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痛中医证型与辨治精要
病位主要在腰,与肾、肝、脾密切相连。中医依据患者个体差异、病情特征以及腰痛特有的证候表现,将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常见证型进行辨证论治,临床实践时需根据具体情形灵活化裁用药。
甘姜苓术汤
干姜
茯苓
白术
甘草
独活
杜仲
桑寄生
续断
附子
肉桂
苍术
薏苡仁
木瓜
威灵仙
牛膝
海风藤
小便
舒筋
四妙丸
黄柏
忍冬藤
络石藤
防己
栀子
滑石
姜黄
海桐皮
血通
泽泻
2024.12.21
吴春水
关节痛医案整理
严某,女,74岁。白虎加桂枝汤清热通脉,四妙丸清热利湿,两方合用,主治湿热下注所致的痹证,疗效可靠。故服药5剂,关节红肿热痛,十去七八,继服5剂,红肿热痛尽释。医案118王某,女,77岁。
血通
白虎加桂枝汤
四妙丸
石膏
知母
黄柏
苍术
桂枝
薏苡仁
忍冬藤
海风藤
怀牛膝
赤芍
白芍
川芎
当归
天麻
丝瓜络
桂枝汤
甘草
粳米
白虎汤
白虎加苍术汤
独活寄生汤
独活
桑寄生
秦艽
防风
细辛
熟地黄
2024.02.26
谢江强
关节痛的医案治理1
医案115张某,女,60岁。主诉:四肢关节疼痛3年。2018年11月27日二诊:服药后,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再从前方守治,上方继配14剂,煎服法同前。二诊,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医案116王某,男,55岁。香砂六君子丸,1次8粒,1天3次口服,连服30天。
2024.02.25
谢江强
产后风湿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产后风湿又名“产后身痛”“产后痹”“产后关节痛”“产后风”等,是发生于妇女产褥期或产后百日内,出现以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为主要特点的一种临床疾病。产后风湿的病机主要为产后体虚,气血不足,复感湿邪。
2024.02.23
谢江强
痛风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突出的症状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此期一般有皮下痛风石的形成,亦无明显的肾脏病变如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的形成,肾功能正常。
血通
黄芪
熟地黄
沙苑蒺藜
锁阳
枸杞
黄精
骨碎补
太子参
走马胎
山萸肉
杜仲
核桃
淮山药
丹皮
怀牛膝
车前子
车前草
陈皮
厚朴
法半夏
茯苓
海风藤
泽泻
鹿衔草
枳壳
络石藤
山楂
鸡内金
甘草
2024.02.16
谢江强
类风湿关节炎的膏方治疗心得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变特点为滑膜炎,以及由此造成的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多数为缓慢隐匿起病,少数急性起病,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类风湿关节炎受累关节的症状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关节肿胀和疼痛,常伴有晨僵。
节附
白虎
五爪龙
熟地黄
当归
白芍
续断
鸡血藤
补骨脂
骨碎补
狗脊
巴戟天
肉苁蓉
菟丝子
杜仲
淫羊藿
白花
牛大力
怀牛膝
桑寄生
千年健
伸筋草
延胡索
桂枝
木瓜
桑枝
乌梢蛇
地龙
鹿衔草
两面针
2024.01.28
谢江强
风湿性关节炎的膏方治疗心得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多有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或不典型的风湿热病史。正气亏虚、热毒、瘀血在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是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或是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则非膏方所宜,而应以汤药治之,待急性症状解除后再服用膏方。
2024.01.28
谢江强
桑树的一身都是宝
以上都是桑树自身生产的宝贝,还有一些与桑树相关的宝贝,如白僵蚕、蚕沙、桑寄生和桑螵蛸,具体论述如下:白僵蚕,即蚕宝宝吃了桑叶,不小心感染白僵菌死后就是白僵蚕,可祛风化痰、软坚散结。
桑叶
菊花
芦根
薄荷
杏仁
甘草
连翘
桔梗
桑杏汤
沙参
贝母
栀子
淡豆豉
疏风散
黑芝麻
黑芝
加减当归补血汤
当归
黄芪
三七
生地
桑枝
蠲痹汤
秦艽
川芎
羌活
独活
木香
乳香
海风藤
2023.12.19
夏耀飞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及膏方调治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及膏方调治寒湿痹阻型主症:关节冷痛,触之不温,皮色不红,疼痛遇寒加重,得热痛减,关节拘急,屈伸不利,肢冷,口淡不渴。
2023.08.06
谢江强
胸痛彻背案
患者主诉胸部闷痛,气短,时轻时重5年。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现患者形体肥胖,面色暗黄,口唇暗红,口干口渴,胸部闷痛,气短,后背对心脏处压痛,夜晚睡眠长期不能平卧,易受惊吓,咽喉暗红、舌淡红苔根部黄厚,脉沉弦滑无力。
丹参
血通
黄芪
当归
山萸肉
女贞子
桑寄生
水牛角
赤芍
丹皮
苦参
地榆
金钱草
浙贝母
白附子
地龙
鸡内金
瓜蒌
薤白
远志
菖蒲
郁金
路路通
柴胡
黄芩
黄连
连翘
淡豆豉
栀子
夜交藤
2023.07.07
胡松岩
辩证论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急性期邪实标象明显,属中医学风湿热痹或湿热痹范畴;慢性期多表现为风寒湿痹或寒湿痹,甚则顽痹、骨痹等。治疗以清热通络为主,佐以祛风除湿之品。
四妙丸
白虎
桂枝汤
小便
忍冬藤
连翘
黄柏
生地黄
麦冬
玄参
乳香
没药
秦艽
络石藤
牛膝
木瓜
独活
羌活
威灵仙
姜黄
薏苡仁汤
防风
海风藤
制草乌
细辛
防己
萆薢
石通
天南星
金钱草
2023.04.05
蓝雪松
痛症方
后随访数年,三叉神经痛未复发。患者头痛近10天,服止痛片和酒精封闭及服中药数剂无效。除原疼痛部位发痒外,余症全部消失,仿上再进3剂。治以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法,自拟“痛证方”加味。
丹参
当归
芍药
川芎
乳香
没药
甘草
伤寒论
芍药甘草汤
中参
活络效灵丹
甘草汤
灵丹
制川乌
制草乌
桂枝
附片
麻黄
干姜
细辛
金银花
姜黄
地龙
虎杖
黄柏
秦艽
石膏
黄芪
党参
鹿角
2023.03.26
潘洪波
经方防风汤,三痹汤
十天后复诊时,疼痛已经大为好转,效不更方,上方续服8天。痛风关节疼痛难忍,到处乱蹿恶风怕冷,经方防风汤三痹汤轻松治愈上面张女士的案例中,属于风痹的典型案例。
2022.12.17
潘洪波
风湿关节痛,重用「藤」药
青风藤与海风藤合用,适用于风寒湿痹,促进筋脉活络,消除关节酸痛;鸡血藤与威灵仙合用,可调控热证,活血散瘀,适用于局部关节炎症肿胀者;鸡血藤与青风藤合用,用于血瘀风湿、脉络不畅之症,可缓解肩部酸痛症状。
2022.11.19
潘洪波
四肢麻痹是什么疾病引起的
肢体麻木是外周血循环障碍的一种表现,多见于中老年患者。
白糖
医辨
朱丹
神效黄芪汤
指迷茯苓丸
党参
黄芪
当归
芍药
半夏
羌活
防风散
威灵仙
桑枝
牛膝
生姜
白芥子
独活
防风
秦艽
麻黄
络石藤
海桐皮
海风藤
天仙藤
白花蛇
附子
肉桂
干姜
花椒
2022.09.23
杨家强
秋天膝盖疼
一般有膝关节疾病的患者在春秋季的时候是最容易发病的,发病的时候不仅膝盖疼,而且还会怕寒怕风,这时候不仅要做好膝关节的保暖工作,平时生活中也要多吃青菜和水果,这样对身体的健康还是比较有好处的。
2022.09.03
杨家强
麻木
麻木一证属气血的病变。由风寒湿邪引起的,往往麻木与疼痛兼见。两脚麻木,局部灼热肿胀者,多属湿热下注。其病久入深者,往往表现为关节不利,麻木不仁,而疼痛反不剧烈,甚至不痛。风寒湿邪郁久化热,或湿热相合,流于经隧,则见麻木、疼痛、肿胀、灼热等症。
虚中
补中益气汤
中参
黄芪益气汤
黄柏
红花
活血散
益气汤
桂枝
附子
除湿补气汤
人参益气汤
二陈汤
青州白丸子
礞石滚痰丸
控涎丹
桃仁
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赤风汤
补阳还五汤
四物汤
丹参
秦艽
鸡血藤
血通
首乌
枸杞子
沙苑子
熟地黄
桑枝
2022.08.21
潘洪波
立秋之后预防腰腿痛
一般都认为,夏天气温比较高,周身的血脉通畅了,困扰患者的颈肩痛、腰背痛、风湿关节痛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而到了立秋以后,天气转凉,颈肩腰腿痛就会随之复发。白藜芦醇对疼痛影响的研究显示,多酚还能缓解引起后背疼痛的软骨损伤。
2022.08.07
杨家强
冬病夏治
中医采用特制三伏贴、中药粉酒调外敷、艾灸、推拿、火针等都是冬病夏治奇特的内病外治疗法,中药外敷在三伏天取膝部腧穴,经外奇穴,如:血海、梁丘、足三里等施以酒敷穴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和老寒腿。
温中散
舒筋
黄帝内经·素问
血通
党参
黄芪
木瓜
骨碎补
芡实
苡仁
当归
牛膝
山药
三七
青风藤
海风藤
川断
防风
伸筋草
桂枝
附子
全蝎
蜈蚣
白芍
赤芍
红花
玄胡索
五灵脂
桃仁
三棱
2022.06.22
杨家强
痛风分型治疗
辨证分以下5型治疗:湿热痹阻由于湿邪入里化热,或素体阳升,内有蕴热,湿热交蒸而致。症见关节肿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局部硬节,或见痛风石。本病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对症处理;慢性期应加强排除尿酸,辨证治疗。
2022.06.22
杏林小书童
败案一例
一天一剂,七天一疗程,连续两到三个疗程。患者家人表示认同。遂告知马上用甘草20克再加一小把绿豆加水急煎!患者服下头煎后,症状减轻!有的文献标记其有一定毒性,可引起急性过敏反应……。
2022.06.08
郑强
辨治干燥综合征心得
发病机理干燥综合征,类属中医的“燥证”范畴,本病的病机关键在于“阴虚”,轻则肺胃阴伤,重则肝肾阴亏。治以滋阴润燥,养血安神,方用地梅四物汤合黄连阿胶汤。本证多见于50岁以上女性或干燥综合征病情较重者。此种闭塞基本病理病变为炎症增生,治以解毒化瘀。
清燥救肺汤
玉竹
白芍
旋覆花
牛蒡子
玄参
乌梅
石斛
沙参
枇杷叶
生津
沙参麦冬汤
竹叶石膏汤
石膏
知母
枳实
半夏
陈皮
延胡索
苏梗
竹茹
瓜蒌
火麻仁
四物汤
黄连阿胶汤
龙齿
琥珀
丹参
太子参
莲子
2022.05.27
杏林小书童
肩周炎
肩关节周围炎是以肩关节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为特征的疾病,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更为严重。其次肩关节周围炎又是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的,长期过度活动及姿势不良等产生慢性损伤。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原则是止痛、功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2022.05.13
潘洪波
痹证-关节炎
痹病是指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肢体关节疼痛,麻木,酸楚,重着以及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热痹化火伤津,症见关节红肿,疼痛剧烈,入夜尤甚,壮热烦渴,舌质红少津,脉弦数者。
防风汤
防风
麻黄
秦艽
葛根
当归
肉桂
血通
赤茯苓
杏仁
生姜汁
大枣
甘草
独活
牛膝
木瓜
萆薢
杜仲
续断
桑寄生
补骨脂
巴戟天
桂枝芍药知母汤
乌头汤
川乌
白芍
黄芪
羌活
威灵仙
草乌
2022.04.08
王贝贝
祖国医学
中医“痹证”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纤维组织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痛风等疾病。中医“痹证”的病因,历来都是以《内经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的依据。
防风汤
防风
羌活
桂枝
当归
秦艽
茯苓
黄芩
苡仁
防己
石楠藤
海风藤
乌梢蛇
生姜
乌附麻辛桂姜汤
制川乌
附子
麻黄
细辛
干姜
蜂蜜
炙甘草
威灵仙
仙灵脾
海桐皮
薏苡仁汤
苍术
独活
草乌
白术
2022.04.06
杨家强
“痛”的良方
全方共奏治疗“诸痛证”之功效,临床根据患者病因痛位、痛态及西医诊断病名之异,随证加味治疗,无不收效。患者头痛反复发作数年,近10天加剧,经某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服止痛片和酒精封闭,效果不佳。
丹参
当归
芍药
川芎
乳香
没药
甘草
伤寒论
芍药甘草汤
中参
活络效灵丹
甘草汤
灵丹
制川乌
制草乌
桂枝
附片
麻黄
干姜
细辛
金银花
姜黄
地龙
虎杖
黄柏
秦艽
石膏
黄芪
党参
鹿角
2022.03.09
李超鹏
镇痛四味药
痛证临床多见,可单独出现,也可见于多种疾病中。疼痛,可见于全身各个部位,其性质也各有不同,治疗时必须将疼痛的部位、性质等考虑在内,选择合适的药物。临床运用该方时,再依据西医所诊“病”之异,以及患者具体的病因、痛位、痛态加味治疗,无不获效。
2022.03.06
潘洪波
痹症的临床治疗思路
现代医学的治疗以消肿止痛为主,而中医治疗痹症,讲求辨证有针对性的治疗,效果更好,不易复发。治疗风痹,临床应益气养血、祛风通络。寒为温之,治疗寒痹,主要是温经散寒,通络除湿。临床常用麻黄汤或九分散治疗。治疗痰痹,应以化痰通络为主,常用苍南汤加味治疗。
黄芪
白芍
生地
川芎
石楠藤
海风藤
鸡血藤
丝瓜藤
麻黄汤
黄汤
麻黄
桂枝
赤芍
当归
地龙
木瓜
甘草
红枣
制川乌
马钱子
土鳖虫
全蝎
苍术
血通
小便
四妙散
黄柏
薏苡仁
川牛膝
桑枝
2022.01.01
王子乐
一剂全息汤,能治万种病
一剂全息汤,能治万种病全息汤基础方内科症状加减法1.发热:予全息汤基础方,个别高热脉洪、面红舌赤、烦渴引饮者加石膏15-30g,知母10g。22.胸闷: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咳喘胁痛者,按相关症状加减。
桂枝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
平胃散
五苓散
生地
丹皮
小柴胡汤
柴胡
生草
味药
桂枝
芍药
瓜蒌
薤白
枳实
苍术
陈皮
厚朴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生姜
大枣
石膏
知母
白虎汤
附子
桂枝附子汤
黄芪
2021.12.21
潘洪波
常用中药主要效能归类歌注
常用中药主要效能归类歌注三、清热药清热药,性偏寒凉,味多苦甘,具有清热降火的作用,能直折实火,有的药还有滋阴降火的作用,主要适用于发热性疾病、疮痈肿毒及内热炽盛之里热证。
2021.10.29
潘洪波
浅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证施治
腰椎摄片示:脊柱右侧弯、L4/5椎间盘突出症收治住院。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坐骨神经痛的症状,有两种原因,一为髓核突出产生机械性的压迫;另一认为系神经根周围有炎性改变,实际上,单纯性压迫周围神经只会引起麻木、不引起疼痛。
诸病源候论
金匮翼
桃仁
红花
川芎
当归
没药
五灵脂
牛膝
秦艽
香附
地龙
地鳖
泽兰
舒筋
类证治裁
除湿蠲痹汤
独活
桂枝
海风藤
细辛
川乌
徐长卿
宣痹汤
黄柏
苍术
防己
苡仁
木瓜
威灵仙
2021.10.01
杨家强
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椎炎
简明了肾脏与督脉二者密切的关系,故以补益肝肾、强壮腰督作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根本原则。
中参
黄芪
狗脊
牛膝
三七
乌梢蛇
黑蚂蚁
地龙
虎骨
川芎
乳香
活血藤
鸡血藤
五灵脂
没药
全蝎
蜈蚣
土鳖虫
水蛭
舒筋
本草纲目
本草汇言
海风藤
青风藤
络石藤
忍冬藤
雷公藤
当归
生地
川断
2021.08.31
杨家强
肢体发麻,必须用这两类药 新站人民医院 潘洪波
案1:张某,女,64岁。肢体发麻,必须用这两类药案2:张某,女,43岁。右侧肢体麻木畏冷,舌苔薄白,脉细,显为寒邪伤阳,阻滞脉络。案4:陈某,女,54岁。若夹痰湿瘀血为患,属重症;高血压病者觉拇指及食指麻木,多系中风先兆,要加强防治。
四妙散
葛根
天麻
全蝎
地龙
鸡血藤
海风藤
钩藤
苍术
黄柏
川牛膝
木瓜
薏苡仁
右归丸
熟地
山药
山茱萸
枸杞子
当归
杜仲
鹿筋
菟丝子
小续命汤
黄芪
麻黄
桂枝
附子
芍药
川芎
党参
2021.08.31
潘洪波
古方新用治痤疮
痤疮多发于面部,多少不定,大小不一,中医认为,心其华在面,面部的疾病多与心有关。痤疮属于中医疮疡范畴。而刘完素则根据五运主病,明确提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栀子豉汤出自《伤寒论》为治疗热扰胸膈之主方。既然桅子豉汤为治疗心中郁火主方,则也是治疗痤疮之主方。
栀子
栀子豉汤
伤寒论
豉汤
淡豆豉
小便
黄芩
黄连
连翘
赤芍
丹皮
大青叶
板蓝根
紫花地丁
金银花
忍冬藤
红藤
半边莲
半枝莲
解毒
米仁
赤小豆
茵陈
苦参
龙胆草
黄柏
鱼腥草
夏枯草
败酱草
白花蛇舌草
2021.08.13
周新林
搜风除湿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顽固角化湿疹一则
本病症属顽固,治则搜风通络,活血软坚,故选赵炳南之搜风除湿汤。搜风除湿汤出自《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方中尚有一味川槿皮,现多作外用,故改为半枝莲,半枝莲对顽固湿疹有较好的疗效。
除湿汤
黄连阿胶汤
全蝎
蜈蚣
海风藤
白鲜皮
威灵仙
半枝莲
黄柏
白术
薏苡仁
枳壳
黄连
阿胶
黄芩
白芍
鸡子黄
薄荷
甘草
马齿苋
地榆
大青叶
川槿皮
阿胶汤
伤寒论
阿胶
鸡子
细辛
秦艽
肉桂
2021.08.09
蔡玲玲
治疗颈椎病的17张秘方 新站人民医院潘洪波
故本方为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或椎动脉型之良药。本方由知柏地黄丸加减而成,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虚火内扰,头晕耳鸣,失眠多梦,颈项部酸痛不适之颈椎病。治疗颈椎病的17张秘方4.颈复宁丸组成:肉苁蓉15g,巴戟天15g,骨碎补12g,川续断12g,生地黄10g,鸡血
2021.08.04
潘洪波
梨状肌综合征
由于梨状肌损伤及坐骨神经穿过梨状肌时解剖变异,造成坐骨神经在该处受压,产生下肢后侧疼痛等症状,称为梨状肌综合征。
桃红四物汤
医宗金鉴
当归
赤芍
桃仁
红花
牛膝
枳壳
没药
制草乌
细辛
木通
薏苡仁
蠲痹汤
医学心悟
羌活
独活
秦艽
海风藤
乳香
木香
甘草
防风
白芷
附子
大补阴丸
丹溪心法
知母
黄柏
地龙
2021.07.31
杨家强
痛风性关节炎常用经方与名医经验 新站人民医院 潘洪波
痛风性关节炎常用经方与名医经验痛风好发于肥胖的人,急性期多表现为关节突发红肿热痛,常以足部第一跖趾关节受累,即所谓“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解毒
血通
小便
三妙散
当归拈痛汤加减
苍术
川黄柏
川牛膝
独活
当归
川芎
虎杖
防风
土茯苓
萆解
泽泻
牡丹皮
黄连
豨桐丸
乌头汤
制川乌
黄芪
羌活
白芍
麻黄
木瓜丸
天麻
杜仲
防己黄芪汤
汉防己
2021.07.06
潘洪波
王伯章经方 肢体运动类疑难病症
肢体运动类疾病归属痹症、痿症、中风、震颤或跌打损伤后的康复范畴。有相当一部分是腑与脊椎的病变。但可先夺其血瘀郁之势而有效,还未能以一方收全功。
芍药
甘草汤
苍耳
威灵仙
地龙
川连
滑石
丝瓜络
海风藤
柴胡
羚羊
黄汤
枳实
炙甘草
生地
牡丹皮
羚羊角
法半夏
生姜
大黄
姜黄
大柴胡汤
地黄汤
三黄汤
细辛
独活
黄柏
苍术
牛膝
薏苡仁
2021.06.30
杏林小书童
【李士懋】从痰瘀论治疑难杂病
李士懋认为,痰证的典型脉象是滑脉。但李士懋提出,治痰不可拘泥于脾肺肾三脏,而当从五脏全面考虑辨证治疗。从瘀论治李士懋认为,现代疑难杂病不仅符合中医痰邪的特点,亦符合瘀血的特点。辨证思路李士懋认为,瘀血证无定脉。
朱丹
血通
四君子汤
六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
二陈汤
越鞠丸
保和丸
六郁汤
温胆汤
礞石滚痰丸
四物汤
一贯煎
逍遥散
柴胡疏肝散
茵陈蒿汤
龙胆泻肝汤
当归补血汤
归脾汤
天王补心丹
炙甘草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真武汤
栀子豉汤
黄连解毒汤
凉膈散
清营汤
清宫汤
养阴清肺汤
百合固金汤
2021.06.22
杏林小书童
颈肩臂疼痛案
案二:颈肩臂疼痛案患者为我的亲戚,中年女性,常年劳作,近日颈部、左肩连及左上臂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服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只能短暂缓解,随即复作。疼痛局部有冷感。
2021.05.10
杨曼芩
痹症临床论谈
湿痹为着痹,因其疼痛重着,脚腿沉重,关节麻木胀。热痹,因热性急迫,易伤津液,导致筋脉失养,关节红肿,疼痛剧烈,高热口渴等全身症状。
五加皮
防风
黄柏
怀牛膝
桂枝
当归
羌活
独活
青风藤
海风藤
海桐皮
疏风散
麻黄
白芷
细辛
防己
萆薢
苡米
木瓜
苍耳子
蚕沙
知母
丹皮
地骨皮
忍冬藤
络石藤
地龙
丝瓜络
清热
血通
2020.10.04
赵百胜
和“湿”的治疗相关的中药及方剂【1】
木瓜、蚕砂二味,均有和胃化湿之功,和胃化湿,即是治疗中焦湿胜之义,宣畅中焦湿气可用;藤类药物通行关节祛风湿,通行之力亦可助分利三焦湿气。如平胃散即是苍术厚朴治疗中焦寒湿。二者常互为因果,治疗时用药经常不加辨别,祛湿化痰健脾补气一块上,恐怕还是欠妥当的。
清热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草
苦参
解毒
小柴胡
半夏泻心汤
小陷胸汤
半夏
瓜蒌
连朴饮
厚朴
石菖蒲
制半夏
香豉
山栀
芦根
黄连
毒药
银花
忍冬藤
公英
紫花地丁
黄连解毒汤
地丁
花草
土茯苓
鱼腥草
2020.09.15
于长振
意见反馈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客服会为您解答资质认证、杏叶兑换、文章版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