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四十九条(二)

2025.04.26 493阅读 评论数 0 5
何以如此呢?下之后,“尺中脉微”,脉微是气血不足,气血阴阳俱不足。“此里虚”,这是里虚造成的。“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须表里实,当自汗出,这个用“当”、“须”,你看这个遣字上多么的含蓄,他的语意需要你心领神会的。那么临床大夫就等着让病人自己恢复吗?也不是的,这话不能看死了。这儿告诉大夫不要再解表了,不要再发汗了,得在这些方面注意,要有所警惕,病人是里虚了,这个思路上它他主要是里不虚了就表里自和,所以他仲景先生说“当自汗出”、“须表里实”,他有让学者斟酌治疗之意。

这条病证的症状,仲景先生举了身重心悸,当然还有其他情况,未举全,这个身重心悸是由于里虚造成外有湿郁,内血不足有心悸。至于治疗方面的在后面,这种情形一般应该用小建中汤比较合适,小建中汤能治心悸烦;也有用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的机会,这是后话,届时我们就知道了。总而言之吧!得想辙实里,因为里虚嘛。胃气复振了,血液津液自然就恢复了,这都在后面呐,所以他在这儿只是告诉我们不要再发汗了,应当使津液复,须表里实,病就好了。具体怎么个“当”、“须”法?先生在后面会说的。咱们仲景先生的文章向来如此,若见有“当”、“须”这样字眼的,这都有商量的语气,他的语义含蓄得很呀!这意味深远。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聆听中医杰传后 张宝华

    古来圣贤留经典,衣钵至此杰士传;天辽地广好儿女,岐黄复兴我辈堪。甲辰年甲戌月庚申日。

  • 伤寒论六十六条之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张宝华

    《伤寒论》第六十六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方厚朴半斤生姜半斤(切)半夏半斤(洗)人参一两甘草二两(炙)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感冒后诸症不适,随证治之三诊愈 宗琪

    患者:张某某性别:女年龄:58岁初诊日期:2024年10月3日主诉:咽痛,流清涕,伴咳嗽,流泪4天。现病史:患者述感冒4天来,咽痛,流清涕,咳嗽,流泪,纳差,无汗,舌质淡,苔厚腻略黄,舌尖边红,左脉:浮有力,右脉:寸浮有力,关弦浮有力。

  • 又见重阳 陈鹏

    又见重阳文/陈鹏2024.10.11我的身体就像一个沙漏一切都忘记了唯独留下时间的流失寒蝉鸣泣声愈远夏天已经过去又见重阳那故乡留守的老人白发更加苍苍远方的打工的儿女呀在远方吃糠黄叶飘零是无言的叹息大雁无声在秋风中呜鸣这样的盛况啊菊花盛开的季节里宛如千多年前

  • 结肠Ca根治术后寒湿体质治疗案(杨文豪原创医案) 杨文豪

    现患者贫血已纠正。另患者诉既往有过敏性鼻炎多年,现晨起流清涕,鼻塞。患者气虚已基本纠正,正需温补全身阳气,再兼顾驱除寒湿。北方现气温急剧下降,患者自觉四肢怕冷麻木感较往年显著减轻。乌梅丸继续服用。

  • 门诊医案小结 胡松岩

    于社区卫生院按摩、针刺后症状无明显减轻。患者郭某,男,45岁。

  • 儿科膏方的组方原则 谢江强

    儿科膏方的组方原则儿童与成人不同,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补时必须掌握分寸,根据小儿的体质、病因和当时病情,酌情施治,犹如量体裁衣,尤其小儿雏芽嫰质,不堪药物误伤,只宜清膏,药量宜轻。而在当前儿科临床,更为多见的却是喂养过度,营养过剩导致多病。

  • 四逆散 李华歆

    小编认为当人体有了“瘀”的情况,仲景名方“四逆散”就可能会扮演指挥交通的“红绿灯”、“交警”的角色!聪明的小伙伴可能已经注意到“小柴胡汤”的基础方——柴胡、甘草,我们暂且称之为“柴胡汤”吧,“柴胡汤”加上这个“枳实芍药散”合在一块就是“四逆散”!

  •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焦虑哭泣5年余”案 宗琪

    诊断:眩晕病处方:柴胡桂枝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5剂方组:柴胡60g清半夏20g党参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肉桂20g赤芍20g生姜20g大枣6个制附片15g仙鹤草60g浮小麦60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开盖煎),水

  • 伤寒论62-63 李华歆

    小编的话帮助别人其实就是救赎自己!正所谓天道好轮回!1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2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