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类方的主要方剂及临床验案总结

2025.05.19 543阅读 评论数 0 0

柴胡类方源自《伤寒论》,以柴胡为主药,具有和解少阳、疏肝理气、调和枢机等功效,临床应用广泛。以下结合经典方剂与验案,探讨其核心配伍及临床价值。
 
一、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之基础方
 
组成: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和解少阳,调和脾胃
主治:少阳病(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验案:
张某,男,38岁,2023年6月就诊。主诉:反复低热1周(体温37.5℃~38℃),伴头痛、胸胁胀闷、恶心欲呕,舌红苔薄黄,脉弦。辨证为少阳枢机不利。予小柴胡汤加减:柴胡20g,黄芩10g,党参15g,法半夏12g,生姜3片,大枣5枚,甘草6g。3剂后热退,诸症悉减,续以四君子汤调理脾胃而愈。
 
二、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合病之通降方
 
组成: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
功效: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寒热往来、心下急痛、便秘、苔黄厚)
验案:
李某,女,52岁,2023年9月就诊。主诉:右上腹剧痛2天,伴发热(38.9℃)、呕吐、便秘,墨菲征阳性,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西医诊断为急性胆囊炎。予大柴胡汤加减:柴胡18g,黄芩12g,赤芍15g,枳实10g,大黄9g(后下),法半夏12g,金钱草30g。2剂后大便通,腹痛减,体温降至37.8℃;去大黄,加郁金15g,续服5剂,症状消失,复查血象正常。
 
三、柴胡桂枝汤:太少两感之轻剂
 
组成:柴胡、桂枝、黄芩、人参、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半夏
功效:和解少阳,解肌发表
主治:太阳少阳并病(发热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
验案:
王某,女,45岁,2023年11月就诊。主诉:恶风发热(37.6℃)、头痛身痛、胸胁不适、鼻塞流涕,舌淡苔薄白,脉浮弦。辨证为太阳少阳同病。予柴胡桂枝汤:柴胡12g,桂枝9g,黄芩9g,党参10g,白芍9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4枚,法半夏9g。2剂后汗出热退,身痛缓解,继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而愈。
 
四、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少阳痰热扰神之安神方
 
组成:柴胡、黄芩、人参、半夏、龙骨、牡蛎、茯苓、桂枝、大黄、生姜、大枣
功效:和解少阳,重镇安神,通阳泄热
主治:少阳病兼心神不宁(胸满烦惊、谵语、小便不利、一身尽重)
验案:
陈某,男,50岁,2024年2月就诊。主诉:失眠半年,伴烦躁易怒、胸胁胀闷、惊悸多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辨证为少阳痰热,扰动心神。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15g,黄芩10g,党参12g,法半夏12g,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茯苓15g,大黄6g(后下),磁石20g(先煎)。7剂后睡眠改善,烦躁减轻;去大黄,加酸枣仁20g,续服2周,诸症明显缓解。
 
五、四逆散:肝郁气滞之疏泄方
 
组成:柴胡、白芍、枳实、甘草
功效:疏肝理气,调和脾胃
主治:肝郁气滞证(手足不温、胁肋胀痛、脘腹痞闷、脉弦)
验案:
徐某,女,32岁,2024年4月就诊。主诉:胁肋胀痛伴月经不调半年,经前乳房胀痛、经血暗黑夹血块,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辨证为肝郁气滞,气血不和。予四逆散加减:柴胡12g,白芍15g,枳壳10g,甘草6g,香附12g,当归12g,川芎9g。连服2周,胁痛减轻;继以逍遥散调理2月,月经恢复正常。
 
六、柴胡类方应用要点
 
1. 辨明枢机病变:柴胡类方核心在于调理少阳枢机,无论外感或内伤,凡见“柴胡证”(如胸胁苦满、脉弦)即可应用。
2. 注重兼证加减:兼表证加桂枝、防风;兼里实加芒硝、枳实;兼阴虚加生地、麦冬;兼血瘀加桃仁、红花。
3. 把握剂量比例:柴胡用量需根据病情调整,和解少阳多用12~24g,疏肝理气宜用6~12g,注意与黄芩、人参等配伍平衡。
4. 结合现代病机:现代临床中,柴胡类方常用于肝胆疾病(如肝炎、胆囊炎)、胃肠功能紊乱、神经官能症、妇科月经不调等,需结合理化检查辨证用药。
 
结语
 
柴胡类方体现了中医“调和”思想,以柴胡为核心,通过配伍不同药物,实现和解少阳、疏泄肝胆、调和气血的功效。临床应用时需紧扣“枢机不利”病机,参合舌脉与兼证,灵活化裁,方能彰显经典方剂的临床价值。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周家霁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伤寒论第八十三条(二) 张宝华

    那么咽喉干燥这个证侯都是伴着咽喉肿痛发生,新冠不就咽干咽痛如刀割嘛,西医认为咽喉肿痛、干燥这样的多是有炎性证候,他们自有他们的办法,咱们对咽痛诸病,后面有,在少阴篇里要细讲。

  •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要略》第二篇心得体会 刘仲书

    而脑脊髓膜炎属于温病中的春温,其治疗,可从春温中求之!后听胡希恕老的金匮要略,方有所理解,麻黄加术汤治疗风湿在表,湿偏重,而麻杏苡甘汤虽然也是治疗风湿在表,但已化热,热偏重,而胡老治疗风湿病,临床中常常以桂枝汤加术附。

  • 煮面有感 陈鹏

    煮面有感文/陈医生锅中开水溅阳与阴交连看似平常事明心则变仙

  • 3剂药治愈“感冒后咽痒咳嗽4天余”案 宗琪

    患者:张某某性别:女年龄:65岁初诊日期:2024年10月21日主诉:咽痒咳嗽4天。现病史:患者诉4天前感冒至今,咽痒咳嗽,晨起偶咳痰,不多,偶汗,后背凉,大便解不净,不易下,口略苦,舌质略偏红,苔薄略干,左脉:浮略弦有力,右脉:寸沉无力,关尺略沉有力。

  • 《便秘、便血、肠疾》 张娟

    )3、直肠瘤: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偶尔也有出血,一般不会痛,如果疼痛明显就是要发作或加重了,进一步会发展成直肠癌,多数是七年的时间。

  • 黄帝内经里面的养生攻略 高帆

    它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融合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的理论,阐述了顺应自然的养生法则。《黄帝内经》的养生智慧,历经千年,依然闪耀着生命的光芒。

  • 偶感风寒言秋 张宝华

    悲凉本是九月情,一炉烟火煮清秋;冷暖自知岂恨天,不若添衣好近冬。偶感风寒言秋张宝华甲辰年甲戌月壬戌日子时

  • 从“子午流注”谈养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9—申时(膀胱经当令) 张训景

    膀胱经最旺,有利于排毒。申时气血流注于膀胱经。膀胱经是很重要的经脉,在中医里号称是太阳。所以膀胱经千万别理解为储尿器的问题。申时阳气继续衰减,阴气逐渐增加,膀胱经最盛。膀胱经负责人体尿液和汗液的排出,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系统。

  • 感冒后诸症不适,随证治之三诊愈 宗琪

    患者:张某某性别:女年龄:58岁初诊日期:2024年10月3日主诉:咽痛,流清涕,伴咳嗽,流泪4天。现病史:患者述感冒4天来,咽痛,流清涕,咳嗽,流泪,纳差,无汗,舌质淡,苔厚腻略黄,舌尖边红,左脉:浮有力,右脉:寸浮有力,关弦浮有力。

  • 苍耳玉屏桂枝汤治疗过敏性鼻炎 陈锦辉

    有感于此,笔者拟定了具有祛风通窍、益气固表、调和营卫作用的“苍耳玉屏桂枝汤”,作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专病专方。苍耳玉屏桂枝汤是我多年来反复应用的一张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验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玉屏风散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时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