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升降出入"悟中医气化之妙 —— 兼论现代人生命之

2025.04.18 735阅读 评论数 26 68
《素问》"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八字,恰似一把解开生命奥秘的钥匙。初读只道是气机循环的朴素描述,待见一室白领症候群:晨起头重如裹,午后腹胀如鼓,入夜心烦难寐,方知此语实为生命动态平衡的终极密码。今人困于钢筋水泥之间,久坐如槁木,思虑如乱麻,呼吸浅似蜻蜓点水,三餐快如风卷残云,致使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元气不出、邪气入里,生生将活水般的生命气化,熬成一潭死水。  

李东垣深谙此理,其创"升阳益胃汤"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藏玄机:柴胡、防风升春生之气,黄连、泽泻降湿热之浊,白术、茯苓守中州之枢,正如疏通淤塞的河道,令清阳得升,浊阴自降。曾遇一基金经理,日夜盯盘致颈僵头痛,前医或散风或活血皆罔效。察其舌苔中厚如积云,脉象寸浮尺弱,断为"清阳不升,浊阴上僭",取升阳益胃汤加葛根60克、荷叶10克。七剂后患者惊呼:"头目清明如暴雨洗尘!"此非药石之功,实乃重启气化之效。  

张仲景更早参透此道,《伤寒论》113方中,47方含柴胡、桂枝、麻黄等调畅气机之品。小柴胡汤中,柴胡升少阳春气,黄芩降胆腑郁热,半夏斡旋中焦,人参固守元气,看似治往来寒热,实则在重建"少阳为枢"的升降枢纽。现代药理揭示:柴胡皂苷能双向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恰暗合"枢机"之意。一例顽固性耳鸣患者,西医诊为"神经性耳鸣",屡用扩血管药无效。据"少阳经循耳"理论,予小柴胡汤加磁石30克、石菖蒲12克,竟收"耳鸣如潮退"之效,此即"少阳枢机利,清窍浊阴散"之妙。  

叶天士将升降出入发挥至极致,其"通补阳明"法尤见巧思。治一胃反患者,食入即吐,前医迭用旋覆代赭汤不效。叶氏用大半夏汤(人参、半夏、白蜜)补中焦之虚,反佐少量大黄通腑降逆,取"欲降先升,以通为补"之意。此等治法,恰似治理壅塞河道:非一味清淤,而需筑堤固坝、疏浚引导并行。现代研究证实:半夏多糖可促进胃肠M细胞转运,大黄蒽醌能激活肠神经丛,古人的气化思维竟与现代黏膜免疫学不谋而合。  

今人尤需重建生命之流:  
- 呼吸法:晨起"嘶"字诀(齿间微缝吐气)降肺浊,夜卧腹式呼吸升肾阳  
- 运动法: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升清阳,太极拳"如封似闭"降浊阴  
- 饮食法:辰时生姜小米粥助脾升,酉时萝卜海带汤利胃降  
- 情志法:怒时揉太冲引气下行,郁时按膻中促气舒展  

然现代医学常陷入"对抗思维"窠臼:见高血压便降压,遇高血糖即降糖,却不知釜底抽薪当调气机。曾会诊一糖尿病合并胃轻瘫患者,胰岛素愈增量,腹胀愈甚。改投枳术丸合甘露消毒丹,重用荷叶30克升清,晚蚕砂15克化浊。旬日后血糖反降,此乃"清阳升则浊阴降,气机畅则糖脂化"之理。  

《医门法律》有云:"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升降出入之道,恰是贯穿脏腑经络的隐形通道。今人若能参透此理,便知头痛非止于止痛,当察肝阳之亢、胃气之逆;失眠非囿于安神,需调心肾之交、胆火之扰。当代中医不必困守"辨证分型"之茧,当如冲浪者顺应气化之潮——在升降中把握平衡,于出入间重建秩序,让生命之流复归"阴平阳秘"的天然节律。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刘颖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保护孩子的健康,要从生活点滴做起 谢江强

    保护孩子的健康,要从生活点滴做起1.想要孩子健康,就得培养他健康的饮食习惯我见过很多孩子身体出现各种病症,归根结底,其实都和脾胃的状态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在孩子三四岁,饮食习惯开始成形的时候,家长就要做到心中有数,给孩子打下健康饮食的基础,不能过度喂养。

  • 分享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口苦乏力一案例 王井清

    针对这位患者的病情,拟方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加上红芪、郁金、香附和淡竹叶等药材。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中医经典的方剂之一,主要用于治疗少阳经的疾病。此外,还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 余心中之小建中汤及其衍生汤 张宝华

    然亦有异者,“不差者”即是常中之异,或源于天赋异禀之差异性、或陡遭“伤寒”,机体应对失序,故曰“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余义,此乃小建中汤之真谛方证。故仲景在《伤寒论》中用以小建中汤,此乃王道之治也。

  • 鳖甲煎丸 潘洪波

    于是便给她开了这味鳖甲煎丸,药方中还有部分虫类药,因此对比其他草本药效果更强。鳖甲煎丸由23味中药物组成,是张仲景所创方剂中集众多药味于一方的复方,在《金匮要略》中有记载。

  • 小柴胡 李华歆

    而简单来说“小柴胡汤”的组方思想其实在于调和“木”与“土”的关系!以上“加减法”完全是根据患者服用“小柴胡汤”后可能引发的各种病情变化来对应处理的,它提现了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

  • 半夏泻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 张宝华

    由于萎缩性胃炎的症状、体征无特异性,因此其诊断主要靠胃镜和胃黏膜活组织病理检查方可确诊。中医临床发现半夏泻心汤治疗本病有很好的疗效。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饱胀感、食欲不振等症状,甚合半夏泻心汤方证。

  • 失眠烦躁胃口差,一剂中药病见轻 宗琪

    患者:车某性别:女年龄:63岁初诊日期:2024年5月23日主诉:失眠4月余。5月28日二诊:患者述睡眠大好转,夜间醒后照看病人,后能继续入睡,纳増,予以原方5剂续服。

  • 读书丸 潘洪波

    在明代的时候,有一个叫做孙一奎的医家,在他的《赤水玄珠》里面收录一个方剂,名为“读书丸”。这就是明代名医孙一奎的读书丸,虽然药方组成看似简单,但是对于读书人来说,可以说是“灵丹妙药”。

  • 条文 李华歆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发热而渴,不恶寒”,说明“温病”是以“发热”为主证的病种,且患者会伴随着口渴,而且其人也不恶寒,单凭这样的特点,让我们不得不想到“阳明病”,根据182条所言: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

  • 胁肋部疼痛,检查不出问题,往往与情绪刺激有关 于军

    今天这位患者,男性,61岁,主诉是“左侧胸背胁肋部疼今天这位患者,男性,61岁,主诉是“左侧胸背胁肋部疼痛4月”。患者话不多,主要是身旁的女儿在介绍病情——左侧胸背部刀割样疼痛,以左胁助部为著,左上肢活动时疼痛加重,多家医院就诊,做了多项检查,均未发现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