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中药为主、针灸为辅,治疗HPV感染引起的小腹坠痛
患者,女,57岁
2025-04-03 初诊
主症: 发现HPV52或58阳性,小腹坠胀疼痛、外阴干涩瘙痒1年。曾西药抗病毒治疗3个月,HPV未转阴,但小腹坠胀疼痛、外阴干涩瘙痒有所减轻,停药后又加重。带下偏黄。晨起口苦明显,口干咽干舌木。夜寐入睡难,多梦易醒,醒后难眠,夜尿频、每晚4-5次。有时烘热汗出。舌淡红暗胖大、苔薄黄腻,脉沉细弦。
既往史:陈旧性肺结核;乙肝。
西医诊断: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中医诊断: 外阴瘙痒症,带下病

兼阴虚内热:外阴干痒,口干咽干,烘汗脉细
兼痰湿毒蕴:舌木,肺结核,乙肝,HPV感染
治以养血疏肝,滋阴清热,利湿解毒,化痰安神
方选丹栀逍遥丸合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
栀子改为蛇舌草、龙胆草,清肝泻火,利湿解毒
茯苓改为莲子、茯神,清热健脾、养心安神
加浙贝母,清热化痰、生津止渴
加女贞子、墨旱莲,滋阴清热
2025-4-9 二诊
小腹坠胀疼痛、外阴干涩瘙痒减轻。口苦口干咽干舌木明显减轻。补充:平时经常眼睛干涩模糊、有灼热感,还是阴血虚、肝火旺。继续中药调理。

2025-4-17 三诊
症状进一步减轻,人轻松很多。睡眠好转。继续中药调理。

2025-4-24 四诊
小腹坠疼范围缩小,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无外阴干涩瘙痒。眼睛无干痒、模糊、灼热感。睡眠明显好转,夜尿从4-5次减至2-3次。

2025-5-14 五诊
仅静坐时左侧少腹轻微坠胀疼痛。睡眠基本正常,夜尿仅2次。烘热汗出减少。大便稀。

遂配合针灸以激发脏腑,调畅经络气血
主要以肝经、脾经、任脉为主
如气海、血海、关元、子宫穴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穴等
2025-5-22 六诊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后,基本无小腹坠疼,有轻微干涩外阴瘙痒。睡眠正常,夜尿1次。大便软。继续中药配合针灸巩固治疗。

按:中医药治疗HPV感染,主要是精准辩证,调理体质,一般以中药治疗为主(内服或外熏),必要时可配合西药治疗。当患者长时间服药后,症状虽减轻,但可能疗效会到达一定限度,难以再进一步,或影响脾胃功能,出现腹胀便溏等。这时候可辅以针灸治疗,往往能激发脏腑、顾护脾胃,从而取得进一步的治疗效果。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一起交流学习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伤寒论第一百一十一条(一) 张宝华
一百一十一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这也是误用火攻的结果,不过这条造成的后果相当的严峻,已关乎生死的问题了。“失其常度”,人的气血在平时有一定的常度的,这种误治则使其失其常度。 -
时光 陈鹏
2003级硕士研究生,曾任医学院校大学老师,现任医生,百江诗社社员。 -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失眠5年案 宗琪
诊断:太少两感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3剂方组:柴胡60g清半夏30g党参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大枣6个桂枝20g赤芍20g生姜20g葛根60g制附片15g苦杏仁15g厚朴30g薄荷10g香附30g煎服方法:冷水1600毫升左右泡透(开盖煎),水开煮到 -
国医节丨从反复头痛谈"肝阳挟痰"的辨治精要 刘颖
患者长期熬夜绘稿,肝阳化火炼液成痰,痰热挟风上扰清空,终成"肝阳为标,痰瘀为本"之顽症。首诊三剂,头痛发作时间缩短过半,痰涎转清。今人头痛多虚实夹杂,常因空调冷饮伤阳、电子产品耗阴、熬夜焦虑生痰,形成"肝阳挟痰瘀"复合病机。 -
伤寒论第三十五条(一) 张宝华
三十五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第三十五条这儿,麻黄汤出世了。它有两个证型,一个是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一个是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
从失眠看中医调理心肾不交的实用方法 刘颖
失眠是门诊常见问题,中医常说"心肾不交"容易导致睡不好。治这种失眠不能光安神,得让心肾重新"搭上线"。这说明治失眠不能只盯着"脑",得从全身气血调整。基层看病遇到顽固失眠,先摸脉看舌,问问腰酸不酸、心里烦不烦,说不定换个思路就能打开局面。 -
如何培养孩子自主进食 谢江强
通常,在8~9月龄之后,孩子已经具备了足够自主进食的能力,并且大部分会有自主进食的意愿,这正是家长鼓励并培养孩子自主进食的良好时机。 -
从便秘腹胀案谈"肺气不降"的临证巧思 刘颖
今日分享一例迁延六年的顽固性便秘案例。患者朱某,女,52岁,退休教师,主诉排便困难伴腹胀六年。首诊五剂,患者竟每日自排软便,腹胀消减七成。 -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感冒后遗症案 宗琪
诊断:感冒后遗症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3剂方组:柴胡60g姜半夏20g党参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大枣6个桂枝20g白芍20g生姜20g葛根60g制附片15g苦杏仁15g厚朴30g仙鹤草60g苍术15g茯苓20g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 -
三仁汤加三合治疗胃脘痛医案一则 高颖
患者男性,36岁,因胃脘隐痛不适长达一年前来就诊。功效为制酸止痛、收敛止血,主要用于治疗胃痛泛酸。(四)焦树德老先生运用三合汤的临证心得焦树德老先生将丹参饮、良附丸、乌贝散合用,组成了三合汤,在治疗顽固性胃脘疼痛方面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
最新文章
-
伤寒论桂枝汤加味 张宝华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第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金匮要略》认为奔豚病皆从惊恐得之。
-
孩子的大部分疾病与“脾虚”有关 谢江强
孩子的大部分疾病与“脾虚”有关脾胃虚弱的孩子,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生病为什么说孩子的身体问题大部分是由脾胃问题引起的呢?孩子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外感类疾病,另外还有一些发育迟缓、瘦弱等问题,这些无一不与脾胃虚弱有关。
-
关于矢气的浅论 曹雪盼
近来诊治了些患者都有些有趣的现象故稍微总结一下几个患者证型不同症状不同但在治疗的过程中都出现了矢气重的现象故分析讨论如下:第一个患者女性怕冷畏寒四肢小腹最重小便频数纳差不能食冷便秘辨证为脾肾阳虚给予大量温阳药附子补骨脂巴戟天等服药后有肠鸣矢气重后第二诊三诊
-
衡门 陈鹏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
医学笔记:胡希恕讲述“痹证”的经方思路 陈升王
类似感冒而急性发作的关节痛,初起用柴胡桂枝汤加生石膏,或合桂枝茯苓丸。身无力,有时低热,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但痹证若属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或严重者,的确不容易治愈。本笔记摘自《胡希怒医案医论精华》。
-
股骨头坏死 潘洪波
两张专门用来调理股骨头坏死的经方。我比较常用的用来调理股骨头坏死的有两张经方,一张是桃红四物汤,一张是苓桂术甘汤。刚开始以为是累着了,但是没想到又过了一个月,直接拄上了双拐去医院检查确诊为:右侧股骨头坏死2期。
-
寒温之争 李华歆
小编今天想通过一则医案为大家讲一讲所谓的“寒温”之争!这样再一看你会发现其实患者的病还是那个“病”,理论还是运用了“伤寒”的道理,而药却比伤寒更加拓展,所以“寒温”之争本不应该,大家都是师出同门,本应该互相学习,相煎何太急!
-
孩子起了汗疱疹怎么办? 谢江强
汗疱疹的表现有哪些?③汗疱疹也有可能累及指甲和甲周的皮肤,引起甲沟炎。怎么区分孩子得的是不是汗疱疹?另外,手足癣一般发生在单侧手足,两侧分布不对称,而汗疱疹多数呈两侧手足对称分布。
-
大大小小的斑 谢江强
大大小小的斑薛太太从怀孕四五个月开始,原本干干净净的脸上就出现了几块大大小小的斑,尤其是两颊的部分更加明显。在足浴的帮助下,现在薛太太脸上的斑已经完全消失,无影无踪了。薛太太自己也说没想到足浴能给她这么大的帮助,让她又能自信的生活下去。
-
门诊医案——中风 胡松岩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2.冠心病3.脑梗塞;4.下肢动脉闭塞症5.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6.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证型:风痰阻络辨证要点:患者主症为头晕伴言语不利,故诊断为中风。无意识障碍,无头痛、眩晕,故诊断为中风-中经络,不诊断为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