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标签:
腹胀
诊断:腹胀处方: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减,姜厚朴10g、生姜6g、姜半夏9g、人参9g、陈皮9g、枳实9g、香附15g、木香9g、肉苁蓉15g、炒麦芽15g、炒谷芽15g、火麻仁15g、竹茹9g、旋覆花9g、代赭石15g,此方加减1月中药日一剂服用。随访
2025.04.29
罗志琴
咳嗽
患者40余岁于2024年7月就诊主诉:咳嗽3月余现病史:患者咽痒后出现咳嗽,无痰,一天阵咳5-6次,余正常。后随访患者3付药喝完后咳嗽已愈。咳嗽中医辩证治疗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2025.04.29
罗志琴
大剂量破格救心汤帮助外婆度过年关
因不在现场,未能诊脉查舌,但结合上症及报告,我认为外婆已然到了阴盛格阳的地步,当即便投大剂量破格救心汤回阳救逆,潜浮龙于水渊。阴阳离厥之机,投大剂量破格救心汤挽生命于水火。破格救心汤以及后面收尾的桂枝法的使用,待有时间了在详细写出来和大家探讨。
2025.04.29
王永利
通天汤治疗尿频多尿症
郭志辰老师的"通天汤"是其智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经典方剂,以调节人体能量运动为核心,尤其针对太阳区域(膀胱经)能量失衡引发的尿频、尿多等症状。多年服壮腰健肾丸,尿频多尿无改善。
2025.04.29
伍丽贤
伤寒论第五十二条
五十二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这条跟上面的一样,如出一辙是的,只是脉浮而数,桂枝汤也脉浮而数呀,单凭脉浮而数就宜麻黄汤?要是太阳伤寒表实证那就不光是无汗,头疼、腰疼、骨节疼,这都是麻黄汤证,这是必有的症状,同时病人得恶寒。
2025.04.29
张宝华
孩子和烟
我诊治的一个病儿患哮喘一年,他家里有祖父母、父母共五口人,其中有两人吸烟。病儿时不时还趁大人不在,偷偷吸大人抽的烟,虽然只是个别的偶然事件,但从医学角度是不允许孩子吸烟的。孩子过早的接触烟,身心都会受害,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2025.04.29
谢江强
调频收音机与中医诊脉的对比分析
基于调频收音机与中医诊脉的对比分析:一、信息捕捉方式的类比-调频收音机:通过天线接收电磁波信号,需从复杂电磁环境中筛选特定频率,依赖高频放大、混频、鉴频等技术分离信号,同时需排除地形、建筑物等物理干扰。
2025.04.28
徐延勇
伤寒论第五十条
五十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脉浮紧者”,一般情况下,浮紧脉就是太阳伤寒的脉,表实嘛。这条的脉迟正说明里虚,仲景先生有新加汤,就治这个里虚的情况。
2025.04.27
张宝华
术附汤治疗肩周炎
-诊处方:生白术30g,炮附子15g,炙甘草6g,生姜18g,大枣3枚。总结术附汤治疗肩周炎的核心在于"温阳散寒,暖肌通络",尤其适合慢性、虚寒型患者。
2025.04.27
伍丽贤
麻 黄 Máhuáng
因其外可开皮毛之郁闭以宣畅肺气,内可降上逆之肺气以复其肃降,有平喘止咳之功,可用于多种喘咳,尤宜于风寒束肺之喘咳。小儿、年老体虚者宜用麻黄绒。本品发汗力强,故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慎用。麻黄碱有兴奋中枢的作用,故运动员慎用。
2025.04.26
谢江强
经方治疗腹胀验案一则
医案面诊患者男年42岁,现居广东深圳2025年04月18日初诊以“上腹胀满1年余”为主诉就诊。效:2025年04月25日复诊:患者自诉经服上方三剂后效果良好,自觉腹胀症状较前明显减轻,口已觉渴,已无畏寒,唯有夜间多梦,嘱续用前方加减以观后效!
2025.04.25
李华歆
厌食
造成厌食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喂养不当以及儿童自身不良的饮食习惯。中医学认为,小儿厌食病在脾胃。小儿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之无味,多食或强迫进食后出现脘腹饱胀感,胸脘部憋闷感,频频打嗝,形体偏瘦,面色欠佳,精神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尚有力。
2025.04.25
谢江强
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医案
治疗上选用经典方剂半夏厚朴汤加减。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原方用于治疗“梅核气”,即咽喉部如有物阻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之症。《金匮要略》“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采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痰气交阻型梅核气及口臭,疗效显著。
2025.04.24
张训景
伤寒论第四十九条(一)
四十九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这个样子就不能吃发汗药了,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要津液逐渐恢复,复归常态后,自然就出汗,这个病就可以好的。
2025.04.24
张宝华
紫苏
紫苏常用于治疗胃肠型感冒。小贴士紫苏叶可以煎汤服用,但不宜久煎。紫苏叶可以用粗盐来腌渍成咸菜,日常食用,风味独特,还可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将新鲜的紫苏放在寿司中同食可降低海产的毒素。
2025.04.24
谢江强
从"火郁发之"谈温病透热法的现代演绎
吴鞠通"火郁发之"四字顿启灵犀。家属惊惶之际,忽见其周身红疹透发,热势骤降至37.8℃。据"气虚发热"理论,用补中益气汤加青蒿12克、白薇9克,仿"甘温除大热"法,三日热退。此证印证东垣"阴火"学说,示人透热不必尽用寒凉。
银翘散
白虎汤
温病条辨
升降散
蝉蜕
姜黄
大黄
青蒿
佩兰
葱白
白通汤
安宫牛黄丸
清营汤
紫雪丹
薄荷
栀子豉汤
犀角地黄汤
鳖甲
达原饮
麻黄附子细辛汤
桔梗
马勃
浮萍
西河柳
柴胡
黄芩
丹皮
赤芍
薄荷脑
葡萄
2025.04.23
刘颖
药食同源的桑叶
入药的桑叶多在10~11月间霜后采收。陈士铎在《本草新编》中强调了桑叶和桑葚补肾的作用。桑葚和桑叶功效类似,可使发须乌黑,止渴润燥,添精益脑。锅中加水烧开,放入食材煮10-15分钟,调味后就能得到清淡鲜美的桑叶汤。
2025.04.23
欧阳慕颖
与孩子睡床的分与合
很多家长为了晚上方便照顾孩子,从其出生起就与之同床而眠,久而久之,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感越来越强,家长也会因过于宠溺孩子,舍不得与之分床而睡,这对其健康成长极为不利。这样不仅利于孩子的呼吸,也可防止熟睡时家长对孩子造成误伤,为其将来分室而睡打下基础。
2025.04.23
谢江强
仲景教你如何治疗假期综合征
看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可能会记得这几个条文,它们都有“假期综合征”的影子!所以“假期综合征”的患者其实并不是真的没有问题,而是他们平时忽略了!
2025.04.22
李华歆
真武汤和四逆散治疗脾肾阳虚阳痿应用体会
2022年10月12日上午,李某,男,28岁,身高179厘米,体重87公斤,未婚,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拟方同二诊,服用10付,复诊检查性激素,前列腺液。
2025.04.22
何明
从"痰瘀互结"谈代谢综合征的破局之道
一位腹大如鼓的中年男性,体检报告上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血压三项标红,西医诊断"代谢综合征"。医者若只见血糖、血脂之标,不察痰瘀互结之本,终是扬汤止沸。
2025.04.22
刘颖
孩子性早熟,家长应该知道哪些
“性早熟”一词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也引起了医生和家长们的广泛重视。那么性早熟是怎么一回事,又该如何规避?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岁前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女孩发病率较男孩多,约为男孩的9倍。性早熟会对孩子产生一些不利因素。
2025.04.22
谢江强
从"痰瘀同治"悟王清任逐瘀汤之玄机
忽忆王清任《医林改错》中"血瘀证"描述:"胸不任物,胸任重物,皆血瘀也。此非恶化,实乃"瘀血化水,邪有出路"之兆。王氏若在当世,或会创"网络逐瘀汤"——通数据之塞,化信息之毒,疗时代之疾。
丹参
血府逐瘀汤
柴胡疏肝散
胖大海
医林改错
通窍活血汤
麝香
石菖蒲
桃仁
红花
水蛭
黄芪
瓜蒌皮
葶苈子
胆南星
竹沥
猪肝
土鳖虫
苏木
桂枝
细辛
栀子
丹皮
九香虫
冰片
防风
玉屏风散
合子
虫药
三七
2025.04.21
刘颖
经方实验录之咳嗽
初诊:某63岁男性,基础病见高血压、肺大泡、颈动脉硬化。主诉持续怕冷伴咳嗽、咳白痰,偶发咳嗽,合并面部晦暗粗糙、午后困倦,睡眠打鼾明显,二便基本正常。既往有高血压,肺大泡,肺气肿,脂肪瘤,颈动脉硬化等病史,对香烟过敏。方药对证,已切中病机,益附子强其机能。
2025.04.21
张宝华
伤寒论第四十八条(四)
依据仲景这个书,以及历代医家的对这个脉的认识,这里这个脉涩有待商榷,这个有疑问。咱们心里先有个数,那么《伤寒论》里的错字还是有的,这个“脉涩”,各家的注解差不多,说由于表实得厉害,不得汗出,血在脉里头反倒受了阻碍,这个状态下的涩。
2025.04.18
张宝华
从"升降出入"悟中医气化之妙 —— 兼论现代人生命之
《素问》"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八字,恰似一把解开生命奥秘的钥匙。叶天士将升降出入发挥至极致,其"通补阳明"法尤见巧思。旬日后血糖反降,此乃"清阳升则浊阴降,气机畅则糖脂化"之理。"升降出入之道,恰是贯穿脏腑经络的隐形通道。
蜻蜓
升阳益胃汤
柴胡
防风
黄连
泽泻
白术
茯苓
益胃汤
葛根
荷叶
伤寒论
桂枝
麻黄
小柴胡汤
黄芩
半夏
人参
柴胡汤
磁石
石菖蒲
旋覆代赭汤
大半夏汤
白蜜
大黄
生姜
小米粥
萝卜
海带
枳术丸
2025.04.18
刘颖
伤寒论第四十八条(三)
“解之熏之”,解之就是用小剂的发汗药以达到发汗的方法,来解其怫郁在表的外邪,这不关乎里边的事。或者是熏之,稍稍出点汗就能好,这个病不打紧的,病邪轻微。这说明是表不解而发烦躁,“当汗不汗”的缘故。
2025.04.17
张宝华
从"六腑以通为用"悟仲景承气法之妙
《内经》"六腑以通为用"六字,道尽阳明病机精髓。张仲景立三承气汤,非为攻下而攻下,实乃重建六腑"通降"之常。此等发现恰与"六腑以通为用"古训暗合——通降不止于物理排空,更是微生态与免疫的重建。此等化裁,皆本"六腑以通为用"而超越六腑。
2025.04.17
刘颖
伤寒论第120条
——高尔基1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此时你仔细想想,发现《伤寒论》第116条有这样的记载:微数之脉,慎不可灸!
2025.04.17
李华歆
从十年失眠谈“心肾不交”的破冰之旅
基层临证,贵在从纷繁症状中揪出"心肾不交"这根暗线——它可能藏在舌根厚苔里,躲在夜尿频急中,甚至隐于患者不经意的一句"批改作业时最心烦"。
头发
酸枣仁汤
归脾丸
黄连阿胶汤
蚯蚓
黄连
肉桂
交泰丸
合欢皮
郁金
丹参
川芎
麦芽
生姜
夏枯草
半夏
冷庐医话
竹叶
桑螵蛸
百合
金樱子
肉桂粉
小麦
甘草
大枣
甘麦大枣汤
生地
玄参
2025.04.15
刘颖
伤寒论第四十八条(二)
阳明病是胃肠里边有热,热结于里,蒸发于外,因此病人老是出汗。太阳病主要的症状身疼痛、恶寒,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嘛。我们知道,疾病是复杂多变的,在太阳病期间,发汗之后,有的转属阳明而为二阳并病。
2025.04.15
张宝华
从"胃痛十年"谈辨证的柳暗花明 —— 一则寒热错杂
一位48岁超市理货员,主诉胃脘胀痛反复十年,加重半年。方药出奇断为"冰火胃"——外寒内热、虚实错杂。一月后顽痛十去七八,更意外的是多年手足冰凉竟暖。今人胃病多非纯寒纯热,常见空调冷饮伤阳、火锅烧烤积热、焦虑气滞血瘀的"鸡尾酒式病机"。
2025.04.14
刘颖
伤寒论第四十八条(一)
四十八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这条条文很长,那么到这它是一段,这一段主要在说二阳并病。这个“并”,就是兼并的并,前面一个病并于后面的病而发病,先后兼并的病理状态,叫作并病。
2025.04.14
张宝华
春天注意可能会出现玄冥反应
瞑眩反应是中医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的一种现象,外观看似病情加重,实际是正邪交争到某一阶段,随着药物对人体正气的辅助,正气逐渐恢复,有力驱邪外出,使邪有出路的反应,常预示病情即将好转或者痊愈。
2025.04.13
吴志平
意见反馈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客服会为您解答资质认证、杏叶兑换、文章版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