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

2025.05.20 538阅读 评论数 1 0

哮喘

【案一】肺肾不足,恋痰未尽

(1)华某,男,13岁。2018年12月6日就诊。

13岁小儿,3岁时曾患肾病,体质较弱,易于感邪,感作哮喘,现病情尚稳,但晨起嚏多,偶咳仍作,夜寐有汗,舌红苔黄,纳谷一般,二便尚调,此肺肾不足,法当调补肺肾。

处方:

生地黄150克 干百合120克 炒白芍100克 川贝母30克

生甘草30克 麦门冬120克 太子参120克 五味子30克

炙鳖甲120克 山萸肉100克 怀牛膝100克 川石斛120克

女贞子100克 炒白芍100克 生牡蛎120克 生黄芪120克

怀山药100克 云茯苓150克 南沙参120克 蛤蚧一对(去头足)

海浮石100克 款冬花100克 蜜紫菀60克 苦杏仁60克

净蝉衣30克 黄菊花100克

另:朝白参60克 陈阿胶120克 冰糖650克 黄酒适量

按:该孩患肾病以后,病情虽愈,但肾之精气已伤,肾精既伤,则不能滋养肺金;其盗汗苔黄,晨起多涕,偶作咳嗽,肺气阴不足、卫表不固;其感则哮喘发作,本为肺虚肾不纳气。故病情稳定期,宜调补肺肾为主。方选百合固金汤合生脉散滋养肺肾,益气养阴;炙鳖甲、山萸肉、怀牛膝、川石斛、女贞子、炒白芍、生牡蛎滋肾阴敛阴;朝白参、生黄芪、怀山药、云茯苓、南沙参补脾益肺;蛤蚧温肾纳气;海浮石、款冬花、蜜紫菀、苦杏仁润肺化痰;净蝉衣、黄菊花清疏肺热。全方合之,肺肾同补,标本兼顾。

【案二】肺肾不足,恋痰未尽

(2)李某,男,7岁。2018年12月7日就诊。

7岁小儿,哮喘时发已有数年,晨起涕嚏,少量咳嗽,纳谷不香,舌红苔净,二便尚调,此肺肾不足,卫外不固为主,法当调养肺肾,兼以醒胃。

处方:

生黄芪120克 太子参120克 麦门冬100克 五味子30克

生地黄150克 女贞子120克 炙鳖甲120克 山萸肉100克

怀山药120克 莲子肉120克 川石斛100克 生玉竹100克

云茯苓100克 当归身100克 南沙参100克 干百合120克

款冬花100克 蜜紫菀100克 海浮石120克 浙贝母100克

条黄芩80克 净蝉衣30克 鸡内金100克 莱菔子100克

六神曲100克 炒谷芽100克 广陈皮30克 清甘草30克

蛤蚧一对(去头足)

另:生晒参50克 陈阿胶120克 冰糖500克 黄酒适量

按:7岁小儿,哮喘时发,已有数年难愈,此肺脏必虚,累及于肾;其晨起涕嚏,少量咳嗽,则是肺气不固,尚有痰恋;病久伤胃,则纳谷不香;舌红苔净也是气阴不足之症也。崇“痰之本源于肾,痰之动主于脾,痰之成贮于肺”之理,当补益肺气,滋补肾阴,理脾醒胃。方选黄芪生脉散益气养阴;生地黄、女贞子、炙鳖甲、山萸肉滋养肾阴;怀山药、莲子肉、川石斛、生玉竹、云茯苓健脾益胃;蛤蚧温肾纳气定喘;生晒参、当归身、陈阿胶调补气血;南沙参、干百合、款冬花、蜜紫菀、海浮石、浙贝母润肺化痰;条黄芩、净蝉衣清疏肺热;鸡内金、莱菔子、六神曲、炒谷芽、广陈皮、清甘草醒胃助运。全方合之,补虚可固本,健运可理脾醒胃也。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谢江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孩子的大部分疾病与“脾虚”有关 谢江强

    孩子的大部分疾病与“脾虚”有关脾胃虚弱的孩子,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生病为什么说孩子的身体问题大部分是由脾胃问题引起的呢?孩子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外感类疾病,另外还有一些发育迟缓、瘦弱等问题,这些无一不与脾胃虚弱有关。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六十五)婴儿食物过敏 钱开达

    西医认为过敏病症系饮食药物疾病和环境引起的非正常免疫反应,其结果是人体组织细胞损伤,造成各种过敏病症。善持堂十月底接诊过一个患过敏症的婴儿。善持堂根据传统中医理论以自拟的健脾消食新过敏煎施治。半月后随访,患儿饮食正常,食物过敏已不存在。

  • 关于矢气的浅论 曹雪盼

    近来诊治了些患者都有些有趣的现象故稍微总结一下几个患者证型不同症状不同但在治疗的过程中都出现了矢气重的现象故分析讨论如下:第一个患者女性怕冷畏寒四肢小腹最重小便频数纳差不能食冷便秘辨证为脾肾阳虚给予大量温阳药附子补骨脂巴戟天等服药后有肠鸣矢气重后第二诊三诊

  • 股骨头坏死 潘洪波

    两张专门用来调理股骨头坏死的经方。我比较常用的用来调理股骨头坏死的有两张经方,一张是桃红四物汤,一张是苓桂术甘汤。刚开始以为是累着了,但是没想到又过了一个月,直接拄上了双拐去医院检查确诊为:右侧股骨头坏死2期。

  • 寒温之争 李华歆

    小编今天想通过一则医案为大家讲一讲所谓的“寒温”之争!这样再一看你会发现其实患者的病还是那个“病”,理论还是运用了“伤寒”的道理,而药却比伤寒更加拓展,所以“寒温”之争本不应该,大家都是师出同门,本应该互相学习,相煎何太急!

  • 患约不至偶感 张宝华

    有约不至在天阴?复是医名萤火微?窗外阵雨不期遇,伊人屏上医案行。几两碎银平生倚,草木笔下见世俗。惯看白衣悟了道,谁信丹心字珠玑。甲辰年,庚午月,己酉日,未时,张宝华医师于药堂处偶感而发。

  • 再谈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运用的一些心得 王井清

    柴胡桂枝干姜汤见于《伤寒论》第147条,原文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伤寒论》里有一个很有名的方子——柴胡桂枝干姜汤。

  • 关格 谢江强

    关格是指由于脾肾阴阳衰惫,气化不利,湿浊毒邪犯胃导致的以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危重病证。本病当积极治疗水肿、淋证、癃闭等原发病,以及预防感冒、温病的发生,这是预防关格发生的关键。关格后期,病情危笃,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救治。

  • 经方实验录之肺癌,肺结节,脑梗,乙肝 张宝华

    侯某某,男,65岁。诊断为肺癌、肺结节、脑梗、乙肝等,经手术治疗后咳嗽咳痰减。

  • 伤寒论 李华歆

    这点位于少阳篇的269条也可以作为参考,这里所说的“无发热”其实是暗指患者此时“有小热”,这种热应该是主观感受到的,比如,临床上遇到经常熬夜的患者,他们很多都会说自己有时候觉得自己身体发热,但是测体温又是正常的,其实它是一种“虚热”也可以说是郁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