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心悸、汗出多年伴头晕"案
患者:商某某
性别:男
年龄:80岁
初诊日期:2025年6月25日
主诉:心悸、汗出多年伴头晕12天。
现病史:患者述平素心慌多年,一活动即心率快,伴汗出较多(头部腋窝及后背),近12天来因赶个集后感到头晕不适,如做舟船,晕时即心慌,晨起口苦口干,晨起咳粘痰(色深),起坐头晕,起猛了加重,怕热,双下肢不适,右侧甚,精神较差,二便可,舌质略暗,苔厚腻,舌中裂,边液线,左脉:略沉滑有力数,右脉:寸浮滑数有力略停顿,关浮滑数有力,尺沉滑数有力。
诊断:心悸、眩晕
处方:小柴胡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3剂
针灸:大扶正,双内透,肾8灸、阴陵泉
方组:柴胡24g 法半夏18g 党参10g 生黄芩10g
炙甘草10g 大枣4个 生姜10g 茯苓30g
桂枝15g 生白术12g 泽泻25g 炒白芍15g
生石膏30g 醋元胡15g 生龙骨30g 生牡蛎30g
天麻10g
煎服方法: 冷水14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600ml,分三次饭后热服,忌口:生冷瓜果,辛辣鱼腥,药渣泡脚。
6月27日反馈:述昨日下午至今心脏未觉难受,以前心脏老觉不舒服,昨晚睡觉时偶感心烦(原老觉心烦),睡眠较前好转,头晕减,左下肢轻松许多,予以前方续服治疗。
6月29日二诊:述自服药扎针后心脏一直未觉不适,睡眠可,偶晕,右小腿仍酸胀难受,予以前方续服加减3剂,方药如下:
柴胡24g 法半夏18g 党参10g 生黄芩10g
炙甘草10g 大枣4个 生姜10g 茯苓30g
桂枝15g 生白术12g 泽泻25g 炒白芍15g
生石膏30g 醋元胡15g 生龙骨30g 生牡蛎30g
天麻10g 全蝎3g
7月2日三诊:述头晕已,心脏舒适,汗大减,晨起仍咳粘痰,右下肢酸胀,予前方加减3剂,方药如下:
柴胡24g 法半夏18g 党参10g 生黄芩10g
炙甘草10g 大枣4个 生姜10g 茯苓30g
桂枝15g 生白术12g 泽泻25g 炒白芍15g
生石膏30g 生龙骨30g 生牡蛎30g 丹参30g
怀牛膝30g 桔梗20g 木瓜30g
按语:患者晨起口苦口干,考虑小柴胡汤证,伤寒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患者头晕,起坐加重,心悸,苔厚腻,考虑心阳不足,水饮上冲所致,符合典型的苓桂术甘汤证,金匮云: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患者如做舟船符合苦冒眩之象,故以泽泻汤治疗,汗出多,伴心悸,加龙骨牡蛎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之意,以收敛固涩止汗,晨起粘痰伴口干,加生石膏以解凝生津,元胡止下肢不适,天麻息风止眩,配合贺氏针灸三通法的扶正针方—大扶正以健脾养血,培补后天,专调心脏问题的内关透郄门穴,取双侧以治心神,肾8温补先天,后续患者主症明显改善,故续方治疗,余症随证加减而已。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白癜风 谢江强
患儿白癜风未发,形神尚佳,纳谷正常,舌苔薄净,二便尚调,调理仍当原法为主。患儿又服膏后一年,白癜风未见复发,形神亦可,舌纳正常,膏效明显,法当调理以巩固之。 -
真武五苓治心悸 张洪海
患者舌淡,边齿痕,苔白厚腻,一派阳气虚羸,水湿内停之像,结合心悸,小便不利,乏力,病位定位在少阴心肾。水邪停聚,非温不化,故以真武汤合五苓散温阳而利水邪,水除心安,心悸好转。甘松现代药理学研究有调整心率的功能。 -
大面积脑梗后不明原因发热案。 李高勤
马某,女,回族,63岁。图片主诉:大面积脑梗后反复发热10天。大承气汤灌肠后可拉稀水样便。青蒿鳖甲配伍符合"先入后出"原则。 -
伤寒论第一百零六条(三) 张宝华
瘀血一下子形成的非常少,除非暴力外伤,一般都是人体内平时就有所潜伏。伤寒也好,一般外感也罢,都有可能能够诱发瘀血瘀热的发作。但不可否认的是,古人对瘀血的治疗那是对的!这有待商榷了,我们不可否认这个物理自然的事,这值得研究,据实质上来看不是这样的。 -
伤寒论第一百零五条(一) 张宝华
一百零五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当以汤下之”,当下这个病理状态下,应该用承气汤处理。人的体液越来越丧失,一方面汗出,另一方面小便数,所以辨证为阳明病。 -
伤寒论第四十八条(三) 张宝华
“解之熏之”,解之就是用小剂的发汗药以达到发汗的方法,来解其怫郁在表的外邪,这不关乎里边的事。或者是熏之,稍稍出点汗就能好,这个病不打紧的,病邪轻微。这说明是表不解而发烦躁,“当汗不汗”的缘故。 -
经方应用实录:肾著汤加减治疗寒湿腰痛案 石仙洪
且症状遇寒湿加重,得温稍减,舌脉符合寒湿困阻之象。故以肾着论之、治之。 -
从"开阖枢机"谈中医动态平衡的调控艺术 刘颖
治此顽症,当如修复精密仪表:以柴胡15克疏少阳为轴,黄芩9克清相火,白芍30克柔肝体,此为调枢之基。此案揭示现代人"动态失衡"的共性:信息过载致肝郁化火,熬夜耗精引虚阳上浮,久坐少动碍气机周流。遇怪症不必穷究其名,但观开阖枢机之变,自能执简驭繁。 -
乳痛医案分享 赵阳
常女士按照医嘱,每日水煎服用7剂药,饭后半小时准时喝下。在这次成功的治疗中,医生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精准的辨证,巧妙地运用各类中药协同作战,直击病症根源,解决了常女士的困扰,充分展现了中医在复杂病症治疗上的独特魅力和显著效果。 -
《伤寒论》117条 李华歆
1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金匮要略》中这么描述“奔豚病”: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最新文章
-
临证丨长期哺乳致头晕头痛案 翟争
本案并未以头晕头痛的部位为依据辨证,更注重患者个人基本情况。乳汁乃母体气血化生,长期哺乳精血耗伤,以八珍汤补气血为要务;《医宗金鉴》产后门:产后头痛面黄白,无表无里血虚疼……二诊时停止服用布洛芬,睡眠也好转,遂守方。
-
伤寒论第九十六条(三) 张宝华
“或胁下痞硬”,“胁下”是两侧。“痞”,有痞块谓之痞,痞为不通,痞块也是的。“硬”,冲着硬上说是有痞块了,有肿结的地方,这就是肝和脾了,所以涉及肝脾而胁下要痞硬。总而言之,只要四证俱在,这些或然的证候无论有或无,都用小柴胡汤治之。
-
伤寒论第九十二条(二) 张宝华
九十二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少阴病也在表呀,那么少阴病始得时以不发热为常,“无热恶寒者”嘛,这都明示过了。
-
伤寒第100条! 李华歆
1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治疗上仲景告诉我们可以先用“小建中汤”补其“虚”,如果没有改善,再用“小建中汤”解其“郁”!
-
伤寒论第七十三条(二) 张宝华
茯苓甘草汤临床上也很常用,一般由于里有停水引起的失眠,这个方剂挺好使的,再加上龙骨、牡蛎,治心悸、失眠,效果很好。那么这个茯苓在治疗神经方面用的比较普遍,且量也大。五苓散治同时消渴,茯苓甘草汤不渴,切记!
-
伤寒论第七十条(二) 张宝华
得调和胃气,可以给与调胃承气汤。病变为虚寒的,先生在上面举了两个例子,芍药甘草加附子汤、茯苓四逆汤,病变为实的,这个调胃承气汤则是。因此调胃承气汤你不能见到“不恶寒但热”就给人家用吧!
-
前列腺增生,补肾用药有讲究 孙成力
在外院就诊一月余,医生诊断为肾虚,并开具右归胶囊服用,未见起效。中医男科治疗前列腺增生,以用温补肾阳的中药为主,但是要注意补肾用药的精准性;而针灸则特别注重专穴专用。
-
三伏天那么热为什么还要艾灸?? 张娟
三伏天艾灸的好处:元气充足三伏灸可以使人元气充足。做三伏灸的频率,没有特别固定,因为每个人体质不一样,病情有轻重、病程有长短。在三伏灸进行前后,可以适当喝水,及时补充水分。天气炎热,三伏灸容易出汗,不及时补充水分容易伤津耗气,影响艾灸效果。
-
伤寒论经方治疗甲状腺结节经验浅析 高帆
本文将结合个人经验,探讨《伤寒论》经方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体会与应用。辨证论治是关键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个体化治疗。结语《伤寒论》经方治疗甲状腺结节效果显著,但必须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辨证论治。
-
伤寒论第六十四条(三) 张宝华
群英开会这样的咱实在无法恭维了。我们不是有意的还好,要真只是为了铜臭而为之,那就缺德了,病没好,再添堵,那不趁火打劫,雪上加霜嘛!即使我们做不了菩萨普度众生,起码也要君子爱财,求之有道嘛!对不,最起码得给人家办点事,不然没法再谈这个“人”啦!
好文
单味药如此重剂量,一天的量么?
老师说哪个药?以上就是一副药的量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