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止嗽散治外感咳嗽
处方均以止嗽散加减。新冠病毒,中医视为外感邪气,其导致的咳嗽,也以外感咳嗽辨治。时值隆冬,大多数人为风寒之象,自觉咽痒欲咳,中医视为风邪,止嗽散疏风宣肺止咳,恰能方证对应。程钟龄《医学心悟》:止嗽散治诸般咳嗽。
2024.12.26
高颖
一个“长寿方”,补五脏 、强壮筋骨、轻身明目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古方,帮你补气益精、强筋健骨,提高睡眠质量。而本文要说的“长寿方”,服用以后,不仅能阴阳同补、补气益精、强筋健骨,还能健脾渗湿、轻身明目、安魂定魄、延年益寿。
2024.04.28
林庆峰
泄泻调理调理总结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如水样,或伴见不消化食物,或有黏液为特征的常见小儿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尤为常见。此病大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
白术膏
党参
太子参
白术
黄精
山药
茯苓
薏苡仁
山楂
白扁豆
陈皮
砂仁
白豆蔻
车前子
莲子
芡实
谷芽
炙甘草
阿胶
饴糖
冰糖
木香
枳壳
诃子
赤石脂
阿胶
黄酒
炙黄芪
补骨脂
肉豆蔻
2024.03.09
谢江强
紫石寒食散
——培根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方子——紫石寒食散!紫石寒食散紫石英十分白石英十分赤石脂十分钟乳(碓炼)十分栝蒌根十分防风十分桔梗十分文蛤十分鬼臼十分太乙余禹粮(烧)十分干姜四分附子四分桂枝(去皮)四分上十三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
2024.03.05
李华歆
紫石寒石散
——培根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方子——紫石寒食散!紫石寒食散紫石英十分白石英十分赤石脂十分钟乳(碓炼)十分栝蒌根十分防风十分桔梗十分文蛤十分鬼臼十分太乙余禹粮(烧)十分干姜四分附子四分桂枝(去皮)四分上十三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
2024.02.22
李华歆
带下量多的中药膏方调理
带下量多带下病是指女子带下量、色、质、味异常,伴或不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者。女子生理状态下也可出现带下量增多或减少,如女子排卵期、月经前后、妊娠期时带下量增多者,或绝经期前后白带量会相应减少,均为生理现象。
2024.02.15
谢江强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手治疗9岁的患儿杨小朋友,因为间歇性肚子隐痛而来看病。我判断孩子的情况应该是肝脾不和引起的腹泻,可能是因为着凉,或是吃了不对的食物所导致的,因此我给他开了能够疏肝缓急止痛、健脾升清止泻的升清止泻膏。
2024.01.03
谢江强
温阳缓缓来
温阳缓缓来经期着凉本是阳气不足惹的祸我的一位患者李女士夏季来月经时,常畏寒、冒冷汗,一不小心着了点凉,就开始流鼻涕、鼻塞、拉肚子。
芳香
半夏曲
炒白术
苍术
陈皮
山楂
云茯苓
当归
川芎
合欢皮
白扁豆
旱莲草
木香
玫瑰花
成膏
阿胶
草膏
味药
莲子
红枣
黄酒
升药
阿胶
夏枯草
炮姜
赤石脂
浮小麦
炙甘草
补骨脂
巴戟天
2023.12.02
谢江强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手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手治疗9岁的患儿杨小朋友,因为间歇性肚子隐痛而来看病。我判断孩子的情况应该是肝脾不和引起的腹泻,可能是因为着凉,或是吃了不对的食物所导致的,因此我给他开了能够疏肝缓急止痛、健脾升清止泻的升清止泻膏。
2023.10.25
谢江强
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手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手治疗9岁的患儿杨小朋友,因为间歇性肚子隐痛而来看病。我判断孩子的情况应该是肝脾不和引起的腹泻,可能是因为着凉,或是吃了不对的食物所导致的,因此我给他开了能够疏肝缓急止痛、健脾升清止泻的升清止泻膏。
2023.09.30
谢江强
温阳缓缓来
温阳缓缓来:经期着凉本是阳气不足惹的祸我的一位患者李女士夏季来月经时,常畏寒、冒冷汗,一不小心着了点凉,就开始流鼻涕、鼻塞、拉肚子。
芳香
半夏曲
炒白术
苍术
陈皮
山楂
云茯苓
当归
川芎
合欢皮
白扁豆
旱莲草
木香
玫瑰花
成膏
阿胶
草膏
味药
莲子
红枣
黄酒
升药
阿胶
夏枯草
炮姜
赤石脂
浮小麦
炙甘草
补骨脂
巴戟天
2023.09.13
谢江强
干姜人参半夏丸
——席慕容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干姜人参半夏丸!《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干姜人参半夏丸干姜一两人参一两半夏二两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
干姜人参半夏丸
干姜
人参半夏丸
伤寒论
风引汤
大黄
龙骨
桂枝
甘草
牡蛎
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
奔豚汤
芎藭
当归
半夏
黄芩
生葛
芍药
生姜
甘李根白皮
侯氏黑散
黑散
菊花
白术
细辛
2023.08.16
李华歆
腹痛出血案。
痔疮6年,今天早晨出血。赤石脂代替黄土,艾碳、小戟、仙鹤草止血,仙鹤草可补虚。治咯血,吐血,尿血,便血,赤白痢疾,崩漏带下,劳伤脱力,痈肿,跌打、创伤出血。反馈:服药1剂后,痔疮出血已消失,其余症状也有改善。
2023.08.06
李高勤
赤石脂禹余粮汤
今天是端午节,祝大家端午安康,今天小编为大家讲解的是赤石脂禹余粮汤!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赤石脂禹余粮汤赤石脂(碎)一斤太一禹余粮(碎)一斤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2023.06.22
李华歆
中将汤浅析
今天来聊聊日本大卖的的一个妇科调理汉方——中将汤。不知其配伍,他的弟子专门从日本购得一包已经碾碎成粉剂的中将汤。临床使用上来看张锡纯先生改良后的中将汤,应用范围更广一些。
2023.05.17
胡松岩
脂溢性脱发
脂溢性脱发在中医上称为“油风”、“发蛀脱发”、“蛀发癣”等,认为与血热风燥、脾胃湿热、肝肾不足有关,可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常用中药配方有凉血消风散、萆薢渗湿汤、七宝美髯丸。
医辨
凉血消风散
萆薢渗湿汤
头发
消风散
生地黄
菊花
当归
荆芥
防风
刺蒺藜
蝉蜕
白鲜皮
苦参
甘草
萆薢
渗湿汤
白术
茯苓
泽泻
赤石脂
山楂
蒲公英
茵陈蒿
薏苡仁
黄芪
制何首乌
菟丝子
山茱萸
枸杞子
2023.04.04
潘洪波
膀胱炎
膀胱炎之急性期,实证居多,其慢性期,则虚实夹杂;急性期以清利下焦湿热为急务,慢性期应注意兼顾扶正。主治膀胱炎,攻补兼施,既清热利湿,又益气扶正。治疗急性膀胱炎。水煎服,功效为逐膀胱湿热,益肾中之气。
2022.12.03
潘洪波
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精神抑郁症
或有精神压力过大,或情感挫折等诱因。黄煌解说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古代的抗抑郁方。本方用大黄,就是为了醒脑,临床用量应调整。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大小柴胡汤的方证需要鉴别。
大黄
伤寒论
小便
柴胡
桂枝茯苓丸
栀子
厚朴
枳壳
桃仁
芒硝
甘草
黄连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栀子厚朴汤
厚朴汤
桃核承气汤
风引汤
寒水石
紫石英
赤石脂
白石脂
龙骨
牡蛎
滑石
桂枝
干姜
半夏
黄芩
牡蛎汤
小柴胡汤
2022.10.16
林文强
腹泻
起病时腹部不适继之腹痛、腹泻和呕吐,粪便一般为黄色水样,有时带黏液和脓性。若腹泻频繁出现全身严重症状,如高热、脱水、酸碱平衡失调时,尚需配合西医支持疗法如输液、纠正酸碱平衡等综合疗法。认真处理与合理治疗急性腹泻,是预防慢性腹泻的重要措施之一。
2022.10.03
潘洪波
温阳经验方治失眠
所以,李恩宽运用温阳经验方治愈许多包括失眠在内的病患,效果显著。此处附片经充分炮制,毒性大减,温阳为主。证属阳气不足,心神失养。失眠减轻,大便正常,药已中的,故去赤石脂,阳虚水泛则见齿痕舌,故加大温阳力度,同时加用远志以交通心肾。
致神
甘草
附子
干姜
炙甘草
淫羊藿
柏子仁
磁石
砂仁
肉桂
桂枝
伤寒论
四逆汤
龙骨
牡蛎
生姜
党参
黄芪
熟地
知母
黄柏
葛根
当归
郁金
柴胡
附子理中汤
补骨脂
枸杞子
菟丝子
白术
2022.08.23
杏林小书童
药物配伍
常用中药配伍蒲黄合五灵脂,名失笑散,能祛瘀止痛。半夏合硫黄,名半硫丸,治虚冷便秘。山药合扁豆,能补脾止泻。黄耆合当归,名补血汤,治贪血及产后无乳。白芍合甘草,名芍药甘草汤,治拘挛腹痛。侧柏叶合白芍,治妇人月经过多。血余炭合百草霜,治妇女崩漏
2022.08.15
潘洪波
伤寒失误常下利 治利四法要牢记
在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患者常常由于伤寒或者中风后,由于病情的发展或者是由于失治误治导致了下利的情况,医圣张仲景常常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采用不同的方药处理。这些治疗方法在伤寒论159条中最具有代表性。后世常常把这种方法总结为治利四法,并且有所发展
2022.07.22
刘革命
皮肤病的用药
皮肤病的种类虽多,但它们之间都存在着病因上的共性,所以在治疗上就存在着用药的规律,笔者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发现它们的病变基础就是“风”风性善行数变,符合皮肤病此起彼伏的病理特性,而“风”在病因学上有内风外风之分,外风者感受外邪,风为百病之长,常兼夹其它邪气
浮萍
薄荷
防风
牛蒡子
麻黄
桂枝
威灵仙
芳香
藿香
佩兰
砂仁
苍术
海桐皮
赤石脂
茯苓
泽泻
滑石
合欢皮
百合
夜交藤
山药
玉竹
条参
玫瑰花
莲子心
柏子仁
琥珀
枇杷叶
桑白皮
黄芩
2022.06.27
潘洪波
温阳驱寒用附子 医圣经验宜学习
古人的经验值得我们继承与学习,张仲景应用附子治疗多种病症,经验更加丰富,更加值得我们学习。附子汤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附子汤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当温之,宜四逆汤。
附子
白通加猪胆汁汤
葱白
干姜
小便
猪胆汁
猪胆
白通汤
大黄附子汤
大黄
细辛
薏苡附子散
茯苓四逆汤
茯苓
人参
甘草
四逆汤
附子粳米汤
半夏
大枣
粳米
粳米汤
白术
芍药
附子泻心汤
黄连
黄芩
泻心汤
甘草附子汤
桂枝
2022.06.15
刘革命
临诊碎玉桂枝在经方中的应用规律
桂枝,《本经》称其味辛性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呕,利关节,补中益气”。在各方中有为主药,有为辅药,也有作为反佐之药,不一而足。今将有桂枝所组成的方剂作用,探讨如下。后世认为桂枝汤,是诸方之祖。西医诊断为神经官能证,但医治未效。
桂枝
其兴
桂枝汤
麻黄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白虎加桂枝汤
木防己汤
致神
芳香
芍药
竹沥
半夏
菖蒲
郁金
茯苓
陈皮
赤豆
藿香
银花露
炙甘草
山栀
百合地黄汤
栀子甘草豉汤
淮小麦
太子参
茯神
黄连汤
小建中汤
苓桂术甘汤
2022.04.29
秦立志
临诊碎玉—经方治疗腹泻的智慧
关闭临诊碎玉-经方治疗腹泻的古代智慧秦立志秦立志医生工作室2022-03-1417:37图片第159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鞭。治疗当和胃消痞,用泻心汤类,此治利一法。现代这种案例并不少,只是我们都不注意这些缓解,《伤寒论》第159条体现了医圣治
2022.03.14
秦立志
神效止泄汤
给予神效止泄汤,处方如下:肉豆蔻12克,诃子肉12克,木香12克,人参6克,当归20克,炒白术30克,肉桂12克,炒白芍15克,制附子20克(先煎),干姜12克,升麻12克,五味子12克,补骨脂15克,吴茱萸2克,赤石脂20克,炙甘草6克。
2022.02.20
李新明
母乳不足
患者女,25岁,2021年11月5日就诊本院,产后5天,因夫妻生活琐碎事情吵架,而导致患者乳汁全无。证由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生化无权。药后患者晨泻止住,纳食可,乳汁逐渐增多。
2022.02.15
邱儒臻
解读点评张老的天水涤肠汤
因河间天水散原为治热痢之妙药,此方中重用滑石、甘草,故名之天水涤肠汤。从药味组成来看白头翁汤中黄连、黄柏和秦皮皆大苦大寒之品,较解毒生化丹和天水涤肠汤清热止痢,凉血燥湿作用更强。
2022.01.19
王振刚
处方用药的四种结合
一张较好的处方,在药物组成配伍方面有它一定的特点,或阴阳兼顾,气血互调;或动静相伍,表里相合;或升降并用,敛疏兼施等。结合临床体会,试谈动静、升降、敛散、表里等四个方面的结合。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很多处方都体现了动静结合。
伤寒论
大黄䗪虫丸
小青龙汤
大黄
水蛭
桃仁
地黄
白芍
甘草
小青龙
五味子
解表散
生脉散
石斛
元参
丹参
枳壳
厚朴
银柴胡
乌梅
山药
薏苡仁
百部
紫菀
桔梗
薄荷
鱼腥草
板蓝根
五苓散
大腹子
2022.01.12
杏林小书童
医圣张仲景一生爱用84味药
纵观仲景用药,往往是既合证切病,药味上又精粹到不能再少。药有千种,而仲景所常用之药,总计下来只有区区84味。
十枣汤
麻黄汤
大青龙汤
调胃承气汤
小承气汤
大承气汤
抵当汤
大陷胸汤
大黄蛰虫丸
麻黄
赤小豆汤
大黄附子汤
桃核承气汤
附子泻心汤
伤寒论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升麻汤
大发汗
小青龙汤
麻杏石甘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
葛根汤
葛根加半夏汤
五味子
酸枣仁
山茱萸
2022.01.03
潘洪波
一剂全息汤,能治万种病
一剂全息汤,能治万种病全息汤基础方内科症状加减法1.发热:予全息汤基础方,个别高热脉洪、面红舌赤、烦渴引饮者加石膏15-30g,知母10g。22.胸闷: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咳喘胁痛者,按相关症状加减。
桂枝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
平胃散
五苓散
生地
丹皮
小柴胡汤
柴胡
生草
味药
桂枝
芍药
瓜蒌
薤白
枳实
苍术
陈皮
厚朴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生姜
大枣
石膏
知母
白虎汤
附子
桂枝附子汤
黄芪
2021.12.21
潘洪波
“风引汤”治疗妇科杂病案三则
此三则医案乃“风引汤”治疗妇科杂病,说明其应用范围不局限于内科疾病,只要抓住“肝热动风”病机特点,临床应用其治疗内、外、妇、儿多种病证则游刃有余。
2021.11.21
高振华
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
要了解脏腑发病及其用药法则,首先要了解它的重要性。明确了这些脏腑发病的基本概念,再结合药物的气昧、效能和归经等,不难针对病位、病因和病证得出用药法则。
2021.11.21
潘洪波
治疗脾胃病经验心得分享出来
笔者兹就其治疗脾胃病经验做一简要介绍。适用于病情较轻者或经治疗病情稳定者。治疗脾胃病经验心得分享出来二、消法在脾胃病中的临床应用消法指针对气、血、痰、食、水、虫等积聚的实邪,使之消散的治疗方法。
2021.11.20
潘洪波
常用中药主要效能归类歌注
常用中药主要效能归类歌注三、清热药清热药,性偏寒凉,味多苦甘,具有清热降火的作用,能直折实火,有的药还有滋阴降火的作用,主要适用于发热性疾病、疮痈肿毒及内热炽盛之里热证。
2021.10.29
潘洪波
王烈教授《婴童药录》药物外治摘录(一)
青黛粉适量,醋调糊状,外敷腮肿处。②百部50g,入60%酒精500ml,另加甘油50ml,混匀,浸泡48小时,外涂痒处。
干姜
吴茱萸
大青叶
合欢皮
青黛粉
侧柏叶
川贝母
川楝子
小茴香
肉桂
马勃
猪油
马齿苋
蚕沙
雄黄
香油
马鞭草
王不留行
天仙藤
木香
青皮
乌药
木贼
香附
鲜皮
明矾
败酱草
五谷虫
五味子
车前子
2021.09.30
薛志龙
黄土治疗宫颈癌子宫全切术后放化疗后尿血便血验案
自述自3年前子宫癌放疗化疗后便出现便血,尿血,西医诊断放化疗后肠管硬化。7月8日来复诊时,患者表示服用后诸症缓解,唯有大便仍不成形,1天3次。7月21日再次复诊时,患者表示大便次数减少,出汗仍较多。
2021.08.31
刘建梅
《本草纲目》中的鼻腔用药 新站人民医院 潘洪波
《本草纲目》中的鼻腔用药二、灌、注、滴将药物制成药液,或取其汁,点滴或灌注于鼻腔内,以治疗鼻腔局部或全身性疾病的方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应用也非常广泛。《本草纲目》中的鼻腔用药方法,为后世中医外治法特别是鼻腔用药法的发展和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2021.08.05
潘洪波
超大剂应用附子治疗冷淋一例
附子是一味常用中药,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的功效。是大辛大热、有毒之药,临床上处方量规定在9克之内,笔者临床超大剂量应用附子治疗一例冷淋患者,报到如下。
2021.08.05
钟才
论汗的辨证及处方 新站人民医院 潘洪波
本文详述单玉堂老中医论治汗的辨证及处方,见微知著,从“汗”得以窥见中医整体辨证的诊疗之道。论汗的辨证及处方8、自汗指不因天热衣厚体力劳动而频频汗出之谓。
犀角地黄汤
抵挡汤
小便
桃核承气汤
茵陈五苓散
茵陈蒿汤
调胃承气汤
保和丸
黄连
柴胡桂姜汤
黄芪汤
调卫汤
小半夏汤
茯苓
葛花解酲汤
丹参
当归
茯神
生地黄
黄芪
葛根
枳椇子
天王补心丹
生脉散
桂枝甘草汤
小柴胡汤
逍遥散
牡蛎
黄丹
枯矾
2021.07.26
潘洪波
中药在人体内的走行方式 新站人民医院 潘洪波
2花叶升散,凡子必降中药在人体内的走行方式花和叶是升散的,它们在植物的最表层。3枝走四肢,梗通上下中药在人体内的走行方式植物的枝丫就会走人体的四肢。4根分三部中药在人体内的走行方式根部入药要复杂一点。8药的行走速度中药在人体内的走行方式药的行走也有速度。
2021.07.25
潘洪波
意见反馈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客服会为您解答资质认证、杏叶兑换、文章版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