吠声。回乡偶书—张宝华于祖宅
-
葛洪:炼丹著述的中医传奇 谢江强
炼丹术在葛洪的手中得以发扬光大,他对此道的精深理解,使得他在当时的医药界声名鹊起。然而,葛洪并未满足于个人的成就。葛洪,这位晋代的中医传奇,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学者精神。
-
梅雨 陈鹏
梅雨文/陈鹏2024.6.19那随风飘扬的细雨绵柔且长像极了遥不可及的爱情雨落在肩上如蝴蝶停留在花瓣将爱轻轻传递垂柳锁在江南的烟雾中蛙也不住鸣那是一场自编自演的梦或雨或泪那桥上落魄的身影早已没了魂河里的鱼儿会不会被雨滴打疼那是一条河流的眼泪岸边的山色青朦朦
-
四逆散 李华歆
小编认为当人体有了“瘀”的情况,仲景名方“四逆散”就可能会扮演指挥交通的“红绿灯”、“交警”的角色!聪明的小伙伴可能已经注意到“小柴胡汤”的基础方——柴胡、甘草,我们暂且称之为“柴胡汤”吧,“柴胡汤”加上这个“枳实芍药散”合在一块就是“四逆散”!
-
经方实验录之蜈蚣咬伤后 张宝华
某老年女性住院患者。蜈蚣咬伤1个月。经他家医院诊治未得缓解而来本院进一步治疗。病已20日,所治未能相机而动,驱邪外出,观其脉证,乃三阳合病。经过icu治疗后回风湿免疫科普通病房。
-
熬夜的坏处 李华歆
其实熬的坏处非常多!今天你熬的夜有多晚,也许明天你的病就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