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
【案一】心阴不足,余邪未尽
成某,女,13岁。2018年12月17日就诊。
足13岁小囡,病毒性心肌炎以后早搏频发已有两年,形神不振,纳谷不香,咽红时炎,舌红苔薄腻,二便尚调,此心阴不足,余火湿食未尽,当先消化,然后清补。
处方:
(汤剂处方:川厚朴5克、广藿香10克、佩兰叶10克、云茯苓克、薏苡仁15克、滑石12克、鸡内金10克、炒谷芽10克、六神曲10克、苦参6克、紫丹参10克、川石斛10克,7剂)
炙甘草30克 桂枝40克 太子参200克 生地黄250克
麦门冬100克 火麻仁100克 大红枣100枚 川石斛100克
焦栀子100克 淡竹叶100克 黑玄参150克 苦参100克
紫丹参100克 川芎60克 制首乌100克 当归身60克
生黄芪200克 酸枣仁120克 柏子仁120克 灵芝100克
云茯苓150克 佩兰叶100克 炒谷芽100克 鸡内金100克
六神曲150克
另:朝白参50克 陈阿胶150克 冰糖450克 黄酒适量
按:该孩患病毒性心肌炎后,气阴已伤,湿热毒留恋,心脉受损,故早搏频发,形神不振;其纳谷不香、舌红苔薄腻,乃脾运失健,内有湿食。调补前先以汤剂化湿消食。汤方选川厚朴、广藿香、佩兰叶、云茯苓、薏苡仁、滑石、鸡内金、炒谷芽、六神曲渗湿消食,醒脾助运;苦参、紫丹参、川石斛解毒活血,养阴生津。服药7剂以后腻苔已薄,纳谷已动,余邪渐清,乃予膏方调治之。方选炙甘草汤去生姜加石斛以益气养阴复脉;焦栀子、淡竹叶、黑玄参、苦参清心之余热;紫丹参、川芎活血通脉;制首乌、当归身、陈阿胶、朝白参、生黄芪益气养血;酸枣仁、柏子仁、灵芝养心安神;云茯苓、佩兰叶、炒谷芽、鸡内金、六神曲化湿消食,助运防腻。全方合之,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养血,安神养心之效。
【案二】气阴不足,肺卫不固
杨某,男,11岁。2019年12月8日就诊。
11岁小儿,曾患病毒性心肌炎,平素易感,咳嗽时有,咽喉微红,面色较黄,汗出较多,纳可喜饮,舌红苔净,二便尚调,气阴不足,肺卫不固,治以益气养阴。
处方:
生黄芪150克 焦白术100克 关防风100克 太子参150克
云茯苓150克 清甘草30克 广陈皮30克 麦门冬100克
五味子30克 女贞子100克 旱莲草100克 生地黄150克
怀山药120克 北沙参120克 川石斛100克 天花粉100克
制首乌120克 当归身100克 干百合120克 款冬花120克
川贝母30克 苦参100克 紫丹参100克 黑玄参100克
黄菊花100克 远志60克 柏子仁120克 炒白芍120克
炒谷芽100克 六神曲100克
另:朝白参50克 陈阿胶120克 冰糖450克 黄酒适量
按:病毒性心肌炎多为中医之心脉痹阻,其常为感邪以后邪气内客于心,使心之气阴受损,导致心主血脉的功能异常所致。如《黄帝内经》曰:“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该孩虽病尚稳,但平素易感,面色萎黄,汗出较多,舌红喜饮,乃脾气不足,心气失养,肺气不足,卫外不固,病邪时袭所致。故膏方调治,当以健脾益气,补益心肺气阴(血),从本而论,并兼顾时咳、咽炎之易诱发病邪,随症而治。方选玉屏风散合异功散、生脉散加朝白参以健脾益气固表,并补益心之气阴,三方合力而施;加二至丸、生地黄、怀山药补肾阴求精血同源;北沙参、川石斛、天花粉清养生津和胃;制首乌、当归身、陈阿胶补血养血;干百合、款冬花、川贝母养肺润肺化恋痰;苦参、紫丹参、黑玄参、黄菊花解毒活血利咽;远志、柏子仁、炒白芍宁心益阴;炒谷芽、六神曲消食助运。全方合之,以调本为主,兼顾治余留之邪。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伤寒论第一百一十条(一) 张宝华
一百一十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一般说太阳病在一两天的时候并不传,那么这条“二日反躁”,这个躁,就是胃不和则躁,烦躁,那么这说明什么呢? -
幼儿急疹—育儿路上的纸老虎 谢江强
幼儿急疹的另外一个特征是皮疹,典型的表现是“热退疹出”,但也可以在发热的时候出现,皮疹一般先出现在躯干上,然后蔓延到颜面和四肢,2~3mm大小,呈淡粉色或玫红色,按压可以退色,可以持续1~3天,也有的仅持续几个小时就消退了,消退后不会留下痕迹。 -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六) 张宝华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有一样他没好,脚还是挛急,“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那就不能再吃甘草干姜汤了,得变方了,更换芍药甘草汤。那么此时再给芍药甘草汤,缓其挛急,其脚即伸。 -
清胃热,化血浊,治疗肥胖症思路 高颖
患者男性,40岁,因肥胖症、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前来就诊。血浊是指血液受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失去其清纯状态,变得秽浊,导致血液运行和功能异常的病理状态。荷叶升清降浊,能助脾胃运化,清化湿浊,减少体内浊邪的生成,有助于改善血浊状态。 -
从《哪吒》看中医 李华歆
看完《哪吒2》后,小编突然觉得它的成功可能会给中医未来发展一点启示!《哪吒》的故事是基于中国的神话故事,而中医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二者似乎有些无法割舍的关系,小编从《哪吒2》的成功得到了一点感悟! -
栀子豉汤合酸枣仁汤治疗失眠医案 高颖
用栀子豉汤合酸枣仁汤加减:焦栀子9克、淡豆豉12克、炒酸枣仁15克(打碎)、生川芎9克、盐知母9克、茯苓20克、炙甘草6克、茯神20克、制远志10克、首乌藤30克、柏子仁20克、炒麦芽15克。酸枣仁补养肝血,使血液能濡养头目,减轻眩晕症状。 -
伤寒论第二十条(一) 张宝华
二十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
中医治疗淋巴结核的临床应用体会 崔国宁
因发现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2个月就诊。继续治疗2个月,淋巴结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总之,中医治疗淋巴结核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贴敷操作规程 谢江强
8.加强医嘱,注意观察贴敷时因多数时间医者难以观察到,所以要加强医嘱,使贴敷者掌握一定的贴敷常识,特别对于年老、年幼、体弱等特殊人群和使用发疱疗法的人群,要随时自行观察贴敷部位的情况,如出现皮肤过敏现象应及时去除贴敷药物。 -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探讨 高帆
小柴胡汤作为中医经典方剂,具有广泛的适应症和确切的临床效果。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小柴胡汤的多重药理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然而,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仍需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科学配伍,合理使用,以充分发挥其疗效,避免不良反应。
最新文章
-
通耳方(自拟方)治疗突发性耳鸣耳聋 陈锦辉
通耳方(自拟方)治疗突发性耳鸣耳聋处方:柴胡12克,川芎10克,香附10克,黄芩8克,太子参30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枚,石菖蒲6克,葛根30克。因此使用葛根的升阳作用来治疗耳鸣耳聋。
-
小青龙汤治疗反复咳嗽医案 张训景
薛*,女,34岁,2023.09.21初诊主诉:反复发作咳嗽7年,再发半月。夜间平躺及晨起咳嗽明显。半月前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症状。2付咳嗽基本消失。2023.10.11复诊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六十五)婴儿食物过敏 钱开达
西医认为过敏病症系饮食药物疾病和环境引起的非正常免疫反应,其结果是人体组织细胞损伤,造成各种过敏病症。善持堂十月底接诊过一个患过敏症的婴儿。善持堂根据传统中医理论以自拟的健脾消食新过敏煎施治。半月后随访,患儿饮食正常,食物过敏已不存在。
-
关于矢气的浅论 曹雪盼
近来诊治了些患者都有些有趣的现象故稍微总结一下几个患者证型不同症状不同但在治疗的过程中都出现了矢气重的现象故分析讨论如下:第一个患者女性怕冷畏寒四肢小腹最重小便频数纳差不能食冷便秘辨证为脾肾阳虚给予大量温阳药附子补骨脂巴戟天等服药后有肠鸣矢气重后第二诊三诊
-
为什么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孩子越来越多 谢江强
为什么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原因有三种:一是吃重口味的食物多了,肝脾功能失调;二是情绪不好;三是孩子的左右脑发育不平衡。孩子的妈妈感叹道:“罗老师,为了让孩子上这个学校,我们做家长的可没少费心……”
-
寒温之争 李华歆
小编今天想通过一则医案为大家讲一讲所谓的“寒温”之争!这样再一看你会发现其实患者的病还是那个“病”,理论还是运用了“伤寒”的道理,而药却比伤寒更加拓展,所以“寒温”之争本不应该,大家都是师出同门,本应该互相学习,相煎何太急!
-
再谈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运用的一些心得 王井清
柴胡桂枝干姜汤见于《伤寒论》第147条,原文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伤寒论》里有一个很有名的方子——柴胡桂枝干姜汤。
-
中医条文 李华歆
最近背到《伤寒论》中这条感悟颇深!(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看病需要医生具体诊断,切不可以身试药,已开启赞赏模式,支持小编原创文章!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转发及邀请热爱中医朋友加入公众号,感谢大家大力支持!
-
《伤寒论》中生姜、大枣用法 高群
生姜一共是有39个方子涉及,以温胃为主要作用。在《伤寒论》中有不同的用法,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1.助运化。生姜也是呕家圣药,治疗恶心呕吐常用。主要与生姜、人参、甘草配伍。这个在《伤寒论》主要是十枣汤,《金匮要略》里主要就是葶苈大枣泻肺汤。
-
《伤寒论》中白芍用法 高群
白芍在《伤寒论》中,共涉及37个方剂。白芍具有“小大黄”的称号,有一定的腹泻作用。《伤寒论》中对此盖章认证的是真武汤加减法,“若下利者,去芍药”;用这个作用治病的,麻子仁丸。总的来看,白芍补充“营气”。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