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舌麻半年余,巧辨燥湿同病终得解

2025.05.22 3阅读 评论数 0 2

2024.12.21,女,70岁


主诉:舌头麻木半年余。
现病史:半年前因感冒后(可能再次感染新冠),出现怕冷,发热,咳嗽等症,在当地卫生院予以治疗后发热咳嗽等好转出院,但是出现了舌头麻木,自行服用感冒药后(具体不详)未见明显好转,随来卫生院就诊,接诊医生予以中药服用后未见效果,因此医院院长与我熟,随发来病例请教。
刻下:舌头麻木,夜间口干明显,饮水不多,凉热都可以喝,白天口干不算明显。无怕风怕冷,大便可,小便偏黄,纳可。舌淡白,苔白腻而干燥,舌有裂纹。舌尖红,舌根瘦而凹陷。

辨证:阴血不足,燥湿合病
处方:导赤散合麦门冬汤、六味地黄丸加减
生地黄20 木通5 甘草3   麦冬30
陈皮9  法半夏9  茯苓15 山药20
鸡血藤30  山萸肉9  丹皮9  全蝎3
蜈蚣1条  玄参9
5剂,水煎服
反馈:舌头麻木明显好转,随带药出院继续服用。

辨证分析:“阴血不足为本,燥湿胶结为标
 
患者高龄体弱,感冒后余邪未清,暗耗阴血,致阴液亏虚,故见: 
 
夜间口干、舌裂:阴血不足,夜间阳气入里,虚热灼津; 血不足舌而淡白。
 
舌根瘦凹:肾阴亏虚,不能上濡舌体; 
 
舌尖红,小便黄:心火偏亢,虚火上炎,下移小肠  

然舌苔白腻而干,提示湿邪未去,湿性黏滞,与燥相合,形成“燥湿胶结”之复杂病机:  
湿阻气机:津液不得上承,故口干反不欲多饮; 湿郁化燥:苔白腻却干燥,湿邪久留化燥伤阴。 

组方解析:滋阴润燥、祛湿通络并重
针对“阴血不足+燥湿同病”的矛盾,处方以“养阴不助湿、祛湿不伤阴”为原则,三管齐下: 

1. 导赤散(生地黄、木通、甘草)——清心养阴

生地黄20g:滋阴凉血,清心火而润燥; 木通5g:通利三焦,导心火下行(小剂量防伤阴); 甘草:调和诸药,缓木通之寒。 针对:舌尖红、小便黄等心火偏亢之象。 

2. 麦门冬汤化裁(麦冬30g、半夏9g、山药20(山药代粳米))——滋阴燥湿

麦冬、山药重用,滋阴,生津止渴; 半夏:燥湿化痰,与麦冬山药配伍,润燥相济,防麦冬滋腻碍湿。 针对:夜间口干、苔干之阴伤,兼化白腻苔之湿浊。 

3. 六味地黄丸加减(地黄、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填补肾阴

山药20g、山萸肉9g:补脾益肾,固摄下焦; 生地、丹皮9g:滋阴清虚热,防阴虚火动; 茯苓15g:健脾渗湿,助运化而祛湿。 针对:舌根瘦凹、裂纹等肾阴不足之象。 

4. 辅以通络祛风、养血活血(全蝎、蜈蚣、鸡血藤)
全蝎3g、蜈蚣1条:虫类药搜风通络,专治顽固麻木; 生地黄、鸡血藤30g:养血活血,舒筋活络。 针对:舌淡白、舌麻半年,血虚久病入络,需养血活血通络祛风。 

5. 佐使调和(玄参、陈皮)
玄参9g:玄参可敛浮游之火;陈皮9g:理气燥湿,助半夏、茯苓运化中焦。 

思考:为何不用单纯滋阴或祛湿?
若仅滋阴(如单用六味丸),恐滋腻碍湿;若单祛湿(如二陈汤),恐耗伤阴血。本案燥湿同病、虚实夹杂,需在矛盾中求平衡,体现中医“双向调节”智慧。

老年舌麻非小疾,辨证需察燥湿离合。此案以滋阴润燥为本,祛湿通络为标,方证相应,可为复杂病机诊疗提供思路。后续需观察患者服药后舌苔变化及麻木缓解程度,灵活调整滋阴与化湿药物比例。 

(注:本文为中医学术探讨,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记录医案和中医学习笔记,属本人对中医的热爱,每天总结经验才能不断成长,可能和每个人的体系和思路不同,如不正确之处望得到各位同道的指正。


➻➻➻➻➻➻➻➻➻➻➻➻➻➻➻➻➻➺➺➺➺


邓慧龙,执业医师,蜗居湖南怀化,师承当地中医龙惠强,2022年师从广西钦州市名中医、主任医师林佳明,学习经方、火针。喜欢中医、经方、针灸、中华传统文化。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邓慧龙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阴毒汤—临证治验案 宗琪

    在加上患者精神差,舌质暗,舌下瘀明显,考虑是瘀血为患,故以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治疗,加桔梗以宣肺,利咽,调血脉。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

  • 桂枝汤治疗怕风、怕冷、汗出医案 张训景

    徐某某,男,32岁,2023.06.16初诊主诉:怕风、怕冷、汗出3年余。2023.07.07三诊怕风、怕冷、乏力好转,汗出改善不明显,眠差。汗出,怕风,怕冷,紧张均消失。

  • 针灸行气思考 曹雪盼

    针刺之法首要在三得气守气行气其中行气之法应是最不易行气之法即让施针者使针感传于患处例如肩周炎:针刺穴位使针感传到肩膀处腰腿疼痛使针感传到腰腿处等等但在实际针刺时并非真的如施针者所愿即针感不能随心所欲按着医生的意愿传导作为一名针灸大夫在临床中不难发现针刺内关

  • 萎缩性胃炎逆转了 刘艳兵

    慢性萎缩性胃炎3年余,在全国各地医院检查治疗效果不佳,身为成功人士的他深知萎缩性胃炎如不及时治疗极有可能癌变的可能性,内心极度恐惧,今慕名而来看诊。同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胃排空的时间会较长,增加了胃黏膜与致癌物质的接触时间,从而引起了癌变。

  • 股骨头坏死 潘洪波

    两张专门用来调理股骨头坏死的经方。我比较常用的用来调理股骨头坏死的有两张经方,一张是桃红四物汤,一张是苓桂术甘汤。刚开始以为是累着了,但是没想到又过了一个月,直接拄上了双拐去医院检查确诊为:右侧股骨头坏死2期。

  • 养肝护肝 谢江强

    养肝护肝中医认为“肝主藏血”,即肝脏具有贮藏、收摄血液,调节血量之功能。应多食强肝养血、排毒护肝的食物,如鸡肝、党参、花生、红枣、枸杞子、红豆、黑豆、猪肝、天麻、柴胡、菊花、车前草等。

  • 夏日手札 张宝华

    之述,足征其为病邪性属阳。可见暑邪热盛则易伤害肺气而现诸多关乎肺之症状。暑邪为“六淫”、“六邪”之一,其发病在夏暑季节,夏至后毗邻小暑、大暑二气,此正值暑热之时。《内经》以夏至日为界划分温病与暑病。如《素问·热论》:“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 那并不通畅的心路 谢江强

    那并不通畅的心路刘大爷最近犯了难,因为老爷子近来常常感到心慌气短,胸口憋得慌。正好小区里组织体检,这一查不要紧,体检的医生告诉刘大爷他得了冠心病。体质不同,患冠心病的原因也不会一模一样。

  • 经方实验录之感冒 张宝华

    既往有便秘,腰脱,胃肠功能紊乱等病病史。柴胡30克、生黄芩15克、葛根20克、麻黄10克、生桂枝15克、炙甘草15克、生姜15克、大枣15克、生白芍15克、生党参15克、姜半夏15克5帖,颗粒剂,内服一天2次药后反馈曰:感冒诸症几无,遗关节不适,大便不调,

  • 经方实验录之反复感冒 张宝华

    某老年88岁女性患者。可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经》曰,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