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二条(一)
太阳病,指“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样的太阳病证。假如它又“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叫作中风。
“发热”,这个发热他是伴随着恶寒的,也就是恶寒发热,且还恶风,恶风重于恶寒。那么中风是恶风、恶寒发热的,太阳病嘛!第三条说,“必恶寒”,一定是怕冷的,恶寒是表证的一个特征。
“脉缓”,咱们先生这个脉有他自己的一套理法,和后世医家的脉法有同有异,随着我们学习的深入,大家呢可以慢慢去体会。缓脉和紧脉是相对应的,这体现了脉力的度。第三条要说“伤寒证”,那个的脉是“阴阳俱紧者”,太阳病的伤寒证,它是无汗,一点汗也出,正邪相争的相当的激烈,这是势均力敌了,血脉充盛,脉应就是紧,你一切就切到了,脉很有力,紧紧的,就像摸到了转索的绳子一般那样的有力。那么缓呢?他这个是汗出了,汗出来了,水分有所丧失了,津液相对的就不足了,这个血脉也没之前充盛了,你切脉就没那个力度了,如松弛的绳索。那么太阳病是表证,脉浮为其应,下面还要讲伤寒,伤寒证,这条就是中风证,这个脉是浮缓的脉应,因前面说了太阳病,先生已经提纲挈领的提出来了,因此呢,他就不再说了,咱们这个书后面这样的形式有的是,慢慢你就习服了,所以本条说的“脉浮者”,就含着第一条的“脉浮,”因此呢,他的整个意思就是脉浮缓。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伤寒论第112条 李华歆
——高尔基1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仲景告诉我们针对这样的情况要重视养阳安神,这里是使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
奔豚三方证 高颖
奔豚三方证主要指桂枝加桂汤证、苓桂甘枣汤证、奔豚汤证,以下为三方证的鉴别:桂枝加桂汤证-原文:《伤寒论》第117条记载:“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
伤寒论第十九条(一) 张宝华
十九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第十七条借酒客病,服桂枝汤会呕,阐释里热时不可服桂枝汤,这条也是桂枝汤的又一警戒。这是从结果推求的结论,正面反面来阐释桂枝汤使用的注意事项。 -
综合性医院中医类科室建设探讨 焦一鸣
现在的偏瘫康复、截瘫康复、实际上就是祌经康复科的亚专业,1.6中医大外科目前在综合性医院,极少有设置中医外科的。我们认为有条件的综合性医院,中医外科的设置也应纳入考虑。其组成当由中医妇科和中西医结合妇科专业人员构成。待诊断明确后,或再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
伤寒论第九十六条(五) 张宝华
《神农本草经》不是说柴胡“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这些都是柴胡的用武之地。那么《名医别录》说柴胡微寒,《神本本草经》可没明言,咱们是从它的治疗病证上看出来的,柴胡能解热,可治“寒热邪气”。 -
伤寒论第九十六条(三) 张宝华
“或胁下痞硬”,“胁下”是两侧。“痞”,有痞块谓之痞,痞为不通,痞块也是的。“硬”,冲着硬上说是有痞块了,有肿结的地方,这就是肝和脾了,所以涉及肝脾而胁下要痞硬。总而言之,只要四证俱在,这些或然的证候无论有或无,都用小柴胡汤治之。 -
中医治疗痰核用药经验总结 崔国宁
中医对痰核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以下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用药经验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总之,中医治疗痰核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 -
《关于白发转黑与白发长黑》 张娟
所以,无论是脱发还是白发,都是体内阴血不足的表现。(二)关于白发1)青少年白发又称早年白发症,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毛发黑色素形成减少,由黑色素细胞形成黑色素的功能减弱,酪氨酸酶的活动减低所致。 -
萧瑟的秋天 陈鹏
萧瑟的秋天文/陈医生2024.10.25人的一生需要多少拥抱才能治愈生活的创伤要度过多少秋天才理解世态炎凉般若寺的钟声治愈不了我心中的忧愁那个白发苍苍拄着拐杖的老人颤颤巍巍打开一个手帕给功德箱捐了几元钱其实我们都一样我们也是向生活供奉了一生在别人眼里同样可 -
伤寒论第六十四条(一) 张宝华
六十四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这直言了“发汗过多”,就和六十二条和六十三条不一样了,这肯定是误治了,发汗过多嘛!
最新文章
-
间断头晕4年余,中医治疗不一般 宗琪
诊断:眩晕处方:柴胡肉桂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合四妙散加减5剂方组:柴胡24g肉桂15g干姜12g生黄芩18g炙甘草12g天花粉18g生牡蛎12g当归15g川芎15g白芍30g茯苓20g泽泻50g苍术20g葛根45g黄柏12g怀牛膝20g薏苡仁30g煎服方法:
-
家长如何帮孩子排除体内湿气、补脾胃? 谢江强
家长如何帮孩子排除体内湿气、补脾胃a.体内有湿气的孩子,饮食上要多注意什么很多人也许会有一个认知误区,认为给孩子吃生冷的食物就是在帮助他去热。有的家长发现孩子积食了,体内有湿气,还有热,就想:“我给孩子吃点儿牛黄解毒丸清热解毒吧。”
-
经方实验录之颈椎病 张宝华
既往有颈椎病,腰椎间盘膨出病史,否认过敏史。是方乃取葛根汤开太阳之表,去风寒湿之邪。
-
小柴胡汤合吴茱萸汤治疗呕吐案 张训景
2023.07.08患者服用3付后症状明显好转,停胃复安足三里穴位注射。2023.07.10患者不适症状基本消失,好转出院。小柴胡汤条文吴茱萸汤条文第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第378条,干呕
-
哮病(支气管哮喘)案整理 谢江强
哮病案刘某,女,37岁。哮喘病史8年,每年4月左右哮喘发作甚剧。经治疗后哮喘得以完全控制,体质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
经方实验录之抑郁症 张宝华
)既往有抑郁症、腰脱等病病史。春仨月,发陈之际,人亦应之。本就抑郁家,逢此之时,阳气郁而难发而化热,固有斯殃。观其脉证乃肝郁脾虚,痰热内扰之象,宜于此处求治。小柴胡汤、桂枝汤、温胆汤合剂加减观之。
-
不孕症的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不孕症是指育龄夫妇性生活正常,同居2年以上,未避孕而未能受孕者;或曾经有过孕育,而2年以上未能受孕者。近年来不孕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不孕症发病率占育龄期女性的6%~15%。不孕症发病率的递增趋势可能与晚婚晚育、人工流产、性传播疾病等相关。
-
门诊医案-脾胃相关 胡松岩
患者自发病以来,伴有盗汗、五心烦热、大便干结症状。否认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史。患者自发病以来,神清,精神一般,无消渴烦渴症状。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
-
上了一上午疼痛门诊,看了三个焦虑症 于军
有焦虑症的病人有三个。慢性疼痛患者合并焦虑症的情况不少。上周他一进门就说,有焦虑症,一直吃药,头痛看了好多医院、好多医生都好不了。慢性疼痛患者频繁就诊,辗转求医,除了疼痛以外,也包含焦虑的因素。
-
泄泻调理调理总结 谢江强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如水样,或伴见不消化食物,或有黏液为特征的常见小儿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尤为常见。此病大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