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一百零九条

2025.05.13 0阅读 评论数 0 0
一百零九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太阳伤寒,发热,啬啬恶寒,这是表证,病在表,前面说的太多了,伤寒发热恶寒嘛。“啬啬恶寒”就是啬啬然恶寒,是表证的一个明征,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大渴”,这个大渴不是一般的渴,这说明热盛,里有热才大渴,本来是太阳伤寒,伤寒在表他应该不渴,他要是大渴是病于里了。渴而欲饮水所以其腹必满,他是“大渴欲饮水”,这热的厉害,人体得自救呀!他就想喝水,这样子的热,他就会大饮的,饮得肚子就满。
“自汗出”,伤寒是没汗的,若是自汗出,表就自解了;“小便利”,水是有出路的。那么虽然有渴饮,一时腹满,但是小便利,水有去路,满也自能消的。“其病欲解”这种情形,这个病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底下弄个“肝乘肺也”,无法理解,这与肺有啥关系呢?前面那条是“名曰纵”,这条“名曰横”,也是刺期门。简直匪夷所思嘛,哪跟哪呀!
这两段《医宗金鉴》里就有,在《医宗金鉴》中,吴谦他们就说绝对有遗误,各家也没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张仲景这个书错误也是有的,而且搁到太阳篇里也没有意思,以后也没提到肝乘脾、肝乘肺的具体证治。通读整个的书,这也不像张仲景的风格,他不说这样的话。
这两段根本都是太阳阳明并病,太阳病没罢,阳明病的症状已经显了,只能看到这个是个并病。至于说纵与横都是由于肝移热于脾、移热于肺,不合张仲景的口吻,恐怕是后世什么人加上去的,这里咱也不过多臆测,这两段还是有问题的。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从“子午流注”谈养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3—寅时(肺经当令) 张训景

    寅时气血流注于肺经。比如身体各部对血、气的需求量的增加,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这就是许多心脏病患者死于凌晨三、四点的原因。皮肤病人的外用药晚上用药比白天用药效果显著。

  • 中医治疗前列腺癌病案分析 崔国宁

    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因年龄较大,拒绝手术及放化疗,遂求治于中医。

  • 泡脚的水温有讲究  谢江强

    泡脚的水温有讲究泡脚是一种有效的保健方法,其前提是方法必须正确。其中,泡脚水温度的高低有一定的讲究。患心血管疾病和身体虚弱的人不宜较长时间在此种水温中泡脚。温水浴适用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有助于消除疲劳。

  • 经方之小结胸证 郭文龙

    张某,女,65岁。时轻时重,经多方诊断为“不典型心绞痛”,给予对症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金匮要略》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 六经辨证—太阳病2太阳腑证 张训景

    I太阳之经、腑、气一、太阳之经1.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络脑,下项,挟脊低腰,络肾属膀胱。膀胱为太阳经之府,太阳病不解,邪热随经入府,膀胱气化不行,与水相结,而成蓄水证。

  • 失眠 潘洪波

    当然,可能也是因为酸枣仁在失眠这个问题上用的广、原材获取也不容易,近些年的价格一直是飞涨,很多患者用起来负担也是挺大的。

  • 医案 李华歆

    医案网诊患者女年四十余,现居广东珠海2024年05月10日初诊以“大便干硬1个月”为主诉求诊!患者自诉近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干硬,大便多呈粪球样,自觉排便困难,上述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为求中医治疗故来诊求治!

  • 口腔溃疡 潘洪波

    临症加减后叮嘱患者继续服药两周,药后口腔溃疡基本痊愈,胸背部痤疮明显改善。调整方子后再用药7天,患者口腔溃疡已完全愈合,余诸症皆除,嘱其继续服用中药以固后效,规律调服1月余,溃疡未见复发。二诊之时,患者口腔溃疡愈合大半,胃胀、痤疮均已好转,但大便仍溏。

  • 错误心态 李华歆

    所以,这样有类似精神刺激或者心理压力的患者最好就诊时跟医生好好的聊聊自己的情况,不是说中医药治疗一点效果没有,而是往往治心病比治身病更重要,一个好的中医应该是是一个好大夫的同时也是个好的心理医生,如果你想只靠中药来治疗心病引发的各种症状,真的是缘木求鱼。

  • 清浊医案 曹雪盼

    而关于上焦和下焦的气机变化,其实离不开中焦脾胃之土的运化功能,脾主升而胃主降,使清气在上而浊气在下,同时肝携同脾增强升清之力,例如小剂量的柴胡取其生发之力,而非辛散之性,肺有肃降的功能,肾有封藏的作用,他们也可以配合胃将浊气降在下焦,例如苏子降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