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泻验案一则

2025.08.27 532阅读 评论数 2 5
名医验案文字提取
 
赵某,女,23岁。
患者自1951年起大便溏泻,时发时止,曾服多种药物未愈。自1961年起,腹泻次数增多,白天大便两三次,夜间一两次,便前肠鸣,腹胀,矢气频,窘迫难忍,便后腹中即舒,脉沉细,舌质淡,苔白滑腻。中医诊断为泄泻病,辨证为久泻肾虚,寒湿郁阻阳结证。治予补虚温肾,清热温下,兼以理气。方药选乌梅丸加减。处方:党参10g,肉桂5g,黄连3g,木香5g,川椒3g,当归9g,白芍9g,炙甘草5g,四神丸18g(包煎)。4剂。
二诊:腹痛稍轻,余无改善,考虑舌苔白腻而滑,宜先除沉寒积湿。去白芍、四神丸,加苍术、乌梅、肉桂、炮姜。4剂。
三诊:腹痛大减,矢气少,夜间不泻,舌苔亦化薄,月经来潮,量少,色紫。仍予前方,加小茴香温通肾气。
服后诸症向愈,随访半年腹泻未发。
(董建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秦伯未医案.北京出版社.1990)
 
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董建华先生记载的秦伯未医案,我对中医辨治久泻有诸多感悟。案中患者久泻十余年,辨证为脾肾阳虚、寒湿郁阻,从乌梅丸加减,随证调整,尽显中医“辨证论治”精髓 。
这让我明白,面对复杂病症,要细究病因病机,像此案抓住先天不足、肾阳衰、脾失温煦关键。用药灵活,首诊补虚温肾、清热温下,二诊针对湿浊调整,三诊兼顾月经病加小茴香,体现“观其脉证,随证治之” 。同时,也深知中医传承的重要,经典医案是先辈智慧,研读它们能帮我在临床辨治中,更好把握病机、精准用药,提升治病救人能力,让中医经典理论落地见效,服务患者 。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赵功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独活的药理作用 刘勇

    独活含有以下一些营养成分并具有相应的生理作用:一、香豆素类成分成分情况独活中含有多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如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等。①生理作用调节血脂作用:β-谷甾醇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 夜间燥热医案一则 高颖

    患者既往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欠佳,且有心血管并发症,心梗,装入支架。一周后随访,夜间脚热消失,舌尖皲裂出血疼痛消失。按语患者夜间心慌燥热难眠,符合栀子豉汤证。

  • 中医治疗手淫相关问题的体会 崔国宁

    通过临床实践及对相关案例的分析,我对中医治疗手淫相关问题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进行阐述。食疗养生中医素来强调"药食同源",合理的食疗对于改善体质、辅助治疗手淫相关问题有重要意义。

  • 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总结分析 崔国宁

    一、引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骨髓造血干细胞损伤、造血微环境缺陷以及免疫功能异常,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验案 宗琪

    条文学习:《伤寒论》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 牙痛一则 甄林强

    申**,患者女,55岁。主诉:右侧下磨牙疼痛2天。现病史:2天前因嗜食炒花生诱发右侧下磨牙疼痛,牙龈有渗血,无明显红肿,视物不清,似有眼眵,大便调,小便黄。

  • 中医调理儿童生长发育的具体案例分析 崔国宁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调理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不同,用药和治疗方案需因人而异。

  • 伤寒论第九十八条(四) 张宝华

    此时少阳病也很明显。其常见的有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这三种类型,这些类型的黄疸可能由溶血性疾病、肝细胞损害疾病、胆汁阻塞疾病等引发。黄疸没有特定的高危群体,可发生于多种内科和外科疾病中。

  • 傅青主女科中治疗带下病的方剂总结 崔国宁

    《傅青主女科》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带下病有不同的方剂,具体如下:1.完带汤-组成: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

  • 下乡病例:夜尿频 马亮

    2024/11/7今日是腰痛病人、背痛病人、中风病人、肿瘤病人继续治疗,上午没有新就诊病人,这就是基层卫生院的真实情况。诉小便夜间频数,约6-8次夜,肢寒明显,纳可,大便可,舌淡红,苔薄滑,脉沉弱。患者检查存在前列腺增生,服了些药物未见丁点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