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第二十篇心得体会
而于当今,若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一般是不建议怀孕的。妇人怀妊,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则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
桂枝茯苓丸
芎归胶艾汤
附子汤
当归芍药散
当归
苦参丸
干姜人参半夏丸
葵子茯苓散
当归散
白术散
桂枝汤
桂枝
茯苓丸
类聚方
茯苓
甘草
大黄
附子
车前子
茅根
桃核承气汤
温经汤
建殊录
胶艾汤
艾汤
芍药
桃仁
丹皮
川芎
艾叶
2025.06.03
刘仲书
马家湾刘二郎学习《金匮》第十九篇心得体会
趺厥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篇,共8条条文,方5首,师曰:病趺厥,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腨入二寸,此太阳经上也!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瞤瞤者,藜芦甘草汤主之!患者反应,乌梅丸的汤剂真的难喝!
2025.04.10
刘仲书
从"通因通用"谈中医逆向思维的临证智慧
《内经》"通因通用"四字,初读似悖常理,实则蕴含深邃医理。此案始悟"通因通用"真义:泻下仅是表象,肠腑积滞才是病根。此证印证仲景"下利腹满者,当下之"的逆向思维。此等"通而和之"的治法,恰是中医逆向思维的绝佳诠释。
参苓白术散
四神丸
大承气汤
脱石
保和丸
枳实导滞丸
桂枝茯苓丸
大黄
臭秽
乌梅丸
槟榔
牵牛子
连翘
皂角刺
萹蓄
瞿麦
败酱草
红藤
升降散
土茯苓
白鲜皮
肉苁蓉
丹皮
阿胶
葶苈
大枣
莱菔子
钩藤
罗布麻
夜交藤
2025.03.20
刘颖
厥阴病小论
厥阴病乃阴阳、寒热、燥湿的交替、偏盛偏衰及不融合而为病。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厥阴由阴转阳,故多病寒热错杂、伤及血分。当归四逆汤、白头翁汤即显示少阳主枢,四逆汤、通脉四逆汤显示少阴主枢。不知麻黄升麻汤意,怎知厥阴病篇之意!
2025.02.25
陈杏
从顽固头痛案谈"肝风挟瘀"的辨治突破
患者头痛如锥刺,常规止痛药逐渐失效,却在中医"肝风挟瘀"辨证中柳暗花明。《临证指南医案》言"巅顶之痛,非肝风即瘀阻",此案正是"肝风挟瘀,上犯清空"之明证。首诊七剂,头痛发作频率锐减至2次,痛势减半。
止痛药
青筋
川芎茶调散
天麻钩藤饮
临证指南医案
通窍活血汤
川芎
全蝎
桃仁
红花
白芍
钩藤
薄荷
细辛
麦芽
佛手
珍珠母
夏枯草
血证论
川乌
草乌
蜈蚣
三棱
莪术
血府逐瘀汤
当归芍药散
葛根
威灵仙
吴茱萸汤
玉屏风散
2025.02.22
刘颖
从消渴并发症谈"络损风动"的防治策略
让我们以络为眼,以风为枢,在消渴并发症的防治中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三甲复脉汤
鳖甲
龟板
生地黄
白芍
全蝎
地龙
黄柏
知母
牛膝
石斛
玉竹
苦参
忍冬藤
鱼子
杞菊地黄丸
茺蔚子
麦门冬汤
丹参饮
二至丸
酸枣仁汤
乌梅丸
沙参麦冬汤
木蝴蝶
川乌草乌
解毒
火炭
医辨
2025.02.17
刘颖
临证浅谈
图片近来思考,问诊和脉诊的选择应用,两者结合似乎临床辨证更好。所以你需要进一步摸脉,寸脉滑数,尺脉弱,心里就明了了,这就是个心肾不交,到此基本可以结束,用交泰丸加减,大方向没错。
2025.01.02
曹雪盼
精伤五行:水多土荡
在中医五行中,水为阴,土为阳,水多土荡,肾精受损,所以五行之水的功能偏胜。肾精不足会导致肾水亏虚,从而影响到肾脏对水液代谢的调节和控制,也就会出现肾脏功能受损,出现“水多土荡”的病证。
2024.12.22
赵立生
伤寒论第八十九条(一)
八十九条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病人有寒”,你得想办法去寒,发汗是解热的手段之一,非热不能发其汗。这个“恶寒”是病人的自我感受,不是真的有寒了,这个“病人有寒”,一般是大夫的判断,通过四诊合参后下的定论,不是病人的自我感受。
2024.11.16
张宝华
伤寒论第八十一条
八十一条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病人旧微溏”,他有老毛病,平常就大便溏泄,且是经常性的,“旧”嘛,不是新得的,这样的都是久寒啦!久寒,栀子万万用不得。这一条简单,简单之中有深意,大家可以揣摩揣摩先生的心意。
2024.11.12
张宝华
伤寒论第八十条(一)
八十条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伤寒就不能下,这个大夫就离谱了,竟然“大下”,古人大下大概都是巴豆剂,这个巴豆剂古人常用的,究其实为好药。
2024.11.12
张宝华
从六经辨证角度分析癃闭对应方剂
从六经辨证角度分析癃闭,有助于准确判断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临床治疗癃闭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六经辨证,准确选方用药,以提高疗效。
2024.11.05
崔国宁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第一篇心得体会
学习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心得体会临床8年后重新学习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跟之前相比,收获很多,就像王老师教导我们一样,经典要经常读,常读常新。第一篇亦把八纲辨证融入于其中。张师兄提出来的实则泻其子,一般好像不用在肝肾上,因为传统中医看来,肾就无实证。
2024.11.03
刘仲书
结肠Ca根治术后寒湿体质治疗案(杨文豪原创医案)
现患者贫血已纠正。另患者诉既往有过敏性鼻炎多年,现晨起流清涕,鼻塞。患者气虚已基本纠正,正需温补全身阳气,再兼顾驱除寒湿。北方现气温急剧下降,患者自觉四肢怕冷麻木感较往年显著减轻。乌梅丸继续服用。
半夏泻心汤
莪术
三棱
四逆散
苓桂术甘汤
黄芪建中汤
炮姜
茯苓
白术
桂枝
甘草
黄芪
白芍
薏苡仁
生姜
大枣
当归芍药散
当归
川芎
赤芍
泽泻
三仁汤
苦杏仁
白豆蔻
厚朴
通草
滑石
竹叶
山茱萸
乌梅
2024.09.26
杨文豪
《伤寒论》中附子用法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附子泻心汤,在由于内实热导致的心下痞的情况下,同时存在表虚,仍然用附子。总的来说,从《伤寒论》中应用来看,附子的取类比象类似于一团热空气,可走“皮内”,热性可以影响到肌肉骨节,也可以向内部分影响脏腑。
附子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
附子泻心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四逆汤
干姜附子汤
茯苓四逆汤
白通汤
白通加猪胆汁汤
通脉四逆汤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四逆加人参汤
干姜
甘草
桂枝附子汤
桂枝
白术汤
甘草附子汤
附子汤
真武汤
白术
乌梅丸
小青龙汤
四逆散
理中丸
生姜
伤寒论
2024.05.13
高群
《伤寒杂病论》中黄柏
经方中用黄柏者见于大黄硝石汤、栀子柏皮汤、白头翁汤、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和乌梅丸等5方。黄柏于阳明病大黄硝石汤中,主除热祛黄。《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261条: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现多认为黄柏苦,寒。
黄柏
芸香
黄皮
川黄柏
大黄硝石汤
栀子柏皮汤
白头翁汤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乌梅丸
神农本草经
黄连
大黄
硝石
栀子
小便
甘草
柏皮汤
柏皮
白头翁
秦皮
阿胶汤
阿胶
阿胶
乌梅
人参
桂枝
附子
细辛
蜀椒
当归
2024.05.08
张宝华
伤寒论中桂枝用法
桂枝是《伤寒论》中第一个出现的药,算上加减,一共有44个方子涉及到。上冲、悸动主要是“上虚不能制下”,治疗就是要温“上”的阳,也就是桂枝。这几种情况都可以灵活应用桂枝。
桂枝
伤寒论
桂枝汤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附子汤
新加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葛根汤
葛根加半夏汤
麻黄汤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柴胡桂枝汤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大黄汤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小柴胡汤
桂枝附子汤
白术汤
甘草附子汤
半夏散及汤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桂枝加桂汤
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2024.04.28
高群
吴茱萸汤治疗下利医案一则
初诊:患者、男,60岁间断反复腹泻2月。常以蒙脱石散治标,昨日无诱因出现发作,今日3次,医院查未见异常,有食欲,反胃,口干,手脚凉。但是患者主诉以下利为主,而且口干长期,比下利时间更长,故还是以吴茱萸汤为主。以乌梅丸继续治疗。
2024.04.16
张新东
扩心病验案一则
王某,男,53岁。扩张型心肌病3年,高血压3级极高危多年,常反复发病,每每一出现胸闷、喘促、心慌、乏力,就需要即刻住院治疗,经过利尿、降压等对症治疗后可缓解,但近1年发作次数增多,症状比以前发病要重,5天前再次发病,检查心脏彩超全心扩大、左室射血分数16%
2024.03.31
宁松云
经验2
感谢您的大力支持)“经方”与“医缘”接着昨天的文章继续讲,小编临床实践时间其实并不长,临床使用经方时往往还是有些手忙脚乱的感觉,所以小编给患者开方的时候都会找个时间相对空闲的时候,以保证能够与患者充分的交流!目前公众号粉丝4738人!
2024.03.02
李华歆
黄连在经方中的运用
黄连一药,经方用之较广,大致功用如下:①心中烦用黄连,如心中烦,不得卧的黄连阿胶汤,方中用黄连清心火。②清热止痢用黄连,如葛根芩连汤中用黄连清肠中之热邪。②黄连配阿胶,常用于养阴清热,如黄连阿胶汤。黄连临证中运用很多,使用得当可治愈很多疑难疾病。
2023.12.29
彭功伟
桑树的一身都是宝
以上都是桑树自身生产的宝贝,还有一些与桑树相关的宝贝,如白僵蚕、蚕沙、桑寄生和桑螵蛸,具体论述如下:白僵蚕,即蚕宝宝吃了桑叶,不小心感染白僵菌死后就是白僵蚕,可祛风化痰、软坚散结。
桑叶
菊花
芦根
薄荷
杏仁
甘草
连翘
桔梗
桑杏汤
沙参
贝母
栀子
淡豆豉
疏风散
黑芝麻
黑芝
加减当归补血汤
当归
黄芪
三七
生地
桑枝
蠲痹汤
秦艽
川芎
羌活
独活
木香
乳香
海风藤
2023.12.19
夏耀飞
附子妙用来消炎医案二则
附子妙用来消炎医案二则案例一:患者徐某某,主因"脐旁右侧隐痛不适10余天"收入院。既往有慢性咽炎病史4年。有慢性肠炎病史6年,大便后腹痛缓解。附子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来抗炎。医案二:患者张某某,女,26岁,主因"咽痛3天"由门诊收住院。
附子
小便
大黄
消毒饮
乌梅丸
小半夏汤
乌梅
细辛
桂枝
黄连
黄柏
当归
党参
吴茱萸
干姜
法半夏
生姜
蒲公英
白花蛇舌草
薏苡仁
蜈蚣
牡丹皮
赤芍
麻黄附子细辛汤
白虎汤
升麻
黄芩
板蓝根
玄参
北豆根
2023.12.11
孙亮
乌梅丸
——高尔基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乌梅丸!蛔厥者,乌梅丸主之。仲景告诉我们治疗“蛔厥”可以“乌梅丸”,当然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局限在治疗“蛔厥”,也可以治疗长期的腹泻!
2023.12.09
李华歆
乌梅丸医案二则
乌梅丸医案二则医案一:患者汪某某,女,54岁,主因"发作性胸闷、气短3年,加重1月余"由门诊收住院。入院诊断:1.不稳定型心绞痛2.胃-食管返流病伴有食管炎处方:乌梅丸合小柴胡汤、百合地黄汤、三物黄芩汤加减。
乌梅丸
小便
乌梅
小柴胡汤
百合地黄汤
三物黄芩汤
细辛
桂枝
黄连
黄柏
当归
党参
吴茱萸
干姜
附片
苦参
地黄
百合
牡蛎
菊花
黄芩汤
地黄汤
威灵仙
郁金
薤白
白芍
炙甘草
神曲
丹皮
青皮
2023.12.06
孙亮
上热下寒,乌梅丸见效
李某,男,54岁,2023年06月09日初诊患上腹疼痛,反复发作3年,经医院诊为“肠功能紊乱症”。随访1月,未见反复。乌梅丸具有缓肝调中,清上温下之功效。
2023.08.26
陈升王
乌梅丸加减治疗左手冷痛
乌梅丸加减治疗左手冷痛叶某某,女,48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红卫村,2023年6月21日初诊。故可以认为乌梅丸是加长版的封髓丹,无论是乌梅丸,还是封髓丹,其病机和治症确有相似之处,此不可不知也!
2023.06.28
夏耀飞
凌晨三点多易醒,醒后再难入睡、顽固失眠20年病案1例
孟先生,53岁,2023年3月26日初诊自述:常年受失眠困扰,几经求治各方西医院、中医院,效果不佳。主要是入睡困难,睡着了以后到后半夜3点左右就醒,然后再入睡很困难,甚至是干脆睡不着,让他十分苦恼,这种情况持续快二十年了。同时取耳穴,施刺络放血一次。
2023.04.14
刘晓伟
慢性腹泻2年余,中药4天就解决?
予以中药7剂口服,嘱其7天后复查。本方以乌梅丸为基本方,患者是长期腹泻的寒热错杂之病,为厥阴证。其中“久利”则为“慢性腹泻”,且乌梅丸证还具有肤冷肢厥的特点,这与本医案中手足冰冷相适应,“复时烦者”与本案中患者易烦躁失眠相应。
2023.03.07
宁承洁
中医辩治肝寒证
乌梅丸在温肝的基础上调其寒热,寒热并用,调理阴阳。全方以温中散寒、疏肝通经为主治疗患者寒冷及挛缩疼痛等症状,外加疏散郁热、宣散开弊。整体完整治疗患者,达到病情好转。
当归
柴胡
茯苓
薄荷
甘草
生姜
合欢花
代代花
合欢皮
降香
凌霄花
党参
麦冬
五味子
川楝子
香附
白芍
乌梅
桂枝
细辛
黄连
黄柏
高良姜
凌霄花
炒白术
薏苡仁
合欢皮
五味
牛膝
凌霄
2022.10.14
缴秀珍
乌梅丸加味治疗亚甲炎发热案一则
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病毒性甲状腺炎。故以乌梅丸通厥阴经,青蒿鳖甲汤伏少阳阴火。亚甲炎伴甲亢为一免疫系统疾病,经络所及,治在厥阴,方选乌梅丸;患者因亚甲炎而低热不退,夜热早凉,为少阳相火不藏,当按火气治之,方选青蒿鳖甲汤。
2022.10.11
杏林小书童
青年女性痤疮6年久治不愈医案
患者,女性,28岁,身高164cm,体重51kg。主诉:患痤疮6年余。面部痤疮密布有脓头且有痒痛之感,面部容易出油而下肢却偏干燥,因长期服药治疗无效致夜寐不安,多梦眠浅。余遂处以原方,再予30剂巩固可矣。
2022.09.23
杏林小书童
厥阴的实热证跟一般的热证有什么不同
温病的实热证,抗生素治疗是非常有效的,但厥阴的实热证完全无效。其实可以推测,厥阴病的实热证是跟免疫相关的,是一种免疫相关的持续性炎症反应,所以血项看不出来问题,但却有持续的实热状态。
2022.09.06
孙承铭
乌梅汤治疗干燥综合症案
乌梅汤治疗干燥综合症案原创作者:李高勤医生住院病人,女,59岁西医考虑干燥综合症,已骨穿,结果未出。乌梅30细辛6桂枝12黄连6当归15麦冬12北沙参15花椒6炮姜6附片15防己15桃仁12红花97剂,一日一剂,饭后服药。故而有较好疗效,但仍需要继续服药治
2022.08.23
李高勤
乌梅丸治愈脐周反复疼痛
舌质红,有芒刺,苔薄,脉数乌梅30克党参10克细辛3克桂枝10克制附子6克干姜10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当归10克槟榔10克花椒5克莱菔子30克制大黄10克5剂水煎服服药后一周来二诊肚脐没有疼痛,睡觉安稳一些,大便一天一次。
2022.08.15
王祥齐
过敏性结肠炎一例。
孙某某,女26岁。反复腹泻3年余。多次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多次治疗效果欠佳。刻下,肚脐,及腹部隐隐作痛。诊断为,过敏性结肠炎。药后症状进一步减轻,腹痛偶尔饮食不当才有。守上方继续巩固一个月。三年慢性腹泻临床告愈。嘱咐其很长一段时间要忌口。
2022.07.23
袁振兴
淋巴瘤术后腹痛。
周某某,女59岁。患有淋巴瘤术后十余年。近五年一直腹痛,阵发性,走动。后经人介绍来我院中医科门诊求治。刻下,腹痛时作,夜间尤甚。患者自诉,症状有所减轻,仍有腹痛,舌质淡红,苔腻,脉滑弦。
2022.06.29
袁振兴
中药气味配伍临床实践体会
任何一味中药都是气与味的统一体,中药与中药的配伍是气味与气味之间的配伍。"药物通过气味恰当的配伍达到恢复体内气机升降出入的平和。
五味
神农本草经
伤寒论
桂枝
甘草
白芍
本草纲目
脾胃论
桂枝汤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红糖
银翘散
银花
连翘
桔梗
薄荷
牛蒡子
竹叶
荆芥
黄芩
元参
麦冬
藿香正气散
藿香
大腹皮
白芷
紫苏
茯苓
2022.06.29
邹世昌
升降浮沉理论临床应用体会
邹世昌广西柳城县人民医院545299升降浮沉理论始自《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升降浮沉生理、病理表现气机升降运动贯穿于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始终,是对脏腑功能活动基本形式的概括。
2022.06.29
邹世昌
燮理阴阳活用成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当以补益肝肾,调和阴阳为治疗大法。后世医家将本方广泛用于各种痹证,将此方作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本方。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均为强壮筋骨之良药,现也常用于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病重,每3小时用药一次。
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仙茅
仙灵脾
当归
巴戟
骨碎补
补骨脂
葛根
威灵仙
鸡血藤
石斛
桂枝汤
二仙汤
当归六黄汤
黄汤
甘麦大枣汤
乌梅丸
伤寒论
长沙药解
舒筋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
名医别录
本草崇原
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汤
2022.06.22
刘剑锋
温阳驱寒用附子 医圣经验宜学习
古人的经验值得我们继承与学习,张仲景应用附子治疗多种病症,经验更加丰富,更加值得我们学习。附子汤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附子汤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当温之,宜四逆汤。
附子
白通加猪胆汁汤
葱白
干姜
小便
猪胆汁
猪胆
白通汤
大黄附子汤
大黄
细辛
薏苡附子散
茯苓四逆汤
茯苓
人参
甘草
四逆汤
附子粳米汤
半夏
大枣
粳米
粳米汤
白术
芍药
附子泻心汤
黄连
黄芩
泻心汤
甘草附子汤
桂枝
2022.06.15
刘革命
腹痛(胃肠痉挛)一例。
宫某某,女42岁。主诉,反复脐周痛半年余加重一周。中医诊断,腹痛西医诊断,胃肠痉挛。患者自诉,腹痛基本未作,时有腹胀,进食多,还是有胀感。患者自诉,腹痛基本消失。讨论,腹痛的病因病机,不外乎寒热,虚实,气滞血瘀等六个方面。
2022.06.15
袁振兴
糖尿病
目前医学界对糖尿病尚无根治的方法,唯有控制饮食配合药物治疗,以延缓并发症的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炎,中医治症功效显著。患者患糖尿病8年,服西药降糖药,空腹血糖仍波动在8~10mmol/L之间。近2年又出现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近因加重前来诊治。
白虎汤
肾气丸
知母
白虎
生地
山药
吴萸
茯苓
泽泻
丹皮
桂枝
附子
炙甘草
小便
外台秘要
人参
乌梅丸
桃核承气汤
抵当汤
大补阴丸
四妙丸
桃核
承气汤
龟板
熟地
薏仁
苍术
怀牛膝
大黄
芒硝
2022.06.13
刘剑锋
反复腹泻四年多 乌梅汤丸给办妥
经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泄泻,中医辨证为肠道湿热,给予清热利湿之剂,方用乌梅丸加减而愈。病人于2013年4月7日因大便次数增多4年就诊。建议其改服中成药乌梅丸,每次6g,日3次,巩固疗效。后随访半年未发。最后口服乌梅丸巩固疗效,以图善后。
2022.06.11
刘革命
意见反馈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客服会为您解答资质认证、杏叶兑换、文章版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