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热到底怎样穿衣服
体温是由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的,它就像我们体温的遥控器,正常情况下它会把体温设定在37℃左右,生病时,遥控器把体温调高了,我们就要发热了。体温调节中枢一旦把设定的温度调高,大脑就会给身体发出信号,让人感觉寒冷,然后通过神经和激素的调节让身体通过寒战来产热,同时通过收缩皮肤血管来减少散热。所以在开始发热的时候会出现寒战、手脚冰凉的情况。等体温达到了设定温度,我们就不会觉得冷了,这时寒战减少,皮肤血管也不用收缩了,产热和散热就会维持平衡。
发热一段时间后,比如病情控制了,或者吃了退热药,体温调节中枢就可能将体温调回37℃左右,人体实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就会觉得热,然后大脑给身体发出信号,停止寒战,同时也会通过扩张皮肤血管,启动出汗这些散热方式,以减少产热,增加散热,结果就是体温恢复正常。
孩子发热要怎样穿衣服?如果记住应对发热就是“尽量让孩子不难受”这个原则,就很容易知道答案。孩子觉得冷的时候就给他穿盖,直到他不觉得冷为止,这其实也是帮助孩子体温尽快达到体温调节中枢设定温度的过程。家长不给他穿盖,他就要用更多的寒战来产热,消耗更多的体力。这时给孩子物理降温更是适得其反。当孩子觉得热的时候,说明体温调节中枢已经下调了设定温度,就应该减少衣被,增加散热,帮助孩子降温。不减少衣被,热量散发不出去,体温就难以恢复正常。
发热的过程,体温会经历上坡、平路、下坡的阶段,这个过程可能会反复。上坡阶段,孩子会觉得冷,这时要穿盖衣被;下坡阶段,孩子会觉得热、出汗,这时要减少衣被。记住冷就穿,热就脱,孩子怎么舒服怎么来。会说话的大孩子很容易护理。但对于不会说话的婴儿,护理发热就需要家长更细心,尤其给他穿盖要小心,需要观察孩子有没有寒战,有没有手脚冰冷这些情况。如果孩子体温已经到了中枢设定点,还继续穿盖包裹,就可能无法散热,导致中暑、捂热综合征等问题。
为什么发热时感觉很热,然后出一身汗就好了觉得热是体温调节中枢已经下调了设定温度,才会启动出汗这些退热机制,出汗是退热的一种方式,最后的感觉是出一身汗就好了。其实,是要好了才会出汗,不是出汗让你好了。为什么我吃了退热药会出一身汗退热药能下调体温调节中枢设定的温度,药物起效后,人体实际体温高于体温调节中枢设定的温度,就会觉得热,然后启动包括出汗在内的散热机制,结果就是吃退热药出一身汗之后,发现体温差不多恢复正常了。退热药是通过调低体温调节中枢的设定温度来引起出汗的。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常用外用剂型及制备方法 谢江强
传统剂型主要为汤、丸、散、膏、丹等,随着制剂工艺的进步,一些新的剂型出现,对传统剂型进行了有益的补充。本节将对目前常用的外用剂型进行介绍,并在每种剂型后附有该剂型的具体制备方法,配以图示,以便于读者进行制备。 -
小柴胡汤合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 陈积武
陈某,女,43岁,因反复全身皮肤瘙痒3年,加重伴胃胀,纳呆1月。三诊时患者皮肤瘙痒明显好转,效不更方,继续服14剂巩固。桂枝麻黄各半汤出自《伤寒论》,具有辛温轻散,小汗解表之功效。 -
艾灸百会穴治疗失眠 孙成力
昨日科里黄医生说最近很多视频在宣传艾灸百会穴治疗抑郁症,还可以治疗失眠等疾病,是啥机理?艾灸百会,一是温阳,二是醒脑,刺激交感神经,三者类似百合地黄汤,起到强天门的作用。当然也可以填地户,针刺或艾灸会阴穴,但是容易出医疗纠纷,可以改艾灸肾窝穴。 -
中医药治疗慢阻肺咳喘病案一则 黄呈远
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2022年1月29日二诊:治疗后症状减轻,痰量稍减少,胸闷气喘较前减轻,怯寒稍好转,纳可,无腹胀,大便平,舌质淡,舌下络脉迂曲,脉弦滑。二诊后患者服药后自觉症状减轻,可见遣方用药贴合病情。 -
失眠、痤疮案。 李高勤
邓某,女,27岁。主诉:失眠、痤疮1月。失眠病机很多,常见的是营为不和和阴津不足,此外,水饮冲逆,火热上扰心神也会。推迟应当也是津血虚导致。 -
伤寒论第七十条(五) 张宝华
甘草缓和药力,叫调胃承气汤。里实证,发潮热,热得厉害,大便不通,用调胃承气汤调和其胃气是没问题的。也就是说,临证时你看他实际情况,有相应的症候,根据他的症状,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皆有可用之机。 -
下乡病例-胰腺癌 马亮
病人男性,60多岁,因为上腹及后背稍不适去县级医院查体,超声检查提示胰头占位,就转诊至西京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提示胰腺癌,CT提示肝脏有囊肿可能。一经发现,已经是胰腺癌晚期了。 -
伤寒论之第五十八条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五十八条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凡病”二字无所具指,这就是范论啦!这是治疗疾病的三大法。这三大法,无论我们用来治疗什么病,适用的都是实的,目的就是攻实祛病,好恢复人体的健康。 -
气阴两虚所致心悸治验案 吴春水
气阴两虚所致心悸治验案李某,男,55岁。症脉参合,辨证为气阴两虚之证。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宁心安神之功,有效改善患者气阴两虚之证,缓解心悸等症状。 -
从针灸案例探索中医阴阳 曹雪盼
从该点出发则较好理解阴阳的关系在上之火气包括火热之邪也包括了虚火在下则为寒火热之邪去掉虚火下潜下元火固则寒渐消故虽为清热法实为温阳。
最新文章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全身瘙痒医案 张训景
现病史:近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痒。患者服用5剂后全身瘙痒症状消失。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解表散邪、清利湿热并举,既可祛风清热,外邪从表而散,又可清利在里之湿热,使内湿从溲道而出,即有“开鬼门洁净府”之意。
-
腺样体肥大(最好方案) 陈鹏
腺样体肥大病因是急慢性鼻咽炎反复发作,或鼻腔、鼻窦、扁桃体等部位的炎症影响鼻咽部,刺激腺样体组织增生。当然,胃食管反流,气道过敏。。西医考虑手术,中医用中药,各有利弊。手术不能保证断根,中药用久有伤肝伤肾之风险,长期用,费用太高。。
-
经方实验录之糖尿病 张宝华
某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病史:糖尿病多年,并发糖尿病肾病,刻下问题半夜或者早上4-6点轻度咳嗽,咳嗽或者呕吐白色粘液样东西,不确定是肺还是胃,口干眼干手皮肤干,食欲下降,乏力,饮水有点呛,尿频,尤其夜晚5-6次。
-
25/26 李华歆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今天让我们来聊聊第25、26条,小编以为这两条是有所联系的,两个条文在开头部分都是一模一样见“服桂枝汤,大汗出”!
-
打败疾病的是你的免疫力 陈鹏
治病就和打仗一样的。♟中药和西药,只是你手中的武器♟而膏方是干粮。。其实真正打败疾病的不是药,而是你自己的免疫力。。→→→
-
贫血的膏方整理心得 谢江强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中国患贫血的人口概率高于西方国家,在患贫血的人群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老人和儿童高于中青年。有30%~40%的婴幼儿患有贫血,主要是由于母体贫血造成的连
-
脂血症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脂血症是指血液中的一种或多种脂质的含量超过正常高限时的病症,称为高脂蛋白血症。脂血症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因此医学界已将脂血症定义为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沉默杀手”。
-
枳术汤 李华歆
——培根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枳术汤!条文说的是位于“胸”之下,“腹”之上的“心下”位置,可以说的上跟“少阳”一样是“半表半里”的,此处有水饮的异常停留,水停气滞,患者表现为“心下”的不适,此时可以考虑使用“枳术汤”!
-
越婢加术汤 李华歆
患者浑身发热症状明显,身体出了很多很多的汗,我们说汗为津液外出的一种特殊形式,而出汗太多,肌腠大汗,也就会容易遭受到外邪的影响,而久而久之,因为津液就是过多,阴阳俱虚,可以用“越婢加术汤”治疗!越婢加术汤主之。
-
栀子大黄汤 李华歆
——克雷洛夫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栀子大黄汤!所以湿热的患者出现“心中懊憹,或热痛”的情况也就可以理解了,所以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栀子大黄汤”!栀子大黄汤栀子十四枚大黄一两枳实五枚豉一升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学习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