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证(心脾两虚证)病案分析

2025.07.26 4阅读 评论数 0 3
患者赵某,女,36岁,会计职业,于2024年5月6日初诊。主诉心悸健忘伴乏力3月,近1周症状加重。
 
现病史显示,患者近3月因连续加班核算账目,逐渐出现思虑繁多且难以自控,夜间入睡困难、易醒多梦、记忆力减退,常感心慌胆怯。近1周症状加剧,伴有头晕乏力,稍活动即觉劳累,食欲不振,进食后腹胀明显,面色苍白。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慢性病史。
 
四诊资料如下:望诊可见面色苍白,精神倦怠,舌质淡,苔薄白;闻诊时患者语声低微,但气息平和;问诊得知患者多思善虑、心悸不安、夜寐欠安、健忘、头晕乏力、食少腹胀、大便溏薄;切诊为脉细弱。
 
综合上述情况,诊断为郁证,证型为心脾两虚证。
 
辨证分析:患者因劳心思虑过度,耗伤心血,损伤脾气。心主血藏神,心血不足时心神失养,所以出现心悸胆怯、少寐健忘、多思善虑的症状;脾主运化,脾气虚弱会导致运化失常,因而有食少腹胀的表现;气血生化不足,无法上荣头面,就会面色苍白、头晕;气虚使肢体失养,进而感到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这些都是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的征象。
 
基于此,治法为健脾养心,益气补血,选用归脾汤加减。药方组成:白术12g,茯神15g,黄芪15g,龙眼肉10g,酸枣仁15g,党参15g,木香6g,当归10g,远志10g,炙甘草6g,合欢皮15g,夜交藤15g,砂仁6g(后下)。服用方法为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温服。
 
同时给予医嘱:合理安排工作,避免熬夜,每天保证7小时睡眠;饮食宜温热易消化,可多吃山药粥、红枣莲子羹等健脾养血的食物;减少思虑,每天晚餐后散步20分钟,睡前避免思考工作问题。
 
2024年5月13日二诊,患者自述心悸减轻,睡眠改善,夜间醒的次数减少,食欲逐渐增加,腹胀减轻,但仍有轻微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因疗效显著,遵循效不更方的原则,去掉砂仁,加入太子参15g以增强益气之力,继续服用14剂巩固疗效。
 
按语:本案属于郁证中的心脾两虚证,选用归脾汤以达到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的效果。由于患者失眠严重、食少,所以加用合欢皮、夜交藤安神助眠,砂仁理气和胃。心脾两虚证多由久病失养或劳倦思虑引起,治疗时需要兼顾补养与调护,同时配合规律作息与情志调节,才能促进患者康复。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吴春水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伤寒论第十五条(二) 张宝华

    要是良能不济了,未现气上冲,说明生理机能不足以保持原有的抗病机制了,这个病变了,这个不合法的“下”变证多端呀,这里他没具体说现什么病证,后面有,届时咱们一一来看。

  • 伤寒论第十二条(十三) 张宝华

    大家要知道《伤寒论》当年治的都是大病,东汉末年呀!兵燹不断,疫情此起彼伏,传染病厉害的很,咱们先生家族,“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所谓的“伤寒”,其实就是现在的传染病。

  • 穴位贴敷技术原理 谢江强

    穴位贴敷技术原理穴位贴敷技术主要通过两方面起到治疗调理的作用,一方面是贴敷药物所起的药效作用,另一方面是通过贴敷所在穴位对机体产生刺激与调节作用。相对于内服药物来说,穴位贴敷法对于肢节痹痛、局部损伤类的疾病,以及畏针畏药的患者群体尤为适合。

  • 伤寒论第九十九条(一) 张宝华

    九十九条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那么伤寒也好,中风也好,到四五天、五六天、六七天这个当口,传少阳病是其常了。所以三阳并病,少阳病的存在,不能汗,也不能下,唯有治少阳一途了,这是定法,在临床上也是必要的。

  • 伤寒论第九十六条(二) 张宝华

    “往来寒热”,太阳病是发热恶寒,尤其恶寒必有,所以“必恶寒”嘛,“必”加重了语气,发热与恶寒同时发作,恶寒必有。阳明病在里头,它不恶寒但发热。“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为柴胡四症,是临证应用柴胡汤的主要证候。

  • 中医治疗更年期的临床案例分析 崔国宁

    本文将详细介绍更年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并结合临床用药案例进行分析。中医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证属肾阴虚。

  • 伤寒论第七十一条(七) 张宝华

    基于这个上面说的,这个五苓散,聚诸多利尿药,加小量桂枝,他能利尿,可解渴,还能解热,那么这个相关的治头晕也是能力认的,这个方利尿药里种类用得是比较全的。为什么叫五苓散呢?

  • 伤寒论第七十一条(五) 张宝华

    《金匮要略》上有猪苓散,由猪苓、茯苓、白术这三味药组成,方名叫猪苓散。这个倒也能解渴,但它不是五苓散。泽泻这味药利尿作用也挺强的,《本经》上说它味甘寒,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

  • 后“疫情”时——论“汗” 李王杏安

    后“疫情”时——论“汗”第1篇好久没有更新在甘草平台的作品,缘由还是精力不充沛,忙于诊务,想总结时就是空想,实在懒于动笔。

  • 大毒治病十去七 胡松岩

    患者冯某,男,54岁。病史:患者10天前有外伤史,2天前出现右膝关节红肿热痛剧烈,活动受限,伴高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皆为风寒湿阻之象。急性期,辩证准确应当果断用药,有病病档,没病人挡。后续应当中病即止。所谓大毒治病十去七。避风寒,畅情志,调饮食,不适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