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气(痰气郁结证)病案

2025.07.26 28阅读 评论数 0 3
患者林某,女,45岁,教师,于2024年3月10日初诊。
 
主诉:咽中异物感3月余,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3月前因工作压力较大出现咽中异物感,自觉有痰黏附,吞之不下,咯之不出,情绪抑郁时症状明显加重,伴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善太息。近1周因家中琐事烦扰,上述症状加重,已影响日常生活,遂来就诊。患者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记载。
 
四诊资料:

望诊:舌质淡红,苔白腻,形体中等,无明显异常体态。
闻诊:语声略低,气息平稳,未闻及特殊气味。
问诊:精神状态略显抑郁,自述胸部闷塞、胁肋胀满,饮食、睡眠情况尚可,大小便正常。
切诊:脉象弦滑,符合痰气交阻之象。
 
诊断:
 
病名:梅核气
证型:痰气郁结证
 
辨证分析:患者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之下,情志不舒导致肝气郁结,气机运行阻滞,进而横逆犯脾。脾主运化,脾失健运则水湿不得正常运化,痰湿内生。痰浊与郁气相互搏结,阻滞于咽喉部位,故出现咽中异物感,且有吞之不下、咯之不出的特征表现;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气机不畅,故而见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善太息则是机体试图舒缓郁气的自然反应;舌质淡红、苔白腻为痰湿内蕴之征,脉弦滑则体现肝气郁结与痰湿内阻的病机特点,诸症相合,属梅核气之痰气郁结证。
 
治法:以行气开郁、化痰散结为主要治疗原则。
 
方药:选用半夏厚朴汤加减。
 
具体药物组成:半夏10g,厚朴10g,茯苓15g,生姜3片,苏叶10g,香附10g,佛手10g。
用法:共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方中半夏、厚朴行气散结、化痰降逆,为治痰气交阻之要药;茯苓健脾渗湿,助脾运化以杜生痰之源;生姜温胃散饮,且能调和诸药;苏叶芳香疏散,宣通郁气;加香附、佛手增强疏肝理气之力,使气机调畅则痰湿自化,共奏行气开郁、化痰散结之效。
 
医嘱:
 
1. 调畅情志,避免精神刺激,适当参加文体活动以疏解情绪。
2. 饮食宜清淡,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之品,以防助湿生痰。
3. 服药期间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二诊(2024年3月17日):患者服药7剂后,诉咽中异物感明显减轻,胸部闷塞、胁肋胀满等症状亦有所缓解,精神状态较前改善。舌诊见苔白微腻,脉象弦,提示痰气郁结之势渐缓。因药已中的,效不更方,继续给予原方7剂,用法同前,以巩固疗效。
 
按语:本案患者因情志不畅引发痰气郁结,壅滞咽喉而致梅核气,其病因、症状与痰气郁结证的辨证要点高度契合。治疗选用半夏厚朴汤为主方,该方专为痰气交阻于咽喉之证而设,加用香附、佛手增强疏肝理气之功,使气机调畅、痰湿化解,药证相符,故能取得较好疗效。临床治疗此类疾病,除药物治疗外,注重对患者的情志疏导,帮助其调整心态、缓解压力,对疾病的康复同样至关重要,体现了中医“治未病”及整体调治的理念。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吴春水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中医治疗更年期的临床案例分析 崔国宁

    本文将详细介绍更年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并结合临床用药案例进行分析。中医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证属肾阴虚。

  • 伤寒论第七十一条(三) 张宝华

    很快有转变,目前可以用调胃承气汤来治疗,因此这样的情景你就一副一副开药比较合理,我是这么认为的,然后就动态的观察,随其变而定,你看咱们这条不就是这个样子嘛!那么这条他还有“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的下半段,看看,不一样了吧!

  • 吴门验方加味葛根汤合僵蜈散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1例 孙成力

    吴门验方加味葛根汤是一个选择,如何加减呢?后经我处中药治疗,以吴门验方加味葛根汤加僵蜈散,三周后好了九成,基本可以自理,就是采用了这个处方。期间服用一些中药未解决疼痛麻木问题。加味葛根汤治疗颈腰椎病疗效突出,很多同道都有论述,在次不再重点介绍。

  • 在院患儿记录(一) 胡松岩

    予健脾方合麻子仁丸加减,火麻仁润肠通便,淡豆豉除烦,考虑患儿脾胃较弱及口感,未予黄连、黄芩、及栀子。考虑饮食积滞,予中药健脾方加减,健脾和胃,消食化积,太子参以滋阴,紫草以润肤。

  • 伤寒论六十六条之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张宝华

    《伤寒论》第六十六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方厚朴半斤生姜半斤(切)半夏半斤(洗)人参一两甘草二两(炙)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口臭良方甘露饮 陈锦辉

    口臭良方甘露饮口臭,是指口内出气臭秽,是五脏六腑功能失调的结果,而关键在于脾胃功能的失调。近年来,我应用该方治疗口臭,同样收到满意的效果,因此,对甘露饮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并有了一些体会。但是,对于时间较久的口臭症,则非甘露饮不可。

  • 141条 李华歆

    话说这141条有什么意思呢,待小编一一到来,首先我们说“病在阳”也就是说疾病还在太阳这一层次时,你作为医生要做的其实就两字——解表。

  • 肝气不舒的孩子,家长最应该重视 谢江强

    肝气不舒的孩子,家长最应该重视1.孩子为什么压力大、肝气不舒中医认为,人有压力就会导致肝气不舒,气机就会郁结。一了解,孩子的父亲对孩子的期望极高,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家长给他报了7个补习班。一般人会认为主要是因为孩子经常生病,家长的情绪才会如此焦虑。

  • 柴龙通窍汤治“头痛5天伴多年打呼噜”案 宗琪

    诊断:头痛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5剂方组:柴胡24g清半夏15g党参10g茯苓20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桂枝10g磁石20g生黄芩10g生大黄6g川芎30g生石膏45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0g葱段一根黄酒200ml煎服方法:冷水1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让我们继续探讨“对照条文”!根据两个条文的对比,我们知道仲景之学的奇妙之处往往就是在细微之处才能见到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