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凉血降气汤治倒经疗效满意

2021.01.12 32阅读 评论数 2 3
十余年来,笔者自拟清肝凉血降气汤,用以治疗肝火型倒经多例,疗效较为满意。清肝凉血降气汤由柴胡、夏枯草、栀子各15g,生地18g,黄芩、丹皮、赤芍、牛膝、茜草各12g,甘草6g所组成。功效清肝泻火,凉血降逆。主治肝经火热上逆,血随气逆而致的倒经。用法:上药加水1200ml,先泡15分钟,然后加热至沸,再用文火缓煎,取汁450ml,分3次温服。方中柴胡、夏枯草、栀子、黄芩清泻肝经火热;丹皮、生地、赤芍、茜草凉血止血;牛膝凉血,并引血下行;甘草调和诸药兼以和胃。


  倒经,又称“逆经”、“经期吐衄”。临床上,导致倒经的病因较多,表现不一,治法有殊。本方所治倒经,只限于肝经火热,迫血妄行者。此证临床表现为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规律性、周期性衄血,吐血,月经量少,行经不畅,或无月经而见衄血,吐血,并常伴心烦易怒,口苦目眩,头昏而胀,苔黄,舌质红,脉弦数等。上方临床运用时须随症化裁,如肝火犯胃,胃气上逆而吐者,宜加竹茹、半夏;犯脾而腹胀便溏者,宜加白术、茯苓、砂仁;肝火移于大肠而大便干结者,宜加大黄;难以入寐者,肝火扰心也,宜加酸枣仁、远志;鼻衄量多者,宜加白茅根;吐血者,宜加黄连;肝火上攻,目赤多眵者,宜加龙胆草、菊花。


  病案举例:梁×,女,32岁,已婚,农民。1997年3月13日初诊,述行经齿衄或鼻衄,月经第2天出现齿衄,色鲜红,量不多,经尽即消失。月经量少,色红或黑,质较稠黏。曾于他处治疗,虽有效但常复发,如此已3载有余。刻下除上述诸症外,伴心烦易怒,口苦面赤,白带色黄而多,少腹微微胀痛,舌红苔黄,脉弦稍数等。遂辨为肝经火热,迫血妄行所致之倒经,以清肝凉血降气汤加黄柏、苡仁、青皮,连进5剂,经期齿衄症状消失。为巩固疗效,再予上方2剂,痊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杏林小书童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李超鹏 资质认证

    对于肝热患者效果肯定很好,这个适合清肝火来养肝气

    2021-01-12 01:10 评论数 0 2
  • 张宝华 资质认证

    能创新剂于肝火,疗月经之不调,造诣匪浅矣!

    2021-01-12 09:24 评论数 0 2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中药消炎 韦毓安

    其临床以发热、咳嗽,或伴气急、胸痛等为主症,是肺部的急性炎症性疾病。

  • 打嗝 胃脘烧灼案 李高勤

    刘某,女,55岁。主诉:胃脘部烧灼2年,打嗝1周。

  • 理中汤小记 张宝华

    理中汤通过温暖脾胃、补气养血、调理脾胃功能,达到治疗上述症状的目的。总结理中汤是一种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的中药方剂,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各种症状。在使用理中汤时,需要注意适应症和禁忌症,遵循医生建议进行使用。

  • 除烦去躁,先养心神 谢江强

    近两周,翟先生工作略有忙碌,心慌胸闷的感觉也越来越频繁,这让他越来越容易紧张、不知所措。

  • 唾液分泌增多1年,加重伴自觉脐周发热1周 范琼文

    第五天11月7日村里其他人介绍来我这边就诊,主诉唾液分泌增多1年,加重伴自觉脐周灼热一周。今听同村一老年患者告知,遂我处就诊,欲需求中医治疗。脉象仍濡软,补诉偶有心慌症状,随机发作,不分白昼夜晚,只有入睡后不会感觉到发作。

  • 痛经小记 张宝华

    若肝肾亏损,则疏泄与封藏失职,导致胞宫内的经血运行紊乱,从而引起痛经。

  • 对于抑郁症的中医治疗 吴志平

    我结合临床,谈一下关于抑郁症的中医治疗。抑郁症是一个典型的情志病,这个也是我认为中医跟西医有对话的地方,一般没有器质性病变,诊断基本依靠西医心理学的心理量变来诊断。疏通腋下,旋转肩关节,恢复少阳的枢机成为了治疗的重中之重。

  • 脉案一则 曹雪盼

    服药期间大便次数增加排便后没有不适感腹部切诊也符合指征故也应对辨证无误病在少阳阳明。该患者其实属于上热下寒少阳阳明少阴合病为其本质故后期需侧重补肾益精健脾化湿益气为佳。

  • 胸痛气短伴双下肢水肿案,有效到治愈的思辩过程。 李高勤

    巩某,女,26岁。胸骨处牵扯样疼痛。下午双腿肿6年。下颌有少量暗色的痘痘。双下肢腿肿明显减轻,按压已无明显指头印。下肢稍肿,经前或久坐加重。上热,脾虚为小柴胡汤证。戴口罩仍有胸闷气短。月经前2天多,第3天减少。

  • 浅谈千古利水第一方五苓散 王飞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是张仲景的利水名方,具有温阳化气利水之功,用以治疗包括太阳蓄水证在内的多种病证,临床使用广泛,效果显著,堪称千古利水第一名方。五苓散由五味药组成,"令"水行,故名"五苓散"。