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标签:
伤寒论第四十五条(三)
太阳篇说到这个四十五条,只是说了其一部分,你看这在讲发汗,仲景先生的“发汗”就是这个样子的,它细致入微呀,法度森严,也是相当的复杂!这个书要是用心反复的读,整个上的来研学的话,你心中便自有答案了,仲景先生肯定不是这个意思的。
2025.04.11
张宝华
伤寒论第四十五条(二)
这个四十五条别轻视了,别看不起眼,不打眼瞧会错过精华的,这里头它蕴含着宝藏,有一特别可贵的临床实践总结,就是桂枝汤证与麻黄汤证用药有个定法:发汗后,下之后,如果表不解、太阳病不解,麻黄汤是不能再用的,都要用桂枝汤。
2025.04.11
张宝华
伤寒论第四十四条
四十四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太阳病,桂枝汤证还存在,所以叫做“外证未解”。凡是有这种情况,外证未解的情况,就不可给吃泻药。
2025.04.10
张宝华
伤寒论第四十三条
四十三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在前面有这么一条,说“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如前法”。这个病人在桂枝汤证上,他发病现桂枝汤的方证,那么光用桂枝汤不全面,也要加厚朴、杏仁才好,同这条是一样的。
2025.04.10
张宝华
湿邪缠绵致病解 —— 以三焦为径的化湿要诀
察其掌纹模糊如浸水,断为"湿瘀阻络",取萆薢渗湿汤加地龙12克、桃仁9克,外以苦参30克、黄柏15克煎汤浸泡,十日渗止痂脱。此案正合"湿性氤氲,非风药不能胜"之古训,医者当执三焦为纲,令气化复常,则湿浊自散。
独活寄生汤
温病条辨
杏仁
白蔻
三仁汤
石菖蒲
苍术
厚朴
茯苓
泽泻
平胃散
枳椇子
葛花
附子
薏苡仁
真武汤
益智仁
乌药
麻黄加术汤
四妙丸
宣痹汤
身痛逐瘀汤
指迷茯苓丸
萆薢渗湿汤
地龙
桃仁
苦参
黄柏
藿香
佩兰
2025.04.10
刘颖
孩子为什么睡觉爱磨牙
孩子为什么睡觉爱磨牙很多孩子都有夜间睡觉磨牙的习惯,父母大多认为是孩子肚子里有虫子在作祟。其实,导致孩子在睡觉时“咬牙切齿”的原因有很多,包括:①肠道寄生虫。所以平时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确有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孩子要及时应用驱虫药物治疗。
2025.04.10
谢江强
2025年皮肤病高发的思考
大家都知道2025年乙巳年,天干乙为金运不及,地支巳为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细细思之,皮肤病高发绝不是偶然,这是天人气化失衡的外在显现罢了。天人同气相求,外邪与内损相合,最终导致皮肤病缠绵难愈。"我的思考是,皮肤病虽形于肌表,其治必求于天地人三才之道
2025.04.09
樊喜乐
伤寒论第四十二条
四十二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仲景先生为了把二者区别开来,把桂枝汤证常叫外证,与表证做个区别。桂枝汤的应用,主要是在津液有所丧失的状态下再用桂枝汤,否则应该用麻黄汤。底下这个四十三条说的就是一个加味方。
2025.04.09
张宝华
伤寒论第四十一条
四十一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伤寒心下有水气”,这和四十条差不多吧,这条就是在说明小青龙汤的应用。“伤寒”,就是指无汗,病人没有汗,这类的表证,在太阳病病型上来讲,就是伤寒。
2025.04.09
张宝华
从"肝主疏泄"谈情志病的调治要诀
此症非器质病变,实乃肝气郁结、疏泄失职之候。细察其头皮油腻,发根细软,从"肝郁生风"论治,取逍遥散加侧柏叶15克、羌活6克,配合寅时梳头百下。"情志之疾,多起于肝失疏泄。
朱砂
将军
柴胡疏肝散
柴胡
白芍
香附
川芎
合欢皮
四逆散
青皮
橘叶
丹栀逍遥散
夏枯草
龙胆草
血府逐瘀汤
九香虫
玫瑰花
滋水清肝饮
熟地
山茱萸
栀子
丹皮
绿萼梅
郁金
酸枣仁
甘麦大枣汤
珍珠母
钩藤
逍遥散
侧柏叶
2025.04.09
刘颖
谈谈婴儿哭闹
谈谈婴儿哭闹婴儿哭闹是一周岁以内的孩子常见的一种表现。但病理性哭闹是不可忽视的,应注意及早求医检查,以免误了病情。在日常生活中,如能掌握无病哭闹的原因,就容易处理婴儿哭闹的情况。幼小的婴儿,如突然受了惊吓,常可引起孩子的哭闹。
2025.04.09
谢江强
从脉象推断出脾虚泄泻
)脾土在四季都应该是从容和缓的脉象,现在却出现弦紧之象,这是肝木过旺而脾土衰弱的表现。何况命门的真火非常虚弱,又不能滋养脾土,于是我推断他肯定是脾虚导致泄泻的症状。如果因为脉象呈现浮洪,就用寒凉的药物,那么脾胃就会受到损伤,这不是恰当的办法。
2025.04.08
欧阳慕颖
从"脾为后天之本"谈代谢综合征的调治策略
西医诊为代谢综合征,建议服用二甲双胍、他汀类药物,患者抗拒西药求治中医。此证印证"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传变规律。此乃"给邪出路"而非单纯抑制生成的治本之策。
三仁汤
平胃散
薏仁
苍术
杏仁
白蔻
滑石
山楂
虎杖
茯苓
山药
陈皮
普洱茶
决明子
大黄
白术
泽泻
荷叶
资生丸
绞股蓝
红曲
柴芍六君丸
姜黄
郁金
防己黄芪汤
丹参
葛根
玄参
四妙丸
土茯苓
2025.04.08
刘颖
伤寒论第四十条(七)
林亿他们也是所见略同吧,你看他们也是注“恐非仲景意”。行不通嘛;“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小青龙汤就是个解表的方剂,伤寒表不解,去了麻黄怎么解表呢?临床真正现这个小青龙汤的方证,这些个“或”就不用管它,就用小青龙汤就行。
2025.04.08
张宝华
伤寒论第四十条(六)
临床应用小青龙汤有一点要注意,必须是偏于寒,尤其咱们说的饮,是一种寒饮,最起码这个病人他不渴。说到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对于老慢支、真正的老年人痰喘这类的,用小青龙汤的机会还是非常多的。
2025.04.08
张宝华
伤寒论第四十条(五)
原生半夏全株对人有毒,尤其块茎毒性较大,轻度中毒口舌麻木,重度中毒可能致死。半夏含挥发油、生物碱类、半夏蛋白、有机酸类等化学成分。这是现代药理学对于半夏的研究,仅供大家参考。五味子也是祛水的。
2025.04.08
张宝华
柴胡桂枝干姜汤化裁治疗便溏案柴
柴胡桂枝干姜汤化裁治疗便溏案韦某,男,43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治失眠案沈某,女,67岁。小柴胡汤清肝泻热和解少阳,桂甘龙牡汤镇心安神,茯苓祛湿,大黄清热,故收效明显。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
干姜汤
肉桂
干姜
黄芩
炙甘草
花粉
党参
牡蛎
白术
山药
马齿苋
石榴皮
桔梗
马齿
石榴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龙骨
牡蛎汤
法半夏
红枣
茯苓
大黄
月季花
香附
酸枣仁
铅丹
味药
甘草
2025.04.08
谢江强
伤寒论第四十条(三)
细辛性温味辛,能祛风解表,常用于治疗风寒表证。以辽宁细辛为地道药材,其药效显著。细辛的毒性主要来源于其挥发油和黄樟醚等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细辛过量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导致呼吸系统麻痹,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2025.04.07
张宝华
从“肾为先天之本”谈早衰综合征的调补要诀
西医查激素水平临界,诊为"亚健康状态"。此症非现代医学所谓"疲劳综合征",实乃《内经》"肾气衰,发堕齿槁"之早衰征兆。患者自述常年熬夜至寅时,咖啡代水,外卖油腻,恰合"以酒为浆,以妄为常"的早衰诱因。
咖啡
右归丸
熟地
鹿角胶
山茱萸
肉桂
龟甲
紫河车
二至丸
四神丸
七宝美髯丹
骨碎补
青娥丸
杜仲
核桃
砂仁
芳香
补骨脂
五子衍宗丸
菟丝子
韭菜籽
黑豆
桑葚
枸杞茶
济生肾气丸
黄精
附子
2025.04.07
刘颖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口疮案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口疮案韩某,男,58岁。如此案患者口腔溃疡反复发作1年余,此亦可看做心烦的一种,加之易汗出、畏寒、大便日两三次偏稀不成形,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清上温下而获效。
2025.04.07
谢江强
经方应用实录:肾著汤加减治疗寒湿腰痛案
且症状遇寒湿加重,得温稍减,舌脉符合寒湿困阻之象。故以肾着论之、治之。
小便
甘姜苓术汤
温中散
甘草
干姜
茯苓白术汤
白茯苓
白术
炮姜
炙甘草
淫羊藿
肉桂
葛根
巴戟天
狗脊
秦艽
川芎
杜仲
人参
丹参
续断
延胡索
木瓜
威灵仙
白附子
独活
苓术汤
金匮要略心典
肾着汤
2025.04.06
石仙洪
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磨牙
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磨牙案林某,男,9岁。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乃陈瑞春先生常用之方,此方有别于《伤寒论》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治疗体虚外感案黄某,女,33岁。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小便
小柴胡
龙骨
牡蛎汤
柴胡
法半夏
黄芩
大枣
生姜
党参
炙甘草
牡蛎
温胆汤
伤寒论
桂枝
大黄
铅丹
茯苓
柴胡桂枝汤
桂枝汤
白芍
紫苏叶
补中益气汤
真武汤
小柴胡汤
2025.04.06
谢江强
小柴胡汤合当归四逆汤化裁治疗胸痹案
小柴胡汤合当归四逆汤化裁治疗胸痹案许某,女,50岁。此乃活用经方之法,因为当归四逆汤合小柴胡汤一般不用于胸痹的治疗,方虽不同,理法却一。当归四逆汤加附子可以温补心肾,散寒止痛;小柴胡汤可以疏通胸中气滞。
2025.04.05
谢江强
伤寒论第四十条(一)
四十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三十九条借着大青龙汤的延伸,拓展到水气,第四十条继续来谈这个水气相关。伤寒嘛,依始是无汗。这条有众多“或”的证侯便是其表现。
2025.04.04
张宝华
小柴胡汤合银翘散治口腔溃疡案
小柴胡汤合银翘散治口腔溃疡案陈某,女,68岁。刘老师认为,此口腔溃疡乃表郁化热所致,治当以透表散热、和解少阳为主。方用小柴胡汤合银翘散化裁。2016年3月29日复诊:口腔溃疡较前明显好转,余症减轻,舌脉如前。
2025.04.04
谢江强
茵陈蒿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全身瘙痒黄疸医案续
中医诊断:瘙痒黄疸肝胆湿热西医诊断:梗阻性黄疸方剂:茵陈蒿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2025.02.22四诊症状明显好转。同时,患者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小便
茵陈蒿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四金汤
茵陈
栀子
大黄
麻黄
连翘
赤小豆
桑白皮
炙甘草
鸡骨草
垂盆草
地肤子
苦杏仁
白芍
白鲜皮
荆芥
防风
金钱草
海金沙
枳壳
鸡内金
五倍子
赤小豆
当归
连翘赤小豆汤
解毒
医辨
2025.04.03
张训景
经方加减治“口腔溃疡,面部过敏瘙痒”案
方药如下:姜半夏20g生甘草20g生黄芩15g黄连6g干姜10g大枣4个(擘)蝉衣6g浮萍10g当归10g牡丹皮10g防风10g乌梅10g白蒺藜12g甜叶菊4g按语:患者自觉饭后胃部撑涨,并伴有口腔溃疡,舌质偏红,苔白腻,考虑心下痞兼有黏膜病变的甘草泻心汤
2025.04.03
宗琪
伤寒论第三十九条(二)
那么这条依据他这个书来看,它也不是伤寒,肯定不是真正的伤寒,它是水气病,仲景先生底清楚地说了“身不疼”嘛,若本条为真正伤寒,真正的伤寒,脉内充血是相当的厉害,肌表也高度充斥大量的体液,压迫在人身上是一定会疼的,脉也会浮紧的。
2025.04.03
张宝华
伤寒论第三十九条(一)
三十九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依这条这样的文章,容易给人造成口实,这成为话柄了:这个“脉浮缓”之前写个“伤寒”。这种“身不疼,但重”,没有汗的病理状态,也叫做太阳伤寒,因此这个“伤寒”就是冲着无汗说的。
2025.04.03
张宝华
体 质
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同时受到性格与心理因素的影响。体质还与年龄、疾病、营养状况、体育锻炼、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体质影响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而某些类型的体质对致病因子有易感性。
2025.04.03
谢江强
从"调和营卫"谈反复感冒的固本之策
三月未发感冒,此乃"营卫相得,其气乃行"之验。"治反复感冒如治国安邦,非高筑城墙所能独善,需使城内粮草充足(营阴),城外巡防有序(卫阳)。唯有参透《内经》"阴平阳秘"之奥义,方能在免疫失衡时代,执调和之法,破反复之疾。
柳絮
伤寒论
玉屏风散
桂枝汤
桂枝
白芍
生姜
大枣
炙甘草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浮小麦
百合
解毒
桔梗
芦根
谷芽
龙眼肉
牛蒡子
玄参
桂枝加附子汤
附子
桂枝新加汤
人参
牡蛎
五味子
黄芪
白术
夜行
桂枝加葛根汤
桑枝
2025.04.02
刘颖
伤寒论第三十八条(五)
要是有烦躁,还口舌干燥的,用大青龙汤;如果没有烦躁的,那就是葛根汤,这两个方剂在仲景先生这个书上恶寒都是特别的厉害,这两个方剂可以针对这个情况进行适证治疗。
2025.04.02
张宝华
从《伤寒论》《金匮要略》看经方的起源
迄于明清,随着伤寒之学大兴,尊张仲景为医圣,视其著作为“医方之经”,导致《伤寒杂病论》的方剂被称为“经方”,意谓“经论方”“经典方”。从《伤寒论》《金匮要略》看经方的起源经方起源于何时?但是,我们可以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某些条文进行探析。
2025.04.02
谢江强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腹部胀痛1月余”案
诊断:腹痛处方:当归芍药散加减7剂方组:当归10g川芎10g白芍30g茯苓15g泽泻20g生白术15g枳实20g姜半夏15g干姜15g生姜10g甜叶菊2g黄酒2瓶煎服方法:冷水1400毫升+黄酒2瓶泡透,水开煮到600毫升,分三次饭后热服。妇人腹中诸疾痛,
2025.04.01
宗琪
从"久病入络"谈慢性疼痛的破冰之道 ——兼论虫类药的穿凿之力
此非普通痹症,实属"络脉瘀闭,经气不通"之候。三周后忽现患肢蚁行感,麻木始减,印证叶桂"络虚通补"之论。"今人久坐少动,慢性疼痛多呈"络虚夹瘀"复合病机。医者若困守"不通则痛"旧论,必失先机。
2025.04.01
刘颖
伤寒论第三十八条(三)
大青龙汤这个方药发汗最厉害不过了,在仲景先生这个书上数它发汗的力量大了。像大青龙汤这样方剂也是个挺好的方剂,真要是表未解,里有热的,现这个大青龙汤证,我们在临床上是常用的,它就能解决病人的痛苦。
2025.04.01
张宝华
检查,做还是不做
有的时候,在这个医院做了检查,到另一家医院就诊时,却被要求重新做一遍。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医生的工作越来越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检查,但医生的判断也并不是完全依赖检查的结果。而且,有的时候,检查结果的“假象”还会对医生的决策产生干扰,甚至误导。
2025.04.01
谢江强
中药能不能停!
吃“中药”到底能不能停???也有的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会停中药,小编想这个问题也是因人而异,如果经期吃中药没什么不舒服就可以吃,如果觉得不舒服就等经期走后再吃!所以中药并不是要一直吃的,药只是辅助,最主要的是患者的自我调整!
2025.03.30
李华歆
意见反馈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客服会为您解答资质认证、杏叶兑换、文章版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