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一百五十八条(二)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这三个方剂大体差不多,甘草泻心汤这个药物变化就更小了。甘草泻心汤只把甘草增量为四两,原起是三两。甘草这里主要是缓其急迫。缘于“心烦不得安”,这个方证,病人不安宁得的厉害,他心烦不得安,甘草能缓其急迫,所以重用甘草。
其实这一条,也不只只在说甘草泻心汤,同时也是在给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的“心下痞硬”做诠释。先生早就说了“心下痞硬”,这个心下痞硬的缘故是什么呢?这条他就在说甘草泻心汤的同时加以解释:“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可见“胃中虚”是内在之因,这也是主因,由于胃虚才使“客气上逆”,生理状态下的胃气是主,其他病理状态下的气皆是客了,姑使心下硬。那如何应对呢?你祛客气行不,行的,祛水、去热可以,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它根本上在“胃中虚”上,《内经》上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嘛,主在这个正气上的强弱。因此这三个方剂都用了人参,现在人都说人参补气,大补元气等等,也对,其实人参主要还是健胃,其他的功能都是以健胃为基础而派生出来的,在仲景先生的这个书上,人参针对的病症就是这个“心下痞硬”。有人说不对,那白虎加人参汤证就没有心下痞硬呀?白虎加人参汤证它有口渴,津液不足了,这个津液怎么来的,有人就说补津液呗!津液怎么补充呀?津液怎么生成的呢?得依赖胃吧!脾胃运化而生成吧?人参健胃,胃气健自然津液生嘛!其实若是只是单纯的补液,西医最直接了,生理盐水、葡萄糖静点真的是很直接,这一点也是现代西医的强项,毋庸置疑的。但你只单纯补液能解决根本问题吗?显然也是不行的,人参健胃在根本,这是源头嘛!也是客观实际存在的真谛嘛!中西医各有优势,就这点来看,要是应急,西医就是直接嘛!要是治本自然就是中医了。如此求同存异岂不是更能解决临床实际需要,而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疾病如此,其他问题也如此。我向来不反对西医,也不过崇拜我们老祖宗的医学,佛陀说诸行无常嘛,哪有固定不变的事物呢?你看看当下的中西医以及相关类的人和事,一派对立争执不休的情境,言论自由没的说,但若不是真的静下心来研究过这方面的问题,真正的知道中西医的实质所在,这些无谓的争论又有何意义呢?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少阴热化证案例 王井清
从六经辨证角度解析核心病机:太阳少阴合病,兼太阴湿滞太阳病辨证依据:反复高热、服退烧药汗出,符合《伤寒论》太阳病“发热、汗出”范畴,但常规太阳病多脉浮缓有力,此患者脉浮软无力,故为“太阳病兼虚”,而非单纯太阳病。 -
研读《醉花窗医案》气郁痰壅案的学习心得 赵功明
告曰,此气郁痰壅也。翻开《醉花窗医案》,这则“气郁痰壅”医案虽篇幅简短,却如一把钥匙,打开了理解中医“整体辨证、标本兼顾”诊疗思维的大门。 -
久泻验案一则 赵功明
名医验案文字提取赵某,女,23岁。中医诊断为泄泻病,辨证为久泻肾虚,寒湿郁阻阳结证。服后诸症向愈,随访半年腹泻未发。案中患者久泻十余年,辨证为脾肾阳虚、寒湿郁阻,从乌梅丸加减,随证调整,尽显中医“辨证论治”精髓。 -
肝气郁结致血崩?从病案实例看平肝开郁止血汤 欧阳慕颖
最近用《傅青主女科》中的平肝开郁止血汤治疗了一位女士的月经淋漓不净,效果不错,和大家再来读一下原文,巩固一下知识点。于是傅先生创造了——平肝开郁止血汤。肝气郁结散了,血崩自然就能止住。诊断:月经淋漓方:平肝开郁止血汤开了7剂。 -
20250717 陈鹏
-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条(一) 张宝华
一百四十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细数者,头痛未止。“太阳病,下之”,太阳病宜汗不宜下,下之就是为误治。以下条文大体如此,都是靠不住,就不一一细说了。这在临床上是不成立的。 -
鼻炎 谢江强
鼻炎脾肺虚弱,浊涕恋窍何某,男,8岁。岁小儿,体弱易感,面色萎黄,慢性鼻炎,浓涕时流,纳谷不香,舌红苔黄,二便尚调,此脾运不健,肺卫不固,当以补益脾肺,佐以化浊利窍。 -
伤寒论第一百一十三条(二) 张宝华
所以《伤寒杂病论》这本书啊,随便读读是行不通的。我想伤寒可以读一辈子都不长。这条搁个“形作伤寒”,也是没有汗,“脉不弦紧而弱”。 -
伤寒论第一百一十二条(三) 张宝华
上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在咱们中医的理论上,中风、伤寒,不要以为真有风在人体上、有寒在人体上。拿现代人的视角下,这个中风、伤寒就成问题了,但中医的规律是对的,到现在也是对的。 -
影响健康的七宗罪 李华歆
如果说这些影响健康的因素是一条罪的话,那么你今天犯的每一个罪都最终都会得到审判!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讲讲影响当代青年人健康的“七宗罪”……而不运动造成的影响健康风险确实高很多!
最新文章
-
骨伤科医案 冯彭盛
中医骨伤科医案姓名:张某某性别:女年龄:45岁职业:教师就诊时间:2024年11月15日主诉:肩颈僵痛伴活动受限3周,加重2天。
-
伤寒论第二十一条(五) 张宝华
桂枝汤去芍药证的就是桂枝汤证而气冲得比较严重,胸满、脉促是它的脉证。这是桂枝汤加减的一个变化,桂枝汤把芍药去掉了。要是再去掉生姜、大枣,就是桂枝甘草汤了,这又是一个变化。现在气冲于上,吃泻下的药虚其里,上实下虚,应之脉,得上浮下沉,脉与证相应就是这个样子。
-
流行性感冒的中医治疗及预防方案 高帆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中医“时行感冒”或“温病”范畴。中医治疗流感注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原则,以下是具体的治疗及预防方案。常见于流感导致的呼吸衰竭。
-
伤寒论第六条(六) 张宝华
咱们这本书叫《伤寒论》,有人就说了,这是治伤寒的,它治不了温病。你看《伤寒论》这里讲的不就是温病嘛。所谓提纲,是太阳病的起码的脉症,它必须具备这些条件,尤其是这个恶寒。
-
经方之升陷汤 郭文龙
侯某,男,32岁。遂用升陷汤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平胃散燥湿运脾,行气和胃;天台乌药散温肾散寒止痛。
-
膏方上火了咋办 孙成力
传统罐装的膏方建议挖出六七天的量放冷藏,其余全部放冷冻保存,这样不容易变质。还值得注意的是,阴虚火旺者在服用膏方期间应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也会引起上火。若服用膏方出现恶心、乏力、黄疸等身体异常时应及时复诊,排除是否为膏方进补不当引起的其他问题。
-
伤寒论第九十四条(三) 张宝华
要不能说是招摇撞骗,但岂不是占巧取奇,广而告之就是个噱头,迎合这个大众的心理,我这水平肯定有限了,这个能四诊合参后能把病,给人家解决一些痛苦就难能可贵了,这三根手指头我是用来帮助诊断的,可真没达到那指下心明的境界。那么这一段就是解释前一段。
-
陈医生书法欣赏 陈鹏
-
下乡网诊:小儿咳嗽,成人多梦脱发 马亮
患者:段某某,女,5岁诊断时间:2024-11-0516:53病情主诉:孩子5岁11个月了,支气管支原体肺炎,阿奇耐药性现在吃的西环,易坦静吃了两瓶了,现在孩子还是咳嗽有痰,有时候能把痰吐出来是白色的。服用上方后,患儿症状已消失,调理身体状况。中药颗粒7分
-
伤寒论第七十四条 张宝华
七十四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水逆依然是五苓散证的继续,自然还得用五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