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中药气味配伍临床实践体会
邹世昌 广西柳城县人民医院 ( 5452
99)
摘要: 为提高中医临床辨证用药的准确性和治愈率,需掌握和深入研究中药配伍的规律,其重点在于以气味配伍理论来指导临床如何运用多味中药组成复方,并达到配方与病证相对应而产生应有的疗效。因此要加强中药气味配伍的理论研究,用气味配伍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关键词:中药;气味配伍; 临床实践;体会
气味理论,即四气五味理论,是中药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神农本草经》中最早记载了这一理论:"药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后世医家代有发展,但四气五味理论始终是认识和运用中药的最基本的理论。任何一味中药都是气与味的统一体,中药与中药的配伍是气味与气味之间的配伍。人体内不外阴阳,人体的病变不外阴阳的失常,药物的气味本身具有阴阳,气味组合又会化生阴阳。《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伤寒论》中桂枝与甘草相配的"辛甘化阳法"和芍药与甘草相配的"酸甘化阴法"成为后世方药配伍的范例。药物通过气味恰当的配伍达到调和阴阳的目的。人体内无处不有气的运行,气的运行方式不外乎升降出入。升降出入障碍意味着机体病变,升降出入停止,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药物的气味本身具有升降出入,气味组合也会改变升降出入。《本草纲目》说:"酸咸无升,甘辛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之巅顶。"药物通过气味恰当的配伍达到恢复体内气机升降出入的平和。李东垣《脾胃论》在肯定"凡药之所用,皆以气味为主"的前提下,又发挥了这一治法。气味俱出于中焦,治疗应立足于中焦,以调治心肺肝肾,恢复机体正常的升降出入。他在《脾胃论·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中指出:"戊湿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己土其本味咸,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应之。脾胃兼化,其病治之各从其宜,不可定体,肝肺之病,在水火之间,顺逆传变不同,温凉不定,当求责耳。"
中医之所以具有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并不是其治疗手段和工具的高明,而是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以及治疗理念上的超前。四气五味是中医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其他理论,如阴阳五行学说、升降浮沉理论等相配套的。轻视四气五味理论对临床组方用药的重要作用,直接会影响到中医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的桂枝汤(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煎出来的药汁味呈辛甘性温,而单用生姜40g加红糖20g煎汁也呈味辛甘性温,用以治疗外感风寒的鼻塞流清涕而畏寒者,每获良效,两者气味相似而功效相近,取材方便而价廉。
辛凉轻剂银翘散(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牛蒡子、竹叶、荆芥、豆豉、甘草)治外感风热初期,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咽痛、头痛,如内热较盛则加苦寒清上焦的黄芩,阴伤明显则加甘寒的元参、麦冬。
味辛微苦性温的藿香正气散(生姜、藿香、甘草、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白术、陈皮、厚朴、桔梗、大枣),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若中焦湿热则加味微辛微苦性凉的银花,兼脾胃虚者加甘温益气的党参。
呃逆频作,诸药无效,舌淡苔白者,属脾胃虚寒,升降失常,治以辛甘温的丁香、干姜、党参、少佐苦寒的黄连1g,勺情选加平胃散、二陈汤、四逆散即可。辛能行气散寒醒胃,甘能健脾,苦能降下。
素休虚弱而偶感风寒,证见微热恶风寒,纳呆困倦,舌淡苔白,脉细数,每用西药发汗退烧抗病毒搞菌药无效,而用中药2剂可愈,中药当用辛甘微苦温除热法,方选东垣升阳益胃汤化裁(黄芪,半夏、党参、甘草、独活、防风、白芍、羌活、陈皮、茯苓、泽泻、柴胡、白术、黄连、生姜、大枣),生姜可改用干姜,黄连宜量少,1-2g即可,方中羌活、独活味辛浓烈而效雄,全方辛开苦降,补虚驱邪,呈现极强的调和能力,每能化解许多虚实并存、寒热错杂等复杂的矛盾。临床中如遇胃肠道诸多疾病,或其他系统疾病而兼见脾胃功能紊乱者,用升阳益胃汤加减治之,每可显现中医可起沉疴大病的能力,如治尿路结石之肾绞痛,肺心病心衰而消化功能差者,结肠癌术后化疗后胃肠功能受损等。中医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中医无静脉输液之能力,如遇重症大病而脾胃功能极差者,药难入口,如何治病?此时即可用升阳益胃汤、乌梅丸、半夏泻心汤等和解之重剂以治之,使胃气立即恢复,食药能入口,中医才有施展拳脚的舞台,谁又敢说中医是"小儿科"?乌梅丸(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党参、黄柏)辛甘苦酸并用,寒温并用,可补虚泻实,升清降浊,能和解各种疾病后期及急重阶段出现的虚实并存、寒热错杂等复杂矛盾。方中辛味可升、可散、可行,苦可降、可清,甘可补益,可提高抵抗力,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乌梅对胆囊有收缩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对胃加酸可促进胃排空。故酸可收、可促进胆道和胃肠道蠕动。复杂的配方,能和解复杂的矛盾。其现代科学的原理何在?临床体会到该方最大的优点是能使受到病魔损害的胃肠道、胆道功能恢复正常。因此临床的各种病症如兼见脾胃虚衰的情况下都可采用乌梅丸加减治疗,笔者的经验认为方中黄柏可不用,黄连用量在1-3g之间为宜。乌梅丸不愧为千古名方。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五十九)白涩症 钱开达
白涩症症状表现为眼睛干涩,外观正常,如中医眼科学中所说“眼部赤肿不显,只觉眼内干涩不舒”。某君男六十五岁患眼睛干涩一年多,视力没受影响,眼科检查正常。善持堂认为,百病皆因于堵。药服7剂,某君苔白腻大减,白涩症基本痊愈,之前说话时常出现的耳呜现象也没有了。 -
极度恐慌不敢出门,中医取效 吴舟峰
按语:根据患者极度害怕出门,易紧张,会出现心跳加速,神经紧绷,动作变得僵硬,透不过气,对各种事情失去兴趣等症状,属于中医“郁证”、“惊悸”等范畴,《伤寒论》云:“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
眼镜模糊视力下降 潘洪波
眼睛模糊不清不够明亮,教你一个中成药帮你健脾益肾、补肝明目。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眼睛就会模糊不清,近视越来越不明亮了。如果你有眼睛疲劳、近视加重、视物模糊,就可以参考一下这个中成药了,滋补肾脾肝,帮你的眼睛明亮起来。 -
医案 李华歆
今天小编给大家讲一个特殊的医案,因为内容可能过于劲爆,涉及到道德、伦理等等……延医疗治,经年不廖。吕不忍,复请名医程某治之。 -
焦虑抑郁患者的疼痛问题不容易解决,患者家属能起关键作用 于军
女,71岁,4月12日首诊的主诉是:“右侧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疼痛6周”。患者疼痛剧烈,口服止痛药效果不好,因既往就有焦虑、失眠,得带状疱疹后就更严重了。三诊时患者说疼痛范围小点了,颞侧不太疼了。所以,在治疗焦虑抑郁患者的疼痛问题时,患者家属能起关键作用。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案例 倪晨斐
中医诊断:痿证;西医诊断: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分析:1.概念特点:定义:一组原因不明的,选择性侵犯运动系统或其一部分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病。 -
黄连阿胶汤治疗失眠中服用量的关系。 张新东
初诊,女,29岁。虽然患者诉阿胶上火,但方中不可缺少,有黄连清热解之。复诊:黄连片15g黄芩10g白芍10g阿胶3g首乌藤15g龙骨30g牡蛎30g黄连加量,阿胶减量,随访可正常入睡,身体舒服,只是新出现胃痛,后患者自行一副药2天服用,胃痛消失。嘱患者减量 -
孩子脾阴虚的原因通常是什么脾阴不足 谢江强
孩子脾阴虚的原因通常是什么脾阴不足就是指脾脏阴虚,缺乏津液滋养。缪希雍发明了治疗脾阴的方法,对经常积食的小朋友效果特别好。 -
邓老的62个经验方 潘洪波
邓老的62个经验方一、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组成〕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柴胡9克佛手片5克,乌贼骨15克,甘草5克。另外,用蜂蜜100毫升,加开水200毫升,待温度为37℃时,灌肠,与此同时,用梅花针扣击腹部肿块。若体质壮实者,则先服②方,后 -
削了皮的苹果 陈鹏
削了皮的苹果文/陈鹏2024.3.27那苹果削了皮已不再是以前那个你冬雪已渗入树根今年的桃花才那么美我用一秒钟删除了你的联系方式却用了一生去遗忘舞台上的灯光太亮看不清台下的你负尽苍穹唯独对不起自己映日照芳草莫较楂梨相伴者唯有青山只有青山
最新文章
-
慢性胃炎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慢性胃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和隐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胃镜普查证实,我国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萎缩性胃炎约占其中的20%。
-
小柴胡汤治疗耳痛的运用 宁加银
患者,女,贺某,54岁,主诉:耳乳突处反复发热伴疼痛4+月,现病史:耳乳突处疼痛,口苦,目眩,口干,渴欲饮水,时有小腹冰凉,时有耳乳突处灼热感,无流脓破溃,时有潮热感,汗出,颠顶头痛,头痛如劈,时有肢体麻木,情绪焦虑,小便可,纳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
神农本草经下的肾气丸 张宝华
《神农本草经》曰:干地黄:味甘,寒。由此可见肾气丸用药从时间上最接近本草经主治,为寒湿血痹而造,在汉以前绝无温补肾阳之义。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
这个不起眼的蔬菜一定多吃 李娟
首先,把三分之一白萝卜切片,不宜过厚,然后大火烧开转小火,煮15分钟,将水控出,晾温,加一小勺蜂蜜,饮用。今天也顺带普及一下蜂蜜的功效及性味归经。所以,白萝卜蜂蜜水,是平日里少不了的饮品呐。
-
手脚冰凉十年案一 王建飞
主诉:手脚冰凉10年,加重3个月。手脚冰凉十余年,近三个月来加重。肝肾精血不足,不能滋养真阳、收敛真阳,致真阳无力生发生长并抵御外(寒)邪,真阳不足,阴寒内生,则手脚冰凉持续十余年之久。今复诊告知手脚冰凉好转。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处方:柴胡30克、半夏25克、黄芩15克、人参15克、生姜15克、大枣15克、炙甘草15克、生石膏45克三剂,日一剂,水煎服。一剂热退,食欲增,三剂后诸症几无出院。
-
纳呆病案一则 曹雪盼
患者男18岁主诉饮食不佳一年余,患者平素饮食不佳无胃口,三餐不知饥挑食无精神大便干燥三四天一次费劲无口干口渴无腹胀呕吐眠差不易睡面黄舌淡白苔白腻脉缓辨证:脾胃虚弱辨病:纳呆给予方剂:生白术30g肉苁蓉15g当归12g桃仁10g炒麦芽30g炒谷芽15g焦三仙
-
夜间出汗案 朱浩宇
某女,五十左右,夜间出汗,舌淡苔薄白,自服六味丸不效,予八味丸去三泻改汤,重用,一剂汗止。
-
中风的辩证论治 张宝华
2.中风后遗症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
痰湿祖方 张宝华
对于痰湿阻滞引起的咳嗽、痰多、胸闷等症状,二陈汤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总之,二陈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降逆止呕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痰咳嗽、胸膈痞闷、恶心呕吐、头晕目眩等病症。
学习了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