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贫血的经验及验案总结
贫血在中医范畴中多归属于“血虚”“虚劳”“萎黄”等病证,其核心病机为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中医治疗以辨证论治为原则,注重调理脾胃、补益肝肾、调和气血,临床疗效显著。以下结合理论经验与验案,探讨中医对贫血的治疗思路。
一、病因病机与治疗原则
中医认为,贫血的发生与脾胃虚弱、肝肾不足、气血两虚及瘀血内阻密切相关:
1.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运化失职,水谷精微无以化生气血,可致气血亏虚。
2. 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不足则见面色萎黄、头晕心悸。
3. 气血两虚:久病、失血或劳倦过度,耗伤气血,致机体失养。
4. 瘀血阻滞:瘀血内停,新血不生,亦可导致血虚。
治疗上当遵循“虚则补之”“瘀则通之”的原则,以补脾益胃、滋补肝肾、益气养血、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并注重整体调理,恢复脏腑功能。
二、验案举隅
验案一:脾胃虚弱型贫血
患者:王某,女,35岁,2023年5月就诊。
主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月经量少色淡。
舌脉:舌淡苔白,脉细弱。
辨证: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
治法:健脾和胃,益气养血。
方药:参苓白术散合归脾汤加减。
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2g,炙甘草6g,黄芪20g,当归10g,龙眼肉10g,炒薏米15g,砂仁6g(后下)。
疗效:服药2周后食欲改善,大便成形;续服1月,面色转红润,乏力减轻,月经量增多。
验案二:气血两虚型贫血
患者:李某,男,48岁,2023年8月就诊。
主诉:头晕心悸,气短懒言,失眠健忘,爪甲苍白。
舌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辨证:气血两虚,心脾两亏。
治法: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方药:八珍汤合养心汤加减。
人参10g(另煎),白术12g,茯苓12g,当归10g,熟地15g,白芍12g,酸枣仁15g,远志10g,炙甘草6g。
疗效:服药4周后头晕心悸减轻,睡眠改善;继服2月,血常规示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验案三:肝肾阴虚型贫血
患者:张某,女,50岁,2023年11月就诊。
主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月经量少色鲜红。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肝肾阴虚,精血不足。
治法:滋补肝肾,养血填精。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四物汤加减。
熟地15g,山茱萸12g,山药12g,枸杞15g,当归10g,白芍12g,阿胶10g(烊化),女贞子15g。
疗效:服药3周后烦热减轻,腰膝酸软缓解;续服2月,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血象正常。
验案四:瘀血内阻型贫血
患者:陈某,男,62岁,2024年2月就诊。
主诉:面色黧黑,刺痛拒按,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有瘀斑。
舌脉:舌紫暗,脉涩。
辨证:瘀血阻滞,新血不生。
治法:活血化瘀,兼补气血。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2g,川芎10g,熟地15g,黄芪20g,党参15g,炙甘草6g。
疗效:服药2周后刺痛减轻,面色渐润;连服2月,血红蛋白升至正常范围。
三、治疗体会
1. 重视脾胃功能:脾胃为后天之本,临证常配伍健脾和胃之品(如砂仁、陈皮),以助气血生化。
2. 肝肾同治:精血互生,补肝血常佐补肾精之药(如枸杞、女贞子),增强疗效。
3. 活血而不伤正:瘀血证需把握祛瘀与扶正的平衡,配伍益气养血药(如黄芪、当归),防止耗伤气血。
4. 个体化调护:结合患者体质与病因,调整用药侧重,同时嘱其合理饮食、调畅情志,促进康复。
结语
中医治疗贫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辨证求因,随证立法,通过调理脏腑、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等治法,可显著改善症状,提升血红蛋白水平。临床需灵活运用辨证论治,结合现代医学检查,制定个体化方案,以达到理想疗效。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老年舌麻半年余,巧辨燥湿同病终得解 邓慧龙
2024.12.21,女,70岁主诉:舌头麻木半年余。辨证:阴血不足,燥湿合病处方:导赤散合麦门冬汤、六味地黄丸加减生地黄20木通5甘草3麦冬30陈皮9法半夏9茯苓15山药20鸡血藤30山萸肉9丹皮9全蝎3蜈蚣1条玄参95剂,水煎服反馈:舌头麻木明显好转, -
中医如何解决心理因素 李华歆
中医上讲究“治病必求本”,真正的治疗不是给他开点胃药就完事了,应该是给他安排一场惊心动魄的“话聊”!话聊的主题就是如何“减压”,给自己的心灵按摩,怎么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躲避问题! -
咳嗽 罗志琴
患者40余岁于2024年7月就诊主诉:咳嗽3月余现病史:患者咽痒后出现咳嗽,无痰,一天阵咳5-6次,余正常。后随访患者3付药喝完后咳嗽已愈。咳嗽中医辩证治疗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
“便秘20年”—2剂中药大便排泄正常 宗琪
诊断:便秘处方:柴胡肉桂干姜汤加减5剂方组:柴胡125g桂枝45g干姜30g生黄芩45g炙甘草30g生牡蛎30g天花粉60g煎药方法:每剂药2400ml水泡透,水开后煮到约1200ml,去掉药渣,单煮1200ml药水至600ml,分3次饭后半小时热服,药渣 -
从"升降出入"悟中医气化之妙 —— 兼论现代人生命之 刘颖
《素问》"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八字,恰似一把解开生命奥秘的钥匙。叶天士将升降出入发挥至极致,其"通补阳明"法尤见巧思。旬日后血糖反降,此乃"清阳升则浊阴降,气机畅则糖脂化"之理。"升降出入之道,恰是贯穿脏腑经络的隐形通道。 -
小柴胡汤加减治验案 宗琪
3月31日二诊:述鼻子仍太透气,余症尽无,咽干,纳可,大便日一行,脉同前变化不大,舌质淡,苔黄厚腻,边齿痕,更方小柴胡汤加减,方药如下:柴胡18g生黄芩15g北沙参12g知母15g甘草10g豆豉10g辛夷12g神曲10g天花粉15g生石膏30g薄荷4g(后 -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口疮案 谢江强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口疮案韩某,男,58岁。如此案患者口腔溃疡反复发作1年余,此亦可看做心烦的一种,加之易汗出、畏寒、大便日两三次偏稀不成形,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清上温下而获效。 -
针药结合治“胸痛伴头晕、咳嗽咽干”案 宗琪
患者:田某某性别:男年龄:77岁初诊日期:2025年2月15日主诉:胸痛伴头晕、咳嗽咽干。 -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第十四篇学习心得体会 刘仲书
此条当结合十二篇中苓甘五味桂枝汤和苓甘五味姜辛汤条文看。此条所列之种种症状,临床中皆有可见,谨当熟记于心。 -
伤寒论第二十八条(六) 张宝华
先生还是主在这个利水祛湿,《本经》就说术主“风寒湿痹”,咱们先生有麻黄加术,越俾加术的方药,皆在这个水湿上来的。通过研学仲景先生的《伤寒》、《金匮》,他用术主在水湿上头,这个后面有,届时我们再随时研学。
最新文章
-
伤寒论第十二条(九) 张宝华
《神农本草经》上说芍药“味苦,微寒”,桂枝、生姜辛辣,用苦以制辛,使桂枝、生姜辛散的力量更小。苦微寒的药配上甘药,还能起到养液。芍药的应用是一石二鸟了,它照顾得圆满,一方面制桂、姜的辛散,一方面助甘草、大枣以养液,甘寒益阴。这个煎药与治疗的作用密切相关的。
-
伤寒论第七条(三) 张宝华
他还说:“这是个约略之词。真正的伤寒病,我也得过,六七天的时候是个要紧的关头,病好不好在这个时候很关键。老太太们都知道,这几天是憋汗的时候,好,大约在这个时候;不好,在这个时候也减轻。那么在六七天的时候减轻,这个病就没问题了。那么这个数呢,也是约略之词。”
-
通魄汤治疗便秘案 高颖
二诊时,遂处以吴雄志通魄汤枳实30生白术50升麻6川牛膝30瓜蒌仁30白芍30肉苁蓉30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不论是王自立运脾汤,或是吴雄志通魄汤,均重用枳实,白术,健脾运脾之中,又能导气下行,对于脾虚不运的便秘,乃对症之品。肛门亦称为魄门,故本方称之为
-
中医治疗痔疮的临床用药规律分析 崔国宁
可用于治疗痔疮引起的疼痛。通过对中医治疗痔疮的临床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提高治疗效果。
-
第103条 李华歆
——高尔基1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SPRING2024条文说的是一个刚开始得了“太阳病”的患者,病情迁延了很久没有改善,这时候可能就要考虑是不是有别
-
中医下乡工作纪要 马亮
于高新医院中医科工作2年,任副主任。于唐都医院工作期间主要从事各种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累计接触各类肿瘤患者近万人次。除了日常门诊开方,在治疗室进行中医治疗,中医还参与急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且发挥了主要作用。马医生则进行中医急救,检查病人。
-
发热,全身疼痛案。 李高勤
女,29岁,兰州。主诉:受凉后发热、全身疼痛1天。患者全身疼痛,头疼,骨头疼,是津液凝聚在表,结合患者骨头疼、头疼、全身疼症状,《伤寒论》"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
伤寒论第七十五条(四) 张宝华
“以水灌之,亦喘”,这个水灌之,是古人治病的一个方法,就是拿水浇身,西医有时冰袋冷敷治病,它俩是类同的方法。所以“以水灌之”这种法子也是不对头,所以他也喘,热不得越于外而壅于里,他一定要喘的。
-
伤寒 李华歆
感谢您的大力支持)《伤寒论.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八条之我见(二) 张宝华
从这个手足冷,微恶寒,大便硬来看,这是寒实结的反应。
学习
感谢分享学习
学习
学习了
学习
学习了
学习
学习了
学习了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