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清肝止淋汤治疗月经淋漓
主诉是:经行半月未净。
末次月经是3月21日,至今日仍未净,用薄卫生巾, 黑褐色血,伴血块。
问其原因,诉年后吃冰食较多,近期压力大,疲劳。
月经周期平素为23日,6日净,经前无乳房胀痛,行经无小腹痛,稍有腰酸,月经量中,红色,伴血块,不伴畏寒及腹泻。
纳佳,味喜酸甜。不耐饥,多食胃胀,腹部畏寒,冷热均可食。
口干,无口苦,饮水量2L多,温水。
大便日一行,成型为多。小便淡。
寐入睡可,梦多,无噩梦。
冬畏寒,手脚冷。
夏喜空调,出汗不多,喜冰食。
性急。
脉象:一息四至,脉略弦,右寸旺。
舌淡红苔薄黄,润,边有齿痕。
这个患者平素月经就提前,性情急躁,多是素体阴虚火旺。
辨证为肝不藏血兼有郁火。
治法:养肝血,清肝经郁火。
方用:清肝止淋汤。
自备红枣3个和黑豆30克。
开了7剂。嘱戒生冷饮食。
这个方子出自《傅青主女科》,是用来治疗赤色白带的,这种白带似血非血,淋漓不断。
赤带本质上仍属于湿病范畴——湿为土之气(五行中脾属土),因湿引起的带下应呈现黄白之色,为什么出现赤色呢?
是火热所致(火对应红色)。
带脉环绕腰脐之间,接近下焦(至阴之地),本不应有火邪亢盛。
为何会出现火症?
是否因带脉与命门相通,命门之火外越所致?
带脉通于肾,而肾又与肝相连(乙癸同源)。
当妇人忧思过度损伤脾气,加之郁怒伤肝,导致肝经郁火内生炽盛,肝木克制脾土。
脾气受损后运化失常,湿热之邪便蕴结于带脉区域。
同时,肝失藏血之职,血液也渗入带脉,最终因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湿热之邪随气下陷,与血液混杂而下,形成似血非血的赤带。
其本质是血与湿邪相互夹杂,并非单纯血热。
治疗原则:需清泻肝经郁火,同时扶助脾气,方可痊愈,方用清肝止淋汤。
这个方剂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纯粹是补肝血,稍微加入了一些清泄火气的药物,用芍药来平抑肝阳,肝气就能得到舒展,肝气舒畅了自然就不会克制脾土,脾脏不受到克制,脾土的功能自然就会恢复,平抑肝阳正是用来扶助脾土的方法,而不需要另外用上人参、白术之类的补脾药。
2025年4月15日复诊
服上方后,4月8日月经净。近日纳佳,大便几日一行,偏干。寐可。
一息四至,脉略弦,两关弱。
舌淡红,苔薄黄,润。
用上方养血清火后,原本的脉旺就没有了,现出了肝脾弱的本来面目。
继续养血,用了炙甘草汤原方。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湿邪缠绵致病解 —— 以三焦为径的化湿要诀 刘颖
察其掌纹模糊如浸水,断为"湿瘀阻络",取萆薢渗湿汤加地龙12克、桃仁9克,外以苦参30克、黄柏15克煎汤浸泡,十日渗止痂脱。此案正合"湿性氤氲,非风药不能胜"之古训,医者当执三焦为纲,令气化复常,则湿浊自散。 -
一次沉重的选择 谢江强
2014年7月的一天,半夜从外院转来一个小女孩,被父母抱到病房时脸色苍白,门诊超声考虑为肠套叠。切除对孩子来说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对手术医生来说肯定是更安全的选择。 -
孩子大腿皮纹不对称有问题吗 谢江强
大腿皮纹不对称大腿皮纹不对称和DDH的关系如何呢? -
不寐证治浅说 刘颖
不寐一证,临证常见,其病因不外阴阳失调、营卫失和。临证所见,以心脾两虚、肝郁化火、阴虚火旺三型为多。 -
浅谈柴胡桂枝汤治疗感冒 高颖
柴胡桂枝汤,源出《伤寒论》,乃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半量而成,于感冒之治疗,独具匠心,功效卓著。柴胡桂枝汤,兼具和解少阳、调和营卫、解表散邪之能。柴胡桂枝汤等经典方剂,皆有其特定之适应证,不可随意弃之不用,亦不可盲目滥用某类方剂。 -
伤寒论第二条(一) 张宝华
二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指“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样的太阳病证。第三条说,“必恶寒”,一定是怕冷的,恶寒是表证的一个特征。 -
伤寒论第九十六条(二) 张宝华
“往来寒热”,太阳病是发热恶寒,尤其恶寒必有,所以“必恶寒”嘛,“必”加重了语气,发热与恶寒同时发作,恶寒必有。阳明病在里头,它不恶寒但发热。“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为柴胡四症,是临证应用柴胡汤的主要证候。 -
伤寒论第九十二条(二) 张宝华
九十二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少阴病也在表呀,那么少阴病始得时以不发热为常,“无热恶寒者”嘛,这都明示过了。 -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第四篇心得 刘仲书
疟病证脉并治第四篇,共五条条文,方六首,疟病弦脉主之,可分为疟母,瘅疟,温疟,牡疟,劳疟。我个人认为学习此篇应该结合医学三字经中的疟病篇来学习,又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
伤寒论第七十一条(四) 张宝华
途径有三,一个是皮肤汗出,要不怎么发汗不当伤津呢;一个是呼吸带走的水分;再有一个就是肾气化后由膀胱排出的尿液。这个五苓散证渴的原因,一个是由于小便不利,一个是热不除,有热。那么二者同时作用下就形成“微热消渴”了,这是五苓散证。
最新文章
-
泡脚的水温有讲究 谢江强
泡脚的水温有讲究泡脚是一种有效的保健方法,其前提是方法必须正确。其中,泡脚水温度的高低有一定的讲究。患心血管疾病和身体虚弱的人不宜较长时间在此种水温中泡脚。温水浴适用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有助于消除疲劳。
-
如山的沉默 陈鹏
如山的沉默文/陈鹏2024.6.16月光下的蜘蛛山像一个沉默的巨人见证了一辈辈人的悲欢一条弯弯的小河在山脚下环绕那一个粗瓷的大碗从爷爷手中传到父亲手中传下来的还有如山的重担以及责任童年是灰色的饥饿的童年转眼我也白发苍苍空花觅生蒂阳焰何处寻麦堆在麦仓里牛在牛
-
腰痛针灸 潘洪波
腰痛+腿麻,针灸验方!腰痛隐隐,遇冷加重者可于阿是穴、肾俞穴施以艾条温和灸5~10min,每日1次,直至痊愈。先取疼痛对侧腰痛点,用毫针刺入8分,捻转得气,令患者反复活动腰部,痛即可缓解。
-
经方实验录之杂病诊治 张宝华
曾多次诊治未得显效。
-
伤寒论 李华歆
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目前公众号粉丝5491人!
-
经方实验录之耳鸣,抑郁症 张宝华
初步判断:1、耳鸣;2、郁证。首诊方夏枯草20克。近来饿时时头晕,耳鸣如旧似减轻。肝郁渐开,脾虚渐复,再议前法,二诊方生姜易干姜,去大枣加泽泻、苍术与之。
-
达郁起苇汤 潘洪波
这位病友就是典型肝气郁结,肝木不能疏泄至宗,筋疲软不起。达郁汤进行加减,拟方如下:达郁起苇汤。
-
小青龙汤治疗哮喘医案一则 张新东
初诊,男,64岁。自去年新冠后气短1年,出气困难,咳嗽,咳严重咽紧,有轻微痰鸣声,晨起严重,浓白痰,咽干,后背怕冷,大便正常,小便次数多,纳差,食凉会不适,舌淡苔薄,脉沉紧。
-
回答患者问要不要吃素食 王冠晶
门诊有位患者问:吃素对身体有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人体需要能量的供给,当消耗能量大于供给能量时,吃素是达不到身体所需能量的供给的。世间中的人不一样,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精神内耗等等,都消耗大量的能量,一直吃素食,对于身体健康来讲是不够的。
-
《伤寒论》7-9 李华歆
感谢您的大力支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仲景在第3条所言: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学习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