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治百病不存在!
小编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个“包治百病”的话题!所以小编要说的是,“包治百病”的中医是不存在的,我们中医活下去的底气在于“口碑”,口碑不是吹牛吹出来的,如果你想吹牛,网上有大把的文案和话术,口碑是中医给患者切实带来的疗效,如果有效果,有用,患者自然而然会信你!
2025.05.29
李华歆
从《伤寒论》《金匮要略》看经方的起源
迄于明清,随着伤寒之学大兴,尊张仲景为医圣,视其著作为“医方之经”,导致《伤寒杂病论》的方剂被称为“经方”,意谓“经论方”“经典方”。从《伤寒论》《金匮要略》看经方的起源经方起源于何时?但是,我们可以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某些条文进行探析。
2025.04.02
谢江强
《金匮要略》第一条中医治未病思想的解读
治未病的重要性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第一条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上工治未病,何也?”《金匮要略》第一条不仅提出了“治未病”的重要理念,还通过肝脾关系的论述,展示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精髓。
2025.01.01
高帆
中医治疗黄疸的临床辨证思路
在中医临床中,对于黄疸的治疗有着独特的辨证思路。总之,中医治疗黄疸有着独特的辨证思路和治疗方法,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以提高疗效。
小便
解毒
茵陈蒿汤
茵陈
栀子
大黄
黄柏
连翘
茯苓
泽泻
茵陈五苓散
甘露消毒丹
猪苓
白术
藿香
白蔻
滑石
木通
茵陈术附汤
附子
干姜
炙甘草
肉桂
黄芪建中汤
黄芪
桂枝
白芍
生姜
红枣
犀角散
2024.11.11
崔国宁
秋冬季养生知识
秋冬季养生知识=========以下是一些关于秋冬季养生的小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饮食篇--1.多吃温热食物:在秋冬季节,身体的消化系统比较薄弱,应选择温热的食物,如红枣、枸杞、生姜、韭菜等,以养胃气。
2024.10.30
张娟
伤寒论第六十三条(三)
麻黄汤他不是三两嘛!有喘的表证得解表定喘,麻黄汤得用,但不是整个的麻黄汤,他有汗嘛!汗是里热的缘故,里热则桂枝不可用,麻黄汤把桂枝去了,我们就得做到量体裁衣,个人量身打造,每个处方都是专人定制,一人一方,严丝合缝才圆满解决疾病。
2024.10.24
张宝华
家长如何帮脾阳虚的孩子调理
家长如何帮脾阳虚的孩子调理a.日常生活中不能让孩子受寒不要让孩子吃寒凉的食物,以免伤到他体内的阳气。想要给脾阳虚、肾气不足的孩子调理身体,家长还是应该先给他补脾,脾气足了,肾气就能得到补充了。
2024.07.27
谢江强
失眠
小编日常出门诊时会遇到很多人“失眠”的患者,有的人是入睡很困难,有的人是睡了一会就醒了,醒了就不容易再睡,也有的人是虽然能睡着,睡得时间也够用,但是梦多的跟过电影一样,非常刺激,第二天醒了觉得自己跟没睡一样!
2024.07.11
李华歆
包治百病
天呐,你还相信“包治百病”?那是前面广告提到“包治百病”确实是有点意思!如果是过去信息闭塞的年代,老百姓文化程度不高,而且那时候确实是缺医少药,所以如果有人说自己能“包治百病”,那也确实是有市场的!
2024.05.01
李华歆
绿、红、黄、白、黑,五色养五脏“
绿、红、黄、白、黑,五色养五脏“五色”为绿、红、黄、白、黑五种颜色,也分别与五脏相对应。不同颜色的食材、药材补养不同的脏器:绿色养肝、红色养心、黄色养脾、白色养肺、黑色养肾。
2024.01.09
谢江强
知中药,益养生
知中药,益养生中药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使用中药养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神农氏时期。中药的四性、五味、五色与养生中药四性各显其功“四性”一般指温、热、寒、凉四种不同性质,现还包括平性,四性也是指人体食用中药后的身体反应。
2024.01.08
谢江强
湿热体质调理
调护指南湿热体质者饮食以清淡为主,可选用金银花、山楂、绿豆、茯苓、红豆、丝瓜、西瓜、薏米、玄参、芹菜、黄瓜、荠菜、芥蓝、竹笋等。家庭百科湿热体质日常护理1.多食祛湿的食物,如薏苡仁、白菜、绿豆、冬瓜、红豆、西瓜等。
2023.09.28
谢江强
绿、红、黄、白、黑,五色养五脏
绿、红、黄、白、黑,五色养五脏“五色”为绿、红、黄、白、黑五种颜色,也分别与五脏相对应。不同颜色的食材、药材补养不同的脏器:绿色养肝、红色养心、黄色养脾、白色养肺、黑色养肾。
2023.08.23
谢江强
从《四气调神大论》——谈四季养生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的关于养生之道继续讨论与补充——四季养生。平时每天由上到下敲打大腿外侧沿裤缝的这条胆经,左右对称两条,促进胆经的畅通和机能。
2023.08.18
张训景
看病我是认真的!
以“失眠6年余”于2023年7月12日来诊。期间自服竹芯、食西瓜后头痛缓解,服药第三日遗屎1次。病案2:某女,79岁,2022年9月16日电话问诊。服药2剂后电话随访,家属告知大便稍成形,3次/日,上半身疼痛明显减轻,出汗减少,头痛、心慌缓解,每次可食半碗
2023.07.19
郝孝盈
谈药茶健脾祛湿及案例
祛除湿气有用到黄芪、陈皮、茯苓等,健脾祛湿。于是都是用了健脾祛湿的药茶,进行内调。药茶调理痰湿,也蕴涵了中医治未病的理论,还有彰显中医简便验廉的特色。在普遍痰湿的今天,希望通过药茶,祛除痰湿,改善体质,从而脾胃好,食欲好,精神好,皮肤好。
2023.02.21
代民涛
如何自我判别阳虚体质?冬季进补正当时
如果还希望更针对些改善阳虚体质及相关不适症状,我们还可以经过中医师的辨证论治,短期服用中药对偏颇体质进行调理,纠正偏颇体质,调理脏腑功能,从而增强免疫力和自身调节能力。
2023.02.09
姚维新
食疗与药物相结合预防肝病
但选择烹调要得当否则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蒸煮温度要达到100度。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物品:动静结合,忌绝对卧床休息。每服药1个疗程,复查1次肝功能及白、球蛋白比值。只要患者经过科学规范性治疗,就能让病情得到控制,并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
2022.11.01
杨家强
秋季食疗与养生
秋季燥气当令,气候干燥,常常使人感到皮肤和五官干燥,所以秋天的食养原则为“燥者润之”、“减辛增酸以养肝气”。此外,秋天里也食用一些食疗方以达到养生保健之目的。
2022.09.06
杨家强
肾衰竭也会引发腰痛症
临床有一部分肾衰竭患者没有其他的明显不适,单纯表现为腰部酸胀疼痛,劳累后加重同时伴有下肢酸软无力,畏寒怕冷等。容易出现骨折等并发症。肾衰竭患者一定要注意避免擅自乱用药。肾衰竭导致的腰痛,大多数属于肾虚和淤血腰痛。适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症见贫血,心悸者。
止痛药
身痛逐瘀汤
左归丸
右归丸
越婢加术汤
五皮饮
陈皮
茯苓皮
桑白皮
大腹皮
生姜皮
牛膝
车前子
麻黄
石膏
白术
麻黄附子细辛汤
解表散
连翘
菊花
荆芥
防己黄芪汤
春泽汤
防己
黄芪
茯苓
猪苓
泽泻
党参
桂枝
2022.08.18
杨家强
天气酷热防中暑
对于预防中暑和治疗中暑都有很好的作用,对于风寒感冒和湿热感冒也有很好的作用。藿香正气散,用于治疗非特异性急性肠炎和流行性感冒,并以全身不适、发热恶寒、呕吐并且可有效预防中暑发生。所以夏天外出时,在头上滴洒些风油精,可预防中暑。
2022.08.15
杨家强
为什么空调会给人们带来舒应与困扰?
为了避免因长期使用空调给人们带来的不良反应,应当做到如下:早晚房间必须要停机,打开窗户通风20分钟,保持房间空气清新、环境干净整洁,东西尽量少放一些,早晚上75%酒精在室内消毒一次。
2022.07.07
杨家强
伤食腹泻案。
施某某,男,65岁。一年前腰椎间盘突出在我这里治疗的效果不错,这次因饮食不节导致腹痛腹泻一周。刻下,一周前因吃了冰西瓜后又吃了白木耳,后明显腹痛,腹泻,腹胀,纳差,眠差,大便一天8-9次。属饮食不节夹有暑湿伤了脾胃。三天后告知,腹痛,腹泻均止。
2022.06.30
袁振兴
孕期腹泻案
于15日晚吃西瓜及凉饮,当晚胃不舒服,次日出现腹痛、腹泻,到医院检查,西医诊断为急性胃肠炎,患者因拒绝吃消炎药而回家,当天腹泻6次之多。次日腹痛稍减,仍泻水样便6次之多。现担心腹泻而不敢多吃,体力变化不大。
2022.05.24
刘道新
药果两用枸杞子
枸杞子甘甜可口,补肾益精,润肺明目,可以生吃,可以泡茶,也可以煲汤用。枸杞子是茄科植物枸杞的成熟果实,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被列入上品,如其所载:「枸杞久服能坚筋骨、耐寒,轻身不老」。
2022.05.22
代民涛
生活习惯病要靠改变生活习惯来治
生活习惯病要靠生活习惯来治近些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食品及其他生活物资明显的丰富,不仅解决了几千年来要解决的温饱问题,而且还要努力达到小康的水平。这些所谓的慢性病,其实都是生活习惯造成的。
2022.05.21
马亮
暑天感冒发热清暑益气汤
在《方剂学》中,在祛暑剂中有个清暑益气汤,就是以西瓜翠衣为主药。清暑益气汤,有两个,一个是《温热经纬》王孟英的,称为王氏清暑益气汤,一个是《脾胃论》的,叫做李氏清暑益气汤。但是王氏清暑益气汤还重在养阴生津,更合适暑热伤津耗气的情况。
2022.05.12
陈亮
甲亢又称瘿病
甲亢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内分泌疾病,甲亢主要是由过多的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可导致出现很多异常情况,如心悸,出汗,体重减轻等,有的还会出现眼部变异现象,影响视力,所以对于甲亢要及时治疗,可采用中款中药来治疗。
2022.04.07
刘艳兵
脚后跟干裂,小腿长“鱼鳞“的病根在这里!
脚后跟干裂,小腿长“鱼鳞“的病根在这里!脚后跟粗糙皲裂,脚跟变得像锉一样。不但脱皮,流血,还剐袜子,平常走路都要很小心生怕用力过猛,脚后跟就“炸裂”了。每天泡脚、去死皮,足膜、保鲜膜的一通忙活。效果持续不了几天,就又被打回原形了严重的,裂缝里还日积月累变成
2021.11.06
王振刚
姚荷生诊治小儿夏季热的特色
1概说小儿夏季热是一种小儿特有的非感染性发热的综合征,因其发病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故称夏季热。3姚老会诊两例小儿夏季热纪实1970年暑期,姚老应邀前往省儿童医院,会诊因久热不退、腹泻不止以致营养不良的小儿患者。
清暑益气汤
益气汤
生津
生脉散
益元散
清络饮
七味白术散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西瓜翠衣
荷叶
竹叶
丝瓜皮
银花
白扁豆
李氏清暑益气汤
黄芪
党参
炙甘草
当归
青皮
葛根
升麻
泽泻
陈皮
黄柏
神曲
白术
苍术
2021.11.03
杏林小书童
张仲景五十味药证三字诀
张仲景五十味药证三字诀乌头乌头证,腹剧疼,关节痛,手足冷,脉沉紧,舌淡红,苔白滑,用多灵。芍药芍药证,主挛急,行走难,足无力,下肢挛,伸不利,抓药证,疗效提。大剂量,腹痛急,二三两,非主剂。论药证,重客观。舌胖嫩,质红淡,苔薄白,脉迟兼,阴寒证,忌黄连。
2021.10.11
潘洪波
人参的多种用法
人参有明显的耐缺氧作用,其制剂可有效地对抗窦性心率失常。人参皂苷可加快脂质代谢,并具有明显降低高胆固醇的作用。人参多糖是人参中提纯的高分子酸性多糖,是一种免疫增强剂。应用人参多糖过程中无副作用,证明该药是安全、可靠的。
2021.10.04
李东洋
临床实用问诊单
不同的问诊方式,搜集的信息不同,由此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每一个问题对于诊断都有一定的意义。临床实用问诊单(五)二便情况1、大便:○大便每天一次。夜起小便二次以上。月经颜色呈黑色。
算盘子
小便
断续
臭秽
此事难知
医学实在易
医学三字经
伤寒论
类经
金钥匙
伤寒来苏集
防己黄芪汤
防己
黄芪汤
金匮要略心典
都通
西瓜
甘蔗
黄片
上清
燕窝
鲍鱼
鹿茸
小柴胡
姜附汤
小柴胡汤
干姜
附子
柴胡
理中汤
2021.09.27
潘洪波
糖尿病治疗中的“二、五、八”方案 新站人民医院 潘洪波
糖尿病治疗中的“二、五、八”方案八个调理和治疗方法即饮食、运动、心态、中药、西药、胰岛素注射、针灸推拿、导引等。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经验糖尿病应称为消渴病糖尿病的中医病名,长期以来多被称为“消渴”。
低密
药包
六神丸
脉经
诸病源候论
小便
五味
三多
高粱
莪术
卫矛
大黄
夏枯草
牡蛎
化瘀散
外台秘要
葡萄
伤寒论
重伤
生津
负担
白虎汤
竹叶石膏汤
猪苓汤
五苓散
真武汤
乌梅丸
当归
吴茱萸
生姜汤
2021.09.03
潘洪波
阳虚症状100条全整理 新站人民医院 潘洪波
症状与上条类似。脂肪瘤、乳头瘤多发21、经常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发作时无明显高烧症24、经常出现面瘫、落枕等。或全身自汗,或头面部自汗,或手脚自汗,汗后发凉85、皮肤潮湿,瘙痒,易患湿疹汗斑疣瘤等各种皮肤病86、盗汗。但全身推拿后症状缓解100、一身上下皆
2021.09.02
潘洪波
中暑就用藿香正气,也许你错了!
一提到中暑用药大家想到的是什么——最有可能的就是藿香正气水,但事实上所有的情况都用藿香正气水正确吗?在夏季因此原因发生了此症状可以称之为阴暑,用药首选藿香正气散。再总结一下就是:藿香正气散和生脉散都是传世名方,临床应用各有千秋。
藿香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藿香正气散
正气散
伤寒头
西瓜
葡萄
桔梗散
厚朴
大腹皮
橘皮
半夏散
甘草
医方集解
茯苓
炒白术
生脉散
麦冬
人参
五味子
王孙
人参
五味
党参
西洋参
白虎加人参汤
益元散
玉泉
红景天
千秋
2021.08.31
杨扬
大剂量附子,黄芪治愈重症肌无力
经后多有阴道豆腐渣样分泌物,无瘙痒。处方:附子理中汤(7副)黑顺片50克、干姜30克、生白术12克、生党参15克、炙甘草5克、阳春砂12克、生黄芪60克、炙淫羊藿15克、鹿角霜15克、广藿香15克五诊:2020-7-12服上药,症状改善不显。
2021.08.16
陈宝山
夏季中医轻松防治小儿痱子
痱子,中医又称痱毒,可分为白痱、红痱、脓痱等类型。中医认为痱子是由暑热湿毒,蕴蒸肌肤,汗泄不畅而成。中医治疗痱子针对病因,中医有独特的防治痱子方法,不仅简单易得,而且安全有效。将以上两药共同捣烂,取适量外敷患处,每日1~2次,用于治疗痱子感染有脓头者。
2021.08.10
王振刚
《伤寒论》10大常用调节人体气机升降方剂新站人民医院潘洪波
伤寒论中100多个方子中,复杂方剂并不多。临床上至今常用的伤寒论方剂中最大特点是,这些方剂无一不是着眼于调节人体整体的气机升降出入着眼。《伤寒论》10大常用调节人体气机升降方剂3半夏泻心汤。现用于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患者,临床多有奇效。
伤寒论
味药
小柴胡汤
桂枝汤
桂枝
芍药
生姜
大枣
甘草
生津
炙甘草
柴胡汤
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人参
半夏泻心汤
泻心汤
干姜
黄连
小青龙汤
麻黄
细辛
五味子
发汗散
黄连阿胶汤
阿胶
鸡子黄
五味
2021.07.30
潘洪波
意见反馈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客服会为您解答资质认证、杏叶兑换、文章版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