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腹胀验案一则
热爱中医的朋友请点击下方页面关注小编公众号,获取更多中医知识!
医案
面诊患者
男 年42岁,现居广东深圳
2025年04月18日初诊
以“上腹胀满1年余”为主诉就诊。
现病史:患者述其近1年余来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胀满,自觉餐后及情绪波动时症状明显,并伴嗳气、打嗝,排气增多,时有反酸,食欲尚可,但不敢多进饮食,睡眠一般,曾服用西药抑酸护胃、促进胃肠动力类等药物数月后上述症状未见缓解,上述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故来诊求治!
刻诊见:自觉餐后及情绪波动后上腹部胀满症状明显,近来食欲一般,时有打嗝嗳气,大便偏稀,平素运动较少,口不觉渴,饮后腹胀,稍觉恶寒,汗出较少,舌红,苔白,质略暗,左关弦,右关脉沉弦!
证解 :此为少阳夹太阴证,少阳郁热则气机不畅,水停则易为湿,气滞则易生热,湿热搏结,遂成腹胀!
四诊合参辨为:少阳太阴合病!
治以:疏解少阳,蠲痰除饮!
方: “小柴胡汤”加减
方解:“柴胡”、“黄芩”疏解少阳郁热,“枳实”、“厚朴”行气消胀,“赤芍”、“丹皮”活血化瘀,“生姜”、“半夏”蠲痰除饮,“麦冬”养阴,“陈皮”化痰,“白术”、“茯苓”补土制水!
嘱患者暂服用上方三剂,适当增加运动,以观后效!
效:2025年04月25日复诊:患者自诉经服上方三剂后效果良好(服用中药期间未用任何西药),自觉腹胀症状较前明显减轻,口已觉渴,已无畏寒,唯有夜间多梦,嘱续用前方加减以观后效!
(以上药物剂量仅适合该患者当时情况,切不可轻率误用!)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看病需要医生具体诊断,切不可以身试药,已开启赞赏模式,支持小编原创文章!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转发及邀请热爱中医朋友加入公众号,感谢大家大力支持!)
经方苑

微信号yangzhengtang123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春江赋 陈鹏
春江赋文'陈鹏医生孤舟无心,泊两岸;雁南飞时,何来归?再奏一曲高山流水再梦一回,随梦而追人生难得一知己难得一知己----………………陈鹏医生,笔名一尘,百江诗社社员。成都中医大学2003年研究生,浙江杭州某医院工作。 -
发热要不要用抗生素 谢江强
儿童发热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用抗生素,所以很多家长都有没用药孩子自己好了的经验,这样的经验在网上随处可见。但医生的经验却和家长恰恰相反,因为医生每天处理大量的病例,每个医生都曾经碰到过一些严重感染需要用抗生素的病例。 -
伤寒论第二十三条(五) 张宝华
那么先生开始说“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
精伤学说-五脏病以心之神乱 赵立生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五脏有疾,非风、非湿,乃心之神乱也。”这是对五脏病以心之神乱为依据的基本描述。情志活动与五脏生理、病理关系密切。 -
咳嗽(肺阴亏耗证)医案 吴春水
自述咳嗽次数明显减少,咽干口燥症状有所缓解,声音嘶哑也有减轻。午后潮热、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
伤寒论第六条(四) 张宝华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吃泻药,更伤津液了,现“小便不利,”这就是津液丧失得太甚了,小便没有了,津液严重匮乏,鸟的资源匮乏了。所以泻下、发汗都是亡津液、亡血液的。与此同时,津血误伤,眼睛则失去血液的濡养,就发直。 -
湿温潮热与伏火发热的临床辨证要点以及区别 崔国宁
湿邪遏阻阳气,热邪不能外透,蕴伏于内而发为潮热。伏火发热-临床辩证要点-发热特点:发热多为高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这是因为伏火是火热之邪伏藏于体内,一旦发作,火势较猛。 -
伤寒论第七十五条(三) 张宝华
我们治病得分表里,这都是最基本的。像风湿这类的病,它是在表,应该由里吃药,使它由外解。你要往里头捂,越捂越坏,这是违背治疗的原则。所以“以水灌之”这种法子也是不对头,所以他也喘,热不得越于外而壅于里,他一定要喘的。 -
97条 李华歆
1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
伤寒论之五十九条(二) 张宝华
哪有“大下之后,复发汗”的,这我是没遇到过。他是体内的津液匮乏了,没有水液了,这样导致的小便不利。这种情况“勿治之”,千千万万不要再利小便了。师之教化就在这,你可得上心记下来,刻在骨子里,可不能犯前面那样二百五的低级错误。
最新文章
-
黄褐斑 谢江强
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的发病多因内分泌失调,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增多,刺激局部黑素增加所致,此外还与精神因素、紫外线照射、化妆品等有关。黄褐斑的基本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以虚为本,以瘀为标。黄褐斑影响美观,常使患者出现情绪抑郁、失眠多梦等症。
-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 王健
中医治病的手段有很多种,例如中药内服,针刺,推拿,艾灸,拔罐,膏药,正骨等等,是因为针对不同病症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每种治疗方法都有最佳适应症。推拿联合针刺后,患者当即可以感觉到疼痛和活动范围有很大改善。
-
初步认识肺心病的诊治 张宝华
中医治疗肺心病,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调整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不仅能够提高肺心病的治疗效果,还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综上,肺心病的中西医诊疗各有特色,各有优势。
-
沙参麦冬汤加味治疗失眠(舌苔剥脱)医案 张训景
胡某,女,50岁,2024.03.09初诊主诉:眠差数月。2024.04.13经1月的调方治疗。舌苔剥脱完全消失。多数医生患者喜用酸枣仁,茯神、茯苓、首乌藤、龙骨、牡蛎等各种安神药治疗失眠。虽然沙参麦冬汤的功用没有治疗失眠,但病因去除,失眠自然就消失了。
-
柏叶汤3剂治愈咳血医案 张训景
樊*,女,57岁,2024.01.08就诊主诉:咳嗽、咳痰伴咳血10天。感冒后失声,伴有咳血,为血块,褐色。7剂后咳血未再出现,咳嗽基本消失。《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中医讲“血无止法”。柏叶汤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咯
-
伤寒论(38-39) 李华歆
1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2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
《伤寒论》 李华歆
感谢您的大力支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
腹痛、反酸治验。 李高勤
主诉:腹痛20年,反酸1月。平素怕冷,偶有胸闷不适,有表证的证据了,也有可能是太阴中风,可以治疗性判断。
-
紫参汤 李华歆
——佚名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紫参汤!《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下利,肺(腹)痛,紫参汤主之。紫参汤紫参半斤甘草三两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
-
癌性疼痛,也可以口服中药止痛 于军
女,65岁,肺部肿瘤术后8月剧烈疼痛2月。患者在唐都医院手术后一直在我院肺病科中医治疗气短,气喘、咳嗽、胸闷等症,2月前开始背痛、手术切口处疼痛,口服中西药类止痛药,效果不佳。中药饮片开方7付,嘱现用止痛药继续服用,待中药起效后逐渐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