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泻2年余,中药4天就解决?

2023.03.07 1254阅读 评论数 15 52

主诉:患者,男,33岁,腹泻2年余,大便不成型,一天要上4-5次大便,肠鸣音多,矢期时作,腹部胀痛,排便后稍微有所缓解,大便臭秽,偶有不消化的食物,不能吃辛辣、生冷刺激食物,一食用便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近一年症状明显加重,且伴有口臭、烦躁、失眠、乏力、怕冷、手足冰冷等症状。

患者先后去了多家医院治疗,未能好转,最后在某大学附医院行胃肠镜检查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诊断为“慢性腹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肛管直肠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其检查结果如下:

在外院予以“拉夫替丁分散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药物治疗一月后,未见明显好转。


   


查:舌质淡白,舌尖红,苔白舌根部更甚,舌下络脉瘀曲,脉弦细。

中医诊断:泄泻(上热下寒证,气虚血瘀证)。

予以中药7剂口服,嘱其7天后复查。

 

  患者服药4天后微信发来感谢反馈,服药4天后腹泻的症状已经完全消失了,且口臭的情况已经没有了,睡眠也好了,人感觉也精神很多,中午不休息时也不打瞌睡了,还有意外之喜,患者戒了7-8年没成功的烟竟然不想抽了,宁医生嘱其继续服药,巩固治疗。


服药4天后,林先生的舌苔发生显著改变,因为其服用中药后有轻微染苔,但其舌尖红的情况已经明显改善,舌下络脉瘀曲的情况基本消失,已经无明显瘀血。


思路评析:

慢性腹泻在中医中属于“泄泻”的疾病范畴,多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致病、脾胃虚弱导致,慢性腹泻多是由急性腹泻转慢性,如急性泄泻失治或停药过早,病未根治,可使病情迁延,或反复发作,病机由实转虚,形成慢性泄泻,久泻脾虚,慢性期属虚实夹杂及虚证,以脾胃虚弱、命门火衰为主,兼夹湿邪及其它邪。

本方以乌梅丸为基本方,患者是长期腹泻的寒热错杂之病,为厥阴证。乌梅丸可寒热并调,伤寒论中有言:“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常自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吐蛔也。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其中“久利”则为“慢性腹泻”,且乌梅丸证还具有肤冷肢厥的特点,这与本医案中手足冰冷相适应,“复时烦者”与本案中患者易烦躁失眠相应。与此同时在乌梅丸的基础上加香附、柴胡舒肝气,鸡内金、青皮破气消积食,升麻提升脾气以止泻,山药、大枣健脾益气,黄芪、防风固表益气,鸡血藤活血养血,夜交藤养血安神。诸药合用共奏请上温中,理气活血安神之功。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宁承洁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肺部疾病 谢江强

    肺部感染则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第一杀手”,其包含肺气肿、肺心病在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全球慢性肺病患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人肺炎常呈现非特异性表现和隐袭性发病的特点,容易漏诊和误诊,且常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症,具有极大的危险性。

  • 脑漏医案整理 谢江强

    脑漏医案23吴某,女,28岁。继上方巩固调理1个月余。肾气虚,气失固摄之权,脑髓不时泄漏,则为脑漏,鼻流清水样涕,即其兆也。医案24沈某,女,55岁。前后服10剂病已。

  • 感冒医案分析 谢江强

    医案3周某,女,54岁。自服头孢及感冒止咳药,继则不欲食,恶心,便溏,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濡。补气升清扶正,肺气足则肺气宣,则打喷嚏、流涕、咳嗽症状除。医案4姜某,女,69岁。本患者为阴暑证。

  • 薏苡附子散 李华歆

    ——列宁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薏苡附子散!《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散薏苡仁十五两大附子(炮)十枚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 黄帝内针治疗胃胀痛效如浮鼓 夏耀飞

    黄帝内针治疗胃胀痛效如浮鼓麻某某,女,5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11月1日初诊。这就是黄帝内针所谓的“6321”法则,6指的是六经,3指的是三焦,2指的是左右,1指的是阿是穴。

  • 不寐病案一则 曹雪盼

    治病应以求本如遇疑难杂症还需以脉凭证患者之前多遇之医多以症对症以补为主故中焦气机阻滞更甚病情更甚故治病之法需小心谨慎。

  • 手脚冰凉十年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0月12日张某,女,66岁,初诊。阴寒凝结于下,阻遏阳气伸展,则手脚冰凉。今复诊告知口苦消失,余症均未减。2023年10月31日服药后回访,上述症仍未见明显变化,已无信心再服中药。嘱其适当运动,饮食均衡,少盐少糖,生活作息规律,避风保暖。

  • 小建中汤 李华歆

    ——约·罗斯金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建中汤!小编觉得“小建中汤”其实是由“桂枝加芍药汤”化裁而来,为什么这么说呢?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 脉法新悟(九) 陈玉佳

    自秦以来,儒家和法家思想贯穿中国历史。儒家“舍生而取义”,法家“执法而弃情”。脉仍寸弦无力,尺弦。于是,这位著名的作家挥笔写道:“马克·吐温和他的箱子。”医案来自《李士懋平脉辩证医案》,经删减。

  • 降压足疗方 曹雪盼

    邓铁涛教授认为高血压病治疗的关键在于从整体上调整人体气血阴阳,使上亢之虚阳,上逆之气血下行,疏通经络气血,恢复阴平阳秘、气血调畅的生理状态。双足部有诸多穴位,其中有不少穴位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同时足底部的心区、肝区、肾区等通过药物的药理作用,也有降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