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少阳证)病案
现症见:上腹部隐痛,呈持续性,伴食欲不振,进食后腹胀明显,时有恶心,嗳气频繁,口苦明显,胁肋部胀闷不适,情绪烦躁,睡眠尚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辅助检查:胃镜检查(2024年5月10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黏膜充血水肿,未见糜烂及溃疡。幽门螺杆菌检测阴性。
辨证分析:患者病程迁延,反复不愈,结合主症与舌脉,辨证为少阳证。盖少阳经脉循行于胁肋,少阳枢机不利,气机阻滞,故胁肋胀闷、上腹部隐痛;胆热上扰则口苦;胃气上逆则恶心、嗳气;少阳不和,影响脾胃运化,故食欲不振;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均为少阳郁热之象。
治疗原则:和解少阳,疏利气机,和胃降逆。
处方用药:予小柴胡汤加减。药物组成:柴胡15g,黄芩12g,党参12g,半夏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4枚,黄连6g,吴茱萸3g。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方解:柴胡透泄少阳之邪,疏畅气机;黄芩清泄少阳郁热,二者相伍,共解少阳之邪,为方中核心;党参、炙甘草、大枣益气健脾,扶正祛邪;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除痞;加黄连苦寒清热,吴茱萸辛热引经,二者相配(左金丸意),增强清泄肝胃郁热、止呕除苦之效。
疗效观察:服药7剂后,患者上腹部隐痛减轻,恶心、嗳气减少,口苦稍缓,仍有胁肋胀闷。守方继服7剂,上腹部隐痛基本消失,食欲改善,口苦、胁肋胀闷明显缓解,恶心、嗳气止。为巩固疗效,继续服用原方2周,诸症悉除。2024年6月12日(停药1周后)复查胃镜,提示胃黏膜充血水肿消退。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按语: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范畴,本案患者以少阳证为核心病机,故选用小柴胡汤为主方。方中保留柴胡、黄芩和解少阳之核心药对,加左金丸增强清利湿热、调和肝胃之功,切中病机,故获良效。提示临床运用经方需紧扣病机,灵活加减,方能提高疗效。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忆屈原 陈鹏
文/陈医生世人皆浊唯你独自清醒忠诚与悲愤被时间捏成地主家的漏斗将孤独一箸一箸打捞称量溯流而上两千年以来都看见了那个孤独的身影坠入了沧浪爱如米粒在恨的磨盘间辗转楚王的昏聩碾碎满腔热望赤诚之心早已葬进历史的河床粽叶裹紧千年的怅惘丝线捆住一代代人未竟的理想沸腾的 -
书法2508 陈鹏
-
伤寒论第一百三十一条(一) 张宝华
一百三十一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阴证不能下,下之伤其脏器,会促其成硬块、痞块。那么至于阴证下而为痞,“因作痞也”,阴证根本就无下法,无论早晚,也无论迟早。 -
胃痛、呕吐伴颈痛2天—通腑泄热法速愈 宗琪
患者:L某某性别:男年龄:10岁初诊日期:2025年6月16日主诉:胃痛、呕吐伴颈痛2天。 -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验案 宗琪
患者:韩某某性别:女年龄:63岁初诊日期:2025年4月21日主诉:头晕伴颈椎不适、乏力半月余。 -
一剂如神的柴胡肉桂干姜汤 宗琪
按语:患者头颈易汗,伴梦多,舌尖红考虑水气上冲兼有虚火之象,便稀苔薄而乏力,考虑脾虚为患,脉弦考虑柴胡证的存在,综上所述吻合上有虚火兼有脾虚水饮的柴胡肉桂干姜汤证,故用之。 -
体质虚弱易外感,感邪旧疾复参难 张宝华
处方:生党参5克、茯苓5克、山药5克、陈皮3克、甜叶菊1克30帖,粉剂,内服每天1次,每次5g此患素来体质虚弱,生活压力又大,肝郁脾虚为其常态。如是状态触外邪即内外相召而作祟。后以健脾祛湿茶包常服巩固之,此乃善其后,王道方可久安。 -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谢江强
6足岁小囡,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平素易感,感则腹痛,B超检查示肠系膜淋巴结数个肿大,纳谷不香,舌苔薄黄,二便尚调,此脾肺不足,痰湿凝聚肠道,调当补益脾肺,运脾理气化痰。 -
伤寒论第五十三条(一) 张宝华
五十三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他说“病常自汗出者”,自汗这就是单独一个证了,就是经常出汗的病人。一进入血管就是红的,古人叫作血,出于血管古人叫作气。 -
经方实验录之咳嗽 张宝华
初诊:某63岁男性,基础病见高血压、肺大泡、颈动脉硬化。主诉持续怕冷伴咳嗽、咳白痰,偶发咳嗽,合并面部晦暗粗糙、午后困倦,睡眠打鼾明显,二便基本正常。既往有高血压,肺大泡,肺气肿,脂肪瘤,颈动脉硬化等病史,对香烟过敏。方药对证,已切中病机,益附子强其机能。
最新文章
-
浅谈中药甘草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高帆
甘草不仅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等多种功效,还在中医临床中发挥着调和诸药的重要作用。其中,甘草酸具有明显的抗炎及抗过敏作用,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和过敏反应。草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
伤寒论第十二条(十三) 张宝华
大家要知道《伤寒论》当年治的都是大病,东汉末年呀!兵燹不断,疫情此起彼伏,传染病厉害的很,咱们先生家族,“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所谓的“伤寒”,其实就是现在的传染病。
-
浅谈《伤寒论》柴胡桂枝汤在情志病治疗中的应用 高帆
《伤寒论》中的柴胡桂枝汤不仅在治疗外感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在情志病的治疗中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通过对柴胡桂枝汤的组成、功效及情志病的病因病机的分析,可以看出柴胡桂枝汤在情志病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中医外治法的特色 谢江强
中医外治法的特色优势中医外治法之所以在临床中得到医者和患者的认同,主要是其具有以下的特色优势。综上所述,中医外治法是中医学中一类重要的治法,本书主要对其中的穴位贴敷、洗泡、热熨、熏蒸、冷敷等疗法进行介绍。
-
通窍活血汤 贾小龙
方选用的是王清任《医林改错》的通窍活血汤,针选用的是靳三针(眼三针),一周后病情好转一半,十五日后几近痊愈。通窍活血汤所治之病:伤寒、温病后头发脱落,各医书皆言伤血,不知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
-
伤寒论第八十二条(二) 张宝华
真武汤也是利小便的方药,它利于阴虚证,这条就是阴证之中的虚证。这条的真武汤就是小便不利,里有停水,误发汗,遂虚而入阴寒,这样的一个阴证中的虚证。真武汤方中有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这几味药。用芍药来治腹痛,中虚有寒腹挛急,用芍药能治。
-
中医治疗更年期的临床案例分析 崔国宁
本文将详细介绍更年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并结合临床用药案例进行分析。中医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证属肾阴虚。
-
伤寒论第七十一条(七) 张宝华
基于这个上面说的,这个五苓散,聚诸多利尿药,加小量桂枝,他能利尿,可解渴,还能解热,那么这个相关的治头晕也是能力认的,这个方利尿药里种类用得是比较全的。为什么叫五苓散呢?
-
伤寒论第七十一条(三) 张宝华
很快有转变,目前可以用调胃承气汤来治疗,因此这样的情景你就一副一副开药比较合理,我是这么认为的,然后就动态的观察,随其变而定,你看咱们这条不就是这个样子嘛!那么这条他还有“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的下半段,看看,不一样了吧!
-
三伏天那么热为什么还要艾灸?? 张娟
三伏天艾灸的好处:元气充足三伏灸可以使人元气充足。做三伏灸的频率,没有特别固定,因为每个人体质不一样,病情有轻重、病程有长短。在三伏灸进行前后,可以适当喝水,及时补充水分。天气炎热,三伏灸容易出汗,不及时补充水分容易伤津耗气,影响艾灸效果。
学习了
👍🏻👍🏻👍🏻
学习了
学习了
学习
感恩同行,期待日后更多交流。
感谢分享
感恩同行,期待日后更多交流。
学习了
感恩同行,期待日后更多交流。
学习一下
感恩同行,期待日后更多交流。
感谢分享
感恩同行,期待日后更多交流。
学习
感恩同行,期待日后更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