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十)
四逆汤方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唯有附子干姜配伍起来,温中回阳的作用才能极尽其能,因此治疗心衰这类的危急重症,我们就依仗四逆汤。
2025.02.27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六)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有一样他没好,脚还是挛急,“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那就不能再吃甘草干姜汤了,得变方了,更换芍药甘草汤。那么此时再给芍药甘草汤,缓其挛急,其脚即伸。
2025.02.25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五)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有一样他没好,脚还是挛急,“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那就不能再吃甘草干姜汤了,得变方了,更换芍药甘草汤。那么此时再给芍药甘草汤,缓其挛急,其脚即伸。
2025.02.25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四)
胃虚,胃里还停水,发汗激动这个水,反倒作吐逆。吃了桂枝汤,马上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所以先生说“作甘草干姜汤与之”。刻下病人根本上就有热了,作甘草干姜汤“以复其热”?
2025.02.25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二十八条(四)
最后我们再看看这个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这个方药是:桂枝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切)三两、白术三两、茯苓三两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依据就是这第二十八条。
2025.02.18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二十六条(六)
传统来看,甘药对脾胃都是有益处的。甘草配粳米益胃,还能抑制苦寒害胃的能知母、石膏的不良反应,对胃有顾护的作用。人参健胃,配合甘草、粳米,胃气才能够复健有望。吃白虎汤就可以了,病人不渴,说明津液损伤不那么严重,加人参也不对证,还价格贵,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
2025.02.07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二十六条(五)
产妇历来都是远寒凉的,别说用药了,即使饮食起居都要加强保暖。《神农本草经》说知母“味苦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简称《别录》,3卷。由于本书系历代医家陆续汇集,故称为《名医别录》。
2025.02.03
张宝华
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妊娠呕吐医案
严重者持续数月,甚至整个孕期都呕吐。
半夏加茯苓汤
四君子汤
生姜
姜半夏
茯苓
党参
白术
甘草
橘皮
鸡内金
黄芪建中汤
黄芪
桂枝
砂仁
红枣
白芍
半夏
茯苓汤
小半夏汤
半夏汤
顺气
五苓散
干姜人参半夏丸
金匮要略心典
青竹茹
麦冬
人参
神农本草经
泻心汤
黄连
2025.01.08
张训景
伤寒论第十四条(二)
《名医别录》言它“无毒。主治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现在大家的共识是,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脾、胃经。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等功效。
2025.01.04
张宝华
伤寒论第第十二条(七)
桂枝味甘,它能补益,这可不是我说的,《本经》谓其“补中益气。”《名医别录》曰“桂,味甘”。根据《本经》上看,一个治气冲,一个治呕逆的性能上看,二者都有下达之性,都有往下的力量,相对来说,二者升发的力量不强。
2024.12.29
张宝华
通魄汤治疗便秘案
二诊时,遂处以吴雄志通魄汤枳实30生白术50升麻6川牛膝30瓜蒌仁30白芍30肉苁蓉30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不论是王自立运脾汤,或是吴雄志通魄汤,均重用枳实,白术,健脾运脾之中,又能导气下行,对于脾虚不运的便秘,乃对症之品。肛门亦称为魄门,故本方称之为
2024.12.21
高颖
伤寒论第九十六条(五)
《神农本草经》不是说柴胡“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这些都是柴胡的用武之地。那么《名医别录》说柴胡微寒,《神本本草经》可没明言,咱们是从它的治疗病证上看出来的,柴胡能解热,可治“寒热邪气”。
2024.11.25
张宝华
吴门验方加味葛根汤合僵蜈散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1例
吴门验方加味葛根汤是一个选择,如何加减呢?后经我处中药治疗,以吴门验方加味葛根汤加僵蜈散,三周后好了九成,基本可以自理,就是采用了这个处方。期间服用一些中药未解决疼痛麻木问题。加味葛根汤治疗颈腰椎病疗效突出,很多同道都有论述,在次不再重点介绍。
葛根汤
葛根
炙甘草
土鳖虫
杜仲
蜈蚣
柴胡
南星
茯苓
桂枝
炒白术
当归
牛膝
陈皮
白芍
干姜
熟地黄
地龙
荆芥穗
酸枣
秦艽
荆芥
黑药
血通
土鳖
木瓜
舒筋
本草从新
伤寒头
名医别录
2024.10.31
孙成力
愚见太阳病之麻桂二汤
先师仲景于太阳病要方有二,一为麻黄汤,一为桂枝汤。太阳病当发汗,此为不二法门。太阳病,大体无汗者,麻黄汤及其类方随证治之,有汗者,桂枝汤及其类方见机而施,先师示以脉证,教人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诚不误生灵耳。
2024.09.30
张宝华
再观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乃《伤寒论》中方,善治水气冲逆之证,且能健胃。故而主以吴茱萸汤温中化饮,补虚健胃。若服吴茱萸汤症不得缓反加重者,其病不在中焦,非中虚水饮所作,当在上焦耳,药不对证,故而有斯论。吴茱萸汤温中补虚,降逆化饮,止呕止痛,良方也。
2024.09.19
张宝华
温故而知新——温经汤再笔
遂曰“当以温经汤主之。”历千年,温经汤一直为临床调理月经有效之方剂,实广大妇女之福祉耳。日汉方者,若大塚敬节、史数道明者,曾以温经汤疗女性手掌皲裂甚效,故而美其名“美手汤”。其认为温经汤能调经,可美容,为中药之“雌激素”。
温经汤
吴茱萸
当归
芍药
人参
桂枝
阿胶
生姜
丹皮
甘草
半夏
麦门冬
麦门冬
桃仁承气汤
抵当汤
吴茱萸汤
大枣
麦门冬汤
炙甘草汤
竹叶石膏汤
参草
麦冬
石斛
生津
神农本草经
名医别录
茱萸汤
芎藭
小柴胡汤
当归芍药散
2024.08.06
张宝华
炙甘草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心慌、胸闷案
疗效:患者服用中药2付症状减轻,5付后心慌、胸闷明显减轻。继续服药巩固治疗2周。3月后患者陪同其老伴来就诊,心慌,胸闷未再发作。《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2024.07.03
张训景
经方实验录之感冒
天某,女36岁初诊:自觉身体不适,似感冒后五天,未服药。时下之人多逸少动,多为亚健康之态,其抗病能力皆不足,更况乎病毒之众难以胜数,摄生稍有不慎即感邪作病。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名医别录》无毒。
2024.05.19
张宝华
脖子上的“蝴蝶结”
脖子上的“蝴蝶结”宋阿姨最近老觉得浑身没劲,老是想躺在什么地方才舒服。甲状腺是位于颈部,在气管的两旁,状似蝴蝶,是我们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中医把和甲状腺相关的疾病称为瘿病,多是由气滞、痰凝、血瘀于颈部前方所致。
2024.05.12
谢江强
经方实验录之感冒
既往有便秘,腰脱,胃肠功能紊乱等病病史。归入心、肺、膀胱经。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风。阴虚阳必凑之,故皆用桂枝发其汗。昧者不知出汗、闭汗之意,遇伤寒无汗者亦用桂枝,误之甚矣。
2024.05.06
张宝华
劳动者最光荣—经方实验录五一无阻
张某某,男41岁。向来痰湿,今劳累过度,戕及脾肺,正气虚馁,触寒凉则作斯疾。《名医别录》曰桔梗:味苦,有小毒。《名医别录》曰黄芩:大寒,无毒。治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2024.05.05
张宝华
经方实验录之咳喘,腰疼
一老年住院患者主诉:腰痛数年加重半个月现病史:已不记得何因于数年前现腰痛,近来腰痛加重而来门诊,经相关检查等以“全身性骨关节收入院”。平卧则咳痰甚,胸部不适,起则减轻。温肝补肾,除一切风,止月经过多,治老人尿频等。凡人元气之脱,皆脱在肝。
小青龙汤
麻黄
桂枝
赤芍
干姜
细辛
五味子
姜半夏
炙甘草
人参
茯苓
蜜紫苑
款冬
厚朴
紫苏梗
陈皮
苍术
山茱萸
蝉蜕
小便
神农本草经
名医别录
八味丸
医学入门
生津
即子
本草新编
黄柏
知母
本经逢原
2024.04.30
张宝华
经方实验录之焦虑症
近来触事烦心,情绪波动而上述诸症加重而来就诊。观其脉症乃肝郁脾虚,痰湿瘀滞之症,处柴胡剂加减观之。《经》曰,湿胜则泻。往来寒热,在表里之中,故用此有各半之意,本以治伤寒之寒热,所以名半夏。
2024.04.27
张宝华
四逆散1
因为仲景给出的信息实在太少,所以让我们先看四逆散的组成!由此我们发现一共7味药的小柴胡汤竟然有5个药可以减去,而剩下的只有“柴胡、甘草”,今天研究的四逆散恰好有此药对。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四逆散的方证应该是基于少阳枢机不通。
四逆散
伤寒论
小便
甘草
枳实
柴胡
芍药
小柴胡汤
柴胡汤
黄芩
人参
半夏
生姜
大枣
人参
牡蛎
茯苓
桂枝
五味子
干姜
味药
小柴胡
枳实芍药散
下瘀血汤
马路
五味
附子
薤白
神农本草经
名医别录
2023.12.01
李华歆
黄煌教授运用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医案浅谈
上案所示,葛根芩连汤在糖尿病的应用上可谓机会颇多。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中"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芩连汤主之"。葛根芩连汤的常用剂量:葛根30-60g,黄连5-15g,黄芩10g,生甘草10g。
2023.11.20
叶艋玮
我心中的黄耆
黄耆,常用的中草药,再寻常不过了。别说医者,就是寻常百姓都晓得它的大名,明它的功用。黄耆,味甘,性微温。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病症。
2023.09.14
张宝华
四逆散(二)
昨天小编谈到了关于“四逆散”的话题后,有粉丝朋友留言让我解释一下关于“四逆散”后面的加减法的用药原则!少阴病,四逆,其人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除寒热,去水气,温中,散结,利病人。
2023.05.17
李华歆
四逆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临床应用
我们看看细辛,《神农本草经》里咋讲的?这个病没见过,反正当时想的这好像有往来寒热,先用小柴胡汤。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而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这时候,我用麻黄附子细辛加上啥?四逆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2022.10.17
杏林小书童
胸痹心痛久不愈 下瘀血汤可以试
根据这部分患者临床发病急骤、病情变化多端、病程时作时止等特点,提出胸痹心痛络风内动病机学说,并通过临床观察证实“风药通络法”治疗胸痹心痛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主治产妇瘀阻腹痛,及瘀血阻滞,经水不利,腹中症块等。
2022.09.14
刘革命
中医食疗养生防验方
吃面食自古以来就有养生保健的记载,春秋战国时代的《墨子》一书中最早出现了“饼”字。现代医学研究葛根有扩张血管、增加脑及冠状动脉血液循环,调节心脏功能,抗御和预防血糖性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疾病。
2022.09.05
杨家强
燮理阴阳活用成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当以补益肝肾,调和阴阳为治疗大法。后世医家将本方广泛用于各种痹证,将此方作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本方。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均为强壮筋骨之良药,现也常用于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病重,每3小时用药一次。
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仙茅
仙灵脾
当归
巴戟
骨碎补
补骨脂
葛根
威灵仙
鸡血藤
石斛
桂枝汤
二仙汤
当归六黄汤
黄汤
甘麦大枣汤
乌梅丸
伤寒论
长沙药解
舒筋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
名医别录
本草崇原
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汤
2022.06.22
刘剑锋
瓜蒌之分析及妙用
瓜蒌分为瓜蒌实和瓜蒌根两种。"古代医家王朴庄提出"瓜蒌实能洞穿心气"之说,然而古人用药多以物形物,心脏从解剖结构来看,与瓜蒌形状比较相似。瓜蒌配黄连,小陷胸汤的成分。对于大便干燥者,加重瓜蒌的剂量。
瓜蒌
瞿麦丸
名医别录
槟榔
厚朴
枳壳
红花散
红花
薤白
黄连
小陷胸汤
大黄
芒硝
解毒
夏枯草
垂盆草
平地木
矮地茶
蒲公英
赤芍
三七
五味子
山茱萸
白芍
乌梅
山楂
黄芪
白术
甘草
丹参
2022.05.07
刘剑锋
女性失眠多汗案,5剂效
女性失眠多汗案,5剂效原创作者:李高勤医生2021-08-06女,中年主诉:失眠多年现病史:患者失眠多年,影响生活,故求诊中药,前医任氏予甘肃省明中医验方陷胸和胃汤加减,7剂后无效,咨询我,是否可用二陈汤。
和胃汤
二陈汤
桂枝
炒白术
小便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龙骨
牡蛎汤
牡蛎
白芍
法半夏
瓜蒌
黄连
柴胡
木香
酒大黄
槟榔
甘草
半夏
小陷胸汤
名医别录
陷胸汤
枳壳
苍术
金钱草
郁金
川楝子
乌贼骨
浙贝母
丹参
2022.04.02
李高勤
当归对妇科病的宜忌
当归向来被视为妇科调经补血之圣药。殊不知当归对妇科病亦有所宜忌,未可概行施用也。余随给予解释,才恍然大悟,其实当归不仅出血期间不宜用,凡妇科病有阴虚火旺均非所宜。
2022.01.11
杏林小书童
加味苍柏散治痛风
予加味苍柏散三剂后,肿痛锐减,能够下床行走,继以原方调理后渐愈。降浊消肿化丹毒加味苍柏散不仅可用来治疗痛风,还可治疗丹毒。用加味苍柏散治疗,1天服1剂半,3天后复诊,肿消痛减,前后共服25剂后痊愈。
2021.12.21
潘洪波
酸枣仁集
胡洽治振悸不得眠,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生姜、酸枣仁六物煮服。酸枣仁炒香,竹叶汤调服。酸枣仁生用,末茶、姜汁调服。因肉味酸,故名酸枣。《金匮》治虚劳虚烦不眠,用酸枣仁汤。酸枣仁专入肝、胆,兼入脾。
酸枣仁
生津
神农本草经
酸枣
本草纲目
枣皮
酸枣肉
酸枣仁汤
名医别录
本草衍义
汤液本草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生姜
竹叶汤
芳香
本草蒙筌
茶叶
竹叶
防己
棘刺
药鉴
本草备要
归脾汤
地黄
芍药
五味
麦冬
2021.11.05
张宝华
赤小豆集
赤小豆味甘、酸,性平。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余临证取赤小豆甘平之性味,利湿下水,养血祛瘀之功效用于皮肤病,痔疮等疾病治疗,疗效确切。赤小豆消水通气而健脾胃,乃其药也。
赤小豆
解毒
赤小豆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瓜蒂散
赤小豆当归散
神农本草经
小便
伤寒论
麻黄
赤小豆汤
杏仁
连翘根
梓白皮
生姜
大枣
甘草
桂枝
瓜蒂
香豉
百合
当归散
当归
小豆
连翘赤小豆汤
大黄
象豆
大豆
豆角
本草经集注
2021.10.27
张宝华
菖蒲集
菖蒲味辛,归心、肝、脾经。然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石菖蒲各家论述《神农本草经》:味辛,温。温疟亦时行之戾气,而兼有湿痰蒙蔽,菖蒲涤痰辟秽,裨助正气,故能治之。
2021.09.27
张宝华
芍药集
现代医家对芍药之性味功用认可为:白芍苦、酸,微寒。《本草图经》芍药,根亦有赤白二色。又谓新产妇人,忌用芍药,恐酸敛耳。说者每谓酸痛是肝木凌脾,芍能助脾土而克肝木,故为腹痛之主药。
白芍
本草经集注
当归
石用
赤芍
舒筋
芍药甘草汤
炙甘草
甘草
生津
神农本草经
小便
名医别录
白术
须丸
石斛
芒硝
硝石
鳖甲
小蓟
藜芦
本草衍义
花红
本草崇原
伤寒论
四物汤
芎藭
桂枝
黄芪
人参
2021.09.17
张宝华
柴胡集
柴胡集主要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湖北、四川等地,以北方所产为地道药材,故习称“北柴胡”。复取柴胡一根,方折断,提鼻臭之,芳香悦人。盖热有在皮肤、在脏腑、在骨髓,非柴胡不可。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者,柴胡为风药,风能胜湿故也。
柴胡
柴胡饮
疏肝散
芳香
人言
神农本草经
雷公炮炙论
白鹤
小便
黄芩
人参
半夏
甘草
生姜
大枣
伤寒论
小柴胡汤
柴胡散
百种
陈皮
白芍
正柴胡饮
赤芍
枳壳
香附
炙草
医医偶录
山栀
青皮
症因脉治
2021.09.09
张宝华
紫苏集
紫苏一物三药,叶辛,温。(藏器)水苏,即紫苏。鸡苏,一名回回苏,茎叶俱紫,叶边锯齿极细密,叶面交纽若剪绒状,宛似鸡冠,因名鸡苏。
紫苏
解表散
雷公炮制药性解
发汗散
麻黄
顺气
紫苏叶
紫苏汤
藿香
紫苏梗
神农本草经
水苏
鸡苏
芥蒩
郭璞
香薷
紫苏薄荷
葱实
假苏
名医别录
食疗本草
陈皮
本草衍义
滇南本草
苏子
本草纲目
砂仁
乌药
香附
川芎
2021.09.06
张宝华
黄芩集
黄芩集野生黄芩主要分布中国内蒙中东部和东北三省大部,以河北承德,内蒙古赤峰等地区为主。黄芩其子,主肠澼脓血。亦主妊娠,安胎散内多用黄芩,今医家常用有效者,因著之。
黄芩
野生
黄芩饮
大医药
本草纲目
黄芩汤
肤如
柴胡
麦门冬
荆沥
药实
小柴胡
解毒
神农本草经
名医别录
泻心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
安胎散
汤液本草
芍药
甘草
枳实
枳壳
厚朴
黄连
五味子
牡蒙
牡蛎
黄芪
白蔹
2021.09.03
张宝华
郭诚杰谈附子、川乌、草乌应用经验 新站人民医院 潘洪波
郭诚杰对附子、川乌和草乌的应用,在传承经方的基础上,临床大胆实践,多有发挥和创新。郭诚杰临床凡遇冷结积块之症,治疗以温为主,以消为贵,以通为用,附子用量一般为12克。郭诚杰处以阳和汤加熟附子12克,并配合局部外敷药物。
附子
川乌
草乌
毛茛
甘草
野生
八珍汤
本草正义
伤寒论
当归四逆汤
当归
四逆汤
本草汇言
猛药
豆腐渣
阳和汤
敷药
干姜
小便
羚羊角
羊角
石膏
小柴胡
柴胡
桂枝
三棱
控涎丹
薤白
磁石
龙齿
2021.09.03
潘洪波
国医大师段富津用药经验及特点 新站人民医院 潘洪波
国医大师段富津用药经验及特点“医师铺”学艺1930年,段富津出生在黑龙江省肇东县的一个农民家里。国医大师段富津用药经验及特点甲等十三名1945年,经邻居引荐,段富津又拜当地名医曲培文为师,主攻《内经》《难经》《伤寒》《金匮》及温病等经典。
葛花解酲汤
葛花
解酲汤
内外伤辨惑论
茯苓
猪苓
泽泻
砂仁
豆蔻
青皮
橘红
木香
干姜
人参
炒白术
神曲
小便
橘皮
炙甘草
白豆蔻
人参
医方集解
味药
当归四逆汤
吴茱萸
生姜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
桂枝
白芍
2021.08.31
潘洪波
意见反馈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客服会为您解答资质认证、杏叶兑换、文章版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