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论第一百三十一条(二)
这个“痓”,咱们中医指筋脉痉挛、抽风、惊厥、强直等病症。如《素问·气厥论》有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素问·厥论》有“发喉痹,嗌肿,痓,治主病者。”
2025.06.21
张宝华
三证思维
所以我提倡运用经方理论诊疗应该首先建立“脉证”、“方证”、“药证”高度融合的“三证”思维,这样才能做到诊断明了、用药准确、疗效显著。“脉证”思维众所周知,我们临床上遇到一个病人首先就要先明确他得的是什么病,要明确疾病的性质、发展规律及转归等基本情况。
葛根汤
葫芦
伤寒论
太医
脉经
桂枝汤
桂枝
大承气汤
麻黄汤
通脉四逆汤
大黄
厚朴
枳实
厚朴大黄汤
厚朴三物汤
小承气汤
理中丸
理中汤
神农本草经
小柴胡汤
半夏
人参
人参
黄芩
芍药
大枣
牡蛎
小便
茯苓
生姜
2025.06.19
李华歆
伤寒论第29条!
由于历经沧桑变化,《伤寒论》这部书已经并非原著足本,所以有很多疑点值得探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第29条!1《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29条言: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
2025.06.18
李华歆
胃部胀痛10余年,3剂经方好一半
患者:W某某性别:女年龄:55岁初诊:2025年5月30日主诉:胃部胀痛10余年。6月3日反馈:述胃中胀痛减,胃中塞砖感消失,硬感减,饭后持续时间缩短一半余,隔气较前增多,续服治疗。
柴胡桂枝汤
枳术丸
柴胡
清半夏
党参
炙甘草
黄芩
大枣
生姜
桂枝
白芍
枳实
白术
附片
木香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厚朴
枳实薤白桂枝汤
薤白
瓜蒌
肉桂
半夏泻心汤
大柴胡汤
桂枝汤
姜半夏
人参汤
人参
2025.06.17
宗琪
当归芍药散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而当“归芍药散”就是为治疗瘀水互结引发的腹痛不适的方子之一!当归芍药散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芎藭半斤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大枣
当归芍药散
当归
芍药
茯苓
白术
泽泻
川芎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汤
麻黄汤
桂枝
麻黄
生姜
甘草
杏仁
柴胡桂枝汤
小柴胡汤
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当归散
猪苓散
猪苓
神农本草经
小便
2025.06.16
李华歆
伤寒论第一百一十八条(二)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与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汤差不多。这俩方都是以桂枝汤为基础,但解表的力度上,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汤比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有力量,就是因为生姜的存在,姜是解表药,辛温发汗解表,虽然没有麻黄的力量大,但它也能发汗解表。
2025.06.05
张宝华
伤寒论第一百一十八条(一)
一百一十八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本条是根据这个来的,这条就得跟第一百一十六条对照着看,这都是相关联的事,而不是说另外因火逆之症,下之又烧针,一错再错。
2025.06.05
张宝华
伤寒论第一百一十七条(二)
桂枝汤本身就可治气上冲,气上冲达到一定高度,就是奔豚啦!脉还浮,还有些发烧、恶寒,桂枝汤证还存在,所以用桂枝汤原方加桂。所以“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来治疗。这条就这样,接下来看第一百一十八条。
2025.06.04
张宝华
伤寒论第一百一十七条(一)
一百一十七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第一百一十二条说“亡阳,必惊狂”,大汗出嘛。如果再“针处被寒”,给神经更为严重的刺激,那么一定要因惊而发生奔豚证。
2025.06.04
张宝华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第二十篇心得体会
而于当今,若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一般是不建议怀孕的。妇人怀妊,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则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
桂枝茯苓丸
芎归胶艾汤
附子汤
当归芍药散
当归
苦参丸
干姜人参半夏丸
葵子茯苓散
当归散
白术散
桂枝汤
桂枝
茯苓丸
类聚方
茯苓
甘草
大黄
附子
车前子
茅根
桃核承气汤
温经汤
建殊录
胶艾汤
艾汤
芍药
桃仁
丹皮
川芎
艾叶
2025.06.03
刘仲书
伤寒论第一百一十六条(二)
也就是说这个“不得出汗”是一时的情况。这也是,凡是误治之后,身体受伤了,多少要发瞑眩状态的。这个先“烦”,也是瞑眩状态的一个反映,不过是个小瞑眩。像这一类的病,依据先生的意思大概还得用桂枝汤。发一阵烦躁,然后出一身汗就好了。
2025.06.03
张宝华
伤寒论第一百一十六条(一)
一百一十六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就是本条所说的这一层关系。“脉浮”,脉浮为病在表,依法应该汗以解之。
2025.06.03
张宝华
补气升提法一剂治愈“痔疮下坠”案
诊断:痔疮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3剂方组:柴胡60g清半夏20g炙甘草20g生黄芩20g桂枝20g党参20g赤芍20g生姜20g大枣6个制附片15g仙鹤草60g生薏苡仁60g甜叶菊4g煎服方法:冷水1200毫升泡透,水开煮到600毫升,分三次饭后热服。
柴胡桂枝汤
柴胡
清半夏
炙甘草
黄芩
桂枝
党参
赤芍
生姜
大枣
附片
仙鹤草
薏苡仁
甜叶菊
绿豆
石膏
补中益气汤
四逆散
炙黄芪
炒白术
陈皮
升麻
山萸肉
肉豆蔻
白芍
枳壳
半夏
桂枝汤
益气汤
2025.05.29
宗琪
伤寒论第一百一十二条(三)
上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在咱们中医的理论上,中风、伤寒,不要以为真有风在人体上、有寒在人体上。拿现代人的视角下,这个中风、伤寒就成问题了,但中医的规律是对的,到现在也是对的。
2025.05.28
张宝华
伤寒论第一百一十二条(二)
惊狂已经达到“卧起不安”,这误治的也是厉害,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那么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用桂枝去芍药汤的基础,绝对是胸满的。也就是说,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治桂枝去芍药汤证而精神失常,有惊狂卧起不安的时候用这个方子就好使。
2025.05.22
张宝华
伤寒论第一百一十二条(一)
一百一十二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太阳伤寒,不虚,为表实证。“亡阳”两字用得相当到位,由于火热,虽然以火迫劫之,不到亡阳的这种程度未必惊狂,但如果达到这种程度,一定要惊狂。
2025.05.22
张宝华
柴胡类方的主要方剂及临床验案总结
柴胡类方源自《伤寒论》,以柴胡为主药,具有和解少阳、疏肝理气、调和枢机等功效,临床应用广泛。以下结合经典方剂与验案,探讨其核心配伍及临床价值。临床应用时需紧扣“枢机不利”病机,参合舌脉与兼证,灵活化裁,方能彰显经典方剂的临床价值。
柴胡
伤寒论
小柴胡汤
黄芩
人参
半夏
甘草
生姜
大枣
柴胡汤
党参
法半夏
四君子汤
大柴胡汤
白芍
枳实
大黄
赤芍
金钱草
郁金
柴胡桂枝汤
桂枝
桂枝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龙骨
牡蛎
茯苓
小便
牡蛎汤
磁石
2025.05.19
周家霁
伤寒论第一百一十一条(一)
一百一十一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这也是误用火攻的结果,不过这条造成的后果相当的严峻,已关乎生死的问题了。“失其常度”,人的气血在平时有一定的常度的,这种误治则使其失其常度。
2025.05.19
张宝华
伤寒论第一百零六条(二)
“其人如狂”,“如狂”这人精神上失常,像疯狂似的,神志方面不正常了。我们在临床上应用,就是调胃承气汤证,内有瘀血,气上冲,其人如狂者,或者少腹急结,这都是桃核承气汤的症状,这样子就可以用了。“其人如狂”在瘀血证里头,尤其是急性发作的时候最多。
2025.05.11
张宝华
泄泻
2024年11月27日就诊。患儿平素便下松散,饮食不慎则泻利易作,人感乏力,腰膝酸软,面色不华,纳谷欠香,舌苔薄净,此脾气虚弱,肾气不足,调当健脾益气,补肾固脱为主。调理之,当以脾肾同补。
党参
焦白术
云茯苓
甘草
广陈皮
炙黄芪
莲子肉
益智仁
补骨脂
菟丝子
芡实
金樱子
诃子
肉果
炒米
广藿香
佛手
广木香
山楂
鸡内金
谷芽
六神曲
白参
阿胶
冰糖
黄酒
异功散
防风
桂枝
白芍
2025.05.09
谢江强
伤寒论第一百零二条
一百零二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伤寒二三日”,两三天,这个伤寒表还在,表未解,但是这个人他不是单纯的伤寒啦,他还有中虚的情况,血也少,血不足以养心,心就悸动。在前面的第二十四条,先生说“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
2025.05.07
张宝华
(劳动节)不打烊——经方实验录之腰脱、腰椎管狭窄
本患既往有腰脱、腰椎管狭窄、颈椎病等病史多年,反复发作未愈,近来劳累后旧病登门造访,疼痛难忍入院治疗,经西医常规处理后症状缓解,为进一步治疗而邀中医会诊。
2025.05.05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五十七条(一)
五十七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伤寒发汗已解”,很明显了,这条就接着上边一节,五十五条说“头痛者,必衄”,此时就得吃桂枝汤,这也是定法啦,前面已经说过了。这是表证了,先生提“伤寒”了,那就是没有汗的病,当然得先用麻黄汤。
2025.05.03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五十六条(一)
五十六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这个“头痛有热”是表里共有的病,太阳病有头痛发热,阳明病也有头痛发热。
2025.05.02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五十四条(二)
通过这条的研学,我们回忆一下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为什么二者里搁桂枝汤呢?为什么用麻黄桂枝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就是由于桂枝汤这个方药能治定时发热而汗出,这条就说了嘛。
2025.05.02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五十四条(一)
五十四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者,它是定时发热自汗出嘛,假设病人是中午发热汗出,那么在中午前给这个病人吃上桂枝汤,那准会好。
2025.05.02
张宝华
厥阴病案一例
我的初步判断是邪在厥阴,阳气升发不利。故治疗需要祛除厥阴之邪气,恢复胸中阳气的升降与出入。中药起初用了乌梅汤,后改吴茱萸汤,后气上冲胸感基本消失后患者出现自汗等证,又改桂枝汤,中间有因汗多吹到风导致感冒,又紧急解决外感的问题。
2025.05.01
吴志平
伤寒论第五十三条(三)
用桂枝汤再发汗,使营卫协调就好了,桂枝汤起这个作用的。因此说桂枝汤有调和营卫的功效。这条说是“病自汗出者”,就是常自汗出的病,由于卫气不和的这类的病,可以用桂枝汤来解决的。
2025.05.01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五十三条(一)
五十三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他说“病常自汗出者”,自汗这就是单独一个证了,就是经常出汗的病人。一进入血管就是红的,古人叫作血,出于血管古人叫作气。
2025.05.01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五十二条
五十二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这条跟上面的一样,如出一辙是的,只是脉浮而数,桂枝汤也脉浮而数呀,单凭脉浮而数就宜麻黄汤?要是太阳伤寒表实证那就不光是无汗,头疼、腰疼、骨节疼,这都是麻黄汤证,这是必有的症状,同时病人得恶寒。
2025.04.29
张宝华
柴胡桂枝汤治“乏力伴入眠难1年余”案
患者:张某性别:女年龄:37岁初诊日期:2025年4月21日主诉:乏力1年余。伤寒论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2025.04.28
宗琪
新冠后遗症1年余,经方合用一诊见效案
患者:赵某某性别:女年龄:90岁初诊日期:2025年4月15日主诉:新冠后乏力、纳差近1年余。4月19日二诊:述乏力好转,纳増,精神佳,近日未打嗝,胃中舒适,怕冷无,脉同前,舌质淡,苔略厚略黄,续服柴胡桂枝汤3剂,阴毒汤4剂,同法服用。
2025.04.24
宗琪
伤寒论第四十九条(一)
四十九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这个样子就不能吃发汗药了,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要津液逐渐恢复,复归常态后,自然就出汗,这个病就可以好的。
2025.04.24
张宝华
伤寒论第四十八条(二)
阳明病是胃肠里边有热,热结于里,蒸发于外,因此病人老是出汗。太阳病主要的症状身疼痛、恶寒,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嘛。我们知道,疾病是复杂多变的,在太阳病期间,发汗之后,有的转属阳明而为二阳并病。
2025.04.15
张宝华
伤寒论第四十五条(四)
今编此书分上、中、下三册,90卷,包括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金匮要略注等部分。《医宗金鉴》被《四库全书》收入,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医宗金鉴》有很高的评价。这个书对于《伤寒论》的学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2025.04.11
张宝华
伤寒论第四十五条(三)
太阳篇说到这个四十五条,只是说了其一部分,你看这在讲发汗,仲景先生的“发汗”就是这个样子的,它细致入微呀,法度森严,也是相当的复杂!这个书要是用心反复的读,整个上的来研学的话,你心中便自有答案了,仲景先生肯定不是这个意思的。
2025.04.11
张宝华
伤寒论第四十五条(二)
这个四十五条别轻视了,别看不起眼,不打眼瞧会错过精华的,这里头它蕴含着宝藏,有一特别可贵的临床实践总结,就是桂枝汤证与麻黄汤证用药有个定法:发汗后,下之后,如果表不解、太阳病不解,麻黄汤是不能再用的,都要用桂枝汤。
2025.04.11
张宝华
伤寒论第四十四条
四十四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太阳病,桂枝汤证还存在,所以叫做“外证未解”。凡是有这种情况,外证未解的情况,就不可给吃泻药。
2025.04.10
张宝华
伤寒论第四十三条
四十三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在前面有这么一条,说“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如前法”。这个病人在桂枝汤证上,他发病现桂枝汤的方证,那么光用桂枝汤不全面,也要加厚朴、杏仁才好,同这条是一样的。
2025.04.10
张宝华
伤寒论第四十二条
四十二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仲景先生为了把二者区别开来,把桂枝汤证常叫外证,与表证做个区别。桂枝汤的应用,主要是在津液有所丧失的状态下再用桂枝汤,否则应该用麻黄汤。底下这个四十三条说的就是一个加味方。
2025.04.09
张宝华
伤寒论第四十一条
四十一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伤寒心下有水气”,这和四十条差不多吧,这条就是在说明小青龙汤的应用。“伤寒”,就是指无汗,病人没有汗,这类的表证,在太阳病病型上来讲,就是伤寒。
2025.04.09
张宝华
伤寒论第四十条(五)
原生半夏全株对人有毒,尤其块茎毒性较大,轻度中毒口舌麻木,重度中毒可能致死。半夏含挥发油、生物碱类、半夏蛋白、有机酸类等化学成分。这是现代药理学对于半夏的研究,仅供大家参考。五味子也是祛水的。
2025.04.08
张宝华
意见反馈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客服会为您解答资质认证、杏叶兑换、文章版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