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3天,2剂中药痊愈

2025.04.17 577阅读 评论数 3 19

患者:石某某

性别:女

年龄:3岁

初诊日期:2025年4月11日

主诉:鼻塞3天伴纳差、干呕、咳嗽。

现病史:家属代述患儿近3天来鼻塞,夜间明显,伴咳嗽、无痰、纳差、干呕,大便偏稀略干,舌质淡,苔白偏厚腻水滑。

诊断:感冒

处方:小柴胡汤合伤风散加减2剂

方组:豆豉8g    辛夷8g   杏仁6g    桔梗8g

     甘草3g    神曲8g   柴胡8g    黄芩3g

     茯苓8g    连翘5g   白芷4g    款冬花6g

     旋复花6g  甜叶菊4g

煎服方法: 冷水10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400ml,分三次饭后热服,忌生冷瓜果,药渣泡脚。

4月14日回访:家属代述诸症已基本痊愈。

按语:患者鼻塞,咳嗽、考虑伤风感冒之象,以伤风散加减,干呕、纳差、夜间加重,符合小柴胡汤“默默不欲饮食”“休作有时”之态,故合用小柴胡汤加减,白芷排脓,冬花润肺下气止咳,旋复花降逆止咳,舌苔水滑考虑湿邪过重,加茯苓以健脾利水。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宗琪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第一篇心得体会 刘仲书

    学习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心得体会临床8年后重新学习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跟之前相比,收获很多,就像王老师教导我们一样,经典要经常读,常读常新。第一篇亦把八纲辨证融入于其中。张师兄提出来的实则泻其子,一般好像不用在肝肾上,因为传统中医看来,肾就无实证。

  • 伤寒论第七十一条(一) 张宝华

    七十一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五苓散方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 伤寒论第七十条(三) 张宝华

    调理胃的方法那多了,先生举了一个例子,“与调胃承气汤”。虽说“与”之,但临证上这样的占比也不少,用调胃承气汤的机会还是多,“与调胃承气汤”,有用它的机会。

  • 《金匮要略》产后腹痛之大概 张宝华

    揖首《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神通先师,希冀达本旨至观产妇后腹痛,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综上,概产后腹痛于《金匮要略》中,虚寒者,当归生姜羊肉汤;气滞血痹者,枳实芍药散;淤血者,下淤血汤;阳明里热,恶露内结者,大承气汤。

  • 小青龙汤治疗反复咳嗽医案 张训景

    薛*,女,34岁,2023.09.21初诊主诉:反复发作咳嗽7年,再发半月。夜间平躺及晨起咳嗽明显。半月前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症状。2付咳嗽基本消失。2023.10.11复诊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

  • 桂枝汤治疗怕风、怕冷、汗出医案 张训景

    徐某某,男,32岁,2023.06.16初诊主诉:怕风、怕冷、汗出3年余。2023.07.07三诊怕风、怕冷、乏力好转,汗出改善不明显,眠差。汗出,怕风,怕冷,紧张均消失。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五十八)单纯疱疹性唇炎 钱开达

    善持堂最近用引火汤加减治愈了一位疱疹性唇炎患者。患者女四十六岁。西医认为疱疹性唇炎无法根治,因病毒潜藏在体内,稍有不当便会复发。善持堂从传统中医学角度审视,认为疱疹性唇炎终属热毒为患,如能去其热毒,比如釜底抽薪,何愁唇炎不愈?因疗效显著,深受后世医家推崇。

  • 中医治疗白塞氏综合征案例分析 崔国宁

    经过详细检查和诊断,被确诊为白塞氏综合征。中医认为白塞氏综合征的发生与肝、肾、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需要指出的是,白塞氏综合征病情较为复杂,且容易反复发作。

  • 《黄帝内经》十三方9寒痹熨法-治寒痹之内病外治法 张训景

    寒痹熨法创内病外治之法。《灵枢寿天刚柔》中的寒痹熨法,以熨寒痹所刺之处,令热人,至于病所,正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作用于机体,达到治疗目的。

  • 癃闭 谢江强

    癃闭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导致的以排尿困难,尿量明显减少,小便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癃和闭均为排尿困难,轻重程度上不同,多合称为癃闭。癃闭的病位在膀胱,但和肾、脾、肺、三焦均有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