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117条
如果你想了解正经的中医知识,请点击下方页面关注不正经的小编,为什么呢?因为中医其实可以这么有趣!
小编的话
努力是改变现状的唯一捷径!
1
【117】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1
SPRING 2025
条文说的是有个患者来看病,医生看到了患者可能有点怕冷而且不怎么出汗,可能有点心急,于是就想给患者上了强度,直接把烧红的针扎在患者的身上,这画面感应该是非常震撼的,让小编情不自禁想起来童年阴影——容嚒嚒!
患者经过了医生的一顿神操作后,终于还是被越治越重,而且扎针的时候可能也受凉了,身上的起了红包,好像被蚊子咬了一样……
这还不是最刺激的,更严重的是患者经过“烧针”治疗后出现了精神症状,啥?怎么扎个针还搞的精神不好了? 跟你说临床上真有这样的情况,小编记得曾经有个患者经常去外面扎针灸,扎了一段时间后居然有点失眠了,而且会经常性的无故害怕,最后去医院就诊被诊断了“焦虑症”!
继续往下说,患者经过“烧针”治疗后出现了严重的精神症状,具体是啥表现呢?仲景管这个病叫作“奔豚”?顾名思义,“奔豚”的意思就是奔跑的“小猪佩奇”,这是啥病?《金匮要略》中这么描述“奔豚病”: 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得了“奔豚病”的人,从小肚子到咽喉处都不舒服,好像有气在上蹿下跳一样,就好比是小猪在乱跑一样,到处乱窜,而且这个病是一阵一阵的发作,发作的时候患者会感觉自己要死了一样,甚至有“濒死体验”!
小编曾经有在精神病医生上班的经历,之前确实见过类似“奔豚病”的患者,精神科有一种疾病叫“惊恐障碍”,发作的时候就会有类似“奔豚病”的表现,而且发作的时候患者会有严重的濒死感!
那这样的病要怎么治疗呢?其实关键在于要找到病机,现在让我们复盘一下,说的是患者起初不怎么出汗,此时应该根据脉证看看具体是什么原因,然后辨证施治!但是你直接用“烧针”治疗,强制性的让患者在短时间内出了很多汗,后果是什么?就是“津液”在短时间内大量的消耗,要知道“汗”是“津液”外出一种特殊形式,出汗不仅“伤阳”,同时也“伤阴”,而且更主要的是“烧”过的“针”还把热度送进了体内,而且打开了身上的毛孔,外邪很容易乘虚而入,这样内外合邪的情况,患者会出现“奔豚”,简单来说就是“阳虚”了,所以这时候要“温阳”继而“平冲气”,仲景告诉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桂枝加桂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小编既往文章《经方解说之桂枝加桂汤》!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看病需要医生具体诊断,切不可以身试药!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转发及邀请热爱中医朋友加入公众号,感谢大家大力支持!)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警惕祸从口入—消化道异物 谢江强
孩子最终做了手术,手术中发现两处肠穿孔。胃肠穿孔会给孩子造成很大伤害,除了肚子上的瘢痕外,严重的感染也可能危及孩子的生命,即便没有发生穿孔,家长担惊受怕不说,孩子也要拍片子做胃镜,承受这些本可以不经历的伤害。 -
半夏泻心汤、小陷胸汤、枳术汤三方合用治疗胃脘痛医案一则。 高颖
按语本案三方合用,切中病机,疗效显著。在本案中,针对患者寒热错杂之象,半夏泻心汤调和脾胃阴阳,恢复气机升降,解决胃脘胀满疼痛等脾胃失和症状。三方合用,半夏泻心汤调和脾胃,解决寒热错杂、脾胃失和;小陷胸汤清热化痰,消除痰热阻滞;枳术汤行气健脾,改善脾胃气滞。 -
伤寒论第二十条(二) 张宝华
那么关于桂枝汤,它在第十二条出世以来到这,说了好多了,都是关于它的方方面面,正面的就是第十二条了,那是桂枝汤证,侧面阐释印证这个证的好多条了,这够细致的了吧!这条则是桂枝汤证误用了麻黄汤。 -
穴位贴敷异常情况及处理 谢江强
穴位贴敷是比较安全的外治方法,但因使用不当、个人体质、皮肤敏感程度不同等情况,进行穴位贴敷时使用者可能出现不同的反应,部分属于正常反应,无需特殊处理,部分则属于异常情况,需要对症进行处理。 -
高帆医生治疗肺结节经验总结 高帆
近年来,肺结节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辨证施治,确定该患者属于脾虚痰湿型肺结节。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咳嗽、痰多、胸闷等症状基本消失,经复查,肺结节明显缩小。我的治疗经验表明,中医在治疗肺结节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
脂肪肝 潘洪波
治疗脂肪肝也是如此,脂肪肝多发生在肥胖人群身上,符合“胖人多痰湿”的病机,所以要想消除脂肪肝,必须化湿、消痰。肝脏里面堆积了过多的脂肪,这些堆积的脂肪会影响血液的流动,所以在降脂的同时,同上白芍,有利于血液循环,促进肝脏的恢复。 -
泄泻(脾胃虚弱证)医案 吴春水
食欲不振、腹胀、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均为脾胃虚弱之象。加入焦山楂后,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进一步改善脾胃虚弱状态,以巩固疗效。 -
中医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认识与草药治疗 崔国宁
风邪犯肺,肺气失宣,水道不利,可致小便不利等泌尿系统疾病。脾气虚则运化失常,水湿内停,下注膀胱,可引发泌尿系统疾病。 -
伤寒论第七十条(一) 张宝华
第七十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就是一点也不恶寒,“但热”,是反恶热,那么这个得好好查证了,这是实,就是胃家实的那个实,后面咱们的阳明篇就有了,这是阳明病的一个形式。那么这个太阳伤寒表阳证,非法治疗后可转成虚寒证,他也可以转成实热证。 -
伤寒论第六十九条(三) 张宝华
那么这个四逆加人参汤和这个茯苓四逆汤都是在四逆汤的基础上加味,这个茯苓四逆汤和四逆加人参汤有一点不同,它有烦躁。
最新文章
-
性价比很高的感冒咳嗽方 张宝华
张某某,男,10岁。尽剂后诸症几无,唯轻微咳嗽时作,停药,将息调养数日即可。
-
伤寒论62-63 李华歆
小编的话帮助别人其实就是救赎自己!正所谓天道好轮回!1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2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手指麻木半年余,中药治疗基本痊愈 宗琪
患者:刘某某性别:女年龄:56岁初诊日期:2024年3月23日主诉:右手拇食中三指麻木半年余。
-
胆囊 潘洪波
再用一个月后,胸胁胀满的问题消失,胆区不适恢复正常,身体没有其它不适。这名患者属于肝郁气滞、肝胃不和,患者胆囊炎根源没有解除,这就是肝郁气滞。肝脏主条达,肝胆互为表里,肝气不通畅,而且往往容易脾气火爆,还容易胁肋胀痛。
-
针刺治疗严重性肩周炎体会 王健
对于严重的肩周炎针刺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受限范围,但是我临床体会是还没办法完全治愈,可能需要一定的治疗时间或者结合中药治疗吧。
-
肺癌化疗后乏力消瘦麻木疼痛 宁松云
病史:右肺上叶鳞癌术后,TP方案化疗2次后纳眠差,全身乏力,四肢发麻。2024.1.28复查CT发现右肺散在高密度灶,患者无特殊不适,2024.1.30用紫杉醇化疗。复查CT右肺高密度影基本吸收;左肺高密度影部分吸收,不排除肿瘤可能,未进一步检查确诊。
-
经方实验录之糖尿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张宝华
病情:糖尿病患者,肩部带状疱疹后疼痛难忍4个月,肩部疼痛不能活动,表面皮疹,疼痛严重出汗上半身出汗,不怕冷不怕热,食欲一般,之前便秘,现在正常,小便正常。面隐青黄欠泽,淡嫩裂纹舌,肩部皮疹,遗留暗滞疹痕。
-
痤疮 谢江强
有80%~90%的青少年患过痤疮,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退或痊愈,个别患者也可延长到30岁以上。
-
经方实验录之痹症 张宝华
某老年女性住院患者。是病寒湿水饮痹阻经络,不通作周身疼痛,饮郁,适值春阳发陈,肝阳升而不欲,斯曲而郁于胆,胆阳化热而为口苦口干之恙也。现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宫外孕、脑血栓形成、坐骨神经痛等属气血瘀滞,经络受阻者。
-
竹叶汤 李华歆
——蒙田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竹叶汤!《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所以“多虚多瘀”其实是产后的必然状态!
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