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驱寒用附子 医圣经验宜学习

2022.06.15 791阅读 评论数 2 4
中药附子具有辛温散寒,补火助阳之功,临床应用得当有立杆见影,逆流挽舟之功。救危亡,起沉疴 ,除痼疾。古人的经验值得我们继承与学习,张仲景应用附子治疗多种病症,经验更加丰富,更加值得我们学习。下面就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应用附子的方药,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白通加猪胆汁汤
 葱白 四茎 干姜 一两 附子 (生用,去皮,破八片) 一枚 人尿 五合 猪胆汁 一合 白通加猪胆汁汤
应用场景<以下同>: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二、白通汤
 

葱白 4茎 干姜 15g 附子 (生用,去皮,破八片) 20g
应用场景: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

三,大黄附子汤
 大黄 三两 附子 (炮) 三枚 细辛 二两 
大黄附子汤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宜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四,茯苓四逆汤
 茯苓 四两 人参 一两 附子 (生用,去皮,破八片) 一枚 甘草 (炙) 二两 干姜 一两半
茯苓四逆汤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五,附子粳米汤
 附子 (炮) 一枚 半夏 半升 甘草 一两 大枣 十枚 粳米 半升
附子粳米汤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六,附子汤
 附子 (炮,去皮,破八片) 二枚 茯苓 三两 人参 二两 白术 四两 芍药 三两
附子汤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附子汤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附子汤
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
七,附子泻心汤
 大黄 二两 黄连 一两 黄芩 一两 附子 (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一枚
附子泻心汤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八,甘草附子汤
 甘草 (炙) 二两 附子 (炮,去皮,破) 二枚 白术 二两 桂枝 (去皮) 四两

甘草附子汤

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九,干姜附子汤
 干姜 一两 附子 (生用,去皮,破八片) 一枚 
干姜附子汤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十,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附子 (炮,去皮,破) 三枚 白术 四两 生姜 (切) 三两 甘草 (炙) 二两 大枣 (擘) 十二枚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十一,桂枝附子汤
 桂枝 (去皮) 四两 附子 (炮,去皮,破) 三枚 生姜 (切) 三两 大枣 (擘) 十二枚 甘草 (炙) 二两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十二,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 (去皮) 三两 芍药 三两 甘草 (炙) 三两 生姜 (切) 三两 大枣 (擘) 十二枚 附子 (炮,去皮,破八片) 一枚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十三,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 (去皮) 三两 甘草 (炙) 二两 生姜 (切) 三两 大枣 (擘) 十二枚 附子 (炮,去皮,破八片) 一枚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促,一作纵),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十四,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桂枝 三两 生姜 三两 甘草 二两 大枣 十二枚 麻黄 二两 细辛 二两 附子 (炮) 一枚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十五,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 四两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 麻黄 二两 生姜 五两 白术 五两 知母 四两 防风 四两 附子 (炮) 二枚

诸肢节疼痛,身体魁(一作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十六,黄土汤
 甘草 三两 干地黄 三两 白术 三两 附子 (炮) 三两 阿胶 三两 黄芩 三两 灶中黄土 半斤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十七,近效方术附汤
<附方>
 白术 二两 附子 (炮去皮) 一枚半 甘草 (炙) 一两


《近效方》术附子汤。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

十八,九痛丸
<附方>
 附子 (炮) 三两 生狼牙 (炙香) 一两 巴豆 (去皮心,熬,研如脂) 一两 人参 一两 干姜 一两 吴茱萸 一两
治九种心痛。虫痛、注痛、风痛、悸痛、食痛、饮痛、冷痛、热痛、去来痛。兼治卒中恶,腹胀,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并冷冲上气,落马坠车血疾等,皆主之。忌口如常法。

十九,栝蒌瞿麦丸
 栝蒌根 二两 茯苓 三两 薯蓣 三两 附子 (炮) 一枚 瞿麦 一两


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用栝蒌瞿麦丸主之。

二十,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 (去节) 二两 甘草 (炙) 二两 附子 (炮,去皮,破八片) 一枚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麻黄附子甘草汤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

二一,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 (去节) 二两 细辛 二两 附子 (炮,去皮,破八片) 一枚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二二,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 三两 甘草 (炙) 三两 附子 (炮,去皮,破八片) 一枚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二三,肾气丸
 干地黄 八两 薯蓣 四两 山茱萸 四两 泽泻 三两 茯苓 三两 牡丹 (去心) 三两 桂枝 一两 附子 (炮) 一两

崔氏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肾气丸 
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二四,四逆汤
 甘草 (炙) 二两 干姜 一两半 附子 (生用,去皮,破八片) 一枚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四逆汤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二五,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甘草 (炙) 二两 干姜 三两 附子 (大者,生用,去皮,破八片) 一枚 猪胆汁 半合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汤主之。

二六,四逆加人参汤
 甘草 (炙) 二两 附子 (生用,去皮,破八片) 一枚 干姜 一两半 人参 一两
恶寒,脉微(一作缓)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二七,通脉四逆汤
 甘草 (炙) 二两 附子 (大者,生用,去皮,破八片) 一枚 干姜 三两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二八,头风摩散
 大附子 (炮) 一枚 盐 等分
头风头痛。

二九,乌梅丸
 乌梅 三百枚 细辛 六两 干姜 十两 黄连 十六两 当归 四两 附子 (炮,去皮) 六两 蜀椒 (出汗) 四两 桂枝 (去皮) 六两 人参 六两 黄檗 六两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三十,乌头赤石脂丸
 蜀椒 一两 乌头 (炮) 一分 附子 (炮) 半两 干姜 一两 赤石脂 一两
乌头赤石脂丸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三一,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仁 十分 附子 二分 败酱草 五分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三二,薏苡附子散
 薏苡仁 十五两 大附子 (炮) 十枚 
薏苡附子散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三三,禹余粮丸
 太一禹余粮 四两 人参 三两 附子 二枚 五味子 三合 茯苓 三两 干姜 三两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三四,真武汤
 茯苓 三两 芍药 三两 生姜 (切) 三两 白术 二两 附子 (炮,去皮,破八片) 一枚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一作僻)地者,真武汤主之。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三五,竹叶汤
 竹叶 一把 葛根 三两 防风 一两 桔梗 一两 桂枝 一两 人参 一两 甘草 一两 附子 (炮) 一枚 大枣 十五枚 生姜 五两

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

三六,紫石寒食散
 紫石英 十分 白石英 十分 赤石脂 十分 钟乳 (碓炼) 十分 栝蒌根 十分 防风 十分 桔梗 十分 文蛤 十分 鬼臼 十分 太乙余禹粮 (烧) 十分 干姜 四分 附子 (炮,去皮) 四分 桂枝 (去皮) 四分

治伤寒,令愈不复。

当然有些方子是伤寒杂病论中的附方,有些药方被认为并非张仲景的方子。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些方子中附子的应用经我们提供了思路,如果我们能够细心地研究,其中的益处是不言而喻的。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刘革命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中医治疗狐惑病的临床用药经验总结 崔国宁

    中医学认为,狐惑病的发生与心气不宁、脾胃失调、肝火上炎等因素有关。针对狐惑病的治疗,中医药学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通过药物调理和整体调理相结合,可以有效地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中医临床治疗心悸研究总结 崔国宁

    然而,在中医学中,心悸被视为身体内部能量失衡的结果。中医临床治疗心悸的方法不仅注重症状的缓解,更重要的是调整整体身体的阴阳平衡。

  • 叶子黄了 陈鹏

    叶子黄了文/陈医生2023.12.14叶子黄了是生命的尽头的挣扎如同轮回每一片叶子都是一颗时空的胶囊也许曾经装满了希望可如今只剩下悲凉叶子黄了已功成身退/功德圆满我感激/我赞叹

  • 一种消除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 崔国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该中药组合物具有止血生血、止痛生肌、解毒排毒、散结化瘀、解热祛风的功效,对各种肿瘤均有显著疗效。芙蓉花清热、凉血、消肿、解毒。菝葜消肿毒、治恶疮。

  • 站似一棵松:由内而外治驼背 谢江强

    由于驼背影响了小江的脊柱曲度,她还有阴阳、气血失调引起的心慌胸闷症状,所以我将水煎药里的枸杞子换成了伸筋草以舒筋活络,将砂仁换成玉竹以养阴益气。

  • 管好身体的风门,告别久治不愈的落枕人体 谢江强

    管好身体的风门,告别久治不愈的落枕人体有五大风门,即风池、风府、风门、天宗、禀风等穴。35岁的白先生的病症就是开缝引风邪的典型。经过针膏并用的治疗,白先生因落枕而头枕部连及后脖颈疼的症状没了。

  • 从“肾虚水结”论治肾结石 罗沿印

    中医学中并无“肾结石”之说,但“肾结石”之临床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石淋、腰痛”等范畴。因此,肾虚水结是肾结石凝结之重要病机,故治以肾虚为本,化石为标,标本兼治,方能效显。

  • 颈肩疼痛难忍,经方治疗效佳 宗琪

    患者:张某某性别:女年龄:60岁初诊日期:2023年11月24日主诉:颈肩皱紧不适多年,怕凉,双膝凉。

  • 半夏泻心汤小记 张宝华

    功效与主治半夏泻心汤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的功效。注意事项使用半夏泻心汤时需注意,如果患者有口干、口苦、大便干燥等症状时不宜使用。总结半夏泻心汤是一种经典中药方剂,对消化道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 风寒湿痹症 于桂荣

    但风寒湿病邪为患,各有侧重,风邪甚者,病邪流窜,病变游走不定;寒邪甚者,肃杀阳气,疼痛剧烈;湿邪甚者,黏着凝固,病变沉着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